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作者:血钻故事编辑部

本文转载自:血钻故事(ID:xuezuangushi)

大家好,我是左页。

本来在憋一个大稿的,但前几天,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让央行每年多印2万亿生娃的方法破圈了,后台不少读者催着聊下这事。

我想主要聊下现代社会人口变动规律,大家了解了这点,也就能更加超然地理解各类莫名其妙的奇葩建议了。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不敢和不想

不想养孩子,有个两个层面,一个是真心养不起,贵,这是物质层面;一个是真心不想养,累,这是思想层面。 

物质这个层面,好解决,无非就是办托儿所、延长孕期假、给补贴等等,但思想层面,就很难解决了,现在我没看到有什么好的方法。 

过去好多人以为,生孩子,是基因决定的,是人的本能决定的,所以不存在思想障碍,物质问题解决了,人们自然就生了。 

但事实不是这样,有些穷人没钱也生很多,最最富裕的那点人有钱了确实也生不少,但中间阶层,也是人数占最多数的那部分人,不比最穷的人物质差,现在却生不起也不想生。 

过去的女孩子,长大了结婚了,身边三姑六婆、朋友同学一堆人“催生”,现在的女孩子,除了他们的父母,你催一个试试? 

现在催人生娃,简直跟推人入火坑差不多,弄不好要挨骂。这就叫“时代变了”。 

以前我就想过这事,现在年轻中产夫妻普遍生一个娃。但如果没有“家庭有孩子才像个家”、“婚姻有孩子才算真爱”、“结婚了必须要个娃”、“别人生了我也得生一个”这些观念或舆论的约束,其实很多生一个娃的夫妻,是一个娃都不想生的。 

丁克,已经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了,当然,还是有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假如说连这点舆论压力都没有的话,丁克,肯定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为什么那个首席经济学家的一番言论会引起那么多争议,不是因为他说的印钱生娃多么荒唐,核心是这人非常鸡贼地指定某一个年龄段的人去完成提高生育率的“重任”。 

这就让一部分人反感了。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想着“谁爱生谁生去,反正我不生”,你指定一个群体生,那他们肯定会问,凭什么? 

因为如今整个社会真实的舆论氛围是这样:生娃,是任务、是为国家、集体做贡献,生一个也是不得不为,而非个人愿意所为了。 

我只能说这首席经济学家真的厉害,知道怎么精准地戳群体痛点,然后获得流量和关注。 

所以说,要提高生育率——光这么说有人就可能反感我,仅仅改善物质条件、提供托管、教育服务是不够的, 

1960年代,韩国生育率一度达到6点多——即一对夫妻平均生6个以上。当时韩国又穷又落后,政府感觉这样生下去不行,于是推行各类限制生育的政策。

一开始,习惯了“多子多福”观念的韩国人,对这一政策是抗拒的,但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他们逐步接受了这一政策,不再反抗了,主动且高效地配合国家少生。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但是到了1996年,韩国生育率走低,低过了1.5的超低生育率警戒线,这下政府慌了,慢慢想着要增强国民生育意愿。 

但这个时候韩国政府发现,鼓励人多生比鼓励人少生要难太多了

多年来,无论政府怎么吆喝,民众就是不支持,此后,韩国政府逐渐加大生育支持力度,给钱给物、给税收优惠,又给假期啥的,可依然收效甚微,2005年生育率降到1.08,震撼了整个韩国现在连1也保不住了,降到了0.98。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解释,什么叫“时代变了”。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观念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同时也会产生与之相匹配的的风尚、观念和意识形态。

过去大多中国人为什么会觉得“多子多福”呢?现在的人,老觉得那是过去的人愚昧、愚蠢,才会这么想。 

但不是这样的,“多子多福”在过去那种宗族社会、医疗条件差、婴儿死亡率高、人多就能势众、没社保没保险、养儿防老、农耕时代里,是合理的,是理性的选择,不是因为愚昧或什么“传统观念束缚”。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的人崇尚少生优生,同样也不是因为他们愚蠢、偏激或非理性,也是因为时代所决定的。 

我们这个时代,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点,跟农耕时代完全不一样,需要双职工全情投入,按时按点上班,自由竞争,哪有时间生娃啊,同时远离故土和父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不靠邻里风评,全靠契约法规,上下楼左右邻舍都不认识,陌生人、原子化的世界,哪需要孩子这么个“拖油瓶”呢? 

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核心家庭(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甚至不要孩子,对于个人来说更为合理,符合个人理性选择。 

为什么像韩国、咱们国内,一开始计划生育工作比较难,后来几乎就不费力、民众也自愿配合和支持呢?原因就在此:工业化了城市化了,时代变了。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我们时代的基础,与这个基础配合的,还有大量被视为理所当然、正确的意识形态、风尚和观念,其中包括个人主义、平等平权、女性职业化、优胜劣汰和个人成功学等等,这些东西会进一步影响和塑造人们的生育意愿。 

换句话说,在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代里,倡导人们多生多育,是逆潮流而行,所以难,所以那些鼓励人们生育的政策收效甚微。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世界性现象 

其实生育率走低,是一世界性的现象,非中国独有,也非东亚独有。因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世界性现象。 

生育率走低,最早出现在欧洲。早在1920年,就有超过半数的欧洲国家总和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了。1940年代中期,二战刚结束那会,欧洲有过一个短暂的“婴儿潮”,可之后又慢慢下滑到更替水平以下。 

到了2005年-2010年,整个欧洲生育率已经降至1.55,东欧最低,仅有1.42,南欧则只有1.44,2010年以后,欧洲因为普遍实行生育鼓励政策,曾艰难回升至1.6的样子,但依然低于更替水平(2.1),与超低生育率接近(1.5)。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美帝也一样。具体数据不列了,大家可以自己去查。 

甚至人口可与中国接近的印度,生育率也出现断崖式下降,自去年开始,生育率跌破至更替水平以下了。 

早在2005年,联合国的调查就表明,世界各国对本国生育率满意的国家,已经从1976年的 53%降到2005 年的36%。认为自己国家生育率过低的国家比例,从1976年的21%升至 2005年的65%。 

仅几十年前,大家都在说“人口过剩危机”,现在全球都在说“低生育率陷阱”。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生育率下降已经持续了上百年,但从全球范围看,各国政府的生育政策转变,却还只是近几十年的事,1996年那会,欧洲生育率已经接近1.5左右,但出台鼓励生育政策的政府不足40%。 

政府出台生育鼓励政策的滞后性,跟生育率降低一样,也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 

大家注意,这点非常重要。 

所谓政策滞后,意味着,就算各国政府终于醒过神来,开始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并且将生育率提高到了人口更替水平(大多数政策收效甚微,基本不太可能提高至人口更替水平),也已经来不及了,到未来的某一个时刻,人口必然会出现负增长。 

为什么鼓励生育的政府政策会普遍滞后呢? 

各种解释都有,有个比较靠谱的看法,是人口惯性造成的,就是各国人口还普遍都在增长,真正负增长的还极少,一般的政府短期内看不出人口生育率下降、长期维持在人口更替水平以下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事实上,一直到现在,人口生育率低到1.1、0.9(比如韩国)这样的水平,还是有不少人觉得人口少点没什么大不了,反而是好事。 

他们不知道,人口萎缩意味着学校招不到学生、工厂招不到工人、建起来的楼房没人居住,意味着失业、税收锐减、养老压力剧增,甚至国运的衰退。 

总之,世界范围内,人口生育率都在下降,而且干预政策普遍滞后、收效甚微,所以依据现状推断,未来某一刻,世界人口会出现负增长。 

这是坏消息。 

但好消息,是这种事也不必操心,毕竟操心也没啥用。 

为啥没用?刚我说了,逆时代潮流啊,城市化和工业化,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闭环”。几乎无解。 

除非你反城市化和工业化,但,这是可能的吗? 

从全球范围看,现在各国搞的提高生育率的方法,都算是一些修修补补的政策,是为了弥补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效应”、“不良后果”(少子化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包括环境污染、大规模失业和人情冷漠等)造成的损失,而不是反城市化和工业化。 

这些政策,有一定的效果,不是完全没用,但无法扭转少子化浩浩荡荡一去不回头的趋势。 

各国提高生育率的政策,资料特别多,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瑞典和德国等国家,在这方面都有尝试,其中瑞典和德国的措施,算是效果最好的,但也只能将生育率最高提至1.8、1.9的样子,依然低于人口更替率(2.1)。

目前,俄罗斯、日本,人口已经进入负增长轨道,未来不久,韩国也将负增长。

所有提高生育率的政策,无非就是减轻年轻妈妈生养孩子的成本,或者奖励家庭多养多生孩子,但因为迫于经济发展需求,这类政策不可能无限制、不计成本,否则长久不了。 

在瑞典、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这类政策,还需要考虑女权主义者的反对,她们会认为,用钱让女性呆在家里生孩子,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怎么办 

那到底怎么办,是不是就没一点办法了? 

那倒也未必。 

我刚说了,各类弥补性政策,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不是完全无效,继续坚持就行,在保证政治经济正常、健康运转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这些政策,是必要的。 

另外,如果全球人口未来递减不可避免,那人口存量战争就会打响。 

事实上,城市化和工业化、低生育率的趋势同时并存的,代社会人口还有另外一个趋势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人口的聚集和极化现象,即人口会往资源多、机会多的国家、大城市挤,边缘地带、乡村逐步空心化。 

换句话说,生育率下降导致新生人口、乃至整体人口规模萎缩,最先受影响、受影响最大的是边缘地域,是资源少、机会少的地方。 

以美帝为例,总人口3.3亿,超过8成居住在东西海岸以及中心五大湖等核心产业区,而其中又有超过一半的城市人口集中在37座主要大城市。 

顺便说一句,美帝是西方发达国家中生育率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主要得益于移民和少数族裔。其实从全球范围看,这也是人口极化的一部分。 

再以日本为例,日本人口则主要集中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大城市,三大城市群集中了日本50%以上的人口,其中东京1300万人,土地面积只有日本面积的0.6%,但人口却占日本总人口的1/10。 

韩国就更绝了,总人口5000出头,其中一半的人口也就是超过2500万人住在首尔、京畿、仁川为主的首都圈,而且还在增加。这有个过程,1970年代,韩国首都圈的人口比重,已经非常大,但也只有28.7%,后面就一路攀升到现在的50%以上了。 

所以看到了吧。未来,在某一刻开始,各国、各大城市争夺人力,极有可能跟过去争夺石油资源一样激烈。

印2万亿,请你生个娃

人口的聚集和规模,会影响人际互动成本,会影响创意撞击、创新的力度,对城市对国家都很重要的。 

当然各国都有自己的国情,比如日本、中国等就不是移民国家,没有强烈的意愿吸引外国人口。但是,尽量吸引已经在国外定居的本族本国人,尽量留住本国人力,可能就会成为越来越受重视的政策选择了。 

再有一点,现在人口生育率下降是下降,但说实话还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后果。未来,人类是不是会发明什么技术、重新组织经济运转方式,然后就解决少子化的苦恼了,也是说不定的。 

历史上,人口学家危言耸听的预测特别多,但大多都破产了。 

比如马尔萨斯当年预测,人口数量如果一直涨下去,人类的土地、资源是不够的,可结果呢,后来人类的种植技术大进步,进步到只需要极少量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就能让整个人类有吃不完的粮食。另外,人类后来还发现了石油这种能源,接着又发明了各种机械,结果世界为之一变,人类开始担心人力不够了,而不是人太多。 

人口学家预测未来,永远只能依据过去和现状,却没法预料未来人类技术会有什么样的进步。 

明白这点非常重要。它告诉我们的是,专家的话要听,但不能完全仰赖专家危言耸听的预言治国,否则会出现极其严重的后果。 

这点我不多说了。

过去有个东南欧国家,因为担心人口下降,强制人们生育,弄出好多人伦惨剧。事实证明,对生育率降低恐惧的危害,比生育率降低本身的危害可能还要更大。 

就以那个首席经济学家的建言为例。如果真信了他,还不大乱吗?

部分参考资料:
《韩国的低生育率与生育政策的转变》,朴晟爱
《东亚地区主要国家的低生育率陷阱的形成及原因分析》,罗璇
《欧洲家庭政策与生育率变化—兼论中国低生育率陷阱的风险》,吴帆
《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靳永爱
《低生育率时代典型国家家庭政策的实践与启示》,徐兴文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33574.html

(2)
上一篇 2022年1月15日 上午11:11
下一篇 2022年1月15日 上午11: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