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美国,还在延续“溃疡面”战略?
近期,俄乌边境冲突持续升温。随着数千美军进驻乌克兰,美国向乌克兰前线提供数亿美元的武器和军备,派遣航母,北约多国陆续向东欧地区增兵,俄罗斯也不甘示弱,在俄乌边境举行大规模实弹演练的同时,不断向北约和美国亮剑,向前线派出了包括现役威力最大的2S7型核巨炮在内的俄罗斯先进军备,并以一种秘密的“超级武器”作为威慑,称必要时,俄军随时都可使用该武器,并且能重创美国。
在俄罗斯如此强硬的军事威慑下,美国却不断煽动和拱火俄乌冲突,其动机不免引人思考。基于冷战后北约不断东扩与德俄北溪-2管道项目的背景,美国著名的“溃疡面”战略正同美俄关系的现在相符合。
众所周知,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拜登曾一直担任副总统。如今拜登成为新任美国总统,其政策与奥巴马时期不可避免地有相似与继承。
而奥巴马政府及其之前的美国政府,对于在世界各热点地区制造“溃疡面”得心应手。“溃而不破”,为对手制造麻烦,使其应接不暇,而美国则以更低成本换取更多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这次美国对于俄乌冲突的大肆煽动,或许正是其“溃疡面”战略的延续。
01
“溃疡面”战略
所谓“溃疡面”,是对一种安全威胁模式的形象概括,指的是某些国家和国际势力为保持对特定地区的控制性影响,在关键时间和地点有意制造并可反复爆发的安全威胁。它追求的是一种控制性的影响,而非占领性的目标,它并不是一种内生的偶发的安全问题,而是外力可以制造的冲突,正如时时刻刻折磨着患者的口腔溃疡,它是不致命但是很难受的创伤,可以根据需要反复发作。
“溃疡面”战略本是经济领域的词汇,同世界经济的金融化浪潮几乎同时产生,美国在经济领域创造的“溃疡面”也最为清晰和典型。
金融资本控制着世界资源和制成品的定价权,控制着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资本的定向流动成为其不断增殖的必经之路。在美元垄断全球结算货币的时代,资本流动带来的利益几乎由美国独享,而欧元区的出现使资本流动出现了新的路径,导致了美欧资本间的竞争与争夺。
虽然美元占主导的基础性结构短期内很难改变,但是它每一点的变化,都会产生巨大利益。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日益减少的利润便可能诱发严重的冲突。如果采用传统的军事手段,不仅会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代价,也可能刺激资本外流避险,导致两败俱伤。
因此,创造“溃疡面”,在关键时刻有意激化矛盾、触发争端、形成战乱,可以有效地改变资本的流向和速率。“溃疡面”战略,正是美国打击对手以维持其经济与政治霸权的重要手段。
石油曾是现代工业的血液,现如今,石油又成为了重要的金融工具。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控制,看重的不再是石油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和超额价值。于是当萨达姆准备把欧元作为石油计价工具时,美国便对昔日的盟友动武;当伊朗试图保持石油产业的独立性时,美国发动了对伊朗的制裁。美国披着“核问题”的幌子,频繁插手、干预中东局势。
这一系列错误干预最终导致“伊斯兰国”横空出世,成为世界产油区的“溃疡面”。对美国的全球霸权,以及通过全球霸权获取的金融利益来说,维持中东的混乱,也许不是最理想的局面,却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尽管中东地区的混乱给该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自诩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却不见得会因此而牺牲丝毫自己的利益。
相似的还有在中国周边制造的“溃疡面”。“天安舰”事件,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都是美国在中国周边以外力刻意制造的安全问题,它们无一例外地是为了阻碍中国与周边经济体在经贸上的紧密合作。可以推知,美国不会放弃任何在中国周边创造“溃疡面”以遏制东亚经济合作的机会,“溃疡面”战略也必将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02
欧俄“溃疡面”早有渊源
欧俄之间的“溃疡面”早有渊源。自苏联解体之后,处于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乌克兰一直处于接近欧盟还是接近俄罗斯的纠结之中,据2002年乌克兰一项民意调查,选择接近欧盟和俄罗斯的民众各占31%,而选择美国的人只有4%。应该说那时乌克兰政治家的战略选择还比较符合民意基础。但自那之后,美国和欧盟在乌克兰国内大力推动“民主进程”,以推动东扩进程。
美国支持系列非政府组织在乌克兰制造在经济,政治,安全等领域摆脱俄罗斯控制的舆论,扶植乌国内的反俄势力,欧盟则以吸纳乌克兰为成员国来吸引其摆脱俄罗斯的影响。然而两国在对乌问题上的目标实际有不小的分歧。
这一点在德法与美国对于乌克兰问题走势的不同态度上表现了出来。欧盟只想要完成经济上东扩的目标,无意触动俄罗斯的底线,长远来看,甚至不排除逐步将俄罗斯纳入德法主导的欧洲经济体系的可能性,这一点与俄罗斯的“欧亚联盟”计划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而美国在乌克兰的目标则是将其作为欧俄之间的“楔子“,防止统一的大欧洲出现。因为一旦俄罗斯成为统一欧洲的一部分,将成为美国全球霸权的最有力挑战者。
欧元体系的出现本身就是对美元霸权的巨大挑战,因此以欧洲资本扩张为实质的欧盟东扩必将遭到美国的阻挠。美国通过制造“乌克兰危机”,使乌克兰成为了欧俄之间的“溃疡面”,成功地分裂了欧俄关系,扼杀了欧俄合作的空间与可能,以维系美元的霸权,抑制欧元的扩张。
03
欧俄“溃疡面”再发作
距离“乌克兰危机”已经八年的今天,俄乌冲突再起。经过对比,我们会发现当前的局势与八年前有几分相似。经济上北溪-2管道项目是欧俄合作、欧元扩张的契机,但客观上损害了乌克兰的利益;政治上北约东扩,乌克兰想要倒向西方又激发了欧俄矛盾。因此利用俄乌冲突再次“刺激”欧俄间的“溃疡面”成为了美国自然而然的战略选择。
据此,美国“拱火”俄乌冲突的战略选择大致可以概括为:通过支持乌克兰来打击俄罗斯,控制欧洲并且破坏欧俄之间的经济友好关系。
对乌克兰的支持表现为:通过舆论煽动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从而激起北约对乌克兰的扶持和增援,以对抗俄罗斯的强大军事压力;第二,以维护乌克兰的经济利益和保护欧洲能源安全为借口,抵制北溪-2管道项目;第三,加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与威胁的力度,从经济上向俄罗斯施压,以支持乌克兰。
对俄罗斯的打击表现在:第一,煽动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向普京施压,从而加剧俄罗斯的战略困境,挤压俄罗斯的谈判筹码与安全空间;第二,通过煽动战争,激起俄罗斯军演与军事加码,同时施以经济制裁,从而加大俄罗斯的经济压力,使其本就不太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第三,通过反对北溪-2项目的进一步推进,防止俄罗斯对欧影响力扩大,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增长。
对欧洲的控制则体现在,第一,通过俄乌冲突来拉拢和绑架欧洲,“复活”北约,以挽回其因阿富汗仓皇撤军而损害的“盟主”形象,维系美国对欧洲的号召力与影响力;第二,通过阻挠北溪-2号,来巩固美国对欧洲的主导力与控制力,更重要的是防止欧元扩张抢占美元份额,从而使之难以抢占美元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巨大收益,以巩固美元霸权,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
与此同时,作为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竞争对手,美国也希望向欧洲出口更多的天然气,抢占欧洲市场,从中盈利并且进一步提升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力。
对欧俄关系的破坏则表现为,第一,煽动俄乌冲突,激发北约与俄罗斯的矛盾,引发军事对峙,导致关系紧张;第二,经济上制裁封锁俄罗斯,并令北溪-2号强行搁置,俄欧经济合作难以开展。
04
结语
本文并非断言美国正在执行“溃疡面”政策,仅意在推测其决策动因和政策后果。显然,美国在欧俄之间恶意制造“溃疡面”是导致国际局势动荡的根源和罪魁祸首。俄、乌、法等国也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美国煽动战争风险的不满与反对。只是反对归反对,各国政府如何应对才是真正需要审慎思考的命题。当前局势仍充满变数,我们且静观各国的政治家们如何处理这一场纷繁复杂的边境危机。
作者 | 李翔飞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4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