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B头4(ID:Beetou4)
谷爱凌夺冠后,博士身边几乎所有朋友都预订了滑雪场的门票。
但滑雪毕竟是极限运动,只摆弄过键盘的手也很难上来就驾驭滑雪杖。
为了把他们从伤痛边缘拉回来,博士翻出了几个月前关于滑雪杀伤性的研究报告,并及时做了修改与增补,升级为2.0版本,希望各位读者老爷们一并过目。
每年雪季一开始,骨科医院的病床就发出了阵阵哀鸣。
居高不下的致伤率,让人怀疑滑雪场早已与骨科医院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一张拥有层层包浆却又历久弥新的截图,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赛博流浪。
雪季、干瞪眼——群名开篇明义,群昵称更是凑成半部苦难史。
而前缀数字则直接说明了这个群的历史悠久——前一个数字18代表本群始建于2018年,而后一个数字,则在新老干瞪眼滑雪人的薪火相传中逐年增长。
病友间的交流总是亲密无间的——我懂你肋骨骨折后会呼吸的痛,你理解我尾椎骨挫伤后的出恭不畅。
在300人的群聊中找到摔伤位置一模一样的人,其概率远远低于寻觅同样的生辰八字。
九折臂而成医——这是屈原盖章过的前瞻性极限运动康复理论,而正统的干瞪眼群,也早已经学会了用医学图标书写大家的战损情报。
从寥寥几笔到千头万绪,复杂程度不亚于《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开枝散叶。
而滑雪从冷门极限运动变成热门伤痛项目,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叛逆期很长的郑钧,在30岁独自去滑雪后摔断鼻梁骨,一登山万科股价就跌的王石,在60岁开始挑战单板后摔断两根肋骨。
但名人的亲身示范,仍拦不住有人喝了两大碗鸡汤,就上了从雪场到医院的单行道。
新手们挑战极限运动的莽撞,早已被保险公司识别成自杀式恐怖袭击的源动力。
另一边,骨科概念股乘着冬奥的东风,从一众比谷爱凌还会跳的A股之中杀出,成为打开财富自由大门的密码。
国内骨科耗材龙头企业,果真在财富密码公布的第二天迎来了市值飙升。
但并非所有人都甘心做别人财富膨胀的垫脚石。
为了避免打着钢板安度雪季,初入雪场的人通常会装备防摔保护神——“小乌龟”。
龟身柔软耐操、龟爪稳定牢靠,每一个雪场新人都感悟到了请神上身的强大。
来源:抖音@阿勒泰雪狐单板冠军
虽与一身专业滑雪装备格格不入,却可以不给身体留一丝与地面接触的可能,脆弱的心灵也有了一丝安全感。
只可惜请神容易送神难,新手需要对“小乌龟”的弹性有清醒认知。
佩戴“小乌龟”乘坐缆车时,过于强劲的弹性随时可能将佩戴者推下缆车,也将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所有人头顶。
初入雪场的新手,时常化身火箭人,顺手抽检护栏的质量。
滑板多年的小刘同样被滑雪所吸引。在他看来,坡度越高越是刺激。
为了追寻多巴胺的飙升,凭借自己半职业极限运动员的胆量,小刘来到最陡的雪道——幸得滑板磨出来的保命经验,他死里逃生。
落地后顺势翻滚缓冲可避免受重伤
更多人没有小刘那么灵活,刹车不及时的他们只能被担架抬走,送往著名的积水潭医院。
来源:抖音@黑桃K
在雪场,青铜玩家与王者同场竞技,受伤的却往往是王者。
失去制动的新手化成自带追踪的鱼雷,任王者左闪右躲,他们能精准命中靶心,有时伤口的直径甚至在2cm以下。
被新手冒犯的后果,显然不只是“一阵剧痛”就可以概括。
后庭受伤的头号玩家总会回到雪场,当初在高级道乱莽的新手,却比韭菜更新得还频繁。
让新手们在休息日的凌晨六点乘上郊区大巴,前赴后继前往雪山的,或许只是一种中产阶级的迷思。
身体早就进入亚健康状态的他们,突然参与一项极限运动,受伤是预料之中。
直到躺在骨科病床上之后,他们才开始从头了解起滑雪这项运动——
学习入门时应该熟读的教材:
练习把腿摔断后的上厕所方法:
乃至于寻找受伤后可以参与的运动:
汲取了前人经验的滑雪新手,也学着缩短预定的行程——拍够100张照片就回城吃火锅,这或许就是当代青年的达达主义。
至于雪场,还是留给那些极具体育精神的人吧。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