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1.25万美元了,说一些想法

作者:深圳宁南山

本文转载自: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

人均1.25万美元了,说一些想法

今天统计局公布了数据,2021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143670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

人均1.25万美元了,说一些想法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还更快一点,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1%

这个工业增加值包括三个行业: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这里面制造业增加值增加了9.8%,嗯制造业的占比是比GDP的增速更快的,说明2021年我国制造业占比在上升,这是一件好事,制造业是个苦差事,但也是个回报会很高的差事,这两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很多先发国家都发现,制造业一旦转移出去就回不来了,而当你需要它的时候,比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爆发,才会发现有多么重要。

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爆发那一年,口罩这个稀松平常的玩意儿就成了紧俏商品,也让国内很多企业获得了不少利润,像比亚迪2020年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掉政府补贴这种非经常性损益后,大部分来自于生产口罩,帮助其渡过了当时的难关。

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

人口的变化统计部门一般喜欢用千分数,我们用百分数看会更有感觉一点,2021年人口出生率为0.752%,死亡率0.718%,人口自然增长率0.034%

这个出生人口下跌实在是太快了,2016年的统计公报里面,出生人口还是1786万人,

2016-2021年,就从1786万人下降到了1062万人,这个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人口结构总体老龄化,年轻人会加速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不用担心老龄化,以后四五六线城市空心化和深度老龄化问题怎么解决是个问题。

作为我们个人,可能无法改变时代的洪流,那就只能跟随大势做出选择和判断,最近这段时间我父母在老家县城买房子,他们社会关系都在县城,是肯定会在这里养老的,发现很多卖家长时间房子都卖不出去….

2020年七普人口,我老家县城人口相比10年前的六普减少了差不多10万人,

在看房过程中,有的卖家就愿意接受买家砍价,把房子出手了,我问了我父母卖家的去处,有去北京的,有去省会的,有去重庆的不少就是投靠子女去了。

有的卖家就死扛着价格不降价,卖了大半年也没卖出去,说实话我挺替他们担心的,难道认为以后能卖个更好的价格?感觉概率不高,等再过大半年,或者到2023年,县城的人口可是会比现在更少了。

我觉得看了我这篇文章的读者,大部分是中青年人,我建议大家让自己在老家的父母有时间的时候到处看看房子,问下卖房子的人去向是哪里,这样可以实际体会下自己家乡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我是一直觉得应该在一些人口不断减少的小城市,县城,乡镇等试点放开土地供应,试点搞一些大空间高品质的住宅,不要到了中小城市也是密集的高楼,这样可以释放一些大城市的购买力到这里,也更有利于留住年轻人,对抗人口外流空心化。

我觉得国内对北美,澳洲式的大空间生活方式,是有很大的需求的,满足这个需求是会对经济有利的,或者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是应该要有差异化的生活方式的。

大城市人口众多,不具备这个条件,完全可以在人口已经在减少的三四五六线城市试点。

我老家就是这样,人口已经在减少了,而手里有钱买房的中老年人是有的,但是几乎只有高楼社区可以选,独栋住宅产品极为稀少,导致价格很贵。

另外大城市的高楼小房,和老家的北美式别墅大空间生活,我想总会有年轻人选择后者的,如果两者都是高楼的话,就更不好说了。

人嘛,要么就是会去先进产业聚集,工作机会多的地方接受激烈竞争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要么就是会选择工作机会相对较少,但是竞争压力小,居住条件好,生活轻松的地方选择躺平。

2020年人均GDP8.0962万元,按照全年6.4515的汇率,则为1.2549万美元,或者简单点记忆,就是1.255万美元,这个人均美元GDP2020年增长了20%

今年(2022年)人均GDP肯定会突破1.3万美元了,我们都知道世界银行有定义一个“高收入国家”,每年71日会发布更新一次标准,最近一次发布是202171日,标准是2020年人均大于GNI 12696美元,当然了其实一个国家人均GDPGNI是差不太多的。

因此我国今年(2022年)是有可能历史首次成为高收入国家的,当然这取决于世界银行会把今年的高收入国家标准提高到多少。

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并不是最终目标,我国的发展野心显然远不止于此,我们还要向人均两万,三万美元走,

从历史上的先发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一旦人均GDP突破了一万美元,就意味着产业整体水平已经逐渐摆脱中低端,在向中高端迈进了,那么本币升值就有很强的潜力,这会加快人均美元GDP的增长。

发展嘛,最终目的不就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实就是通过花钱来实现的,在国内的话,1元人民币就只能当1元人民币花,但走出国门,生活水平提高就体现在我的1元钱,能够值国外的更多钱,不管是购买国外的产品,还是旅游,还是留学,还是国外的人工服务,都变得更加便宜。

看了东亚地区的发达经济体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的时间,总体都比较快,

最为激进的是日本,1983年人均突破1万美元,1987年就破2万美元了,当然了这是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的结果,只用了4年的时间。

香港1988年人均突破1万美元,1993年人均就突破了2万美元,用了5年的时间。

新加坡1989年人均突破1万美元,到1994年人均突破2万美元,用了5年的时间。

韩国1994年人均突破1万美元,中间遇到了金融危机耽误了7年的时间(2003年的人均GDP才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1996年的历史最高水平),也在2006年突破了2万美元,总共耗时12年,但是如果去掉中间金融危机耽误的7年,时间也是5年左右。

台湾是个例外,1992年人均就突破1万美元了,当时还是领先韩国的,但是到2011年人均才突破2万美元,耗时19年的时间。

2021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几个核心产业升级是可以的,尤其是汽车是最大的亮点,2021年的出口首次突破了200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一倍,打破了从2012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100万辆之后,长期徘徊在100万辆左右的局面。

半导体产业和人用疫苗产业也发展很快,

像紫光展锐公布的该公司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8%。其中,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工业电子收入同比增长120%,说实话这个数也让我挺吃惊的,因为这意味着该公司2020年的营收只有65.7亿元左右,可以说海思高管这两年对紫光展锐的接手,带来了很大的效果。

关于半导体的自主化,这是一个正在逐渐发生量变的事情,最终是会发生质变的,目前增速是不错的,因此只需要等那一天来临即可。

人用疫苗出口是从202012月开始爆发的,当月出口达到了1.9亿美元,超过了2020年前11个月的总和。

2021年1—11月我国人用疫苗出口4466.7吨,同比增长3822.3%;金额9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31.6%,全年肯定是超过了1000亿人民币。

要知道在2019年及其以前,中国每年人用疫苗出口从来没有超过10亿人民币。

产业升级这一块,目前看还不用担心,主要是未来均衡发展的问题,其实我国人均发展到一万美元,带来的结果是高学历,中高收入人群数量比以前大大增加,而我国北上广深的城市人口容量不过八千万人左右,加上几个强二线城市也不过一两亿人。

那么一边是高学历,中高收入人群数量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增加,其中尤其是高收入人群还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

另一边是一线城市的人口容量有限,那么带来的结果必然包括房价,子女教育等价格不断攀升。

我国目前从人均一万美元向两万美元迈进,高学历人群,高收入人群数量还会不断上升,而如果这个人数增长依然主要发生在一线城市和少数几个强二线城市,则竞争会更加激烈,房价会更加高攀不起。

因此未来十年,地区的均衡发展和国内的产业转移是我们需要主要关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否则我们会继续朝着韩国那种首尔都市圈集中了全国一半人口,极度内卷的方向走。

像风华高科,国内被动元件的龙头企业,就在广东省肇庆市,这里的房价比广深都要低得多,并没有影响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9.6亿,同比增长35.5%;实现归母净利润8.8亿,同比增长153.7%

这家公司的员工和工程师,至少买房幸福指数至少会比在大城市高不少。

在未来,随着先进产业在全国的扩散,是会有一些二三四线城市因此而受益和崛起的,过去的十来年成都,重庆,武汉,南京,杭州,合肥这些较快发展的城市绝不会就是全部名单,这些城市居民的财富和生活水平总体是增加很快的,未来向两万美元迈进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城市玩家崛起加入这个名单。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35754.html

Like (2)
Previous 2022年1月19日 上午11:51
Next 2022年1月19日 下午12: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