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乌克兰:无暇恐惧
“但我们不是政治足球。”阿廖娜·格特曼丘克(Alyona Getmanchuk),乌克兰智库新欧洲中心主任在《纽约时报》上说出了这句令人心痛的话语。“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谈判表面上似乎是为了解决俄罗斯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尽管当前我们的安全问题应该放在首位。”
自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乌克兰对俄罗斯的态度已经可以用“彻底敌视”来形容。苏联解体后北约的不断东扩是俄罗斯安全焦虑的来源;而俄罗斯为了捍卫国家安全而扩张影响力的行为,则进一步加剧了中东欧国家的恐惧,从而予北约以进一步东扩的口实。
从1990年的《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到1991年12月1日的乌克兰全民公决中90. 32%(28,804,071票)的选票支持乌克兰独立,再到宣布组成独联体的《别洛韦日协定》,乌克兰作为以民族主义促使苏联解体的重要力量,对俄罗斯的远离乃至对立,本来就是其立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地缘位置上对于俄罗斯国家安全无比重要的乌克兰,一旦选择亲西方而抵抗俄罗斯,最后就必然沦为俄罗斯与西方角力的战场。如今,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在边境陈兵,又有美国英国开始撤离驻乌克兰使馆人员及家属,再加上三场谈判相继无果而终,“火车失事前最后一站”的言论甚嚣尘上,“俄乌战争”似已子弹上膛。
虽然目前局势高度紧张,但俄乌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其实微乎其微;紧张的局势使得北约和俄罗斯都有利可图,而一旦开战,对双方则都是下策。本文将从此次紧张局势的四个主要参与方的角度分别进行解释,并探究俄乌局势演变至今的一些长期原因。
01
俄罗斯:防卫即是扩张
无论是彼得大帝战胜瑞典、发动克里米亚战争,或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库楚克-开纳吉条约》以及瓜分波兰,还是苏联时期的华沙条约组织,俄罗斯对于其欧洲方向的地缘政治需求都是明确的:进则寻求控制黑海、波罗的海,退则要求守住波德平原和喀尔巴阡山脉。
保住珍贵不冻港的需求使得俄罗斯选择了吞并克里米亚;而在欧洲方向上无险可守,则让俄罗斯对于失去乌克兰夜不能寐。
对于俄罗斯民族而言,保护自己与对外扩张往往是一体两面的。拿破仑和希特勒用战争提醒了俄罗斯,在欧洲方向上增加自己的战略纵深是唯一可行的安全方案;同时由于波德平原西窄东宽,俄罗斯向西推进则可占据易守难攻的地利。
俄罗斯对于这一地区的控制,和平方式可见于《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及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对乌克兰贵族的笼络;而武力方式则以俄波战争(1654—1667)和苏波战争(1919—1921)为代表。
即使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不断努力维持在乌克兰的影响力,确保乌克兰不倒向西方。自2014年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府下台后,乌克兰与北约越走越近,如果乌克兰真的加入北约,或将造成俄罗斯版的“古巴导弹危机”。
而在这次的牌局中,俄罗斯有自信不必通过战争,在未来的谈判桌上就可以拿到大部分想要的东西。乌克兰的激进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潮已经让俄罗斯完全放弃了俄乌合作的可能性;欧洲方面新明斯克协议的对俄妥协让俄罗斯相信即使再下一城,西欧国家也不会在实质上帮助乌克兰;乌东部与俄颇有渊源的民族武装,则给了俄罗斯不必亲自出兵就能深度介入乌内部局势的手段。
通过制造紧张局势,为自己在与西方的谈判中增加筹码,利用西方内部的不团结,剥夺他们选择全面开战的权利;而一旦局势真的失控,俄罗斯就会彻底失去与西欧国家务实合作的可能性,整个欧洲将被俄罗斯亲手推向美国,更不用说面临更严厉的经济制裁会导致俄国内本就低迷的经济形势更雪上加霜。
02
美国&北约:直面衰落现实
自冷战结束以来,意识形态对立终结。北约诸国再也找不到一个意识形态意义上的他者作为对手,而只能以纯粹的军事政治目标维系同盟。当美国外交政策失当,或美欧外交战略目标错位,北约内部的离心离德就在所难免。
如今的北约只能吸引几个中东欧国家,而以土耳其、德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地区大国则对于减少北约依赖,实现防务自主蠢蠢欲动——马克龙力推的“欧洲军”便是最好的例子。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北约几乎化为一盘散沙;而在拜登政府上台后,则看准了俄乌矛盾这一天赐良机。通过这一事件重新凝聚北约,只需做一件美国最擅长的事情——煽风点火。
几天之内,美英及北约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似乎急转直下。美东部时间23日晚,美国务院授权其驻乌克兰使馆人员自愿撤离,英国也随即称开始撤离部分驻乌使馆人员。再加上北约向东欧增兵、美英向乌克兰提供“军事物资”,美国似乎要领导其盟友“保卫乌克兰”。
但25日白宫方面却表示不会向乌派遣美军、北约秘书长称不会向乌克兰派遣作战部队、英首相约翰逊甚至直言“没有一个北约成员国愿意向乌克兰派出大批军队来对抗俄罗斯”,可谓寒了乌克兰乃至东欧许多亲美人士的心。
福布斯:“拜登将向东欧派遣美军—但是‘并不多’”
北约已今非昔比,只能借助乌激进民族主义和民主思潮,不断将乌克兰引诱至西方阵营,以充当遏制俄罗斯的桥头堡。通过煽风点火,制造紧张,既能让中东欧国家看到俄罗斯“穷凶极恶”的一面,又能使得西欧国家不得不重视北约对于地区均势的作用。
而一旦局势超过了美国的掌控,东欧国家必然要求美国大量增兵,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的阵脚将被打乱。因此美国如今无法彻底保持强硬,乌克兰自身的安危几乎被忽略。一方面勉强同意向东欧增兵,一方面称“没兴趣向乌克兰派兵”,又在太平洋联合日本集结舰队,这是逐渐失去在欧亚大陆边缘地带影响力的美国所必须面对的衰落现实。
塔斯社:“白宫称拜登对派兵乌克兰没兴趣、没意愿”
03
欧陆:自立还有多远
以德国和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大陆,对待目前高度紧张的俄乌局势之态度,其实以两则新闻就可言尽。当地时间1月26日,“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公司宣布,已正式在德国什未林成立子公司“Gas for Europe”。
同日,欧洲主要股指全线高开,均达到至少2%的涨幅;此前的1月24日,受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局势影响,欧洲多国股指创2020年6月11日以来最严重的单日跌幅,均下跌近4%。
资本市场的恐慌与英美宣布撤离使馆人员时间一致,而26日的涨幅又恰好与英美及北约“不出兵”的表态时间吻合。“北溪-2”项目素来被称为欧洲地缘政治的大动脉,任何积极进展都代表着欧洲摆脱美国束缚、与俄开展务实合作的大方向。
俄罗斯报:“北溪-2”在德注册运营公司
“诺曼底模式”及新明斯克协议,代表着上一轮俄欧对于避免美国全面介入乌克兰局势的共识;近来德法两国外交官的冷静表态,以及对于“诺曼底模式”的重申,也展现了欧陆不希望美俄在此问题上互相“摊牌”的努力。
一旦紧张局势得不到有效管控,即使是最开始的擦枪走火,对于西欧来说也代表着其战略的全面失败——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将不得不中止,欧洲需要被迫购买来自美国的高价天然气;本就因疫情而难有起色的经济将再次遭受重创,复苏遥遥无期;支持加强跨大西洋军事合作的意见将得到增强,以法国现政府为代表的实现欧洲防务自主的战略或将功亏一篑。
04
乌克兰:无暇恐惧
2022年是泽连斯基执政的第四年。面对在20%徘徊的低支持率、不断爆出的国内政治丑闻、“北溪-2”项目即将建成而使乌损失数十亿美元的能源过境收入、基辅爆发的大规模抗议示威,这位喜剧演员出身的政治素人开出的药方却可称“老道”——鼓吹民族主义、转移国内视线。
从去年三月以来,乌克兰政府军便对东部民间武装发起不少攻势,背后难藏泽连斯基意图通过民族主义提升支持率的政治野心。
然而战斗力低下的政府军本就因乌经济衰退而更难得到建设,面对有俄方大量支援的东部武装,最后也肯定难逃2014年十多个营被全歼的命运。让泽连斯基敢于屯兵顿巴斯、炒作极端民族主义的,正是美国之前多次“保卫乌克兰”的表态。
上文中美英及北约密集的“不会向乌派遣军队”的发言,让长期亲美的乌政府意识到,倚仗美国作出“平叛”姿态的政治把戏,终究是没有基础的虚幻野心。
然而稍微清醒过来的乌克兰,突然悲伤地意识到,自己连恐惧的资格都已经丧失。美国为自己无暇同时顾及所谓“印太战略”和欧洲局势而苦恼,俄罗斯为可能遭受的严厉制裁而担忧,西欧则不愿看到自己在北约战车上绑得更紧、失去廉价天然气供应。
在大国的夹缝中,乌克兰的诉求无人回应,乌克兰的恐惧无人倾听;即使在谈判桌上,美欧也更在乎俄罗斯的想法,而非为乌“伸张正义”。
乌克兰的民族主义和西式民主情绪,经由俄罗斯和西方一反一正的双重催化,不断激进化、极端化,导致乌东西部由分歧走向分裂,乌克兰也失去了对俄务实合作的可能性。
夹在两个强大政治势力的中间,乌克兰的力量难以令自己受到任何一方的尊重。过去八年间朝着“全面倒向西方”高歌猛进的乌克兰,明白了只有大国才有恐惧的资格,而小国如果被激进思想裹挟、主动放弃多样化的战略选项,最终只能默默承受大国博弈造成的深刻撕裂。
参考文献:
1.《西方也救不了乌克兰?》民智国际研究院
2.《库楚克-开纳吉条约》:该条约规定土耳其割让给俄罗斯大片土地,并且俄罗斯获得了在黑海创建舰队和在伊斯坦布尔海峡、达达尼尔海峡自由通航商船的权力。奥斯曼土耳其还因此条约放弃了克里米亚汗国的宗主权(但仍为当地穆斯林的哈里发),并允许俄罗斯保护土耳其国内的东正教信徒。
3.《佩列亚斯拉夫条约》;条约规定,乌克兰接受俄国沙皇的统治,乌克兰保有政治、军事、外交上的自治权,但外交上涉及波兰、土耳其的事务则由俄罗斯主持。
作者 | 姜永强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