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作者:智sir

本文转载自:智先生(ID:zhixs10)

老杜,一位居住在西北黄土高原的农民,在田地和煤矿里忙活了大半辈子,膝下有五个儿女,再加上孙辈,整个大家庭有二十口人。

和所有留守的空巢老人一样,老杜面临的困窘是,儿女都住在城市,而自己和老伴并不想抛却故乡,不想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土地。

他们还担心,如果自己离开了人世,那故乡的破旧老房将没有任何人居住,也没有人愿意打理,最终会被孩子遗忘,遗忘了故土的根。

两位老人为了安享晚年,为了抵御寒冬和高原沙尘,也为了孩子们能经常回来居住,他们报名了一档家装改造节目,满心希冀。

陶磊,一位居住在北京的知名建筑师,在大型景观和室内展陈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设计费为每平1500-3000元。

这次,他要远赴西北,到甘肃省白银市水泉镇的一个叫牙沟水村的地方,去帮老杜设计民房。

老杜作为甲方,他对建房子的要求清晰简单:二层小楼,能御寒防沙,有一个放粮食的储物间就行了。

为了更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老杜还带着陶磊去参观了隔壁的二层洋房,风格方面基本算是敲定下来。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但陶磊作为专业的建筑师,他对这个房子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它不是城里的房子,不迎合城里人的时髦口味,也不是过去的农村房子,而是应该顺应中国时代发展的、面对未来的一个乡村建筑。

他觉得,这是今天时代所需要的。

此外,陶磊还要控制工程的整体造价,毕竟老杜只是一位农民,全家的积蓄都有限。

甲方有自己的诉求,乙方也有自己的设计理念,那么如何将两者融洽结合,变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就极为考验建筑师的功力了。

这档节目为了保留悬念,一般在房屋彻底竣工完成后,才正式邀请委托人一家前来参观,保留最大的节目效果。

所以严格来说,整个施工过程,无论材料选购、工艺手法、款项结算等等,都是建筑师独自操盘跟进,几乎没有(视频没有看到)监理或者第三方审阅核查,甲方对预算花在哪里一无所知。

最终,花费了132万的成品出炉: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外墙细节: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庭院: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室内: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节目一播出后,全网都在骂,为什么?

因为群众的眼睛依然雪亮,分得清什么是性价比,什么是正常审美,这一栋造价132万的红砖民房,价格与质量无法匹配。

为此我又看了一遍加长版的节目,确认了大伙并没有骂错。

需要肯定的一点,红砖风格的艺术建筑有不少,如果这个作品是展现西北大漠人与自然与红砖的融洽理念,是对外公开的艺术展厅,那它完全及格。

可如果作为两位空巢老人的住所,而且在节假日得住进去二十人,那么这个设计是完全失败的。

首先是成本理念冲突。

在开始改造的这段时间里,恰好大宗商品物价飞涨,木材、水泥、砂、陶粒等价格涨幅达到25%,所以这部分土建预算,就达到了10万造价。

接下来是建筑主材的选择,为了控制成本,建筑师选用了红砖。

他的理由是,当地都是这么做,一定有它的道理。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这个道理……一点都不高深,当地居民并不喜欢裸露在外的红砖,这种时髦风欣赏不来,仅仅是因为贫穷而已。

但凡手里有一些钱,他们都会在外面刷上一层白漆,我的家乡在广东梅州,这种农民自建砖房我见得太多了。

有选择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哪个农民会喜欢用红砖作为外墙装饰,周围都是千篇一律的红砖墙,红红火火早已厌倦了。

然而建筑师认为,只有红砖风格才能满足自己的城市田园幻想,这是一个在北京郊野拥有600平别墅的新贵,替所有厌倦了城市幕墙和钢筋水泥的富人阶层,所制造出的一个远离喧嚣的建筑作品。

那这种乡村红砖艺术风,成功了吗?

好像没有。

仔细点就能看出,这些红砖的质量有缺陷,颜色不一,色差极大: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粘土砖由于常年裸露在外,容易风化腐蚀,后期的维修保养必须跟上,否则会有做旧效果,成为了历史文物墙。

建筑师去到附近的红砖厂参观时,也注意到这种现象,提出自己的顾虑: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不过他认为,本地红砖虽然有缺陷,但胜在便宜,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尤其从外地调砖没有必要。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这里我能理解建筑师的初衷,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节省成本,也说得过去。

既然建筑主材选用了最便宜的红砖,那土建部分应该能便宜不少吧,然而这里一共花了88万。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可能大家不知道,一个乡村民房仅仅在土建上花了88万是有多离谱的一件事,尤其这个地方是在甘肃白银市,而当地房价平均才4000元/平。

如果所有建造环节正常,没有任何中饱私囊的行为,那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人工费太贵了。

虽然建筑师用的是当地最普通的红砖,却没有用当地最普通的砌墙方式,而是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工艺,既要保证通透也要展现韵律和变化,形成一个整体质感。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砌墙如此复杂,导致当地的瓦工师傅无法胜任,这里就产生了非常恐怖的返工情况,用一个月时间来砌墙,进度才不到三分之一。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到最后,直接从北京请来资深师傅帮忙,整个屋子有大半都是红砖砌成,费用的叠加更为恐怖。

最终的成品效果我却一言难尽,我想起了几年前写过一篇文章,是纪念某地区青年的街头行为艺术,他们就是这样在街上叠砖的: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一个砌墙工艺再精致的工棚,它依然只是一个工棚,不会成为别墅。

所以出现了成本矛盾。

建筑师为了省钱,建筑主材一律用最便宜的材料,红砖+水泥,还有不加任何修饰的水泥天花板,纯工业硬核风,没问题。

可在最不需要花钱,最不影响效果的地方,却不计成本地扣细节,甚至把枣树围了起来: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本末倒置。

可以大胆假设一下,这88万的土建,至少有五分之三都是人工费。

另外硬装部分花了32万,软装花了11万,而且还被网友扒出来,里面的大部分家具都是宜家现成的,这样恐怕有违艺术精神。

我自己逐个比对,发现宜家产品真心多,简直是硬广植入: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良心点的是卫浴和电器,因为是品牌方投放的广告……

最终,把132万花得一干二净。

这些钱,对于一个农民说是毕生储蓄,是省吃俭用下来的养老本,可对于建筑师来说,在他操刀的所有作品里,132万的红砖农村房已经算是「低造价」了。

低造价,高姿态。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建筑师另一个被吐槽的地方,是常识缺失。

在节目中,他多次强调,这是一个干旱少雨的地方,是多风沙的寒冷地方,可在砌墙工艺上,为了通透性,为了艺术美感,并没有考虑砖缝容易积沙尘的问题,更不要说隔绝冷风了。

事实上,几乎没有哪个农村地区的庭院围墙,可以砌成这么高,高到让人叹为观止,为了追求隐私甚至影响了采光,生怕小偷半夜翻进来。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你要说它是一个迷你版的罗马斗兽场,可能有点夸张,但要说像个碉堡,中间一个个砖缝是枪眼,这种形容我就觉得很贴切。

保温问题,最为严重。

建筑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采取的方式是在工棚内添加松木板,然后用空气能热水器做了一个全屋地暖,并且预估每个月的取暖费用在600元左右。

我咨询过专业人员,这种没有用水泥砌墙、没有做保温砂浆、仅仅用木隔断,而且整个屋子的墙壁到处都是「通透采光」,还有增添气势的大玻璃,都会导致热量迅速挥发,每个月的供暖费用绝不下于2000元,才能抵挡零下十几二十度的严寒侵袭。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在这种屋子里洗澡,墙体没有做任何防水,没有任何干湿分离措施,恐怕老人想不感冒都难: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对了,洗手盆旁边还有一处磕碰……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如果说厨房狭窄,是因为平时只有两个空巢老人,尚且说得过去,那么储物间的镂空墙体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无论放粮食还是杂物,都躲不过老鼠光顾。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建筑师还需要补充一个知识,那就是人文关怀。

它不是空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马桶旁边专门砌上一堵墙,然后种上一棵绿植赏心悦目;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它不是高精尖的电器和科技加成,厨房的洗碗机电磁炉、还有空气净化器等等,对操持了一辈子农活不识字的老人来说,还不如趁手的铁锅好用;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它也不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反城市风,既不像城市建筑也不像农村大院,偌大的空房,平时清扫打理灰尘只有两个耄耋老人。

人文关怀不是什么高深理念,任何一位设计师都可以做到,只需要摒弃自己心中的那份为了追求艺术而强行忽视委托者需求的冷漠情感,并能产生共鸣,能换位思考,就可以了。

两位老人,需要考虑的是他们日后行动是否方便,那个仅容一人通过、连灯都没有的狭长漆黑走廊,轮椅想转个身都困难;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两位老人,在红砖+水泥的漆黑监狱内,需要考虑粗糙的红砖墙面是否会磕碰擦伤;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两位老人,在二楼阳台外面晒枣子的时候,没有任何护栏的斜坡是否会发生意外?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事实上,当老杜说可以在外面的斜坡晒枣子时,他并没有考虑过自身安危,也没有考虑枣子是否会滚下去,仅仅是为了照顾建筑师的脸面。

建筑师同样没考虑到老杜有晒枣子的习惯,却直接开口,说现在你看晒在这上面就很干净,仿佛他从一开始就预留了这个危险的斜坡来给老杜晒东西,临场应变很及时。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种种迹象和细节可以体现,建筑师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设计理念中,并且从头到尾都在让老杜理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对城市人来说,比起灯红酒绿的大都市,红砖风格的田园生活当然有意思,但这一切可和老杜无关。

他仅仅想要和隔壁一样的同款小洋楼,采光明亮,能遮风挡雨挡沙就足够了,而不是这辈子已经看厌了的砖房结构。

不过在节目镜头下,老杜从头到尾都在说:「好,这个好,这里很好,这样才好。」

老杜甚至还要配合建筑师,扮演捧哏的角色,帮许多电器打广告……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建筑师陶磊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网站,上面展示了他过往的辉煌作品,几乎是艺术和高端的结合。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尤其是他自己住的600平别墅,项目造价花了500万,无论设计、用料还是采光,都称得上完美无瑕。

132万的砖房,留下了傲慢与偏见

也因此,他在黄土高原的农村之作才更让人失望,尤其在微博上做出删评拉黑的举动——这是一个经不起批评的建筑师。

如果说,这档节目是为了体现建筑师在极致艺术中的灵感迸发,那么他的作品无可指摘,但这是一档给经不起时代风沙的普通老百姓,一个造梦的机会。

这意味着,虚无缥缈的设计理念必须让位于应用设计,房子就是给人住的,先以人为本,再考虑艺术性。

人文艺术不是标新立异,改编也不是乱编。

如果想要追求艺术,让自己成名,那请不要用别人的血汗钱来为自己扬名立万,不能这样欺负老实人。

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更不会轻易穿过砖缝,留下傲慢与偏见。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07020.html

Like (1)
Previous 2021年11月22日 下午1:20
Next 2021年11月23日 上午11: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