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李怡楚(ID:lahen0923)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清君侧为由,举兵叛唐。
一个月后攻陷洛阳,七个月后,战火烧到了帝国首都,长安浓烟滚滚。
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出都城,一路逃到成都。
756年7月,太子李亨在宁夏即位,遥奉玄宗为太上皇,敕令郭子仪与李光弼讨伐叛军。
757年正月,安禄山被近卫刺杀,其子安庆绪继承兵权,派部将尹子琦率众十几万,进攻睢阳。
睢阳位于今日河南省商丘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极重要的战略要冲。
“江、淮之保障,若弃之去,贼必乘胜长驱,是无江、淮也。”
(红色字体为睢阳)
叛军若是攻克睢阳,往下则是一览平川,一口气俯冲,越淮河,直达长江,江南的苏杭、东南的福泉,大唐半壁江山、主要的税赋来源,则将落入敌手。
睢阳是江南之屏障,睢阳在则江南在,江南在则大唐在。
睢阳堵在燕军必进之路上,绕不过去,站在叛军的角度,睢阳城则必须攻下。
墨子《杂守》里写了城池有“五不守”,排名第二是“城小人众不守也”。
睢阳城便属于此种情形,面积极小,大约1.1平方公里,挤满了7000多兵士,以及二万多百姓。
墨子说不守,原因是空间小、没有战略缓冲,不方便守。
守将张巡也知道,睢阳城小,地势又平坦,无险要可居,大概率是守不住的。
但守城之目的,其一是最好能彻底守住,其二是尽可能地延缓时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若马谡能守住街亭,熬上一个月,蜀军便能彻底吃下陇西。
朱元璋大战陈友谅,朱文正死守南昌,四万人抗住陈友谅六十余万,足足三个月,吴军自此占了上风。
张巡也希望能拖住燕军南下的步伐,越久越好。
睢阳之战持续了十个月,还是城陷人亡。
757年十月,睢阳城陷,张巡被俘,不肯投降,被叛军杀死,终年四十九岁。
睢阳保卫战极为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明知不能守而守,死不旋踵。
睢阳以弹丸之地,区区数千人,与十几万叛军激战四百余战,杀敌无数。
燕军没办法,只能用最后一招,将睢阳团团围住,指望饿死渴死守军。
到了七月,城里几乎粮尽,士兵每天只能分到一勺米。
再往后,存粮吃尽,树皮吃光,分食军马,最后罗雀掘鼠而食,城中大多数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至于其中的三万百姓,更是深陷人间地狱,易子而食,自杀为粮,真真的惨绝人寰。
睢阳城以近乎死绝的代价,死死拖住叛军,不让其南下,为大唐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睢阳之战同时又充满了争议,后世争议之处主要有二点。
为了拖住敌军,牺牲掉睢阳全城百姓,是否妥当。
江南百姓的性命是命,睢阳城几万人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么?
废弃的轨道上有一个小孩在玩耍,正常轨道上有五个孩子,司机是否可以为了保住五个孩子的性命,而选择拐到废弃的轨道,撞死那个无辜的孩子?
电车难题的根本问题是,能否牺牲一小部分,来保护其他绝大多数人?
刑法理论上认为,出现如下情况时,答案是可以牺牲:
被牺牲者同意牺牲自己来保护别人;
被牺牲者已经被特定化,他注定会牺牲掉;
被牺牲者死亡的可能性大于其他人,他会首先牺牲。
合城军民已抱定决死之心,出城投降,以叛军的残暴依然是个死,睢阳城处于叛乱的风暴正中,牺牲的可能性最大。
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里,睢阳城完全满足上述三个阻却条件,求仁得仁便是归宿。
第二个争议之处则是,城中粮尽时,以人肉为食。
张巡杀了自己的爱妾,煮熟犒赏将士,许远也杀了奴僮,给士兵吃。
翻开史书,“人相食”,“缢人而食之”,大乱之世经常发生。
但无论怎样,从道德视角来看,食人无异于禽兽,肯定是不对的。
张巡是读书人,信奉立德立功立言,深知这种行径肯定会让自己遭千古骂名。
山穷水尽之时,他可以选择向叛军投降,也可以选择弃城而逃,如果为了保住名声,他也能选择自杀。
但他却走出了最出格的那一步,不在乎性命,也不在乎声誉。
为的是尽可能地守住睢阳,守住身后的大唐江山,以及数以千万计的百姓。
他这么想着,便如此毅然果决地坚持到底。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
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拆开来看,中国人的勇敢包含二个部分。
一是死不旋踵的决心,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气节。
我可能会牺牲,但我还是要去。
明知道身前敌人千军万马,身后只有一仞孤城,也绝不退却。
明知道这条路凶险无比,困难重重,也要咬紧牙关逆向前行。
明知道黑夜漫长,看不到尽头,也要拆下腿骨,燃成火把,照亮世人。
后世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道: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张睢阳齿,讲的便是张巡的不可为而为之。
他是真正的英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3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