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蒋校长(ID:jiangxiaozhang666)
撰文:权周
世界上房价最高的地方是哪里?
纽约?东京?香港?还是海淀的学区房?都不是,而是在元宇宙世界里。
在Sandbox平台上,有玩家为了成为嘻哈歌手Snoop Dogg的邻居,砸了45万美元买下一套元宇宙的房子。
▲(图源: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这块房子的面积是3×3格(该平台上的土地不用平方米计算),相当于一格的面积就高达5万美元,合32万人民币,比香港平均房价的两倍还多。
你以为只有和明星做邻居的房价才这么贵吗?
当然不是,Sandbox曾在推特上公开拍卖过元宇宙房地产,一共400多个地块,在1分钟之内就售罄,售价从几万美元到几十万美元不等。
▲(图源: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更离谱的还有一个Snoop元宇宙的抢先入场体验券,2924美元,合人民币1.87万元,花这笔钱你能干什么呢?
你能去Snoop的元宇宙世界的房子里看一眼。
相当于是小两万块钱买个门票,而愿意花这笔钱的人,已经有四百多个了。
元宇宙,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在全球范围内刮起了一场旋风。
01.
元宇宙这个概念,通俗理解就是虚拟世界。
而且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了,已经出来快三十年了。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推出了自己的小说《雪崩》,在书中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并将其命名为“元界”,所有现实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之中都有一个“网络分身”。
这个元界的英文名称为“Metaverse”,Meta代表超越,“元”,“verse”代表宇宙。
而每个人所拥有的这个“网络分身”,英文单词叫Avatar,卡梅隆电影《阿凡达》就是以此命名的。
就像是一个独立的平行时空一样,元宇宙的一切和现实世界都是泾渭分明的。
按照元宇宙第一公司Roblox的表述,一个真正的元宇宙应当具备八大要素: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时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听起来很玄乎,但就我们现在的认知来看,元宇宙其实就像是一种高级的游戏形态而已。
02.
上个月23号,林俊杰宣布,自己在Decentraland平台上,买了三块虚拟土地,花了12.3万美元。
78万砸到元宇宙的资产上,对咱们来说或许很多,但对元宇宙玩家来说,林俊杰的投资还是太少了。
就在林俊杰买地的同一天,就在同一平台上,一块数字土地拍出了243万美元的高价,比曼哈顿区域的平均单套房价还要高。
在元宇宙世界里的的房价狂欢,究竟是自发的玩家行为,还是背后有市场推手呢?
从这笔243万美元的交易来看,买下他的公司叫Metaverse Group,专注于投资元宇宙世界里的虚拟地产,这块地皮是虚拟社区里的黄金地段,买下来之后将建造成一个标志性的商业地产中心,相当于是买地皮开发成核心区CBD。
而Metaverse Group的母公司,则是加拿大的区块链技术公司Tokens.com。
是的,除了林俊杰这样真正是抱着玩一玩心态的有钱人之外,现在入局元宇宙炒房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曾经的区块链玩家,尤其是炒币客。
因为虚拟世界中的资产,基本都是以数字货币交易的。
像现在最火爆的元宇宙游戏《沙盒》,以149ETH(一种加密货币,65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一台超级游艇。这个游艇由两个直升机停机坪,多个休息区,一个按摩浴缸和一个舞池。
▲(图源: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还有100个私人小岛构成的梦幻岛,开售24小时之内就被一抢而空,最低售价都超过28万美元。
在元宇宙买下这些资产,和买下游戏中的装备有什么区别?没人能解释明白。
没人能说清元宇宙到底是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利用它赚钱,因为秘诀就在于说不清楚。
而元宇宙和数字货币之所以能无缝衔接,就是因为在元宇宙世界里,虚拟货币找到了一个应用场景。
在常规情况下,货币的五大职能包括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对于虚拟货币而言,目前最大的卡点就在于支付手段,找不到消费场景,支付手段就是空中楼阁,只有找到场景把钱花出去,虚拟货币才能真正承担起货币的职能。
为什么马斯克之前说特斯拉支持用比特币支付之后,比特币的价格立刻被大幅拉升,就是因为找到了应用场景,比特币的支付职能才能补上。
▲(图源: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元宇宙的疯狂,目前看起来更像是区块链玩家们为了搭建行业生态的一次转场,目前国内出版的几本元宇宙书籍,其作者都有链圈或币圈背景。
元宇宙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新鲜事了,游戏公司和科技公司对元宇宙的投资和布局,看起来也更像是正常的商业布局。但数字货币玩家进场,更像是要浑水摸鱼捞一笔。
从数字货币再到元宇宙炒房炒资产,光怪陆离背后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03.
11月30日下午,《财经》发布微博,赵长鹏超越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成为华人首富,身价达到900亿美元。
你没听过赵长鹏很正常,因为在网上一搜,基本找不到他的相关资料,赵长鹏身价主要来自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币安,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币安的估值将达到3000亿美元,赵长鹏30%的股份价值900亿美元。
但多年以来,币安的信用问题层出不穷,穿仓事件导致受害者倒欠币安钱、私吞国外用户107个比特币事件、币安智能链多个项目跑路事件、2100万比特币数据压盘事件、合约市场拔网线恶意爆仓事件等等,你可以喷币安玩不起,但你必须还得用币安,因为币安已经是所有的数字货币交易所里合规程度最高的了。
比特币以及其他数字货币的兴起,还有今年元宇宙世界里虚拟资产的价格暴涨,这一切光怪陆离泡沫的背后,其实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超发的货币太多了。
地产、股票、期货、贵金属,当这些市场都容纳不了这么多的货币,货币只能涌向其他的地方。
比特币价格的暴涨,背后最大的推手其实就是美元的放水。
从疫情爆发后到现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印了30万亿美元,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美元都是疫情爆发之后印出来的。
粮食、煤炭、金属、化肥等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开始上涨,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已经连续5个月超过5%,创下30年的新高。
在巨大的通胀压力之下,美联储先是启动了Taper,逐渐降低印钞的速度,同时还宣布最迟会在2022年启动加息。美联储很清楚持续放水的风险,再不加息实在不行了,因为泡沫不可能无限制地堆下去。
但按照目前这个趋势,美国想要在明年控制住经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美国,乃至全世界都在想这样一个问题:
让超量的资金进入市场,既能刺激经济给普通人发钱,同时又不至于过份的拉高物价,引爆通胀危机。
这就需要资金的蓄水池越多越好,这个蓄水池是什么不重要,只要他能承接住一定的资金量就行,数字货币,乃至元宇宙里的虚拟资产,大概率就是扮演这个作用的。
资本入场把概念炒热,价格拉升,吸引玩家入场,然后承接大量的资金流入,先入场的玩家再割后入场的韭菜,最后在暴涨暴跌的行情之下,元宇宙里的资产也成为击鼓传花的把戏。
这么看的话,元宇宙世界里的资产和数字货币是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其背后的技术有用,可大家都不知道他现在有什么用,因为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去赚钱。
04.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出版了《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
书中焦虑地指出,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供应各国,对美国来说收支会出现长期逆差,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前提是币值保持坚挺,这又要求美国的收支必须是顺差。
也就是说美国既需要大量持有美元保持币值的稳定,还要大量输出美元保证外贸结算。
这是一个不可实现的悖论,除非美元可以无限量地供应。从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出的那一天开始,大家就应该注意到这个漏洞了。
但那时候的美国不怕,全球75%的黄金储备量,给了美元作为唯一兑换黄金的世界货币的底气。
但到六十年代的时候,当黄金开采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之后,当美国金库里的黄金被持续搬空之后,大家对美元的信心也开始动摇了。
没人知道今天手里的35美元在明天还能不能换回一盎司黄金。所以纷纷抛售美元买入黄金。
1971年8月15日晚上,尼克松告诉全世界,美元正式与黄金脱钩。
美元的发币锚定从黄金,变为了信用,只要美国觉得有必要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可以负债发钞,美元无限量的供应,就这样成为了现实。
原来是看有多少黄金,才能印多少美元,是黄金给予了美元价值支撑,而这个体系瓦解之后,美元把担保对象变成了美国自己。
只要我美国在,这个美元就好使。
对美国来说,不用干活,只要负责印钱就行。这相当于是把人类的货币逻辑完全打破了。
1970年,美国的国债是3820亿美元,到1980年,增长到9140亿,十年增加了5320亿。
1988年,国债增长到2.6万亿。
2000年,克林顿当完两届总统,国债达到了5.67万亿,这也是美国国债最后一段可控的时期。
小布什干了八年,国债涨到10.6万亿。奥巴马又干到了20万亿。
速度最猛的是懂王,4年就干出来八万亿。到拜登这一年,就又花了四万亿。
美国印钞的速度,从细水长流直接变成了大水漫灌,没办法,因为人家自己反思之后得出的经验就是,08年救市的力度太小,反应也太慢了,所以现在只要一遇到问题,就先把钱发出去再说。
疯狂印钱,改变人类的货币规则,就像是打开潘多拉盒子一样,放出了无数的妖魔鬼怪。
房价过快上涨、贫富撕裂加剧、发展中国家财富被洗劫、数字货币、元宇宙资产泡沫,这些问题,主要的根源都是美元超发。
如果美元继续这样无限印钞,更多光怪陆离的乱象都会出来,普通人的财产会更快的贬值,当你追求资产保值或者暴富的机会时,大概率却成为了韭菜。
看看这些烂事的始作俑者,真的让人只想说一句话:
美国,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祸害。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1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