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修远基金会(ID:xiuyuanjijinhui)
本文摘选自湘潭大学政治学专业2013届硕士研究生梅世昌的毕业论文,原标题为《长津湖战役研究》,篇幅所限,有所编删,学术引用请参见原刊
✪ 梅世昌 | 湘潭大学
【导读】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与美国第10军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较量,最后,美国第10军被驱逐出朝鲜半岛北部,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长津湖战役。在这场战役中,中美两军的精锐王牌,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极度深寒”中,进行了一场棋逢对手的交锋。随着美军的最终败退,麦克阿瑟志在必得的“圣诞节攻势”成了“圣诞劫”——“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而志愿军则通过这场胜利,初步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局,动摇了美国人的战争意志,从而为最后打赢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那么长津湖战役和与之同时进行的清川江战役,就是这场“立国之战”的奠基之战。时隔71年,战场上的硝烟早已散尽,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硝烟却是愈加浓烈。在新的十字路口上,历史将如何演变?当年在长津湖战役中视死如归、付出巨大牺牲的志愿军将士给出的答案是,历史是勇敢者书写的,胜利永远垂青那些能够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人。
本文选摘自湘潭大学政治学专业2013届硕士研究生梅世昌的毕业论文,原标题为《长津湖战役研究》,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中美王牌部队的一场殊死较量
(一)长津湖战役因何而起?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苏联缺席的情况下,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纠集十几个国家组成“联合国军”,武力干涉朝鲜内政,协助南朝鲜抵御北朝鲜进攻。8月北朝鲜军队将南朝鲜军队驱逐到釜山地区,占领了南朝鲜90%的土地,然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干涉下,北朝鲜军队进攻釜山受挫,久攻不下。9月15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美军陆战一师、步兵七师及其他配属部队在仁川地区强行登陆,将北朝鲜军队拦腰切断,而釜山地区的南朝鲜部队以及“联合国军” 一部趁机发动反击, 将北朝鲜军队击溃, 一举扭转朝鲜战争的局势。之后,“联合国军”迅速将战线向北推进到三八线附近。
1950年10月1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无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警告,命令“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发动“感恩节”攻势, 预计在11月23日感恩节到来之前, 彻底解除北朝鲜军队的武装, 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战争。10月3日,美第8集团军越过三八线向北推进,10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10月25日,志愿军先头部队与“联合国军”遭遇,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打响,经过一段时间战斗,到11月7日,志愿军成功击退“联合国军”,给予美骑兵一师重大打击,粉碎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发动的“感恩节”攻势, 初步稳住了战线。中国出兵朝鲜这一举动虽然令美国高层赶到震惊和不安,但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军队不过是象征性地出兵,在朝鲜的总兵力不过 5-6 万人,仅仅只是为了保护中国东北地区的水电设施,因此麦克阿瑟随即重新制定计划,准备发动更大一轮的攻势,占领朝鲜全境。
1950年11月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由东西两条战线向中朝边境开始进行试探性进攻,毛泽东与彭德怀经商议后,决定采取“示弱诱敌”的战略战术,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且战且退,一步一步将“联合国军”引诱至志愿军设伏地域,然后再突然发起反攻,将其歼灭。其中东线第42军节节阻击,并逐步将陆战一师及步兵第七师引诱到长津湖地区,西线志愿军小股部队将“联合国军”引诱到清川江一带。11月24日,“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认定志愿军“怯战败走”,遂决定发动“圣诞节攻势”(详见附图),“联合国军”随即沿公路全线推进,从东西两线形成“钳形攻势”,准备在西方的圣诞节之前消灭中朝联军,占领朝鲜全境,结束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依照彭德怀指示,待敌军进入预伏阵地后,随即发动全面反攻。
1950年11月25日,第二次战役西线部分反击率先打响,志愿军集中第38、39、40、42、50、66共6个军的主力发动全线反击,一举将西线“联合国军”担任右翼进攻的韩国部队击溃,随后,第38军113师一昼夜强行军72. 4公里,迅速穿插到三所里、龙源里一带,迂回包抄“联合国军”,截断联合国军后路,一时间,美第8集团军溃不成军,拼命南逃。在西线美军遭受到重大打击的同时,东线则一片寂静,抵达长津湖地区的美第10军(辖陆战一师及步兵第七师、步兵三师,其中步兵三师留在兴南、咸兴地区作为接应,只有一部抵达社仓里)按照预定计划,准备于1950年11月27日,向西发动攻势,策应西线联合国军,扭转战局。然而令东线美军全然不知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早在1950年10月下旬就已经开赴朝鲜,其主力部队第20、27军于11月25日悄悄抵达了长津湖地区,在东线美军部队的周围展开,随后隐蔽起来,伺机出动。
(二)长津湖战役经过
长津湖战役当中的交战双方是中美两国的王牌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隶属于华东野战军,辖20、26、27三个军,其中20、27军是华东野战军当中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军, 资历老, 作战经验丰富, 擅长攻坚,而26军组建时间稍晚,但是在华东野战军当中,战斗力属前列。而“联合国军”在东线长津湖地区部署的主力部队为美陆战一师大部以及步兵七师一部,陆战一师隶属于美国海军战斗序列, 擅长两栖作战,经验丰富,空地协同作战能力世界一流,二战时期曾在太平洋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美步兵七师隶属于美国陆军战斗序列, 是陆军当中的精锐部队。可以说,长津湖战役是中美两国王牌部队之间展开的一场殊死较量。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第9兵团早在1950年10月中旬就已经在山东地区进行了初步的集结,1950年11月上旬开始分批入朝,到11月25日,第9兵团抵达预伏阵地,原计划11月26日发动攻势,但因气候条件恶劣,部分部队未能及时赶到预付阵地,因而宋时轮决定将发动攻势的日期调整到11月27日。
1950年11月27日黄昏时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抢先一步,在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下发动了长津湖战役,第9兵团集中20军、27军主力部队(26军作为战略预备队留在厚昌一带警戒)一举将长津湖地区排成一字长蛇阵的美陆战一师以及配属的美步兵七师第 31 团大部、32 团一部切成四段,分割包围在柳潭里、新兴里、下碣隅里以及古土里四个区域,使其首位不能照应。然而在包围圈内的美陆战一师、步兵七师毕竟是王牌部队,在第9兵团突如其来的打击下,迅速收拢被打散的部队,利用坦克、装甲车、汽车构成环形防御阵地,凭借装备的火力优势以及强大的空中支援,拼死抵抗,这使得火力不足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几番突入美军核心阵地,但都无法将夺取的阵地巩固,天亮后又不得不退回到原阵地,因而始终无法将被围的美军彻底歼灭,双方形成胶着状态,白天志愿军退回阵地防守,美军进攻, 夜间志愿军进攻,美军退回阵地防守。
战斗一直持续进行到11月29日,麦克阿瑟终于意识到取胜的希望渺茫,随即命令东西两线“联合国军”开始全线后撤。与此同时,英军第 41 特遣队(德赖斯代尔特遣队)奉命增援下碣隅里的美军部队,准备打通古土里与下碣隅里之间的联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在摸清了包围圈内美军的大致分布情况后,随即改变战略方针,集中27军80、81师主力,全力进攻新兴里被围的美步兵七师 31 团大部以及 32 团一部,27军79师负责牵制柳潭里的美军陆战一师主力,20军第59师继续攻击德洞山口,阻击陆战一师突围,20 军一部负责围歼英军第41特遣队。经过浴血奋战,12月1日,英军第41 特遣队在20军60师的打击下,全军覆没,27军80、81师于12月2日全歼美步兵七师在新兴里的被围之敌,击毙美步兵七师第 31 团(“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上校,缴获31团团旗(现保存在抗美援朝纪念馆),美国陆军步兵第七师第 31 团级战斗群被全歼,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美军团级以上作战单位的战例。12月4日,柳潭里的美陆战5团、陆战7 团、炮兵团在志愿军20、27军攻势减弱后相继往下碣隅里方向撤退, 在突破第20军层层阻截后,于12月5日抵达下碣隅里防御圈,之后陆战一师以及步兵七师 32 团通过下碣隅里的简易机场后送了大部分伤员。
12月6日,在志愿军展开的猛烈攻势下,美军开始向古土里全线后撤,第9兵团层层阻击,使得美军撤退进行得十分缓慢,然而因为天气寒冷、补给困难以及战斗激烈,志愿军第9兵团减员较大(包括战斗以及非战斗减员),第20、27军攻击势头减弱,美军在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下,以装甲车、坦克为先导,拼命突围,志愿军因弹药匮乏、火力不足,无法有效阻挡美军撤退,战斗进行到到12月7日, 下碣隅里的美军部队全部撤离至古土里地区。
1950年12月7日,撤至古土里的美军部队在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开始往兴南地区总撤退,志愿军第9兵团展开全线追击。26军行动迟缓,一直到 12月8日,作为战略预备队的志愿军第9兵团第26军才赶到前线展开攻势,然而陆战一师已经撤离了长津湖地区,志愿军未能有效阻止美军的撤退。12月13日,美军撤离至兴南、咸兴地区,随即,“联合国军”以空中、海上的强大火力,阻挡志愿军向咸兴、兴南地区推进,掩护部队撤离,第9兵团因美军海空火力强大,无法接近兴南港。12月14日,撤离到兴南港的东线“联合国军”开始登船从海上撤离,到12月24日,朝鲜东北战线的“联合国军”全部撤离兴南地区,经由海上撤往三八线以南,临走之前,美军工程部队使用400吨烈性炸药将无法带走的物资、装备销毁,并且摧毁了兴南港,翌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进驻兴南,长津湖战役结束。
(三)长津湖战役结果
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毙伤俘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13000余人,成功将东北部战线推进到元山地区,收复了朝鲜东北部大片区域,彻底扭转了朝鲜东北部战局,配合西线部分组成的第二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不利的战略态势。
长津湖战役之后,美陆战一师因在战役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战斗伤亡40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减员总数几乎达到全师总人数的二分之一),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担任过“联合国军”在第一线的作战部队,其大部分时间都在三八线以南地区“围剿”北朝鲜渗透到三八线以南的游击队以及破坏人员,而志愿军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也付出了较高的代价(减员总数达到第9兵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毛泽东提议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当前作战完全结束后整个开回东北,补充新兵,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再开朝鲜作战”, 但是宋时轮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让第9兵团留在朝鲜咸兴地区进行休整, 第9兵团26军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参加了第四次战役当中的议政府铁原地区的阻击战,成功阻击“联合国军”军长达38天,为第四次战役的最终胜利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到第五次战役开始之前,20、27两个军已经恢复了整体战斗力,第9兵团成建制投入到东线的反击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当中,第9兵团始终坚持在朝鲜东海岸负责警戒任务,并且挫败了美军在朝鲜东海岸登陆的企图。1952年,中共中央调整抗美援朝的兵力使用政策,令国内部队轮番入朝作战,到1952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顺利完成任务,辗转回国。
▍长津湖战役到底有没有打的必要?
长津湖战役结束后, 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曾在战后回忆时说:“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 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他的意思是说长津湖地区地形险恶,气候恶劣,双方根本没必要选择在这个地方交战。作为败退的一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战后的总结报告中称“陆战一师从包围圈中后退,带着可以使用的全部装备, 后送了伤员,保持着建制突围出去了……而志愿军9兵团3个军都因参加长津湖作战受到损失而失去了作战能力,为了补充装备和整顿组织,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由此,‘联合国军’在朝鲜能保持立足点还是必须放弃的危急时刻,避免了中国军队的12个师增援到第8集团军正面”,言外之意就是美国方面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9 兵团发动的长津湖战役非但没有取得更大的战果, 反而被美军所牵制, 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且收获甚微,因此,这场战役实际上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美方的这些观点影响了国内少部分战史学家,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认为若能将9兵团投入到西线,那么战果会更大,投入东线作战实在没有必要。
实际上,以公开出版的著作以及文献资料来详细分析,这场战役无论是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来看,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军事上的必要性
从军事的角度上说,分析一场战役的必要性要立足于当时的背景,了解双方的战略态势、战略部署,考虑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之后才能相对客观地得出结论。
长津湖战役在军事战略上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长津湖地区险恶的地形有利于志愿军将“联合国军”各个击破;二是美军的战略意图迫使志愿军不得不发动大规模攻势以避免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1.长津湖地区的地形有利于志愿军将“联合国军”各个歼灭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湖泊,位于赴战岭山脉与狼林山脉之间,由发源于黄草岭的长津江向北在柳潭里和下碣隅里之间形成长津湖,最后注入鸭绿江。在长津湖以东约 30 公里,是由长津江最大支流赴战江所形成的赴战湖,两大湖泊及其附近地区被称为长津湖地区,湖泊周围崇山林立,平均海拔1300米,人烟稀少,冬季年平均气温在零下 30°C左右,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翻越平均海拔2000米的狼林山脉有两条简易的盘山公路可供使用,但是公路的宽度仅能容纳一辆汽车单向通过。
长津湖地区的地形对于志愿军来说是十分有利的,一来险恶的地形可以给予孤军深入的“联合国军”致命性的打击,因为狭长的公路不利于美军机械化部队展开,公路两侧险要的关隘和高地对于志愿军来说无论是阻击还是伏击“联合国军”都十分有利,更为重要的是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喜欢把大部队切割成小股部队去分头作战”,因而在长津湖地区将第10军主力部队每一个团都相互分隔开来,“让各部队之间无法相互掩护,也让每支部队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遭到攻击,变成中国人嘴边的一块肉”,除此之外,孤军深入的陆战一师“完全分散在从咸兴到中朝边境之间 120 英里的崎岖山路上”,如此一来,则更加有利于志愿军集中优势兵力将陆战一师各个击破;二来长津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有利于志愿军躲过美军的空中侦察,隐蔽开进,从而达到攻击发起的突然性,抗美援朝初期,因为志愿军空军力量几乎为零,所以美军掌握着绝对的制空权,并且过度相信空中侦察的力量,虽然美军全天候不间断的空中侦察给予志愿军第9兵团巨大的困扰,但是地处狼林山的长津湖地区崇山峻岭,植被茂密,冬天又是白雪皑皑,这对于志愿军的隐蔽行军是十分有利的,第9兵团从 1950年11月上旬入朝就开始向长津湖地区开进,一直到11月26日第9兵团主力第20、27军各部抵达长津湖地区预定伏击阵地时,美军对此丝毫没有察觉,直到志愿军第9兵团发动攻势后,美军东线指挥官才判明:“美军已在这个寒冷的不毛之地被大批的中国军队分割, 如果不采取措施,只要天再一次黑下来,中国士兵的喇叭吹起来的时候, 他们恐怕就要完蛋了”。
综上所述, 长津湖地区险恶的地形对于志愿军第 9 兵团围歼并击退东线“联合国军”主力部队陆战一师是十分有利的,同时美军兵力在长津湖地区的分散更加有利于志愿军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的战略战术方针。
2.美军的战略意图迫使志愿军有必要发动长津湖战役
1950年11月7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后才2天,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发动了“圣诞节攻势”(详见附图),按照“联合国军”在东京司令部的计划,在第10军(辖陆战一师、步兵七师)“抢占一个实施包围的战略要点,将敌占区北部分割成两段”后,第8集团军准备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压缩包围”,并“合上老虎钳”,完成对中朝联军的合围,解除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的武装,会师鸭绿江,结束朝鲜战争。为此,东线“联合国军”10月底至11月初已经在兴南、 元山两个港口陆续登陆,按照计划将途径长津湖地区,由下碣隅里(位于长津湖南部)兵分两路,一路向西翻越狼林山到达熙川,与负责掩护第8集团军的右翼南朝鲜部队会师并向江界推进,另一路则是“配合英军部队向西北进攻,切断满铺镇、江界、熙川三个地方的公路补给线”, 西线“联合国军”由新安州出发,兵分三路分别向新义州(临近丹东,位于朝鲜境内,中朝边境重要城市)、楚山(中朝边境城市, 位于朝鲜境内)以及江界推进。为了完成麦克阿瑟的战略部署,“联合国军”在西线集中“美李英军共八个师、一个旅、一个团,共计十万零五千二百人。”东线集中“美李军共五个师又一个团,计八万八千五百人。内美军三个师(步兵第三师、七师以及海军陆战一师)六万三千人;伪军二个师(第三师、首都师)二万四千人马;另有波多黎各之六五团一千五百人”,东西两线“联合国军”合计有192700人, 另外,东西两线的联合国军还能得到美国海军航空兵部队强有力的空中支援以及后勤保障。
11月初,毛泽东就已经预料到“东面伪首、伪三及美七师共三个师由咸兴向北的进攻可能性极大”,相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来说,第13 兵团主力部队(38、39、40、50、66军)均部署在西线,负责东线防御的只有志愿军第42军,而且42军所属的一个师还被调往了西线, 所以说实际上东线只有志愿军42军主力当中2个师的兵力,力量不足,很难阻挡住联合国军在东线8万多人的进攻,放弃东线作战意味着联合国军将在朝鲜东北部地区稳住战线,并且随时可以翻越狼林山,从侧后方威胁西线志愿军以及朝鲜临时首都江界的安全,因此放弃东线对志愿军日后的军事战略布局十分不利。所以毛泽东不得不慎重考虑,一方面要考虑对战略全局的把握,避免志愿军在西线出现腹背受敌的情况,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调集精锐部队趁敌人立足未稳, 抓住机会歼灭(东线“联合国军”主力部队分兵冒进,各部队必经之路都有较长的一段山路,首尾不能照应,有利于志愿军抓住敌人弱点实行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最后决定“争取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的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 平壤的正面”,打开东北部战线,“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
经过长津湖战役之后,志愿军第9兵团基本上收复了三八线以北大部分区域,扭转了整个朝鲜战争的局势,同时,配合西线作战的志愿军第13兵团38、39、40、42军将整个战线推进到了平壤——元山一线, 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局势。因此,从军事战略上看,发动长津湖战役相对于志愿军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政治上的必要性
王牌部队是一支军队的精神支柱,在历次战争中,围歼王牌部队都能在政治上震慑敌人嚣张的气焰,如果在一场战役中能够将敌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全歼或者是击溃,则能够对敌在政治、心里上产生极大地影响,并且从某种意义上也能够动摇敌对势力的信心,例如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一举将国民党军整编第74 师全歼,从心理上给予国民党当局以极大地震慑。因此,有必要在东线给予陆战一师一个巨大的打击来达到从心理上、政治上震慑“联合国军”。
东线“联合国军“的主力部队是美军第10军,辖陆战一师以及步兵七师,这两支部队是美军的王牌。第10军在兴南登陆后,美步兵三师留在兴南地区负责后方警戒,陆战一师以及步兵七师沿简易公路推进到长津湖地区,步兵七师一部甚至孤军深入抵达了鸭绿江边的惠山镇。陆战一师是美军的精锐部队,组建于1941年,其前身可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陆战第七连。陆战一师在二战时期参与过硫磺岛、瓜岛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功卓越,装备精良,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一支师级作战单位。美国步兵第七师也是美军当中一支著名的老牌部队,战斗力十分强劲,装备精良,其所辖第 31 团级作战单位曾在干涉苏俄革命时立下了过战功,被美国第26任总统威尔逊亲自授予“北极熊”的称号,也就是说,围歼这两支部队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震慑敌军,重挫其士气。
早在第一次战役之前,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几乎“整个部队都不愿意重视中国人的威胁,甚至连那些军衔不高的人也是如此”, 1950年10月25日,“联合国军”在云山地区首次遭遇到了志愿军的打击,被迫后撤,但是气焰依旧嚣张,在志愿军迅速在朝鲜的崇山峻岭中隐蔽起来之后,“联合国军”从东西两线开始试探性攻击,彭德怀针对这种情况,采用示弱骄敌的战术,引诱“联合国军”,这使得 “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气焰更为嚣张,他认为志愿军是“装备低劣,且战败走”,虽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一致希望采取谨慎的态度,但是麦克阿瑟打算不听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告诫,“已经发动了一场公开宣布的攻势以‘结束战争’,而不管中国人会怎样做”,这就是“圣诞节总攻势”。而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集中22万地面部队,从东西两线(西线兵分三路,东线兵分两路)同时向鸭绿江边快速开进, 气焰十分嚣张嚣张。不仅如此,连美国五角大楼的官员也认为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没有得到很好的补充,补给的困难和寒冷的天气可能是他们撤退的原因。麦克阿瑟也傲慢地宣称:“(中国人)不是一个不可辱的势力,兵力最多不过六七万人”。因为早期的美军对鸭绿江上的大桥进行了超负荷的轰炸, 麦克阿瑟认为他本人所实施的空中战役已经使得中国人民志愿军后续增援部队无法进入战场,已经入朝的部队被炸了得支离破碎,正是因为有海陆空三军立体作战的优势, 麦克阿瑟十分狂妄,敦促东西两线的部队快速向北推进,争取在圣诞节到来之前结束朝鲜战争。
西线“联合国军”在试探性进攻时发现了志愿军遗弃的一些装备和物资,随即将这一系列情况反馈给麦克阿瑟。实际上这是彭德怀给麦克阿瑟造成的错觉,故意制造“狼狈逃窜”的一种假象,麦克阿瑟因而认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武器装备太差,后勤供应困难,准备撤回国内了, 随即命令西线“联合国军”兵分三路向鸭绿江边扫荡,美国的“乐观主义者、情报处处长威洛比更加乐观了:‘来的只是义勇军,已经证实的中国师,实际战斗力相当于一个营’”,虽然西线的“联合国军” 在第一次战役中遭受过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但是士气依旧高昂,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轻敌,居然在沿公路一线快速推进的途中,连两旁的制高点以及关隘均都没有分兵把守,显然志愿军发动的第一次战役给予联合国军的打击不足以震慑其士气。
东线“联合国军”在元山、兴南两个港口登陆后随即开始北进,陆战一师11月下旬推进到了柳潭里地区,与江界的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而步兵七师先头部队第17团已经推进到了鸭绿江边的惠山镇, 距中国仅一江之隔,这是美军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次到达鸭绿江边,阿尔蒙德随即驱车50公里,专程赶到惠山镇,嘉奖美军步兵七师师长戴尔·巴尔少将,并且在鸭绿江边留下了一张合影。麦克阿瑟也致电阿尔蒙德:“致以最衷心的祝贺!转告戴尔·巴尔,第七师中了头彩!” 而美国步兵七师第17团的士兵则是模仿1945年盟军在莱茵河边的举动,解下裤子向鸭绿江边撒尿,这一新闻立刻成为了美国几乎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华盛顿的美国政要也认为战争快要胜利结束了,“开始大谈战后如何与中国人谈判,在边界设立中立区的问题了”。不仅如此,1950 年11月23日,在前线的联合国军各个部队都为士兵们准备了火鸡,包括在长津湖地区的陆战一师以及步兵七师,“感觉大家好像已经忘掉了一个月前那场惨败带来的伤痛;而感恩节的晚餐也让联合国军的士兵们陷入更深的乡愁。”因此,发动一场战役不仅能够沉重打击美军嚣张气焰,更能够从根本上重挫其士气,振奋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综上所述,在整个长津湖战役之前,美国方面的政治态度十分乐观, 这一次战役与仁川登陆最大不同的地方是,“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司令部这次事先发布了进攻声明,好像已经胜券在握了”,由此可见,“联合国军”在其士气和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已经是感觉稳操胜券。因而从政治角度来看,有必要发动一场战役来打击整个联合国军嚣张的气焰,从而从政治上赢得主动权。
▍志愿军为什么没能全歼美陆战一师?
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虽然将美陆战一师分割包围使其首尾不能照应,但是陆战一师在遭受重大打击情况下(伤亡 4400多人,非战斗减员7000多人),逃离了长津湖地区,战后,美国军方给陆战一师颁发的勋章数量属历史之最,并且陆战一师本身也认为自己并不是撤退,而是换了一个方向“进攻”,宣称给第9兵团造成重大减员,那么第9兵团在兵力对比占优的情况下为何没有全歼陆战一师?原因在于气候条件恶劣、双方硬实力对比悬殊,加之自身情报不够准确、26 军投入过晚,这才导致第 9 兵团未能彻底消灭陆战一师。
(一)客观原因
在一场战役过程中,客观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地形、气候、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等,长津湖战役第9兵团未能全歼陆战一师的客观原因包括如:气候条件极其恶劣以及双方硬实力对比悬殊。
1.气候条件极其恶劣
气候条件直接影响到部队基层官兵的战斗力及武器装备的使用情况, 长津湖地区冬季气温低至零下30°C,这样的气温条件下,不论是人还是武器装备,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极大影响。
第9兵团大部分官兵都是生活在华东温带地区,全国解放后在福建沿海地区进行训练,年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因此部队对于极寒天气的适应性相对于北方的部队来说要差一些,另外在经过东北的时候,第9兵团的军列也没有长时间停留,而是直接开往了朝鲜江界,导致了第9兵团大部分人没有领到御寒所需要的大衣、棉鞋以及棉帽,意料之外的是1950年11月,长津湖地区遭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寒潮,部分地区气温下降到了接近零下40°C,来自温热带地区的第9兵团大部分指战员从没有经历过如此的严寒。
在长津湖战役中,第9兵团冻伤高达30732人,其中二、三、四度冻伤占冻伤人数的77.9%(二度冻伤的人员战斗力受到一定影响,三、四度冻伤的人员基本失去战斗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极寒天气严重地影响了第9兵团人员战斗力的正常发挥。相比没有任何御寒装备的第9兵团来说,美军陆战一师的各项御寒措施是充分到位的,步兵配有鸭绒睡袋,武器装备有防寒配件,战斗人员穿有防寒服,但依旧有7000多人被冻伤,由此可见极寒天气对于缺乏御寒装备的第9兵团来说是一种摧残,这也充分说明了长津湖地区的极寒天气对第9兵团的战斗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另外,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大部分都是抗战时期缴获的日式装备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美军已淘汰的美式装备。而这些旧式装备对极寒天气的适应性是很差的,在零下30°C的条件下,第9兵团武器装备中不少步枪、冲锋枪、机关枪枪管以及火炮的炮口都因为气候寒冷而收缩变形,导致了枪栓拉不开,炮弹无法塞进炮管,枪械射击时候卡壳,打不响等一系列现象出现,致使在长津湖极寒环境下作战时难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有部分武器甚至失去了作用。除此之外,第9兵团部分官兵使用的手榴弹也是江南地区所制造,无法适应极寒天气,部分手榴弹也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导致导火索无法点燃。
综合来说,恶劣的气候条件不仅使第9兵团人员受到影响,而且使部分武器装备也失去作用,所以从气候条件上看,长津湖地区的极寒天气令第9兵团作战人员的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导致第9兵团没能全歼陆战一师的客观原因之一。
2.双方硬实力对比悬殊
硬实力主要指的是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战场通信、后勤保障、医疗保障等,长津湖战役中,第9兵团的硬实力与美军陆战一师对比十分悬殊。
陆战一师是由三个陆战团为骨干,再加上若干师直属部队而组成的战役集团,全师编制人数超过25000余人,有充足的运输车辆,其装备在美军当中最为精良,每一个陆战团都配备有24门火炮以及5辆坦克。除此之外,还配有一个拥有72门重型火炮的炮兵团,以及一个由70辆坦克组成的坦克营,此外陆战一师还能得到陆战队第1航空联队密切的空中支援,该联队通常编制为3个中队(72架飞机),最多时达7个中队(约150架飞机),并且第一航空队还派出老资格飞行军官作为前进航空火力控制人员随地面部队行动,随时为空中作战飞机引导攻击目标。
而包围陆战一师的第9兵团的武器装备,虽然与解放军其他部队相比属于十分精良,但是与陆战一师对比仍处于绝对劣势。据统计,第9兵团装备的主要是轻型野战炮、步兵炮和迫击炮,绝大部分火炮口径不超过100毫米,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均不及美陆战一师装备的火炮。另外在入朝时,第9兵团还把部分重型装备(解放战争时期缴获的国民党105毫米榴弹炮等)留在了国内,全员几乎都是轻装前进。而且志愿军第9兵团既没有任何装甲车辆,也没有任何空中支援,仅有的1000辆保障后勤支援的载重汽车也在美军的空袭中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武器装备方面与陆战一师根本没办法相比,火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
战场通信是保证各级指战员正确把握战役态势走向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从双方战场通信能力上看,陆战一师将通信使用的电台装配到了排一级的战斗单位,各级战斗单位之间的联系均有步话机, 因此, 陆战一师对于战场形势的把握十分准确。而第9兵团的通信保障完全不能与陆战一师相比,第9兵团只有团级以上作战单位才配备有电台, 营、连、排一级相互之间传递信息则是通过吹号、吹哨、通信兵传令来进行,通信装备的不足使得第9兵团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役局势很难做到充分且准确的把握,造成了第9兵团情报不准,部分部队在行军过程中发生迷路的现象。此外,通信设备的不足还造成了第9兵团在战役进行中无法准确执行上级下达的指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从后勤保障上看,第9兵团的后勤保障条件完全不如陆战一师,刚入朝的时候,第9兵团就失去了后勤保障,部队所需的粮食只能通过人背、马拉等形式运送,还要翻越人迹罕至的狼林山,生活必要的补给品以及枪炮和弹药极度匮乏,物资和给养只能通过在朝鲜当地筹措, 但是因为部队要隐蔽前进,行军选择的道路是气候极其恶劣、人烟罕至的朝鲜北部狼林山区,所以第9兵团官兵能从朝鲜当地筹措到的粮食、补给极少,导致了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中无法得到充分的补给,志愿军战士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忍饥挨饿与“联合国军”最精锐的部队战斗。而陆战一师则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拥有绝对制空权的美军可以从空中和地面同时完成对陆战一师的日常补给需求,即使陆战一师被第9兵团彻底包围,补给线路被完全切断,固守在包围圈内的美军也能通过空投进行补给支援,从而作困兽之斗。
从医疗保障上看,第9兵团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伤员在前线进行简单处理后只能通过人扛马拉的形式走十几公里山路转送到后方基地, 长时间的转运很难保证志愿军伤员不受到二次伤害,加上美军拥有绝对的制空权,这对伤员后送是巨大的威胁,因此,第9兵团医疗保障条件是十分不足的。而陆战一师在下碣隅里修建了简易机场,可以在必要之时起降大型运输机,拥有绝对制空权的美军完全不用担心转运伤员的途中遭到轰炸。1950年12月2日—6日,在下碣隅里被围的陆战一师伤员以及其他“联合国军”伤员就是通过空中运输快速转运到后方接受治疗,除此之外, 陆战一师还配备有直升机运送伤员。因此,医疗后勤保障条件方面,第9兵团完全没有办法与陆战一师相提并论,这也是导致第 9 兵团大规模非战斗减员的直接原因。
综合起来,气候条件恶劣,双方硬实力对比悬殊,是第9兵团未能全歼陆战一师的主要客观原因。
(二)主观原因
关于第9兵团未能歼灭陆战一师的主观原因,主要在于情报不准以及第26军投入战斗过晚。
1.第9兵团因为情报不够准而分散使用兵力
第9兵团在长津湖战役打响之前关于情报方面的收集工作并不是很充足,所能搜集到的只有最基本的情报,关于美军在长津湖各个地区的火力、兵力配属情况大都不是特别明朗。
在第9兵团发动总攻之前,并没有得到如此细致的敌军编制、装备及其历史沿革和动态的情况,对其部队状况的了解也不是特别细致,“宋时轮、陶勇及詹大南和基层指挥员朱文斌等人当时并不知道如此详细的兵力部署,在第9兵团中甚至很多军、师一级的首长都不知道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的全名,更不知道大名鼎鼎的麦克阿瑟到底是何许人也。”因此,第9兵团在战役打响之前掌握的情报确实不够准确。
早在战役打响之前,毛泽东就认为“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至两个师作为预备队”。但由于情报不准确,第9兵团在兵力部署上出现了失误。例如,驻扎在柳潭里的美军是“联合国军”中最强大的一支部队,该部美军包括美陆战一师第5、第7两个主力团的大部以及炮兵团一部,而志愿军第9兵团负责围攻柳潭里美军的部队却只有2个师,显然无法彻底啃掉这块硬骨头。
战役开始后,虽然第9兵团将陆战一师大部以及美七师一部分割包围在了四个地方。但由于情报不准所导致的兵力部署上的失误以及志愿军火力贫弱的原因,第9兵团最终未能全歼包围圈内的美军。
2.第9兵团第26军投入战斗过晚
第9兵团是由20、26、27三个军组成,27军负责正面强攻,20军负责迂回穿插,26军则作为预备队,时时刻刻准备随局势发展投入战斗,但是战斗一直持续到到1950年12月8日,26军仍然没有抵达战场,此时的陆战一师已经是筋疲力尽的状态,等到该师通过了重新架设好的水门桥之后,26军才赶到前线,无奈已晚,通过水门桥的陆战一师与前来接应的美步兵三师汇合,一同逃向兴南港,而26军没能及时赶到长津湖地区展开攻势,从而错失了全歼陆战一师的战机。
关于第26军投入战斗过晚的原因有多方面因素,首先,26军驻扎的位置过于靠后,1950年11月,26军就驻扎在中朝边境的厚昌(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界内)地区,该地区距离长津湖地区的直线距离有上百公里,大都是山路,行军不方便,距离过远、道路难行是造成26军无法及时投入战斗的一个原因;其次,26军为了对抗美军炮火上的优势,足足准备了3个炮兵营,这3个炮兵营携带了大量重型装备,在经过山区的时候主要靠人力、马拉等形式,从很大程度上严重地拖慢了部队的行军速度,并且在行军中很可能遭到美军的空中袭击,因此,重型装备从一定程度上拖慢了26军的行军速度,导致26军无法及时投入战斗;最后,26军行动时间过晚,在11月27日—12月初,26军始终按兵不动,直到毛泽东提醒宋时轮:“我二十六军驻厚昌之一个师,除留一部仍驻扎该地向东警戒外,主力可南下作战”时,26军这才开始南下作战,这也是造成26军过晚投入战斗的原因之一。
26军未能及时投入战斗使得第9兵团20、27两个军因持续高强度作战,减员严重,有效战斗力锐减,有生力量逐步消耗殆尽,以致于无法有效阻止美陆战一师的突围。等到26军赶到下碣隅里后,美陆战一师已经撤离了长津湖地区,而缺乏机械化装备的26军根本追不上美陆战一师,致使美陆战一师逃出生天。
综合起来, 情报不准而造成的第9兵团兵力分散以及26军过晚投入战斗是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9兵团未能全歼陆战一师的主观原因。
(败退中的美军)
▍长津湖战役胜负之辩
有人认为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9兵团在态势、地形、人数均为优势的情况下,付出了巨大代价仍未能全歼甚至给予陆战一师重创,怎么也不能说成是一次胜利。虽然挫败了美军的进攻,但毕竟让捏在手中的陆战一师逃出了重围。因此长津湖之战, 比较客观来说, 双方应当是打成平手”。这样的评价与毛泽东对于长津湖战役的评价“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有一定出入。
部分学者单纯从战术角度出发,客观上认为长津湖战役中美双方打成了平手,然而历史事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后勤补给严重匮乏,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战胜陆战一师,使得美陆战一师最初的所有战略目标均未达成,并且被迫后撤。客观上看,陆战一师是败退,而志愿军第9兵团除了未能围歼陆战一师外,其余各项战略目标(保障西线侧后方安全以及将战线推进到元山一线)均达成,毛泽东对于长津湖战役的评价从客观来说是中肯的。
(一)军事上的胜负得失
从军事方面来看,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第9兵团在东线长津湖地区的作战,有力的配合了西线志愿军在清川江一线的反攻,将整个战线由朝鲜北部推进至平壤——元山一线,挫败了麦克阿瑟从东线合围志愿军以及朝鲜人民军的企图,保障了西线志愿军后方的安全,为志愿军粉碎麦克阿瑟的“圣诞节”攻势,赢得入朝第二次战役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长津湖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再未踏足朝鲜东北部地区,这就彻底解除了“联合国军”对朝鲜临时首都江界的威胁。因此,长津湖战役应当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此外,长津湖战役也让中国领导人对美军的战斗力有了正确的评判。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9兵团虽然一次性包围陆战一师大部及步兵七师一部,但因敌军火力强大而未能将陆战一师围歼,这一事实让毛泽东从一定程度上逐步认识到美军火力极其强大,“现时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志愿军一次性包围美军一个整师、 甚至一个团都难以歼灭。因此在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分析历次战役的胜负得失,指示彭德怀“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土军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这就为志愿军后续的作战,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
除上述积极意义外,长津湖战役也给志愿军此后一段时间的作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具体来说就是第9兵团在围歼陆战一师的作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减员总数占全兵团人数的三分之一,绝大部分都是冻伤减员),尤其是作为部队骨干的老兵伤亡较大,这就使第9兵团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元气,一时无法继续参加随后的战斗。如果不是第9兵团缺席,志愿军在随后的第三次战役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战果。
(二)政治上的积极影响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长津湖战役不仅实现了其军事价值,从另一方面还实现了一定的政治价值:
志愿军在东线发动的长津湖战役与在西线清川江一带发动的反攻极大地动摇了美国人对朝鲜战争前途的信心。长津湖战役结束后的 1950年12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召集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国防部长马歇尔以及参谋长布雷德利,一同讨论“我们能否在那里(朝鲜) 守住我们的阵地,如果我们守不住应该怎么办”?虽然三人最终决定美国要继续留在朝鲜,但是从他们讨论的议题中不难看出,美国决策层对朝鲜战争前途的信心,在第二次战役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挫。
另外,由东线志愿军在长津湖地区的反攻和西线志愿军在清川江一带的反攻所共同组成的入朝第二次战役,在很大程度上迫使“联合国军”考虑停火谈判事宜。美国总统杜鲁门在长津湖战役期间就表示:“停火是可以接受的,但条件必须是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南朝鲜或台湾,或使中国在联合国取得席位”,尽管杜鲁门的态度依旧强硬,但是面对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猛烈攻势,他已经不得不开始考虑停火谈判的问题了。同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部分成员也表示“将通过谈判来争取和平”。由此可见,长津湖之战作为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实现了其政治价值,即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高层对朝鲜战争的前途感到信心不足。
这样,志愿军通过军事上的胜利,为中朝方面赢得了重要的政治收益,从而实现了军事、政治两个层面上的双赢。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2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