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观察者网(ID:guanchacn)
近日,美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宣布,根据美国内法对所谓在新疆“侵犯人权”的4名中方官员实施制裁。12月2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对等反制美方4名人员。
亚克西姆!大家好,我是古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疆吐鲁番维吾尔族姑娘,目前还是在校大学生。在课业之余,我也会拿起相机,拍摄新疆美景和美食,给网友们介绍新疆和维吾尔族的历史和文化。
我在新疆吐鲁番。图自作者
今年,我在媒体上看到西方抹黑新疆言论,说中国对于维吾尔族少数民族进行“强迫劳动”和“种族灭绝”,还有一些居心不良的外国学者,比如“谎言制造者”德国学者郑国恩炒作中国政府涉疆“绝密文件”。
自2016年底开始,此人就在推特账号上频频发表和转发涉疆言论,不仅大肆歪曲污蔑中国政府治疆政策,还从2018年至今相继编造《“墨玉名单”:关于中国在新疆拘留行动的剖析》等十余篇反华涉疆报告文章,抛出“百万维吾尔人被非法拘禁”、“新疆对少数民族实行强迫劳动”、“新疆对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采取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抑制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灭绝少数民族文化”等莫须有的观点。
让我这个生活在中国新疆的维吾尔族人怀疑,为什么郑国恩的描述和我真实的生活完全不一样?难道我和郑国恩不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
通过我国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维吾尔族人口从2000年的834.56万人增长至2020年的1162.43万人,年均增长率1.67%远高于同期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年增长率0.83%的水平。西方抹黑中国限制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谣言在人口数据下不攻自破。
再来说说“强迫劳动”,我家种有几亩葡萄地,由于葡萄地还没有完全机械化,为了保护葡萄的完整、鲜美,到了葡萄成熟季节,我们都会请村里的近邻亲手摘下葡萄,村里的阿姨姐姐们都会抢着来做,因为一天可以挣200-300元不等。
和妈妈在葡萄地里干活。图自作者
我还去朋友家的棉花地,实地和叔叔阿姨们聊天,聊天之余,我把西方媒体的反华言论告诉他们和请来干活的工人,他们非常生气!他们说,农民种棉花、摘棉花,自己赚钱自己花,怎么就成了强迫劳动呢?这简直是胡说八道!给大家支付每天200到400左右的费用,大家都抢着来,还需要强迫吗?由此可见,“在新疆存在针对维吾尔族群众的压迫和强迫劳动”等言论,纯属无稽之谈。
每一次西方媒体自导自演的“大戏”,中国政府都会一一拆穿,有时甚至都不屑于搭理。去年12月,BBC发布了一期实地探访新疆库车地区的新闻,但却通过后期视频剪辑方式,宣称中国政府“阻碍拍摄”,制造了所谓“强制劳动”的假新闻。
在今年夏天,我利用暑假期间和朋友前往喀什、阿克苏、和田等地区拍摄,一边游玩一边实地探访。
第一站我们去了《追风筝的人》电影拍摄地喀什古城。当时受阿富汗战乱影响,电影《追风筝的人》实际取景地是在中国新疆喀什。
新疆喀什。图自作者
电影中一派祥和的场景,并非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而是新疆的喀什、塔县等地,这在电影结尾字幕致谢也有所体现。
喀什的小朋友。图自作者
如果不是新疆,《追风筝的人》甚至找不到一块适合该电影的取景地。我们来到喀什,亲自感受了古城的繁华,老老少少每个人都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走在喀什古城的街道,每个快乐的小朋友彷佛都能让我眼前重现追风筝里那两个小男孩……无忧无虑,天真无邪。
就如网友们说:西方媒体一边诋毁新疆,一边在新疆取景来展现“安居乐业”,这是何等讽刺?
在新疆,正能量事件多不胜数。前有“托举哥”接力营救被困男童,后有拉齐尼·巴依卡勇救落水儿童不幸遇难。而这样涉疆的正面报道,在西方媒体的报道里是鲜见的,也是被无视的。他们编造着“侵犯人权”“种族灭绝”“强迫劳动”的假新闻往新疆身上招呼,完全不顾及客观事实。
回望我的成长经历,我人生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培养和关心。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以种植葡萄为生,我的大姐和二姐被东北师大和新疆师大录取的时候,政府奖励每人6000元,我和三姐在新疆少数民族政策下考上了内初班和内高班。
我父亲经常很骄傲地说:我供你们上大学,以后你们就能供你的孩子读博士!他坚信一代会比一代更好!现在,大姐和二姐如愿走上了他们热爱的教师岗位,我自己也在努力扩充我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事实充分证明,新疆各族群众劳动完全自主、自愿,追求幸福美好生活不需要被“强迫”!新疆的事情,最有发言权的是新疆各族人民。
美西方颠倒黑白,企图抹杀新疆各项发展成就,无视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新疆各族群众的真实感受,再次暴露了他们毫无底线的双重标准和虚伪丑陋的霸权逻辑。
在“强迫劳动”这个问题上,美西方反华势力扣在新疆头上的“帽子”,全都是对他们自己所犯罪行勾当的平移想象和栽赃。他们的这些任何谣言,都不能抹杀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事实;任何图谋,都不能动摇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决心。
来源|观察者网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22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