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
现在和未来
分秒必争、挑战极限,竞技体育的魅力扑面而来、热点频出。
随着谷爱凌在冬奥赛场上腾空飞跃创造历史,这位“天才少女”成为今天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与此同时,带着亚洲杯冠军奖杯回家的女足姑娘们,今天也抵达苏州开始隔离。
“明天还有人记得中国女足?”这是昨晚“全网接机”时一位网友发出的“灵魂拷问”。很长一段时间,关注度和讨论度对中国女足来说都是“稀缺”的,常年跟队采访的媒体人形容为一种“关注曲线”——大赛时全民关注,然后迅速降温,无人问津。
凯旋归来,能不能为女足翻开新的一页?有人认为此次女足夺冠是一场自我救赎,有了关注,资本会跟着进来。当然,不只是女足。中国足球究竟何时“重新上路”,再次点燃国民的期待。
事实上,今年1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刚刚公布“十四五”期间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名单,上海、成都、武汉、深圳、广州、长春、重庆、大连和青岛,从41个申报城市中成功“突围”。9个重点城市,如何扛起以点带面的重任,推动中国足球水平整体提高?
借着女足姑娘的热度,不妨从城市的角度聊一聊中国足球的现在和未来。
01
绝杀历来值得回味。
2月6日晚,春节假期行将结束之际,中国女足在印度新孟买帕提尔体育场以3:2逆转战胜韩国女足,在约8600万电视观众的见证下,时隔16年重回亚洲之巅。
图片来源:@中国女足
即便是不懂足球的人,也能从中看到“顽强”和“拼搏”,接收到何谓“女足精神”。一时间,女足姑娘们被鲜花和掌声萦绕,“加钱”的呼声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摆在女足职业化发展道路上更多深层次问题也被推到了大众面前。
尽管中国女足联赛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举办,但因在力量、速度、对抗等方面都要逊色于男足联赛,很难激发球迷的热情,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受关注程度不高,导致球员薪金较低,缺乏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铿锵玫瑰”一度濒临凋谢。
中国女足有多缺人呢?
《解放日报》2010年的一篇报道显示,中国仅有300多名女足注册球员,彼时,美国、德国分别有300万、120万女足注册球员,当年的新科亚洲冠军澳大利亚有12万,日本也有2.5 万。
换句话说,中国的注册球员中,每15 个人中就可以有1人去代表国家队踢球。
”
需要指出的是,当年参加亚洲杯赛前集训的24球员中,仅有1人落选参赛名单,用主帅的话说,“只要是能踢的,基本都带上了”。最终女足兵败,主帅含泪辞职。
另一组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是,2015年,时任中国足协女子部主任陆煜在受访时表示,全国注册女足运动员各级队伍加起来不到4000人,成年队仅有五六百人。
若以600人计算,五年间女足注册人数翻了一倍,但基数依然很小,可选范围仍旧十分有限。
放大到整个中国足坛来看,注册球员数量也难言乐观。
2011年9月,中国足协曾给各省市体育局下发一份长达35页的问卷,并要求在填写相关数据时“不得虚报或瞒报”,意在“摸清家底”。
根据问卷结果,足协对外公布的中国注册球员数仅有8000人。彼时,法国的足球注册人口达到146万,日本为50万,越南有5万。一位足协内部人士对此感慨,“家底太薄了”。
不过,国际足联不久后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组相去甚远的数据——不仅中国的足球人口排名世界第一,注册球员数量更达到71万,排名世界12位,力压西班牙、阿根廷等足球强国。
或许双方的统计标准不同,在此不做过多讨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城叔很努力地试图查找最新数据,但截至发稿遗憾未果。
按照《“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对振兴足球的设想,到2025年,要“实现注册球员150万人”。
02
女足夺冠,激发了大众对“国足”的新期待。但长期以来,为何中国足球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一个业内共识是,足球人口萎缩。
2014年,中纪委网站曾刊文称,如果将足球运动比作金字塔,塔基是广泛的民众参与,特别是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塔的中部是各个级别的职业联赛;塔尖则是各年龄段的国家队。“而中国足球却是,塔基萎缩,中部畸形,塔尖崩坏……”
青训,被寄予厚望。正如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去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中国足球5年、10年以后,能不能让老百姓眼前一亮,就看现在青训工作怎么样。要让老百姓看到中国足球的进步和希望,更多的是让老百姓看到青训工作的进步。”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901343
事实上,青训也是城市“抓足球”的一大着力点。
一个例子是,此前2023亚洲杯筹备工作办公室对外公布的遴选承办城市的四大标准中,就包括“青训发展推动”。换言之,要想拿下这一国际赛事,不仅要有专业场馆、综合实力作支撑,还要对足球的未来予以足够的重视。
与此同时,大力推广校园足球,也成为一件需要紧锣密鼓安排的大事。
2月8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2022年工作要点透露,今年将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一名中学足球老师感慨,2002年世界杯出线带来的“足球热”早已散去,大部分家长觉得踢球没出路,“足球必须从娃娃抓起,如果守不住校园足球人口普及这道防线,那中国足球就真的危险了。”
按照“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的原则,全国目前已逐步形成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的校园足球发展体系。2019年,幼儿园也被纳入校园足球体系,校园足球的普及重心逐渐下移到幼儿园。
不过,一项媒体调查显示,尽管不少家长们支持孩子在校踢球——52%的人因为“锻炼身体”,31%基于“塑造性格”,17%希望“成为职业”。但三年后高考结束,孩子被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录取,没有人会真的选择试训,走职业足球之路。
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则指出,我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在未来几年将呈现井喷式增长,如果说之前校园足球是“无人可选”,今后很可能面临“无处可去”的困境。
优秀足球人才的上升通道如果解决不好,就好比球场上盲目“开大脚”,纵使有好苗子、好机会也很难把握住,必定会影响师生和家长的热情。
03
似乎没有哪一项运动能像足球这样,让国人的感情如此“复杂”。从上到下,也想了很多办法,推动足球振兴和发展。
标志性事件是,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如此规格,实属罕见。
一年后,《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发布,憧憬到本世纪中页成为“足球一流强国”。在此之前,到2030年,“国家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1575027
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后,福建、四川、浙江等地相继出台“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对理顺足球管理体制、增加足球人口规模等事项作出了具体安排。
而在今年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足球”也被频频提及——
武汉
过去一年,男足武汉三镇队成功冲超,武汉女足成功卫冕;
新的一年,要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筹办国际足联世俱杯、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等国际赛事和节会活动。
重庆
今年要落实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实施意见,编制竞技体育发展意见,推进重庆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前期工作,完成大田湾体育场保护利用工程,建成龙兴专业足球场,筹备2023亚洲杯,办好2022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
大连
2021年发布了全国首部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大纲,高质量承办全国现代五项锦标赛和足协杯等172场国家级足球赛事;
2022年要推动梭鱼湾专业足球场等900余个在建项目尽快竣工达效;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做好2023年亚洲杯筹备工作,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琼中女足”自2016年起已连续7年被写入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首次明确要“实施做大做强琼中女足工作方案,打造体教融合品牌。”而支付宝与中国女足的“结缘”正是缘于其对琼中女足的资助。在那里,山村里的父母把女儿们送来的原因很简单:上学免费、伙食免费、服装免费。
最新公布的9个重点发展城市中,深圳已于去年11月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足球发展领导小组,期望到2050年“深圳足球迈进国际先进行列”;成都在今年初公布的《体育赛事体系规划(2021~2035年)》中表示要重塑“金牌球市”形象……
目标有了,希望城市们拿出女足精神,敢闯敢拼,不到终场哨响,一切皆有尽可能。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文字 | 余蕊均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1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