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科大烽火(ID:keluoliaofucn)
春节档的电影除了非常瞩目的《水门桥》,还有一部《狙击手》的电影也受到观众的追捧。张艺谋导演果然不会让大家失望。这部《狙击手》的设定只是一场小战斗,七个狙击手,却演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只用几名战士,就展示了这场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狙击作战。
电影的情节和道具都非常真实,其实,当时志愿军没有“狙击”这个叫法,而是叫“冷枪战斗”,自然也就没有狙击手的叫法,而是叫“特等射手”。说起抗美援朝的特等射手,那就要说说狙击英雄张桃芳。我军最著名的狙击手张桃芳老前辈,他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毙敌214名,创下了抗美援朝战场冷枪狙击射杀的最高纪录。
很多网友对他距离800米狙杀一名美国佬的战绩印象最为深刻,因此网络间甚至传出张老爷子战绩都是七八百米距离上取得的。
其实,从张桃芳回忆里可以得知:张桃芳在较远距离上的交战记录仅有寥寥数次,而且只有2次成功狙杀,一次是600米,一次是800米。
张桃芳使用一支苏制莫辛纳甘步枪(也用过美制M1步枪),射击距离基本上都在400米以下,而且大多数是100多米或200米距离的狙杀。
苏制莫辛纳甘步枪(中国仿制为53式步骑枪),是一种枪机直动、回转闭锁的手动单发射击步枪。该枪在中国军队装备的时间比较短,从抗美援朝到1953年定型以来大量生产至50年代末年,随后被国产56式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所取代,库存53式大量援助印度支那战场。
1981年8月,刚刚组建的解放军军事体育代表队首次出征在日内瓦举办的第30届军事五项世锦赛。当中国运动员庞红云持枪走上射击场时,场内外洋人观众一片耻笑声和鄙夷,因为他手持的是一支改装后的30年代式样的老式步枪——53式步骑枪,在各国运动员使用的现代高精密竞赛步枪中分外显眼。但枪声落定,记分牌上的成绩却让外国同行和观众们目瞪口呆——192环。由此可见53式骑枪有多么精确。
但就是最优秀的射手,加上最精确的53式骑枪,命中800米距离的目标也是没把握的。
我们举例说明使用机械瞄具的53式骑枪命中800米的靶子有多么困难,查射表得知,53式骑枪在800米距离上的弹道高度差达到7米,在700到800米两个距离点上的弹道高差也有1.5米。也就是说,如果人品最好的射手目测距离误差大于100米,那么射击瞄准高度误差也跟人体高度差不多,这意味着什么目标都不会打中。
通常情况下,人工目测测距在800米距离上,误差个一二百米是很平常的。这里还没考虑横风影响,在600米距离内上的横和风(和风,射击术语,比弱风稍强,风速每秒4米左右),会使子弹偏移1.8米。这里还没考虑其他风向,例如纵风,迎风,斜风,也没考虑由于气流紊乱造成的乱风,以及气温气压的影响,还没考虑高度角,还没考虑子弹的天然散布,还没考虑枪械本身的误差。
在直射距离内,上述因素往往忽略不计,但在远程射击时,原先忽略的大量因素就都突然重要起来了,有些很正常的判断误差,导致的装订错误,都会导致子弹飞到不知哪个姥姥家去了。
理论上莫辛纳甘步枪,也就是53式骑枪,在800米距离上的狙杀是有可能的,不过需要需要射手的人品超级好,目标的人品也要超级好,那子弹的人品更要超级好,才能蒙上靶子。
所以,张老前辈的800米狙杀记录是偶然命中,属于小概率事件。就像今天你在大街上捡到五毛钱,不等于你第二天还能捡到。很多人喜欢把小概率事件当成普遍发生的事件,是因为这种偶然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因此每次都津津乐道。
而且,很多观众们还被各种表现狙击手的影视片洗脑了,都以为穿着麻袋片吉力服,端着光瞄精确狙,武装到牙齿才是正宗狙击手。这是不对的,狙击作战首要的在于作战组织和战术管理,这个比狙击手的装备还重要。志愿军所有狙击手都是机瞄步枪,没有瞄准镜,几乎都是无瞄准镜的莫欣-纳干M1944式步骑枪,照样打得有声有色。
志愿军冷枪冷炮战斗是二战后狙击作战的奇迹。例如仅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在驻守上甘岭537.7阵地时,就在9个月内歼敌3558人,15军全军歼敌19921人,其中40%以上是冷枪的战果。“联合国军”后来称这片阵地为“狙击兵岭”。美国在1961年还专门拍摄了电影《狙击兵岭》。志愿军的冷枪冷炮作战严重挫伤了美军的士气。美军曾有调查,有95%的前线美军遭遇过志愿军狙击火力,74%的人认为志愿军狙击十分有效。
冷枪冷炮运动被称为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狙击作战。在“三八线”地区200多公里长的阵地上,活跃着几千个志愿军狙击小组,在整个“冷枪冷炮”运动中共毙伤敌军5.2万人,抗美援朝的的巨大战绩在一百年来的历次战争中的狙击作战也是名列前茅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