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作者:周渝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1年12月上,原标题为《菲律宾的沦陷: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有删节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日本海军在珍珠港一役成功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解除了日本的心腹之患,自此日军高层也能专注于南方的作战计划。但鲜为人知的是,日军打响太平洋战争第一枪的地方并非珍珠港,而是在马来半岛。

太平洋战争第一枪

日军的“南进”计划中,海军和陆军分别担任着偷袭珍珠港和突袭东南亚的任务,两者同时进行。
 
在南洋作战的日军要面对他们的主要对手美军,而战场就在菲律宾。菲律宾群岛西滨南海,东临太平洋。与夏威夷相同的是,战争爆发时,菲律宾也在美国的掌控之下。不过前者属于美国领土,后者则是美国的一个自制邦。自1935年3月24日菲律宾自治邦建立以来,由曼努埃尔·路易斯·奎松当选总统,拥有自己的军队,比起美军军事统治时期已相对独立很多。但处于美国控制下的菲律宾依然被作为美军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战略支点而存在。与夏威夷比起来,菲律宾在地理上更接近日本本土,这里驻扎有相当数量的美军陆军、海军以及航空队,一旦爆发战争,美军可以利用他们抵挡日本的扩张,若战事顺利,菲律宾还能作为进击日本本土的跳板。
 
194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总统罗斯福任命为美国远东陆军司令,指挥驻扎在菲律宾的美国陆军以及菲律宾陆军。他的到来也让战争部扩大了对菲律宾的军事投入,让人们相信,这个超过7000个岛屿、资源匮乏、易攻难守的地方并没有被抛弃。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1941年12月22日,在菲律宾马尼拉,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将一枚奖章授予杰出的菲律宾飞行员维拉莫,表彰他在空战中抗击日军的英勇行为
 

“第二个珍珠港”

对于日军而言,菲律宾是一个对日本直接构成威胁的地方,也是其夺取东南亚资源的绊脚石,非拿下不可。但日本对菲律宾的进攻又与偷袭珍珠港和马来半岛不同,他们采用了传统的轰炸方式,不过当时日本海军主要的航空力量都已投入珍珠港作战,如果还要进行菲律宾空袭,飞行员恐怕会疲于应付。没想到日军竟出炉了一个几乎让当时所有国家都没想到的大胆计划——战机直接从台湾南部机场起飞,穿越800公里跨洋袭击。限于当时战斗机续航能力,这种远距离作战几乎不在考虑范围。
 
当然,对于拥有“空中堡垒”B—17轰炸机的美军来说,这种跨洋攻击并不困难,事实上美军也的确曾有这样的方案。12月8日凌晨5时,菲律宾的美国远东空军司令部接到珍珠港遇袭的消息,驻菲律宾的远东航空队司令刘易斯·海德·布里尔顿立即提出派遣一架B—17轰炸机袭击日本在台湾的基地,但这个方案并未得到麦克阿瑟的批准。而在几个小时前,菲律宾南部的达沃市已遭到从“龙骧”号航母上起飞的日机袭击,不过因为当天台湾大雾,自台湾南部起飞的主力部队直到上午8时45分才全部升空。
 
这次针对菲律宾的轰炸,日军一共出动了108架陆上攻击机和84架零式战斗机。9时30分,菲律宾吕宋岛西部的碧瑶市和吕宋岛东北部土格加劳市先后遭到日机袭击。但真正给驻菲美军造成致命打击的是中午12时35分,日机对美军在菲律宾的主要基地伊巴进行狂轰滥炸,守军伤亡惨重,他们之所以没有做好充足的防备,是因为压根不相信日本人的飞机会跨洋远征,可以说这次空袭中日本新型的零式战机的表现完全超出了当时盟军的想象。
 
12时44分,由须田佳三中佐和入佐俊甲少佐指挥的53架陆上攻击机与横山保大尉指挥的50架零式战斗机进入克拉克机场上空,对机场发起轰炸攻击。这次袭击给美军造成巨大损失,根据日军战报,一共有25架美军飞机被击毁,49架被烧伤或重创。美军方面公布的损失则是12架B—17被烧毁,5架被重创,另有30架P—40受到重创。虽然双方战果有一些偏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美军在菲律宾的航空力量遭遇了一次严重打击。但这还不是终结,12月10日的大空袭中,美军有43架战机在空中被日机击落,61架在地面被炸毁,美军自发展航空力量以来,这样的灭顶之灾史无前例。
 
更糟糕的是,在苏比克军港停泊的战舰、海军兵器工厂都被炸得面目全非,火焰引起的滚滚黑烟直接飘到马尼拉市内。到了13日,美军已经没有任何空中力量对进犯的日军机群进行反击,菲律宾俨然成了“第二个珍珠港”。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1942年12月12日,被日军轰炸后的菲律宾,美军防御设施正在燃烧,硝烟弥漫
 
其实菲律宾面对的局势比珍珠港更凶险,因为早在12月10日,日军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就在吕宋岛的维甘和阿帕里发起了第一轮地面进攻。10日拂晓,日本海军阿帕里第1突击队在阿帕里海岸登陆,虽然风高浪急,但他们并没有遭遇抵抗。12月12日,日军第16师团的约2500人在木村直树率领下,在吕宋岛东南岸的黎牙实比登陆。登陆后的日军一路势如破竹,于20日成功占领了沃达市。当天下午,日本陆军在沃达机场搭建了水上飞机基地,这里也成了日军进一步南进的重要据点,他们可以从这个基地起飞,对吕宋岛南部的目标实行低空轰炸。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菲律宾的局势已岌岌可危,它几乎已被隔离,任何来自夏威夷或美国西海岸的援军都将受到日本军队海空力量的阻击。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1941年12月,日本陆军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左)在菲律宾登陆
 

马尼拉沦陷

对于英美盟军而言,1941年的圣诞节无比黑暗:驻防在马来半岛的英军在山下奉文骑着自行车的“银轮部队”突袭下一溃千里、杯弓蛇影;香港的英国军队再也无法抵挡日军第23军的攻势,这个圣诞之夜,港督杨慕琦向日军司令酒井隆投降;太平洋威克岛上的美国守军在两天前就全部沦为日军俘虏。菲律宾战场的情况也糟糕至极,随着登陆林加延湾的日军越来越多,倔强的麦克阿瑟终于在平安夜这天启动退守巴丹的计划,这也意味着美军将放弃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12月26日,圣诞节刚过完,麦克阿瑟便宣布马尼拉成为“不设防的城市”,指挥总部和菲律宾政府则迁往科雷希多岛,美菲联军大规模撤退行动展开。
 
撤退计划启动后,越来越多的美菲部队踏上前往巴丹之路,其中还包括不少不愿意被日军统治的平民。但如何防止日军围追堵截成了撤退行动中最大的难题。12月22日至28日,在林加延湾登陆的日本士兵已达到43110人,而此时美菲联军虽然多达12万人,但包括了很多临时动员的壮丁,缺乏经验,战力低下,完全不具备抵挡日军进攻的实力。撤退中麦克阿瑟需要保障通往马尼拉和其他地区的道路通畅,以便物资与部队顺利撤至巴丹半岛。
 
这个任务交给了乔纳森·温莱特少将。这位职业骑兵出身的将军战前也担任过菲律宾陆军师的指挥官,战争爆发时整个北吕宋部队以及马尼拉以北地区安全都由他负责。计划启动从12月24日到12月31日,温莱特少将以菲律宾陆军3个师、两个坦克营为基础,成功拖住了日军第48师团的进击,掩护了大部队向巴丹撤退。12月31日,麦克阿瑟下令部队全部撤出马尼拉。美军这一举动立刻让本间雅晴警觉,首先他必须完成占领马尼拉的既定目标,但又不能任由美军退守巴丹,因为只要那里还没被夺取,就不能算攻克菲律宾。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1941年12月30日,正在菲律宾吕宋岛上向马尼拉行进的日本陆军。几天前,美军已宣布马尼拉成为“不设防的城市”,随着麦克阿瑟撤出马尼拉,1942年1月2日,日军轻取马尼拉
为了阻止美军撤退行动,本间派遣战车第7联队进行围追,企图切断美菲联军到达卡伦皮特桥的通道。如果这一目的达到,那么美菲联军就很难从马尼拉成功撤退到巴丹,随后围追的日军就能将其各个击破。所幸在1941年的最后一天,当日军战车进抵巴利瓦格时,遭到菲律宾陆军第71师和第91师所部的伏击,美军的M3斯图亚特坦克和炮兵对进犯的日军战车一顿穷追猛打,成功击毁8辆日军坦克,自身无一伤亡。这次激战成功掩护了美菲联军的撤退,到1942年元旦,最后一批南吕宋部队穿过卡伦皮特大桥,所有部队成功撤出。
 
1942年1月2日,日军轻而易举进入了马尼拉。按照大本营给本间雅晴的解释,此时菲律宾战役的主要目标已经完成。从林加延湾登陆以来,麦克阿瑟已经损失了约13000名士兵,飞机、舰艇更遭到毁灭性打击,而日军仅有2000人伤亡,至少在目前看来,本间在菲律宾的作战都称得上一路平推,势如破竹。但现在新的问题出现了,大量美菲联军成功撤入巴丹半岛,如今岛上大约有美军1.5万人和菲律宾军6.5万人,而且为了抵御日军进犯,他们还设置了两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阿布凯防线”从巴丹半岛北部的纳蒂布山一直延伸到东安的阿布凯镇,由乔治·帕卡少将指挥部署2.5万人的兵力布防,对日军严阵以待。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1942年1月,日军占领马尼拉后,为庆祝第一阶段攻势的胜利,在马尼拉市举行了胜利大游行。这次游行的人员主要是日本陆军,只有少数当地居民参加。图中骑马检阅部队者为日本陆军第14军司令官本间雅晴
 
如此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盘踞于巴丹半岛,不仅让日军占领马尼拉的胜利显得有些苍白,对于日本在菲律宾的统治也是巨大威胁。不过美军统帅麦克阿瑟同样焦头烂额,撤入巴丹的8万军队和2.6万平民,加起来十多万人都要吃饭,可目前储存的食物供养这10万人只够30天。为了多支撑一些日子,麦克阿瑟下令将每天粮食配给减半,即使如此也只够守军坚持两个月。他最担心出现两种情况,第一是日军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攻入巴丹半岛,此时美军新败,士气不振,很有可能难以招架。第二种是日军不发动进攻,而是远远地将巴丹半岛封锁包围,切断所有运输线。这样,顶多两个月后,10万巴丹军民就面临饿死的局面,到时同样不战自败。但让麦克阿瑟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对手本间雅晴竟然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巴丹的勇将”

值此关键时刻,本间雅晴出现了严重误判,他认为美军退往巴丹只是逃窜的残敌,更没想到美军已在巴丹组织起防线。于是本间既没有集中优势兵力以重锤强攻巴丹,也没有封锁半岛的入口和海面将美军围困,而是下令第56旅团继续前行追击,试图以扫荡残敌的方式解决巴丹美菲联军。
 
这个56旅团是日军占领菲律宾主要地区后,由治安部队改编而成的,军中多是30岁以上的老兵,不仅身体素质较差,而且装备低劣,是一支战力堪忧的部队。本间雅晴最大的错误在于他以治安战扫荡残敌的设定来进行一场攻坚战,结果可想而知。从1月10日到2月23日,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日军一次又一次发动进攻,但每一次都被守军粉碎。加上巴丹半岛地形复杂,导致日军多次搞错登陆地点,结果陷入守军重重包围,几次接近全军覆没。1月23日因登陆地点错误而被包围伏击的1600名日军中,最后仅有30多名浮在海上的人员被救出。1月29日,第20联队的联队长吉冈赖胜大佐亲自指挥的第三大队人马在西岸巴加克一带遭到守军围困半个多月,靠着吃树皮、马肉为生,到2月15日时只有30余人逃出。
 
本间雅晴的失策也成就了麦克阿瑟之声望,他发出“要坚决守卫亚洲最后一片自由阵地!”的号召,又连连痛击日寇,成了世界瞩目的美军将领,被誉为“巴丹的勇将”。1月26日,麦克阿瑟在巴丹保卫战的荣耀中,迎来了他62岁的生日。相比之下,本间雅晴这边就压力巨大了,此时他的同僚在各大战场都取得胜利,山下奉文的“银轮部队”在马来亚狂飙突进,1月11日成功攻克吉隆坡,比原计划还提前了6天。1月31日,随着最后一批盟国军队撤离马来亚,山下奉文取得完胜,成就其“马来之虎”之称号。2月7日,当本间雅晴派去进攻巴丹的部队被守军重重围困,生不如死时,山下奉文的部队已开始在新加坡登陆,准备对这个英国在亚洲最大的殖民堡垒发动全面进攻。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由山下奉文指挥的日军“银轮部队”在马来半岛上发起疯狂进攻。山下奉文部装备自行车迅速推进,比计划中提前攻破了英军防线
 
菲律宾战场与新加坡战场的鲜明对比,让大本营对于本间的表现十分不满。2月8日,大本营发来一份电报,指责巴丹作战不力,并表示天皇陛下“倍感伤痛”。本间雅晴后悔莫及,他以参谋长前田正实的名义向参谋本部发去的电报中称:“根据我军目前面临的局势判断,即便坚持继续攻击,取胜的希望也很渺茫,况且,还要付出更大的人员伤亡。如此严峻的压力和付出的巨大代价,逼迫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菲律宾战役全局的影响……鉴于敌军尚具顽强之战斗力,而我军已陷入粮草不足之困境,可否考虑通过加强海上封锁的方式来扭转局势。我等全体官兵将噙泪咽血,以图再战……”
 
这封电报中的“噙泪咽血”大概是本间此刻最真实的感想,据说此报发出后,他就伏在桌子上痛哭流涕。几天后的2月15日,一份令本间雅晴倍感压力的“捷报”传来——新加坡的英军投降,马来亚—新加坡之役以山下奉文的完胜告终。尽管此前进攻一再受挫,但本间雅晴始终不愿求援,因为作为14军司令官,一旦求援他便成了开战以来的第一例,这在旧日本军队中无疑是非常耻辱之事。但如果强攻,他手下的士兵们都已到达极限,而巴丹还稳如泰山。与此同时,大本营指责本间作战不力的电报如雪片般飞来。在纠结与痛苦中,本间雅晴最终赌上了仕途,作出令他感到无比耻辱的决定——暂停对巴丹的进攻,发电请求援军。
 

“我会回来的!”

就在巴登守军连战连捷之际,麦克阿瑟最担心的情况终究还是来了,本间雅晴调整战略,一方面暂停了日军对巴丹的进攻,另一方面开始对巴丹半岛的各港口、通道实行封锁,打算对巴丹守军进行长期围困。
 
围困开始后,巴丹半岛上的守军很快陷入粮食紧缺的危境,士兵们的口粮配给被一再缩减,士气一落千丈。为了补充粮食,巴丹半岛上的水牛全被宰杀,就连温莱特少将的爱马“康拉德”也被杀掉给将士们充饥。偏偏此时日军对巴丹守军采取攻心战术,他们用飞机向巴丹半岛大量散发色情传单、美食传单及劝降传单,这些传单给陷入饥饿的守军留下深刻印象,粮食恐慌在蔓延,美国士兵与菲律宾士兵的粮食配给不一致也造成军中严重的情绪对立。
 
这种情况下,巴丹半岛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2月22日,麦克阿瑟接到总统罗斯福的命令,要他撤出菲律宾,转至澳大利亚。他又坚持了10天后,终于在3月10日决定逃离菲律宾,临走前,麦克阿瑟正式宣布,乔纳森·温莱特少将接替他成为整个吕宋岛美菲军队的最高指挥官。3月11日,麦克阿瑟带着家眷、参谋长等随行人员以及他喂养的一只猴子,分别乘坐4艘快艇在夜幕下狼狈逃离科雷希多岛,于次日安全抵达卡约列岛。到达澳大利亚后,麦克阿瑟在一段简短的声明立下的那个著名的flag——“I shall return!(我会回来的)
 
麦克阿瑟的逃离让本就士气低落的巴丹守军更加看不到希望,很多人都认为自己被麦帅所抛弃,包括他那句名言也被士兵们拿来调侃,迅速小丑化。例如士兵报告时会说:“报告长官,我要上厕所。但是,我会回来的!”长官则回答:“好吧,我也一起去。你们可不能偷懒,我也会回来的!”而菲律宾总统奎松的出逃则直接击垮了菲律宾士兵最后的精神支柱。
 
4月3日,本间雅晴再次调集重炮对巴丹半岛实行炮火覆盖,最后集结优势兵力一齐出击,另有200门大炮、96架飞机和50辆坦克助阵。军心涣散的巴丹守军哪能顶得住这样的攻击,马上就节节败退,最终在4月9日宣布投降。攻陷巴丹后,日军在菲律宾的目标只剩下美军指挥部科雷希多岛了,要争取时间速战速决,日军必须尽快将巴丹战役中的7万战俘运送到后方去。为此,日军驱赶7万俘虏进行了残酷的“巴丹死亡行军”,无数人因饥饿、疾病以及日军的虐杀而死于途中,最终到达奥唐纳战俘营的只有5.4万人,大约有1.2万战俘在这次“死亡行军”中失去生命。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日军押送美菲战俘进行“巴丹死亡行军”

从4月14日开始,日军所有的火力都集中攻击科雷希多岛,5月4日这天的炮击尤其猛烈,一天之内倾泻了1.6万多枚炮弹,覆盖式的炮击基本破坏了岛上的所有防御设施。5月5日,日军登陆该岛,此时岛上的美军已没有任何招架之力。5月6日,也就是登陆的第二天,美军统帅温莱特宣布投降,长达半年之久的菲律宾战役以日军的胜利告终,此时日军在东南亚的扩张态势也达到了顶点。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1942年5月初,日军在对科雷希多岛进行猛烈轰炸后,发动登陆战
 
菲律宾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日军南进作战中历时最长的一役。战役在珍珠港事件后随即爆发,在此期间,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攻克了关岛、威克岛;日本陆军酒井隆部攻占香港;山下奉文部一举拿下新加坡;今村均的第16军也在3月10日成功进驻万隆,拿下荷属东印度;第15军司令饭田祥二郎部发动的缅甸战役虽然迟至1942年春才展开,但到3月8日就攻下缅甸首都仰光,5月1日进占曼德勒,彻底击溃了在缅的中英联军。相比之下,本间雅晴在菲律宾的表现被他的同僚们视为是最差劲的,也是在这次战役后不久,本间雅晴就被解除职务,离开了现役编制。对于美军而言,菲律宾的沦陷更像是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因为不到一个月后,太平洋上让美军逆风翻盘的中途岛大海战就爆发了。
 
麦克阿瑟虽然在菲律宾之役中狼狈逃离,但幸运的是,随着美军后来在太平洋战场逆转局势并展开反攻,他终于在1944年10月20日以胜利者姿态回到菲律宾,实现了“I shall return!”的诺言。日本投降后,在战俘营受了三年多折磨的乔纳森·温莱特被救出,受到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亲切接见,1945年9月2日,他登上了美“密苏里”号的甲板,参加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至于日军指挥官本间雅晴,战后因“巴丹死亡行军”的战争罪行被捕被马尼拉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于1946年4月3日被执行枪决。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菲律宾沦陷后,美军指挥官乔纳森·温莱特(左)向日军指挥官本间雅晴(右)签署降书
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在菲律宾

END
者丨周渝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1年12月上,原标题为《菲律宾的沦陷:美军珍珠港之劫的终点》,有删节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18028.html

Like (1)
Previous 2021年12月14日 上午11:48
Next 2021年12月14日 下午12: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