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作者:一棵青木

本文转载自:远方青木(ID:YFqingmu)

二战期间,苏德战场的胜负关乎世界命运。

德国胜了,吃下苏联的德国将成为超级庞然大物,再也无人能敌。

而德国败了,反法西斯战斗也将基本胜利。

1941年6月22月,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500万德军从欧洲方向突袭苏联,利用闪电战几个月内就打残了苏联数百万正规军,灭亡苏联好像指日可待。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但最终,德国失败了。
很多人研究二战历史的时候都会提出一个问题,在苏联最危险的时候,为什么日本不从亚洲方向大规模进攻苏联,这可是进攻苏联的最佳良机。
本来苏联就剩一口气了,日本再来个东西夹击,苏联必定完蛋啊。
一旦苏联完了,德国缓过气后消化了苏联的领土,还有谁能挡轴心国?
但事实上,直到德国灭亡,日本关东军都老老实实呆在东北没有动,最后在1945年被缓过劲的苏联给一口气吞了。
不是说日德同盟么?德军和苏联血战的时候日本就在旁边看戏?最后导致自己孤军奋战?
因为1941年4月13日,日本刚和苏联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在条约生效后的庆功宴会上,斯大林高呼“我们都是亚洲人”。
该条约明确了日苏互不侵犯且在对方与第三国交战时保持中立,日本若是进攻苏联,那就是毁约。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国家争霸,生死存亡之刻,日本人居然会拘泥于条约?把苏联灭了,苏联人还会追究你毁约的责任么?
这话倒是有道理,关键日本没必要冒风险去帮德国啊。
1936年,德国和日本签署了《德日反共协定》,约定联合反苏。
1939年5月,因为边界冲突,日军和苏军在诺门坎打生打死,双方打成平手,都有增兵的意图。
但1939年8月23日,为解除两线作战的隐患,德国和苏联突然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事先完全没有和日本通气,直接把日本搞蒙了。
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背叛,平沼内阁因此被迫下台,正在商谈的德、意、日三国军事同盟搁浅。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德国和苏联签署合约后,日本也匆匆和苏联谈和了,诺门坎之战没法打了。
把欧洲大陆搞定后,德国转头就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日本敢跟么?
这样反复无常的国家承诺的话,真的可信么?
德国在刚占据大量土地且和英国作战的情况下,居然敢入侵苏联,直接两线作战。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德国人压根就没有把苏联人看在眼里,觉得苏联就是一个破房子,一踹就倒。
德国人看不起苏联的斯拉夫人,而苏联人在诺门坎和日本人打个平手,这让德国怎么看日本人?
一旦苏联灭亡,德国和日本的领土接壤,对日本来说真的是好事么?谁敢保证德国不会翻脸灭了日本?
所谓德日联盟,本来就是互相利用而已,双方在整个二战期间都没有过什么战术配合和战略配合,都是各自为战。
当然,如果日本人有足够的底气,强占苏联一片领土,先吃一块肉下来,后面就算和德国硬刚都不怕,也行。
问题是,日本没有这个底气。
日本的国力,实在太弱。
在诺门坎战斗之前,日军大本营乐观的估计1个日本兵可以抵得上3个苏联兵,在模拟战局的时候都是按照这个比例进行计算的。
打完诺门坎之后,接近1比1的战损事实让狂热的大本营冷静了下来,把日苏士兵的战斗力按1比1进行了对比,如果要取得较大战果,参谋们认为集中2倍于苏军的机动兵力,才算保险。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这么对比没啥毛病,但等到实战的时候,问题很大。
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之后,日本人不傻,第一时间发现这是进攻苏联,解除日本北方军事压力的天赐良机。
刚签署了《日苏中立条约》?
条约算毛线,日本人毁个约算大事吗?
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当天,日军大本营就提出了北上进攻苏联的建议,东西夹击苏联的战略优势谁都看得到。
但日本内部,反对意见非常激烈。
磨蹭到7月2日,日本内阁终于通过了《时局变化下的帝国国策要纲》。
7月7日,“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简称关特演得到了日本天皇的签字授权,这是日本最接近和苏联开战的一刻。
按计划,关特演分为“101动员”,“102动员”和“103动员”阶段。
到8月,“102动员”阶段已经完成,70万日军精锐部队已经进入指定区域,足足16个师团和一堆附属部队枕戈待发。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但最终入侵指令“103动员”,大本营却迟迟不发。
因为日本间谍侦查到哪怕德国已经打的苏联快要崩盘,苏军在远东地区依然保持了大量的兵力。
在莫斯科保卫战最危急的时候,远东地区的苏军也保持在了134万的规模上,远远超过70万日军。
哪怕是在前线和日军直接对峙的苏军兵力,也有60万,除此之外还配置了坦克2700辆,各种飞机3000架,火炮万门,重火力装备远远超过日军。
日本是个海洋国家,海军实力远超陆军,是当时仅次于英美的海军大国,陆军的实力其实很弱。
日军的坦克在欧洲战场上,堪称是土豆坦克,在诺门坎战役时被击毁的日军坦克是这样的。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造这种坦克,是因为这样的小坦克在中国战场完全够用了,反正子弹都打不穿,缺乏重火力的中国军队很难威胁到这样的坦克。
而苏联的坦克,虽然比不过德国的重型坦克,但至少体型是这样的。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仅从炮管的粗细和装甲的厚度,你就知道这两种坦克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当年能在诺门坎打出1比1的交换比,完全是因为地形狭窄,日本步兵的优势得以发挥。
一旦进入大平原地带,日军能被苏军打的满地找牙。
关东军数量仅仅只有70万,对抗134万苏联远东军,根本就没有胜算。
想迅速打赢苏联,按1比2计算,日本必须再调兵200万以上,这等于完全放弃中国战场,还要把国内部队也调来。
而且,即便日本赌上国运,牺牲一切,出全力消灭了百万苏军,有意义吗?
从二战的结果看,真没意义。
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死亡40万左右,其中26万死于德军,12万死于日军。
英国死亡60万左右,其中47万死于德军,13万死于日军。
法国死亡21万左右,基本全部死于德军。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100万是一个惊天动地的数字了。
日本死亡200万,其中死于中国战场44万,死于苏军8.5万,死于美军127万,其余死于其他战场。
德国死亡450万,其中380万死于苏军。
对于这些国家来说,100万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了。
但苏联,死亡2200~2700万,其中正规军870万,1400~1800万是游击队、民兵以及平民等。
仅以正规军计算,苏联死亡的870万人,865万死于德军。
而在诺门坎战役中,苏军仅仅只死了几千人而已,在苏德战场上这甚至都称不上是一场战役。
多死100万少死100万,对苏军来说确实有影响,但绝不是致命的影响。
而要打赢这100万苏军,需要日本倾全国之力,且牺牲一切。
冒这么大风险,牺牲那么大,日本能获得什么呢?
西伯利亚的一片荒原而已。
几个出海口对苏联来说挺重要,但对日本来说不重要。
而当时日本的战略资源之少,已经低到了可怕的地步。
全力动员,给关东军集中的战略物资,也只有3个月的粮食和5个月的汽油,打完就没了。
134万苏军只需要拖上一拖,冬天就能把这70万关东军全部冻死。
日本的战略形势之差还不止如此。
1941年6月24日,德国入侵苏联的第三天,美国总统罗斯福说:“美国打算向俄国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援助。”
1941年8月1日,关特演102动员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美国宣布对日本禁运,中断贸易。
当时日本军事原料的60%都依赖进口,其中包括75%的铁矿石,60%的铜,84%的铅和锡,89%的铁矾土,90%的石油以及全部的橡胶,这些都来自于英美。
一旦英美对日禁运,这还打什么仗,打苏联不是找死么。
连汽油都没有,难道日军要骑自行车突袭西伯利亚?
骑着自行车的百万日军和苏联坦克对决,那场面想想就喜感。 
宁可坐视德国覆灭,日本也不进攻苏联
没办法,北进方案不需要考虑了,根本就没有打苏联的可能性,日本已经没得选了,只能选南进方案,先打东南亚,获取石油和橡胶资源。
不是不想打苏联,是真没法打。
至于已经调动的关东军,就呆在日苏边境耗着就可以了,拖住100万苏军也算支援德国了。
1941年8月9号,日本陆军下发了新版《帝国陆军作战纲要》,决定停止在近期内对苏联的进攻,而在伪满洲国的16个师团原地不动,转攻为守,静待苏德战场的进一步变化。
1941年12月7日,战略资源,特别是石油已经见底的日本海军,孤注一掷发动珍珠港战役,陆军则出动40万人占领东南亚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在海上被美国打垮了,德国在陆地被苏联打垮了。
夹击苏联,在整个二战期间日德同盟最接近联合作战的一次机会,到最后两国灭亡都没有实施,完全是各打各的。
在二战期间,日本有很多想法,看起来也都对日本挺有利的,但这些想法最终都没有变成现实。
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是日本的资源太少,国力太弱。
表面上看,日本是一个工业国,但这是针对中国这种落后农业国而言的。
对于英美苏等发达工业国而言,日本的工业体系只是刚刚成型而已,而且严重缺少资源。
这些资源虽然名叫战略资源,但不值钱,和平年代随便买。
不过到了战争年代,一旦战略资源被断掉,那就不是贵贱的问题了,而是有没有的问题。
德国和日本最终的败亡,都是因为资源不足。
资源不足不重要,这世界上资源不足的国家一大堆,能本国搜集到全部战略资源的国家是极少数。
但德日这种国家,却在资源明显不足的情况下,不仅互相猜忌,还要悍然入侵全世界,侵略一国又一国,弄的自己举世皆敌?
50%军队陷在中国战场难以脱身的前提下,日本还想打苏联,打美国,这到底是哪来的勇气?
这种自寻死路也要不断侵略的国家,说他们是人类公敌,一点问题都没有。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08255.html

Like (2)
Previous 2021年11月25日 下午12:12
Next 2021年11月25日 下午2: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