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海湾译读(ID:Understand_Gulf)
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
自1922年奥斯曼帝国灭亡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世界大国之间竞争博弈的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英国和法国之间开始在中东地区瓜分各自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了英法在中东地区制定的政治秩序,将整个地区推上了新型超级大国 – 美国和苏联 – 之间的争斗场。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和苏联均在中东地区寻求建立盟友关系,打造盟友集团对抗另一方。结果就是,中东地区在半个世纪时间里见证了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大国及其代理人之间的全面竞争。最终,苏联在1992年解体拉开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序幕。虽然美国的霸权受到了伊朗、叙利亚、什叶派民兵、圣战组织等的挑战。但总体而言,美国在约二十年间在中东地区没有遭遇任何世界主要大国的挑战。
大国竞争回归中东?
2015年,俄罗斯对叙利亚的军事干预吹响了全球主要大国挑战美国制定的中东秩序的号角。自那时起,几乎每一天都可以看到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日益增长的消息。鉴于冷战以来西方媒体对前苏联和俄罗斯的过度关注,莫斯科被视为美国在该地区的最主要对手。然而,随着该地区地缘政治形势的演变,人们愈发产生了一个疑问:俄罗斯真的是在中东地区挑战美国的唯一大国吗?
回答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何种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如果是报纸杂志,那么人们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yes。而如果认真地关心一下中东地区国家的贸易和投资状况,人们一定会注意到,一条“沉默的中国巨龙”正在中东地区崛起,迅速构成了对美国鹰和俄国熊的挑战。
在进一步讨论这一问题前,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这条巨龙为何会对中东地区感兴趣。最老生常谈的回应是“石油”。没错,中东地区的石油对于中国而言的确十分重要。今天,随着美国本土页岩油气产业的发展和中国不可阻挡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业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在其进口总量中,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47.1%)。由此出发,认为中东地区对中国具有战略价值,北京方面制定并实施明确的中东战略,这一切逻辑推演都有其合理性。但问题是,中东地区的石油是唯一重要的因素吗?
大国竞争完全因为石油?
毫无疑问,如果单纯地认为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只围绕石油,那实在是过于天真了。从人口规模来看,中东地区总人口超过2.5亿,对于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言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巨大市场。这一吸引力在过去二十年时间缓缓推动中国进入了该地区。
2001年美国侵入阿富汗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年出口额仅为90亿美元,而美国的这一数字则超过250亿美元。自2001年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争泥潭中花费了逾6万亿美元。而在美国苦苦挣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之时,中国在该地区逐步缩小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至2008年,中国对该地区出口额上升至740亿美元,反超美国70亿美元。2019年,中国对中东地区出口额进一步增长至约1400亿美元,接近于美国的两倍,使其成为了绝大多数中东地区国家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国。
贸易并非中国的唯一长项。在直接投资领域,中国同样超越了美国。有统计显示,中国目前在中东地区的投资总额达到2442.7亿美元(编者注:这一数字有很大水分。从美国企业研究所AEI所公布的数据来看,美方似乎是刻意将承包工程签署的合同额与直接投资额混为一谈,夸大了中国在中东和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存量。事实上,美方这一数字中至少约60%应属于承包工程合同额。而从中东各国自己的统计数据来看,美国依然是不少国家的最大投资来源国),是中东地区最大外资来源国。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可以解释为何中国在中东地区有近8万家承包商(编者注:这一数字同样需要挤出水分,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加在一起也远远到不了8万家,即便是把每个包工头带领的施工队拿出来单独记算,恐怕也还有很大差距),而美国在该地区则派驻了超过6.5万名士兵。
全球贸易的新兴十字路口
中国在中东地区寻求经济利益,并不局限于能够从该地区得到的直接回报,还着眼于通过该地区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收益。2013年,中国宣布了“一带一路”倡议(BRI)。这是一个庞大的基础设施计划,将在东亚、中亚、中东、欧洲和中国之间构建一个跨区域的全球市场。简而言之,“一带一路”倡议是北京方面决心重塑全球秩序的雄心壮志。
在所有上述地区中,中国的主要目标是欧洲。为此,中国计划开发三条通往欧洲的主要路线,第一条是海上丝绸之路,第二条是新欧亚大陆桥,第三条是中国-中亚-西亚走廊。其中,第三条路线是借由巴尔干半岛与欧洲相联结,伊朗和土耳其等中东地区国家将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具体来说,这是一条穿过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再通过巴尔干半岛,将中国的东部省份与欧洲贯通起来。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如此重要,以至于北京方面在2017年将其写入了《宪法》。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政治姿态,彰显了中方有强烈意愿推进完成这个业已投入万亿美元的宏大项目。这个项目因为严重依赖中东地区而产生了较大风险,但中国依然选择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声誉押宝其上。我们有把握认为,该地区现已成为北京方面的“战略利益地区”。
中国的战略方针
可以肯定地说,石油、市场、投资和区位战略意义等关键要素,决定了中国十分关注自身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自2010年以来,中国强化了在该地区的外交存在,与地区国家领导人密切往来,还就签署高水平伙伴关系协议展开谈判。迄今,中国已与四个中东地区国家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分别是埃及(2014年)、伊朗(2016年)、沙特(2016年)和阿联酋(2018年);与以色列建立了“创新全面伙伴关系(Innovative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2017年);与五个国家签署了“战略伙伴关系(Strategic Partnership)”协议,分别是卡塔尔(2014年)、伊拉克(2015年)、约旦(2015年)、科威特(2018年)、阿曼(2018年);与土耳其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010年)。
这些不同层次的伙伴关系具体定义为何?似乎并不明确。基于北京方面公布的信息来看,所谓“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指的是缔约双方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上寻求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指的是缔约双方在区域和国际事务上更密切地协调。而无论是哪种伙伴关系,都包含了军事领域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尚未与任何一个中东地区国家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如果把与巴基斯坦建立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与俄罗斯建立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一并算在内,这属于中国对双边关系定位的最高一级。除了刚刚提到的巴基斯坦和俄罗斯外,中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区和非洲地区,比如越南(2008年)、老挝(2009年)、柬埔寨(2010年)、缅甸(2011年)、泰国(2012年),还有位于莫桑比克(2016年)、刚果(布)(2016年)、塞拉利昂(2016年)、塞内加尔(2016年)、肯尼亚(2017年)、埃塞俄比亚(2017年)、纳米比亚(2018年)、津巴布韦(2018年)。由此可见,周边国家的战略价值显然比中东地区国家更高。而非洲因其与中国间的特殊关系,也得到了更多重视。
从战略伙伴关系到战略中立
暂且将不同级别的伙伴关系定义放在一边,十分确定的是,中国决心深化与中东地区国家的双边关系,但不能以卷入该地区的地缘竞争为代价。在此背景下,中国选择在同一年(2016年)与伊朗和沙特签署全民战略伙伴关系协议。这提醒人们,北京方面此举表明无意在中东地区“冷战”中选边站队。
中国同时与一对竞争对手发展合作关系引发外界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北京方面如何在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情况下与中东地区彼此敌对的大国发展合作。从中国官方的文件或官员表态中,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一种观点认为,中方正在尝试提出一种简单的解决方案,即不卷入任何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间的地缘争端。与此同时,中方也不会就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和人权等问题表示担忧。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可以回顾一下中国对中东地区国家人权事件的中立反应。例如,当沙特处决什叶派异见人士Sheikh Nimr al-Nimr后,中国并未就该事件发表评论,仅是对事件可能加剧沙特和伊朗之间紧张局势表达了担忧。与之相似的是,在伊朗国内2019-2020年连续发生多次抗议活动时,北京方面从未就此表达过关切。
中国战略方针的目标是什么?
中国如何与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平衡相处,这个问题可以暂且不谈。更重要的问题是,北京方面为何会甘愿玩“钢丝上跳舞”的复杂游戏?其背后动机是什么?除了经济利益外,还有其他战略考量推动着中国加快与中东地区国家深化双边关系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高度依赖进口自中东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北京方面自然而然地会对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有所顾虑,进而有兴趣在中东地区建立自身的政治影响力,对美国形成某种对冲和制衡。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希望在该地区取代美国。至少在理论上,大多数中方高层都明确表示过,中国永远不会追求“霸权”地位。尽管在实际操作中,中国从未掩饰过对“大国地位”的渴求,但依然谨慎行事,避免引发外界过度猜忌。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中国将其宏伟战略定名为“和平崛起”。
中国中东战略的印度因素
美国并不是中国在中东地区需要对冲制衡的唯一因素,北京方面同样高度关注印度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长期以来,印度一直是中国在亚洲地区的重要竞争对手之一。尽管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均远超印度,但新德里方面仍旧有在未来重新崛起的巨大潜力,有可能对中国构成挑战和威胁。在此情况下,中国需要密切关注印度在全球范围内的力量投放,特别是在临近印度传统势力范围的中东地区。过去三十年,印度一直试图开辟一条通往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国家的贸易路线。2003年,印度开启与伊朗之间旷日持久的谈判,最终达成了投资开发伊朗恰巴哈尔港(Chabahar Port)的协议,意图将这一港口打造成为本国通往中亚地区的新门户。
或许是作为回应,中国于2013年启动了“中巴经济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计划,重点发展巴基斯坦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瓜达尔港(Gwadar Port)。该港口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海陆交叉口,能有效帮助中国扩大其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的存在,对“一带一路”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中印各自推进彼此互不相容的战略议程时,命运似乎更垂青北京方面,而且是先后两次。首先,美国在特朗普执政时期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各项制裁,导致印度被迫大幅缩减对恰巴哈尔港的投资,先输一阵。紧接着,塔利班重新接管阿富汗政权,这极大阻碍了印度通过阿富汗进军中亚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在2021年实现了突飞猛进。一是在今年3月,两国签署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协议,中方承诺将累计投资4000亿美元,合作范围囊括了恰巴哈尔港;二是在今年9月,伊朗在等待十年之久后终于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
中国同时与巴基斯坦和伊朗加强合作的举动,无疑将印度企图削弱中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努力消弭于无形。
中国得到了什么?
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即中国的中东战略迄今为止是成功的。简单地说,当美国在中东各地的战争中苦苦挣扎时,中国成功取代了美国,在与中东地区国家的贸易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此外,中国与该地区几乎所有国家都保持了友好关系,没有卷入当地的地缘政治争斗中。然而,中国的这种“不粘锅”政策是否能够在中东地区永续下去,尚有待观察。塔利班重新进入喀布尔后,阿富汗局势走向如何?塔利班会否兑现对北京方面的承诺驱逐东突分子?很难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指望他们。
随着美国的逐步退出,或许中国最终将不得不亲自上阵,介入到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中去。这是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提升所必然要付出的成长的代价。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2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