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立陶宛的苦果开始来了!

作者:纵横十

本文转载自:环球视野(ID:hqsy68)

立陶宛外长与交通部长双双辞职,立陶宛的苦果慢慢来了。

立陶宛外长与交通部长于9日双双决定辞职,根据彭博社等媒体报道,12月10日,其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已正式递交辞呈,立总理收到辞呈将于下周决定。

辞职,立陶宛的苦果开始来了!

辞职,立陶宛的苦果开始来了!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 视频截图

一天之内,两大要员决定辞职,很明显,立陶宛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对于辞职原因,立陶宛方面给出的解释是“钾肥原因”。

美国针对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的制裁于8日生效,但该公司与立陶宛国有企业——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LTG)有合作,追随美国的立陶宛就到底是否终止合作产生了分歧,于是两位部长就辞职了。

这看起来挺像一个原因,不过就作者看来,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借口

有几点原因:

1, 该企业是立陶宛国企,政府机构要求国企进行改变,只需要一纸命令即可;

2, 就算是私企,也扭不过公权力。就像美国动不动就“国家安全”,立政府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搞定,大不了给予一些补贴与损失赔偿。

3, 立陶宛与白俄罗斯目前本来就交恶,爱合作不合作。

所以,怎么看都觉得立陶宛给出的解释有些苍白,如果因为与一个公司合不合作就要两大部长辞职的话,世界上估计剩不下几个部长了。

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还是因为立陶宛四处挑事,它国反制让立陶宛压力太大,面临的损失太大,不得已而辞职。

1, 与俄罗斯交恶,立陶宛居民的天然气费用上升了一倍多;

2, 同白俄罗斯关系不好,大量难民冲击立陶宛边境;

3, 挑衅中国:

立陶宛输华商品无法在中国清关;

传闻中欧班列已经绕开立陶宛;已经证实,德国泛铁路连通中国及其它18国,也踢出了立陶宛,不再经停维尔纽斯;(这些东西一 出来,交通部长还如何呆得住)

更重要的,最近传出消息,跨国公司将在中国与立陶宛之间“二选一”,如果使用了立陶宛企业的零部件、配套及其它产品,将被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

这可是一个大杀招,面对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跨国公司绝对会选择中国而放弃立陶宛,更何况立陶宛企业只是一些低端配套,不是高科技产品,很容易被取代。

实际上,根据立副外长阿多梅纳斯透露,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取消了与立陶宛供应商的合同。

如果大量跨国公司都放弃了立陶宛,这损失可就大了。

4, 欧盟、美国并不为立陶宛撑腰

立陶宛面对困境,它本想让美国与欧盟来替自己“找场子”,但谁都没怎么着,只是不温不火象征性的动作了一下,这也让立陶宛有些伤神。

5, 立陶宛已亮出最终目的——希望美国永久驻军

早前我们分析过,立陶宛之所以这样不顾一切的追随美国,关键原因还是它想成为美国最凶的“犬”,进而换取美国的安全保护,比如让美国永久驻军。

如今,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eda)告诉拜登,他认为美国在立陶宛部署永久性部队,对于该地区的威慑和安全来说“最有效果”。

当一个人亮出最终底牌或终极目的时,说明他不想玩了,或是没法儿玩下去了。

作者认为,上述这些东西很可能才是立陶宛两部长双双请辞的原因,立政府前面搞出了那么多事情,与多国交恶,如今面临空前压力与巨大损失,必须要辞职几个人当替罪羊。

当然,这只是作者的个人推测,正确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观察验证,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看后面立陶宛如何说、特别是看它如何做。

如果它态度缓和,或者说嘴巴继续强硬,但动作上没有进一步朝恶化方向前进,说明作者的推测是对的,反之则有其它原因。比如,说不定俩部长纯粹就是从美国收的美元够花了,于是将烂摊子扔给下一任,自己跑了,也未可知。

只是从通常情况来分析,与一个肥料公司要不要合作,就让2位部长级人物双双辞职,实在不太说的通,理由太过肤浅;搞出的烂摊子太大,外部反制的暴风雨太大,面临的损失也太大,有些扛不住了,于是才不得已辞职,这种理由更合常理。

但即使真就是这样,真就是“钾肥原因”,那也是立陶宛追随美国太过,让自己自作自受。

不管是什么原因,立陶宛确实比较棒槌,别人都只是在嘴上巴啦几句,实际动作却是有分寸,它是上杆子真干,关键挑衅的还是如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对象,那就是找抽了;

面对大国出手,就真不是一个小小立陶宛能扛得住几波的,特别是前面介绍过的“跨国公司二选一”这种大招,如果传闻是真,这可就真不是立陶宛玩得起的了,代价太大。一切苦果在慢慢来临,立陶宛终会为自己的轻率付出代价,但愿能早日回头是岸。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17012.html

Like (1)
Previous 2021年12月12日 上午11:15
Next 2021年12月12日 上午11:4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