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千篇一绿(ID:greennews)
搭棚子守夜,听野猪动静是最常见的土办法。敲锣打鼓、大吼大叫,甚至还形成了社交,奏成一曲响彻山野的“交响乐”。可效果却越来越差。
截至10月31日,全国专业猎捕队伍共计猎捕野猪1982头。各地纷纷组建猎捕队,但掣肘的是持枪证。
曾经,一头被捕杀的野猪可卖数千元,并不需要多少甚至不用财政补贴。在青川县,许多人与南方周末记者交谈时都会狡黠一笑,“我过去吃过野猪肉”。“禁野令”后,“谁导致(肉)流入市场,谁吃了,都得负法律责任”。
国家林草局陆续在四川等14个省份开展野猪危害防控试点。种群调查、种群调控、主动预防、损害补偿,环环相扣的措施正被各地探索。

收效甚微的土办法

专业队上场

严格的枪支管理制度

“不能食用野猪肉是原则”

补偿的意义不仅是减少农民的损失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2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