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作者:张栋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作者张栋,系俄罗斯友谊大学博士,目前生活在莫斯科

近日,一组俄罗斯地铁乘客的图片在短视频平台上火了:地铁车厢里有在后裤兜里塞着两瓶啤酒的壮汉、把腿搭到头顶扶手处压腿的大爷、把络腮胡染红的大哥,凸显了俄罗斯民众的随性和奔放。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俄罗斯地铁乘客。来源/新浪微博@欢乐冲浪指南

莫斯科地铁的全称,是“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已经有86年的历史。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使用率第六高的地下轨道系统,运营线路长度位列世界第四,欧洲第一。笔者在莫斯科留学生活多年,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它的特点,那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震耳欲聋的噪音是它,破旧中带着优雅也是它,厚重坚固是它,日新月异也是它,它有千面,俄罗斯民族借助它展示自己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审美。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地铁修建的背景

 

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人口爆炸和地上交通堵塞的问题,莫斯科也无可避免。
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正处于从农业国转型工业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出生率的最高峰时期,大量人口涌入莫斯科,当时以有轨电车为主的公共交通无法满足客运需求。在1931年1月6日这一天,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共同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大堵车,修建地下公共交通系统的问题迫在眉睫。1931年6月15日,在苏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通过了莫斯科市党委第一书记拉扎尔·卡岗诺维奇关于建造莫斯科地铁的报告,此前几十年里流产数次的莫斯科地铁建造计划终于正式确立。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早期莫斯科地铁。来源/俄罗斯“胜利博物馆”网站视频

 
被后世称为“莫斯科地铁之父”的拉扎尔·卡岗诺维奇,从1930年开始在苏共党内一路高升,成为莫斯科市党委第一书记。他提出希望建立一个“未来的理想城市”,莫斯科随即展开了包括修建地下铁在内的一系列城市改造,因此,莫斯科地铁在1935年至1955年期间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1935年5月15日,猎人商行站,左起分别为:赫鲁晓夫、阿巴库莫夫、卡冈诺维奇、罗特特、布尔加宁。来源。网络/《我们的地铁》收藏家协会 Общество коллекционеров «Наше метро»
时间来到1941年,战争的炮火和硝烟弥漫在莫斯科上空,莫斯科的地铁网络已经运行了六年多,已开通了东北-西南线、东西向和西北向共三条线路,拥有21座地铁站。在战争开始前不久,苏联人民委员会决定调整城市的地铁作为临时防空洞。1941年7月22日,第一次空袭警报拉响,约有50万人在地铁站台和列车隧道里躲避空袭。据统计,在空袭期间,有217名婴儿在地铁这个临时防空洞里出生。
 
1941年10月中旬,苏联政府通过了一项关于撤离首都莫斯科的决议。此时,莫斯科陷入恐慌。10月15日,卡冈诺维奇亲自下令关闭莫斯科地铁并准备以部分水淹、部分炸毁的方式销毁地铁。10月16日早上,莫斯科地铁没有像往常一样开放。幸运的是,到了晚上,销毁地铁的命令被撤销了。这一天也成了莫斯科地铁自开通后至今唯一没有工作的一天。
 
战争的到来使得苏联的绝大部分建设项目停工,只有战略设施仍继续建设,其中就包括莫斯科地铁。面对纳粹无情的炮火,莫斯科市民的不屈抗争不止是在地上,还有在地下——即使是困难时期仍然最大限度的保质保量的修建了7座站台:帕维列茨站、新库兹涅茨克站、汽车厂站、鲍曼站、电厂站、谢苗诺夫斯基站和游击队站。这七座地铁站里都挂有“卫国战争期间建成”的标牌。

莫斯科地铁多有个性?

很多外国人第一次乘坐莫斯科地铁会发现,地铁里是没有英语标识和英文语音播报。你要问俄罗斯人为什么?他们会理所当然地回答,这里是俄罗斯呀,俄语是世界通用语言(注:在俄罗斯人的普遍认知里,俄罗斯的“邻居们”普遍从小以俄语为第二母语,包括但不限于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哈萨克斯坦人、乌兹别克斯坦人、塔吉克斯坦人、土库曼斯坦人、吉尔吉斯斯坦人等。不要怀疑今天的莫斯科依然是上述国家的出国务工者们的优先选择,大有“万国来朝”的姿态,一定程度上莫斯科地铁的确拥有不设“外语”标识的底气)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没有英文标识的莫斯科地铁站内指示牌。摄影/marcorubino,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但为了配合2018年世界杯,莫斯科地铁从2016年陆续开始在各个站台增设英文标识和英文广播报站。不过今年因俄罗斯人反映双语报站信息太长,又将英文广播报站去除,只保留了文字性的标识信息。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保留英文文字标识的地铁指示牌。摄影/ Анна Демидова,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粗中有细」
 
生活在莫斯科很长一段时间后,有一天突然注意到,莫斯科地铁的报站声有男声和女声的区别,这是莫斯科地铁有趣的设计之一,比如,为了提醒乘客正在乘坐的线路方向,如果广播里是男声报站,则列车正开往市中心方向;如果是女声报站,则意味着列车开往市郊方向;如果在中心环线上,男声报站意味着列车是顺时针行进,女声报站则意味着列车是逆时针运行。这一设计主要方便了盲人乘客,浪漫又细心。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
 
今天的莫斯科地铁,仍然是莫斯科市民最经济快捷的出行方式。特殊的宗教信仰与东欧独特的文化孕育出了独属于东斯拉夫民族的地铁文化。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正在地铁看书的人。摄影/fedorovekb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在地铁上,你能看到俄罗斯人保留下来的阅读习惯,即使没准备书籍,地铁早报也是不错的选择。老奶奶们则是翻开报纸就沉迷于数独填词游戏, 这样既打发时间又能锻炼思维,醉汉横卧地铁一人独享一排座位酣睡,退伍老兵打扮的残疾人熟练控制轮椅上下不同的车厢乞讨,花样百出的卖艺表演偶尔也会出现,除此之外还能在换线通道感受小提琴悠扬的乐声。
「热心的老画家」
 
如果你经常乘坐莫斯科地铁,也许能发现斯拉夫民族的浪漫。有一次坐地铁,在我邻座的一个老爷爷,在未事先告知对面的一对情侣,且不知他们在哪一站下车的情况下,在晃晃悠悠的地铁车厢里,于极短的时间内,即兴创作了一幅他们的铅笔素描画。画好后,老爷爷将画作送给了他们,并祝福他们永远相爱。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老爷爷作画。来源/本文作者
 
「意外上报纸」
工作日的早上,每个地铁站都会有专人发放免费的《Metro》报纸,以方便乘客在乘坐地铁时阅读。
几年前我在一家公司实习,每天早上坐地铁时也会顺便取一份报纸来看。有一次,拿到报纸后,我刚看了一眼,竟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出现在当天报纸的头版头条,标题是“就连莫斯科的中国人也在庆祝复活节”。
 
原来,前一天是复活节,听说莫斯科市中心会举办一些庆祝活动,我们几个同学约着一起去玩。从市中心的地铁库兹涅茨克桥站出来后,没走几步就到了举办活动的地方。举办方设了一长排桌子,桌子上放置一些可以制作复活节彩蛋的材料并邀请人们参加制作彩蛋。现场的人很多,气氛非常热闹。我们做彩蛋时,有一个拿着单反相机的俄罗斯小伙给大家拍照,其中也让我们看镜头,还有一个俄罗斯姑娘过来和我们聊天,问我们来自哪个国家,在哪个学校念书等等。当时他们没有亮明记者的身份,我们也没有多想,以为就是普通的摄影爱好者。没想到,我们就这样上了报纸,还是头版头条。
 
拿到报纸后,没走几步就折回去找发报纸的俄罗斯大叔,和他讲明报纸照片上的是我们几个同学,问他能否多给几份报纸,以作留念。大叔点了点头,笑着说:“你需要几份?我拿给你。”
 
「“地铁是运载旅客的,
不是解决内急的。”」
 
没想到吧,莫斯科地铁没有厕所。
 
“按照俄罗斯现行卫生规范,只有运程设计超过一个小时的交通工具才会设置厕所。而莫斯科1930年代修建地铁时,地铁线路很短,没有必要设置厕所。在地铁站有为工作人员设置的厕所,但是没有给旅客的,因为莫斯科地铁运营方就是这么不重视我们的需求。”
 
这是一位俄罗斯网友的吐槽。我在报纸上也见过,一位地铁运营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为何不在地铁站建厕所”的回应是,“地铁是用于运载旅客的,不是解决内急的”。好在一切都在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自2015年以来,陆陆续续已有二十多个地铁站为乘客设置了刷卡付费的厕所。

享誉世界的莫斯科地铁

初来乍到莫斯科,面对地铁首要的是熟悉购票流程、线路和换乘,更多的是把地铁当成重要的交通工具。当稍微适应了莫斯科的生活, 才有时间懵懂地欣赏起它。莫斯科地铁的两百多个站台,其中有48座被认定为俄罗斯联邦文化遗产,其风格各异,卓越的设计风格以及精工打造,使得莫斯科地铁的富丽堂皇享誉世界,吸引着无数的旅行者前来参观,可以说莫斯科地铁本身就是一个博物馆。
 
「革命广场站-闪闪发光的站台」
 
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对触摸青铜雕像有一种不用言说的默契,在中国是狮子一类寓意吉祥的雕塑,在莫斯科地铁是什么呢?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革命广场站。摄影/marcorubino,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于1938年开通的革命广场站,被列入俄罗斯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地铁站之一。如果你经过革命广场站,会发现这座地铁站可真是造型别致且“人气爆棚”,以苏联时代为主题的76座造型各异青铜雕像矗立在站台上,其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边防军人、革命家、学者等。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有些雕像已经被人摸得闪闪发光,原来直到今天,与革命广场站有关的一些有趣的传统习俗仍然保留着,比如学生们在重要考试前摸一只牧羊犬雕像的鼻子;恋人会摸“学生与书”雕像的鞋子,以期约会顺利;水手的旗帜会带来成功;公鸡可以带来财富等等。
 
如果你担心找不到这些被赋予了“魔法”的雕像,只需要看哪里已经被摸得闪闪发光就好了。
 
「原来中国城并没有咱中国老乡」
 
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上,有一个叫“中国城”的地铁站,在我的想象里,那里有我的同胞,有来自家乡的食物和乡音。2010年,我在一个俄罗斯小城念书,新年(中国的元旦)假期10天,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前往莫斯科从地铁线路图上一眼看到“中国城”,想都没想便直奔那里。我满以为这里哪怕不像唐人街那般热闹,至少也得有不少中国同胞在此生活、工作。哪知,出了中国城站后就傻了眼,竟连一个中国老乡都没能碰到。后来才了解到,这个“中国城站”和其所在的“中国城片区”和中国并没有直接关系。
关于“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名称的来源有多个版本,其中一种说,这里曾建造过防御外敌的土墙,土墙的基础是树立的长杆,而在长杆上的绳结叫кита,后来这个地方就叫“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了;另一种说法是,该名称源自意大利语的citta(堡垒)或突厥语的катай(城市、堡垒),或英语的city(城市的中心);第三种说法是,китай这个词是来自蒙古语的外来词,意指“中间的,中等的”,而古俄语里的город是“堡垒”的意思。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能是和中国有关系的,据说这里曾是一个大集市,以交易一种叫китайка(在俄语里这个单词的发音和“中国”相似)的外国布料著称,因此这个地方得名“中国城”(Китай-город)。遗憾的是,由于火灾和城市改建等原因,当年的堡垒如今只剩下了一下段城墙。
 
「新村庄站-乌托邦随想」
 
如果要说一座让你印象最深的莫斯科地铁站,新村庄站一定在其中。新村庄站位于环线,于1952年投入使用。该站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元素是以金属和镀金黄铜拼接的32扇彩色玻璃橱窗以及独特的吊灯,彩色玻璃在其中发出自己独特的霓虹光芒,石窟造型的拱门更增添了神秘的元素,人身处地铁车厢内和站台上,仿佛置身于王家卫的迷离美学电影中。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新村庄站。摄影/neirfy,来源/图虫创意

 
「陀思妥耶夫斯基站-莫斯科地铁
最受争议的站台之一」
 
在莫斯科有一座站台,每次来到这都不禁想起《论语》里的一句话:“吾日三省吾身。”
 
我相信,面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亡凝视”可能谁都会心肝颤一下,毕竟他最擅长心理剖析。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陀思妥耶夫斯基站中的画像。摄影/rogkoff ,来源/Adobe Stock图虫创意 
 
陀思妥耶夫斯基站于2010年开通。地铁站内墙壁上描绘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四部小说(《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群魔》)中的场景。其中包括作品主人公的谋杀和自杀场景。因此,该站的设计也是所有地铁站中最具争议的一站:一部分人认为站台大厅墙壁上的图像阴沉而令人沮丧,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些图景巧妙而忠实地传达了陀翁作品的复杂主题。
 
「马雅可夫斯基:最美丽的地铁站之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你都会感叹马雅可夫斯基站台的优美和典雅。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马雅可夫斯基站。摄影/GAGALing,来源/图虫创意

 
这里看起来不像是地铁站台,更适合作为舞会的举办地。你在这里能看到有专门来拍摄婚纱照的情侣,能看到有乐队在这里举办活动,能看到影视作品的首映式在这里举办。可以说,无论是地铁的建筑本身还是它背后的故事都十分精彩。
 
马雅可夫斯基站于1938年开放,其以俄罗斯文学白银时代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命名,被认为是莫斯科地铁中最美丽的车站之一。卫国战争期间,该站被用作临时防空洞以及会议召开的场所。
其实,莫斯科地铁早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地铁含义范畴,它不仅是战时的守护者,也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名人名字命名的地铁站台,如普希金站、契诃夫站、屠格涅夫站等向世人自豪地展示来自东欧国度的文学巨匠,地铁无声记录着他们给全人类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战争年代的抗战前线」
 
带有浓烈战争色彩的地铁站——鲍曼站建成于1944年。该站原本的设计主题是“斯巴达克勇士”,但因正值二战,因此改成了战争主题。设计师在站内设置了八座雕塑:红军旗手、披着伪装衣的红军士兵、修建地铁的女工人、飞行员、指挥官、女游击队员、工人、设计师。有趣的是,该站于1944年安装的三组自动扶梯一直用到了2015年,成为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扶梯。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鲍曼站。来源/莫斯科地铁新闻中心

中俄地铁历史渊源

截至2021年,莫斯科地铁除莫斯科中央环线、莫斯科中央直径线和莫斯科单轨铁路交通系统外,总计241个车站(若包含莫斯科中央环线则为276个),共有14条线路(含莫斯科中央环线),线路长度为412.1公里, 其中有48座被认定为俄罗斯联邦文化遗产。莫斯科市还计划于2024年前开通25座新建地铁站。莫斯科地铁站的平均深度为24米(地上站台不计算在内),最深的是胜利公园站——74米。工作日的日客运量达900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中俄两国在地铁修建上也有一段有意思的历史渊源。1953年,北京市委筹备北京修筑地铁工作,于1953到1960年派遣数千名中国学生前往苏联学习地铁的建设,并聘请苏联专家进行勘探研究。1957年,苏联地下铁道专家帮助中国制订了地铁方案两横、两纵、两对角线和一个环线的设计。
 
六十年后的2017年,中国中铁建中标莫斯科地铁项目,中铁建承建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南端的“阿米尼耶沃公路”“米丘林大街”“韦尔纳茨基大街”三座地铁站以及车站之间的两段隧道,这是莫斯科乃至整个俄罗斯首次在地铁施工中引进外国企业。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乘客在莫斯科地铁第三换乘环线西南段米丘林大街站内。摄影/叶甫盖尼·西尼岑,来源/新华社

艺术终归回到现实

从苏联时代至今,地铁以其自身设计风格、命名原则的变迁呈现出了历史的转变
 
莫斯科地铁似乎是一个单独的城市,有着自己的规则、节奏,有着不可错过的艺术瑰宝和独特浓厚的人文气息。
 
她既宜古又宜今,一面延伸至苏联时代,一面连接起现代俄罗斯。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莫斯科地铁。摄影/GAGALing,来源/图虫创意
 
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每天穿梭在大理石铸成的坚固又蜿蜒的长廊中,仿佛在不同的时空穿梭。也许上一站你还嗅得到铁轨特有的油气味道,下一站就闯进了21世纪的未来时空。也许上一秒你还置身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世界,下一秒就直面柴米油盐的真实人生。
 
但无论如何恍惚,莫斯科地铁就在那里,迎接与送走每一位历史的过客。
​平平无奇的莫斯科地铁,在苏联与俄罗斯来回“穿梭”
莫斯科地铁内景。摄影/丁逸峰来源/图虫创意

参考资料:

1. Alexander Janushevski. «Московскоеметро. краткаяистор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 перспективаразвития», Economicreview of eastern and central europe. [2018-09-19] https://erece.org/2018/09/19/moskovskoe-metro-kratkaya-istoriya-sovremennost-perspektiva-razvitiya/

2. Окунев Дмитрий.От Сокольников до Парка: как Каганович строил метро. [2020-05-15].,85 лет назад в Москве открыласьпервая очередь метро https://www.gazeta.ru/science/2020/05/15_a_13083775.shtml

3. Цветков Василий.Военная подземка. https://историк.рф/journal/22/voennaya-podzemka-e4.html

4. Чьим голосомговорит метро? [2017-07-19] https://transport.mos.ru/mostrans/all_news/27191

5. Метро в годывойны: бомбоубежище, концертный зал и библиотека. [2020-05-09] https://www.mos.ru/news/item/9940073/

6. Рудевич Ирина.10 станций метро Москвы, которые особенно любят иностранцы. [2020-09-20] https://realty.rbc.ru/news/5f65adfd9a79475816912590

7.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вцифрах [Metropolitan in figures] (in Russian). Московское метро.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scow_Metro

8. Назаров Олег. История электропоездов. http://emupages.ru/history-technology-aeroexpress.htm

9. 新华网.中铁建中标莫斯科地铁 俄媒:中国人建地铁无人能及. [2017-01-28]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1/28/c_129462416.htm

10. 屈海齐,李明琪. 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西南线项目首条隧道双线贯通. 人民网-俄罗斯频道. [2020-07-14].http://ru.people.com.cn/n1/2020/0714/c408039-31783373.html

11. 网易网. 中国人要上“师傅家”修地铁了!莫斯科专家很期待.[2017-04-18].

12. 薛凤旋,刘欣葵. 北京由传统国都到中国式世界城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01:第378页.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17997.html

(3)
上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上午11:24
下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下午12:0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