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拉开2022年魔幻现实主义大序幕的,是一群贝类。
1月17日,凤凰WEEKLY在抖音发布了一则短视频,称“由于汤加火山喷发和海啸,大量太平洋扇贝涌入獐子岛,预计獐子岛今年收益将增长100%以上”。
消息一出,獐子岛股价在18日上午开盘40分钟后,直接就是一个涨停。
这一骚操作,也把见过大风大浪的股民都整不会了。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一本正经地提问獐子岛董秘:
汤加海域火山喷发,造成附近海域海水温度升高,请问是否会导致大量太平洋扇贝涌入公司海域避险的可能性?
如有此可能性,公司有无应急预案迎接这部分扇贝的到来,或者采取措施主动吸引一部分南太平洋优质扇贝资源到公司海域,以此提振公司规模效益呢?
獐子岛也挺懵圈,直言“尚不清楚上述情况”,到下午才表示:
上述报道及传闻严重失实,公司管理层未接受上述问题的任何相关采访、回复,公司保留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身权益的权利。
不过,这依然挡不住獐子岛股价3天两个涨停,顺便喜提一个热搜,成为“火山概念第一股”。
太平洋扇贝狂奔9700公里来中国过年的故事,也激发了大家伙儿久违的创作灵感。
——“扇贝坐洲际导弹来的”、“动物有预测大型灾害的能力,它们肯定感应到了,提前出发的。”
——“可能是中国疫情控制的好,大家都想安心过年。”
还有人为扇贝写好了命运交响曲,“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导致离家出走,现在居然衣锦还乡了”。
说归说,闹归闹,互联网偏爱拿獐子岛开玩笑,还不是因为獐子岛扇贝,成精了。
01
獐子岛扇贝,奥斯卡戏精
最近几年,獐子岛扇贝不是因为寒冷逃跑,就是因为挨饿暴毙,命途之多舛,令闻者伤心听者掉泪。
2014年10月,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北黄海出现异常冷水团,使得其即将进入收获期的百万亩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2014年巨亏11.89亿元”,由此开启了大型真贝秀之《扇贝去哪儿了》第一季。
不过到了第二年,獐子岛公告表示,逃跑的扇贝又回来了。
然而到了2018年1月,獐子岛再发公告,因“海洋灾害导致饵料短缺,造成扇贝瘦死饿死”,獐子岛2017年全年业绩由预计盈利变为巨亏7.23亿元,“扇贝跑了”再续前话。
广大股民本以为第二年懂事的扇贝还会自己回家,谁料2019年,扇贝更难过了。
2019年第一季度,扇贝再次“离家出走”,公司亏损4314万元。
2020年,獐子岛又公告称,由于水温度变化、海域贝类养殖规模及密度过大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扇贝再次跑路,今年预计要亏3.92个亿。
扇贝反复死去活来,给獐子岛造成了至少18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和营业外支出,头顶绿油油的投资者都总结出经验了:
根据深交所的退市方案,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或者连续三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股票面值,将会戴上“*ST”的帽子,有退市风险。
而獐子岛在2014、2015连续两年亏损之后,2016年账面上就有了7959万元的净利润;随后2017、2018、2019年又是亏损不断,在退市的边缘疯狂试探,但又总能安全上岸。
这盈利和亏损的重任,就交给了扇贝。有时候它们怕冷,有时候它们有嫌热,有时候它们逃跑了,有时候它们又回来了,该配合你表演的我,只能成精。
有人戏称,这叫獐叫贝死,贝不得不死,扇贝恐怕是被活活气死的。
有这么荒诞的经历在前,别说火山喷发,你就说扇贝带着蒜蓉和粉丝回来,我都得告诉自己,别问,问就是物种神奇。
反正在经历了贝生起起落落之后,獐子岛的股价已经从2014年10月前的16元,跌到了如今的2-3元,现在,公司的市值已不足20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拿人当猴耍的企业,为什么不会被清出上市公司队伍呢?
02
距离辽宁大连100公里的獐子岛,地处北纬39度,平均水深35米,平均水温11°C,海流急劲,海水自净化能力强,浮游植物丰富,是公认的适宜海洋生物生长的海域之一。
1958年成立的獐子岛集团也是靠海吃海,主要从事水产增养殖业务,尤以珍贵的虾夷扇贝、海参、皱纹盘鲍闻名,曾创造出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纪录。
近20年来,钱袋子鼓起来的人开始解锁各种珍馐美味,蒜蓉扇贝、清蒸海参不在话下,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獐子岛的市场,其官方旗舰店里,100g海参的价格高达2000多元,是名副其实的高端产品。
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时,獐子岛还被称为“中国水产第一股”。
不过,身负光环的獐子岛增收的方式却非常朴素——靠天吃饭。
扇贝的养殖分为笼吊式、耳吊式和底播式,其中笼吊和耳吊相当于将扇贝集中起来统一管理,虽然效率高,但日常需要多加维护,底播则是直接将扇贝幼苗播撒至海底,相当于散养,日常投入成本低,成活高且肉质肥美,但当缺乏有效管理或者遇上灾年时,收获就不大好。
獐子岛采用的,正是底播式养殖——这就给小机灵鬼们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不过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獐子岛的虾兵贝将们一直风平浪静,稳定输出,到2010年时,獐子岛以33.44元/股的价格,将自己的市值拉至237.76亿元,董事长吴厚刚一跃成为亿万富翁。
同时,獐子岛的1.5万岛民也每人持有1000股,大伙儿本想跟着扇贝一起吃香的喝辣的,结果却只能喝西北风。
据獐子岛官方2014年10月发布的公告,2011年和2012年,因受冷水团异动,100多万亩虾夷扇贝近乎绝收,简称“冻死了”。
但就在3个月前的7月20日,獐子岛所在的长海县政府官网还刊文称,小长山乡虾夷扇贝的养殖进入收获期,没有听到有养殖户因冷水团受灾的信息。
面对投资者铺天盖地的质疑,深交所责令獐子岛自查并进行专项核查,但因为是底播式养殖,确实存在不可控因素,证监会查来查去没发现财务造假,獐子岛堪堪过关。
獐子岛扇贝依然我行我素,该跑路跑路,该饿死饿死,公司盈利成迷,股民欲哭无泪。
2016年,一则《2000人实名举报称獐子岛“冷水团事件”系“弥天大谎”》的新闻将獐子岛送上风口浪尖,再加上獐子岛频繁的骚操作,证监会于2018年2月出手,对獐子岛进行立案调查。
这次调查持续了17个月,你说底播式养殖不好统计,那我就走访渔政监督、水产科研等部门寻求专业支持,对深海养殖水产品底播、捕捞、运输和销售记录进行全过程追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獐子岛27条采捕船只数百余万条海上航行定位数据进行分析;又委托两家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计算机技术还原采捕船只的真实航行轨迹,博士论文般的考证说明,堪称用科技打败魔法。
2019年7月,证监会判定獐子岛存货不真实,涉嫌财务造假,吴厚刚被证监会终身禁入市场。
然而,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告一段落。
03
不服的獐子岛,不死心的游资
在证监会对獐子岛作出处罚决定之后,獐子岛不服,进行了申诉。
理由在于从事海洋产业是靠天吃饭,出现丰年、欠年很正常,“獐子岛第二次受灾时,日本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导致韩国在日本预定的扇贝壳都不能执行原先的订单了”。
怪天气也是很多问题农业股的基操,据“每日人物”报道,1997年上市的草原兴发,以2004年的禽流感当作借口,虚构了一项“向养殖户赔款3.39亿”的赔款支出;从事园林苗木的绿大地,则把年报亏损1.5亿元的原因,归结为那一年的持续干旱天气,导致树苗无法存活。
怪天气还不算,獐子岛原董事长吴厚刚还怪起了媒体和广大网友,认为“证监会考虑了媒体不实报道和舆论影响因素,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先入为主的认为獐子岛及原告存在财务造假的故意,并以此为导向作出了行政处罚。”
原来扇贝出走是黑天鹅,都怪网友瞎调侃,獐子岛才会被证监会请去喝茶。
大意了大意了,股价不行怪舆论,这一波舆论又把股价拉到涨停了,人言可畏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2020年6月,证监会驳回獐子岛申辩意见,维持了顶格处罚;9月,证监会公告,决定将獐子岛相关人员按涉嫌证券犯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据媒体报道,原董事长吴厚刚起诉证监会目前已进入刑侦阶段,具体结果还要等待最后的判决。
法制社会,谁都有上诉的权利,不知道频繁跑路的扇贝能不能说服法官,但显然有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受春节将至影响,今年1月,预制菜板块成为A股近期热门概念,獐子岛也在沉寂多日之后凭借即食、即烹、即配的预制菜风口,股价上涨近30%,而后又因为汤加火山事件莫名其妙登上热搜,拿下两次涨停。
那么这一波利用汤加火山炒话题的,很有可能是投机的游资进行的集体炒作。
2022年,扇贝还没有游回獐子岛,留给大家讲故事的素材不多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汤加火山爆发,扇贝奔袭9700公里偷渡獐子岛?扇贝:跑不动!》,发布于“物种日历”
《汤加扇贝进入獐子岛,拢共需要几步?》,发布于“每日人物”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37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