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作者:顾安娜

本文转载自: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作者:顾安娜

1959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展览会开幕式上,赫鲁晓夫和尼克松就两国意识形态哪个更优越展开了讨论,这就是著名的“厨房辩论”

下面是双方辩手自由问候环节,计时开始

(看谁先破防,图:wiki)▼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如今看来,苏联的解体似乎宣告了这场辩论的胜负。但在那时,却是赫鲁晓夫占了上风。当赫鲁晓夫看到尼克松展示的一间价值1万多美元的样板房和配套时,他说:

“在美国,要得到这房子得有钱才行。而在我们这儿,你只要生为苏联公民就够了。如果美国公民没有钱,那就只能睡大街。”

展览上的美国产品,体现出美式生活的时髦

为了证明苏联模式更优越,他必须作出回应

(图:pastvu & 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赫鲁晓夫嗓门那么高,跟当时苏联在给全国公民免费分配房子有很大关系。 

两代领导人的广厦计划

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惨烈程度,堪称欧洲之最。但苏联人战斗得很顽强,光是苏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巴甫洛夫大楼坚守的时间,就超过了整个法国。

一个未满编的排,抵抗德军围攻近两月

静坐待毙的法国比,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勇气的赞歌,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为了保卫祖国,苏联军人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就算敌人占领了厨房,我们也要在客厅继续战斗下去”。

这句话,在苏联许多城市同时应验了。布列斯特的残垣断壁、斯大林格勒的破瓦碎砖、列宁格勒的满目疮痍都见证了这一切。

卫国战争期间,更为家喻户晓的是这句:

我们已经无路可退,因为身后就是莫斯科

(战斗到底,绝不后退,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战争结束时,苏联在战火的摧残下满目狼藉。城市中约7000万平方米的住宅被毁,这相当于苏联全体城市居民住房面积的一半

因为城市化建设相对完善,城市居民不少

这种损毁程度,多少人流离失所,可想而知

(这仅是一角,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整个苏联一片废墟,数量庞大的人口失去了栖身之所。于是从1946年到1950年的苏联第4个五年计划,政府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恢复生产、战后重建上。

在斯大林时期,苏联住房建设基金中建设集体住宅的比例,从15%一下子拔高到了63%。通过集中规划、统一实施,并引入预制板等新建筑材料。到1950年底,苏联新建重建的住房面积达到了1亿平方米

同样,苏联之所以能开足马力,重建速度狂飙

主要是因为自身工业化水平高,底子厚的缘故

(苏联速度!图:posterplakat)▼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但是这1亿平方米,也只是勉强填补了战争捅出的窟窿。苏联建设集体农庄、大规模工业化,把大量的农业人口送到了城市的工厂里,这部分人的安居工作同样是个大窟窿,而且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这里边,有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当时的建筑理念。那时的建筑艺术,被视为展示理想的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

平心而论,苏联人的建筑风格很有特点

也确实把建筑美学带到了一个船新高度

(透着股俄式忧郁,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该时期的建筑在美观上达到了新高度。斯大林式建筑糅合了帝俄风格、文艺复兴和苏维埃审美,呈现出一派“斯大林新古典主义”的特征。这些建筑装饰典雅、布局对称,气势庄重。

莫斯科国立大学、库德林广场大楼都是斯大林式建筑的经典之作。我国的上海展览中心,和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也属于这类风格。

莫斯科国立大学,至今是顶级地标性建筑

(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好看是好看了,但问题是它造价贵啊!斯大林时期的集体住宅成本居高不下,如果是在国民住房问题较为缓和的时候这么搞还好。然而,1950年苏联市民人均居住面积才不过4.896平方米。

在这种情况下还考虑美观,就显得有点儿穷讲究了。而苏联人的住房问题,要到赫鲁晓夫时期,才基本得到了解决。

这位苞米爱好者一上台,就把前任给否了

相应的,前任欣赏的风格,他肯定不喜欢

(拿错麦克风了?图:wiki)▼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在自家房子里等来共产主义

赫鲁晓夫曾说:“直到斯大林去世,领导层才意识到苏联的住房短缺有多严重。”

当然,责任不应全算在斯大林头上。这一定程度上是尚未成熟的计划经济对市场缺乏嗅觉的体现,但更多的是纳粹德国对苏联的破坏。

苏联面积那么大,战争破坏那么严重

重建再怎么快,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图:wiki)▼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1954年末,赫鲁晓夫就对斯大林时期的建筑理念进行了批判他说:“他们把建筑从美学上理解为一种艺术活动,而不是满足苏联人民迫切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他们把人民的钱花在了没人需要的美上。”

总之,赫鲁晓夫对建筑的认知理解,与斯大林截然不同

在赫鲁晓夫的推动下,一种他过去主政莫斯科时采用过的建筑形式,在全国范围内被大力推广。这种建筑,后来被称为“赫鲁晓夫楼”。

看,基本就长这样(图:shutterstock)▼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这种建筑不仅在外形上十分朴实,在用料上也抛弃了斯大林时期的砖木材料,而是采用灌浇的水泥预制板。这种材料价格低廉,而且大大缩短了建筑工时。只要把预制板运到建筑工地,像拼积木一样拼装上就好。

别管多少人住,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吊装预制板,图:journal.eahn.org)▼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这种建筑形式优点突出,但缺点也同样明显,赫鲁晓夫楼的整体性很差对地震等自然灾害抗御能力十分低下。但在地质条件较为稳定的东欧平原,其实够用了。

按苏联当时的规定,5层以上的楼房需要加装电梯和垃圾通道,所以赫鲁晓夫楼公寓索性全部建成4层或5层。

有一说一,这真是把俄式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总之就是满不在乎,就这样吧,差不多得了

(数数,都有几层?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为了追求低廉的造价和最短的建造时间,赫鲁晓夫楼摒弃了一切花里胡哨的装饰,房型也不加区分。大量的标准住宅楼在全苏联如同复制粘贴一般拔地而起,让所有人都住在这种相同楼型、户型的房子里。

在广袤的东欧大地上,仍有不少这种建筑存在

玉米相比,或许这才是赫鲁晓夫时代的象征

(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赫鲁晓夫楼存在居室数量的差别,一般按照家庭成员数量进行分配。这样就没有差距,没有贫富分化,这是赫鲁晓夫对于共产主义的理解。

噢,天呐!亲爱的尼基塔·赫鲁晓夫同志!

这也是你把克里米亚“匀”给乌克兰的理由吗?

(图:wiki)▼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在苏联电影《命运的捉弄》中,住在莫斯科的男主角醉酒后误登了飞往列宁格勒的飞机,但相似的建筑让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另一个城市。

到了那里,他凭着记忆,穿过一段林荫大道,进入公寓住宅区,数着单元上楼,然后一推门发现:哎,这不是我家!

还能记得家里的布置,说明没喝够量

这种蠢萌事,说不定真有俄罗斯人干过

(酒蒙子很多的国度,图:Flickr)▼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许多人认为,赫鲁晓夫楼就是我国以前的那种“筒子楼”。实际上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但筒子楼与赫鲁晓夫楼的建筑理念相同,都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最多人的居住需求。

当年我国一穷二白的状况,连到盖赫鲁晓夫楼都是一种奢侈,只能削减独立厨房、卫浴。于是,筒子楼这样的赫鲁晓夫楼的迷你简装版”就诞生了。

而真正的赫鲁晓夫楼,与我国许多地方的老式单元楼十分相仿,基本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夏日午后,发小玩伴,街坊邻居……

这种老旧小区,贯穿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如今看来,赫鲁晓夫楼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层高过低卫生间狭小、房屋保暖性差等等。由于苏联寒冷的天气,当时就有人把赫鲁晓夫楼称作“赫鲁晓夫的冰箱”。

苏联的大多数国民,对于赫鲁晓夫楼是支持的。毕竟,国家免费分配房子,在整个人类历史当中都不多见。

一个时代的特殊产物(图:shutterstock)▼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依靠着遍地开花的赫鲁晓夫楼,赫鲁晓夫距离他的承诺“确保到1980年,每户家庭都能在属于自己的住宅里迎接共产主义的到来”,似乎越来越近了。

十一年后的苏联怎么样,历史已经说明

眼见他起高楼,后半句不说了(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房子,有多奢侈?

随着苏联经济社会的发展,赫鲁晓夫楼越来越不能满足苏联人民的需求。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免费房屋迎来一波升级——独立卫浴、宽敞的走廊、不用下楼就能扔垃圾的通道等等。而且,许多新式公寓层数都达到了9层,电梯自然也成了标配。

有了独立厨卫,居住体验能大幅度提高

这是1976年,一户工薪家庭的温馨小居

(图:wiki)▼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但在数量上,赫鲁晓夫楼还是占据优势。这样,之前埋下的伏笔开始暴露——大部分赫鲁晓夫楼的设计使用寿命只有不到30年

彼时,人们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相信,到时候自然有人来解决这个问题。说不定还能分到更大更好的房子。

结果如此生活三十年,过了使用寿命期限,房子还在,苏联没了。

现实像一把无情刻刀,划破苏联人的梦

这绝对比任何戏剧都要来得更黑色幽默

(赫鲁晓夫楼内,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东欧剧变后,大多数赫鲁晓夫楼幸存了下来。在乌克兰清查历史问题期间,就有人质疑“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苏联时期留下的,为什么要选择不承认苏联呢?”

俄罗斯也遇到过类似问题。叶利钦时期,俄国经济执行“休克政策”,对于解决住房使用寿命到期的问题,也摆出一副装死态度。所以在俄罗斯民众看来,相比于相信叶利钦,相信上帝存在才是更理性的选择。

楼空了,走的不止是人,还有失望的人心

(一散难再聚,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直到2007年,普京才明确表态:“不要让我们的民众继续住在那些令人恶心的赫鲁晓夫楼里。”相应的,拆除工作开始进行。

截止2017年,莫斯科还有60栋此类建筑没有拆除,而新的住房政策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行。

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建筑倒下,是否意味着对那个时代的告别?

达斯维达尼亚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许多人认为是免费分房子、医疗教育免费等福利政策,压垮了苏联财政。

但话又说回来,苏联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解体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正如否定一个人不应该否定其全部一样,苏联倒下了,并不意味着它所有的政策全都是错的。

同样,尽管赫鲁晓夫楼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但它在特定时期,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反对拆除,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日益高涨的房价。“啃老族”也不再是一个可耻的标签。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想在城市里买房的话,掏空六个钱包是不可避免的。

想在城市里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件很奢侈的事儿

(打扰了,图:shutterstock)▼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有所居,对每个人来说是刚性需求。石器时代的人们只需要花几天的时间,就能搭建起一座半地穴式房屋。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生产力发生重大变革,大批劳动力涌进城市。这些城市新住民的住房问题,成了世界性的难题。

为此,数据平台Numbeo在统计了111个国家的房价收入比后得出结论——现代世界一套房子的价值,平均等于一个家庭12年的总收入。

白天在格子间劳碌,晚上蜗居出租屋

这种现象,在城市务工群体中很常见

(图:图虫创意)▼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其实,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试图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目前,全世界有10亿人居住在城市贫民窟里。

据联合国的预测:随着贫富差距拉大,农村人口破产速度加剧,10年后这个数字会扩大一倍,达到20亿。

贫民窟,在某些国家已经成为社会性难题

这一点,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表现得很明显

(有点密恐,图:shutterstock)▼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在这种趋势下,东欧地区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贫民窟社区。除了人口流失之外,大量苏联时期住宅楼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今时今日,这也是倒下的苏联,留给后代为数不多的遗产之一了。

再破再旧,也储存着往日美好时光

当风再起时,岂不怀归?(图:壹图网)▼

这个国家,免费发房子

参考资料: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6%88%BF%E4%BB%B7%E6%94%B6%E5%85%A5%E6%AF%94%E5%88%97%E8%A1%A8

2.https://ru.wikipedia.org/wiki/%D0%A5%D1%80%D1%83%D1%89%D1%91%D0%B2%D0%BA%D0%B0

3.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5%9F%BA%E5%A1%94%C2%B7%E8%B5%AB%E9%B2%81%E6%99%93%E5%A4%AB#%E7%BB%8F%E6%B5%8E%E6%94%B9%E9%9D%A9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37244.html

(1)
上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1:46
下一篇 2022年1月22日 上午11: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