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坏土豆不哭(ID:htdcry)
陈巍也是亚裔。他代表美国队拿到了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金牌,而谷爱凌选择回到中国,代表中国队拿到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他们都拿的是金牌,但是很显然,谷爱凌的商业价值与获得的收益将是陈巍的至少百倍以上。
谷爱凌一年的代言收入2亿仅仅是起点,因为这个估值是在她成为顶流获得奥运金牌之前,而之后的极限是天空。
LV、Tiffany、IWC、维秘、雅诗兰黛、凯迪拉克、蒙牛、瑞幸、中国移动、中国银行、京东、小红书……从奢侈大牌到生活刚需,从电商到新媒体……光是顶级奢侈品这一块,已经超过很多顶级国际明星。
尤其是在北京冬奥会这个时间节点,并且2021年众多明星翻车,可以说这个时候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陈巍呢,同样是学霸加奥运冠军,同样是形象出众,别说中国没什么知名度,在美国也没多少人知道他。
所以说商业价值与谷爱凌相差了数百倍可能都说少了,甚至有可能千倍,对于已经拿下了30多个知名品牌代言的谷爱凌,陈巍却是门可罗雀…….
这其实说明了一件事情:伴随中国的高速发展,同样的才能,在中国的发展机会根本不逊色于在美国发展,甚至于有机会远远超过美国。
美国以人才吸血构建国家优势的态势,将在未来逐渐衰退。
谷爱凌的成功引起了高华们的极度恐慌,啥是高华,就是在欧美社群自诩为高人一等的华人群体。
高华群体们,最喜欢摆出来一副俯瞰众生的样子,把其它黄皮肤的同胞都视为卑微的蝼蚁,这些人群的毕生心愿就是谋求主动脱离华社,精神上极度的崇洋媚外,对于原居国家经常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态度。
高华们不管过得好还是不好,他们坚定的认为自己高中国人一等,而且谁如果说他们是中国人,他们就和谁急……
而这些高华们唯一倚仗的一点,也是他们信心的源泉,就是他们离开了中国,来到了外国,他们比任何人都坚定的相信中国一定好不了,他们比谁都推崇中国崩溃论。
希望中国不好的,从来不是特朗普,因为特朗普反华只是他的工作,人家还在中国有生意呢,巴不得中国好了他还能多赚点。
而真正希望中国不好的从来都是「余春茂」们,他们早早的切断了一切和中国的联系,如果说还没有完全切断,那就是和「澳洲跑步女」一样,希望回到中国大秀优越感。
为了维系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比任何人都盼着听到中国不好的消息。
但是,中国越来越让他们「失望」,谷爱凌应该是一次分水岭式的事件。
80年代的时候,很多沿海地区的人哪怕借高利贷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偷渡去美国刷盘子,这也是高华群体的核心构成。
只要能在美国刷盘子,仿佛住在贫民窟也能高人一等,出于正常心理,这些人做了人生最大的豪赌,结果是赌错了,让他们情何以堪?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中国从80年代开始逆转,从21世纪开始加速,中国的高速发展彻底扯下了高华们的最后尊严。
国家的每一个进步,仿佛都在嘲笑他们选择的愚蠢。
今天,虽然还有很多人在怀疑「中国能不能赶上美国」,但是在20年前,很多人怀疑的是「中国能不能赶上泰国」,在10年前,很多人怀疑的是「中国能不能赶上日本」…….
80年代留学潮开始,中国留学生回国率最低时不到20%。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象征性的分水岭,这一年留学生的回国率从30%猛增到38%;
2017年接近80%,而到了现在已经突破了82%…..
其实从2012年开始,首部「国际人才蓝皮书」出版,已经明确指出: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中国迎来海归回流的时代。
留学生们越来越发现,同样的学历和才能,在中国发展所获得得收益,并不比美国差,而且在相当多的行业,是远远超过美国的。
而从2012年到2022年的再一次1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不仅仅只是人才的回流,而是开始了人才的汇集。
一些国外的顶尖科学家也陆续开始到中国工作。
从2020年开始,美国像素研究的顶级科学家布雷迪「投奔」中国开始,近3年来,来中国工作的顶尖科学家人数就多达1074位,他们大多数在高校和一些中国知名企业中工作。
如最近最受关注的是2021年数学界最高奖项菲尔兹奖得主、剑桥大学教授考比尔卡尔入职清华的消息,这是中国高校首次引进非华裔菲尔兹奖得主。比尔卡尔加盟清华后将于求真书院任教,并参与推动「丘成桐数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同样获得菲尔兹奖加入中国的还有拉福格,在2021年加入华为研究团队。
同样是2021年,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东京理科大学校长藤岛昭教授带领自己的日本团队全职加入上海理工大学…….
理工类科学家很多都是对底层科学的研究,热度一般很难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但是从这次冬奥会开始,表示人才向中国汇集的速度已经向多个方面开始扩散。
中国人才的变化充分的展现了国家越来越强大,无论是留学生还是国外的各类人才,中国为他们提供了越来越大的舞台,而中国科技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说呈现的中美双强的局面,给越来越多的人提供了发挥自己才能的岗位,毕竟,在30年前,很多人学了顶级的技术,在国内都找不到相匹配的企业和工作。
就比如说东南亚,为什么从90年代开始发展就被冻结了,因为没有高科技企业,就算有高端的芯片技术,既找不到合适的就业企业,也没有相关的供应链,还不如出国去工作。
而在同样的发展机会下,中国的生活条件事实上是超过美国的,尤其是在2020年开始,疫情充分展现了混乱的欧美和有序的中国……
而且在中国,永远都不可能出现劫匪当街枪杀留学生,自由美利坚,枪战每一天的场景,毕竟,中国的谋杀率只有美国的1/8不到,治安和美国简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上海、深圳无论那个城市,留学生最大的感触就是,终于又安全了,多晚出去,城市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随便逛……这里且不说中国的交通工具、电子支付、快递物流等在生活便利性上远胜美国。
美国的高华们只能恨恨的看着这一切,而且尤其让他们恐慌的是,由特朗普开始,掀起的亚裔的歧视和各种不公平待遇,导致了美国各阶层对亚裔的敌视态度。
这种心态,就好像你刚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结果A公司就上市了,B公司居然垮了……..
在我看来,谷爱凌有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美国出生的谷爱凌和朱易等人,最终都选择了中国国籍为中国效力,而朱易的父亲朱松纯,也代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回国效力。
在未来的10年,人才向中国汇集的态势将进一步加速。
也因为如此,美国的各种媒体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慌,一向宣传人才「自由流动」的美国纷纷认为谷爱凌「背叛美国」…..
这个事情太有意思了,越和中国联系紧密,在美国越有热度,陈巍几乎就没有啥美国媒体关注。
美国的基础教育一塌糊涂,初中的数学还不如中国的小学,但这并不妨碍美国成为世界性的科技强国,因为美国不需要搞基础教育,而通过印刷美元,服务精英去直接吸引全世界的人才。
在过往的几十年,最典型的就是华裔科学家构建了美国的芯片设计团队的主力,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达到了3.2万占到了美国的科学家总数的14.7%。
以美国拉跨的基础教育,死贵的高等教育,事实上很难构建自己的人才体系,但从二战之后,美国可以成功的让世界比自己烂,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可以随心所欲的对其它国家的科技企业进行抢劫,创造更好的环境,所以自然能吸引自己更有优势的人才梯队。
毕竟,如果是在法国工作于阿尔斯通的企业,不仅发展机会不如美国,还有去吃牢饭的危险……
美国人才吸血的优势本来是无敌的存在,因为美国可以让任何一个竞争者变烂,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始终无能为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不放弃任何一个抹黑中国的机会,在全角度无死角的对中国进行造谣,全力以赴抵制中国冬奥会,但是没想到的是,美国的抵制最后居然还增加了中国冬奥会的热度,尤其是开幕式,向全世界展现了东方文化之美,美国只是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笑话。
一叶知秋,在未来的10年到20年,伴随中国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终将回归大唐盛世,以绚丽的文化和博大的胸襟成为全球人才汇聚的家园,而伴随中国吸引力的不断增强,美国的人才吸血能力必然要逐渐萎缩。
「在中国,我是中国人,在美国,我是美国人」,如果其它任何一个人说这个话,肯定会被一群人狂喷。但是这事实上也说明了,你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说这句话的实力,实力到了,会有无数人为你背书,去强行解读你的话,说是因为你「情商高」。
这就和你在一个公司上班一样,老板说迟到3次罚款,你迟到了8次,结果老板恨不得给你编理由说你是在外面谈客户,你没迟到。
因为你创造了巨大的销售额,你有足够的实力「迟到」。
不过也没有关系,伴随中国国力的高速发展,欧美的不断衰落,10年20年之后,下一个「谷爱凌」面对记者的提问,会迫不及待的撇清和美国的关系,坚定的说自己是中国人。因为此时的中国,已经回到世界之巅了,美元早就不好使了。
就如同是在大唐盛世,日本的精英们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在木头船上穿越狂风巨浪,千辛万苦到长安来寻求真理。
最近很多朋友后台留言让我写谷爱凌,甚至问从谷爱凌看怎么教育子女……
其实,你如果想让孩子变成谷爱凌,你要学习的是谷燕啊…….
让孩子睡几个小时不重要,重要的前提是你是否和谷燕一样努力。
对自己提要求,才能对孩子提要求,谷爱凌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另外就是,我们学习某个人,千万不要选错了对象,如果我们是散户,就不要学习大户是怎么操盘的,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全红婵是更接近于普通人的成功。
「老百姓总是跟着胜利者走的」,在未来,伴随中美实力的逆转,中美人才的差距也会进行逆转,但是这句话也不是绝对的。
春节看了两部抗美援朝的电影,感触很深,尤其是这个时候,才能深刻的感受到原来的先辈们在钢产量只有美国零头都不到的时候,对祖国炽热的爱。
不论贫穷或富有,不论衰落或崛起…..他们的爱始终未曾改变,正是因为这种炽热的爱,才让我们从废墟中逆袭,使得国家最终走向了胜利,才创造了让越来越多的人跟着胜利者走的机会。
越是在繁荣之时,我们越能感受到他们的那颗炽热的心,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向他们致敬!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