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萝严肃(ID:missluobeibei)
为00后尖叫的一天,上午谷爱凌在第二跳失误之后稳稳完成第三跳,拿下自由式滑雪坡面技巧银牌;下午苏翊鸣获得单板滑雪大跳台金牌。
真是少年得志啊,苏翊鸣还有3天就过18岁生日了,现在已经是一金一银两块奥运奖牌在手,他也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冠军。他在去年许下的生日愿望已经实现了两个了!
冬奥开始前就有人发现,谷爱凌和苏翊鸣的童年还有交集。两个人一同出现在一部名为《少年志》的记录短片中,该短片最近一直是B站热门。
短片的缘起是导演张绍波接触滑雪后成为一名滑雪运动拍摄导演,认识了很多滑雪运动员。在五年前的2017年,谷爱凌和苏翊鸣两个少年已经是国内滑雪运动中表现非常突出的小运动员了,因此成为了他的拍摄对象。(据北京青年报张绍波访问。)
现在回看这部纪录片真是扑面而来的青春可爱与希望。
谷爱凌和苏翊鸣会一起训练,相互看对方蹦床。
也会换装备滑雪试试看。
还会在一起交流滑雪设备心得。
五年前的两个人有很多共同点:都喜欢滑雪、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未来还都是未知数但充满无限可能。
两个人一直是好朋友,相互加油和鼓励,在同一届冬奥会上创造历史,可称得上是真·顶峰相见。
这种人生还会被概括为两个字:爽文。
谷爱凌摘金时,人们关注她是精英家庭、超强学霸,还有出色的外形条件和时尚度,奥运前随便拍一下给运动员发的服装就像在T台走秀。
网上有个经典问答:“上帝到底关了她哪扇窗?”“和你聊天的窗。”
苏翊鸣同样是“从小开挂”的孩子,他不仅是天才滑雪少年,还是小童星,参演过多部影视作品。
最有名的是《智取威虎山》里的小栓子。
当时的戏份就是滑雪。
因此奥运前徐克携全剧组来给小栓子助威了。
就在2018年,苏翊鸣的微博页面上还能看到很多自己参演作品的宣传,包括《生逢灿烂的日子》《摇滚小子》《狼殿下》。
最终他确定放弃演艺生涯,是因为要专心滑雪。
看到这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光彩夺目的履历,大家一边赞叹一边也会觉得,好像太遥远了。别人的爽文人生,像是人生中了头彩,究竟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五年前滑雪导演张绍波拍摄《少年志》的动机是:“觉得两个家庭的教育都很有特点,决定以两个家庭的教育思想为主题进行拍摄。”
现在回看《少年志》,也能发现,重点不是“孩子如何天才”,而是“孩子得到了怎样的教育”。
两位天才少年都没有什么苦大仇深的目标,没有背负着多大的重担,他们喜欢滑雪就是因为喜欢而已。
谷爱凌的母亲就喜欢滑雪,谷爱凌也是对这件事耳濡目染。滑雪对她来讲不是个苦差事,是想到滑雪就会开心,有动力坐在车上写作业休息等着到场地去滑雪。雪季对她来讲就是快乐的季节。
年幼的苏翊鸣说,不想把滑雪当成专业,怕专业天天练习会很腻,就不喜欢了。
类似的想法谷爱凌也有:现在玩滑雪是因为快乐,以后要是不快乐,那就不滑雪了。
从小,这两个孩子考虑的就是“喜欢”。
作为家长,谷爱凌的妈妈和苏翊鸣的妈妈,都是励志而不高压。
前几天流传甚广的“妈妈不要求谷爱凌考斯坦福”就出自《少年志》。每次谷爱凌说因为家长都是好大学的就应该要上好大学,谷爱凌的妈妈谷燕就说,不是必须上斯坦福,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喜欢”是家长鼓励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
苏翊鸣的家庭也类似,给了苏翊鸣充分的选择。
在家庭影响下,苏翊鸣四岁开始滑雪,六七岁的时候,滑雪水平就超过了父母。
爷爷奶奶也会觉得滑雪很危险,但也没有坚定反对。苏翊鸣的父母也没有说孩子将来一定要干嘛,只是给他支持。家长跟苏翊鸣沟通的关键词是:好玩。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从小练滑雪的孩子很有钱,有钱人的孩子当然有很多选择,家长当然不焦虑。
是,一部分的事实是这样。但另一部分呢?
有时细节更能说明问题。
谷爱凌在中国补课时跟周围的孩子都不一样,十几岁的她可以披挂叮叮当当的首饰,化妆,漂漂亮亮地补课。
这种坦荡的爱美和自己能做主自己打扮而得到的自信,不需要任何财富,家长都可以给,只要放手让孩子选择就好。
但是现实里,大家的童年回忆都是“爱打扮不学好”“奇装异服学校禁止”“心思花在外表上影响学习”。
苏翊鸣从小到大都是一头长发。在国内,留长发的男孩子可能遭遇什么?反正苏翊鸣的妈妈没有管他。
家境好的孩子,可以从高成本兴趣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什么骑马钢琴滑雪这类。当然,这没错,这些爱好散发着富足的味道。
可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有没有自己的爱好呢?当小孩喜欢看闲书、看漫画、看电影、喜欢游山玩水、对开放式问题胡思乱想时,能不能被允许呢?
可能大多数孩子需要的甚至不是“鼓励爱好”,仅仅是“允许爱好”“允许放纵”。或者说,不是“怎么管理”,是“不要管理”。
谷爱凌可以在下雪天吃冰疙瘩,妈妈笑嘻嘻地看着她。我看这条视频里最多的弹幕是:我要是这么做,我家里人非得打死我。
谷爱凌可以爬树、爬墙,得意于自己就是个爬墙的女孩。有多少人小时候能得到这种撒野的空间?
苏翊鸣的家庭更中式,爷爷奶奶知道他滑雪很危险,更倾向于他去演戏。
但是苏翊鸣最终选择了职业滑雪,父母没有异议,也没有想什么演戏更安全赚钱更容易,就是全力支持,找教练,保护好他。
苏翊鸣父亲苏群接受采访时说:“既然他要走职业道路,那我们就为他找教练训练。滑雪运动员面临许多危险和伤病,我们也要做充分准备尽可能规避。”(据新京报》)
现在回头可以推测,冠军的父母选择了让孩子滑雪,培养了冠军;可是当未来不可知时,这样的家长培养的不是冠军,他们选择的根本是外人认为“疯狂”的行为。
滑雪是一项什么样的运动?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大跳台角度大家感受一下也能体会到风险了。
(via小红书@ZY体育)
谷爱凌受伤时一度失忆。
苏翊鸣受过的伤也是很惊人的,他曾经一周摔坏四块滑雪板。
苏翊鸣有一次滑雪受伤,妈妈却告诉他,你不能因为受伤就放弃滑雪,因为你不能因为挫折放弃自己努力了很久的事情。
当家长决定支持孩子投身滑雪时,孩子还不确定是否会走专业运动员的道路,也不一定有练出全球最高水平的希望。这仅仅是孩子要“玩”,仅仅是孩子“喜欢”。
孩子喜欢,就能全力支持,这并不是有钱就能做到的。
某些玩乐可能是收费昂贵的,对“玩”的态度不是。
谷爱凌的妈妈喜欢玩,所以带孩子不设限地玩,她把自己的教育概括为“言传不如身教”。能得到这样空间的童年,是值得羡慕的。
苏翊鸣的父母也是自己很爱玩,在支持苏翊鸣滑雪之余有自己的生活。之前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参加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的资格赛和决赛的时候,苏翊鸣的爸爸妈妈还在海南旅行,是在酒店看的比赛。今天这次比赛他们才来到现场。这种心态就和鸡娃的家长有区别吧。
几次滑雪比赛下来,很佩服参加年轻运动参加竞技体育的心态。
谷爱凌预算都有失误之后,但每次失误后不是微笑就是吃韭菜盒子,之后第三跳都能发挥得好。
前天忽然下雪比赛延期,谷爱凌高高兴兴发了照片改日再战。
昨天预赛,她比赛时还能抽空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之前有波折的都是预赛,今天的决赛,谷爱凌第二跳失误,让观众都紧张了,想的是“平安就好”,没想到她还是稳稳拿下第三跳。
滑雪是个很容易失误的项目,因此会去掉最低分哪一跳,而谷爱凌是早就习惯了这种运动的意外概率,她早很轻松说自己第一第二跳会失误,之后能跳好,因为喜欢压力。
苏翊鸣的第一块银牌其实应该是金牌,裁判后来才承认看漏了别人的失误。今天,他终于得到了这块金牌,觉得他心态也是超级好了。
而我们这种考试综合征患者,就算已经忘了怎么做题,也会在工作后的若干年都反复做梦梦到高考,实在是羡慕冠军们这种强心脏。
看到谷爱凌和苏翊鸣也会想,热爱而参加比赛的人,应该是真的做到了“重在参与”和“突破自己”,而非金牌至上吧。
这好像是个悖论:越喜欢这件事,越能全情投入,越有可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而当旁观者从“怎么才能获得这么好的结果”开始问起时,就已经错了。
冠军的辉煌和我们到底有没有关系?
如果是想找“刻苦”“自律”这类,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刻苦和自律做完这些的,是因为喜欢而做完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