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作者: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济周刊(ID: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正在进行,谷爱凌在空中划出最漂亮的圈,最终稳稳地落在了首钢滑雪大跳台那条高高雪道的地面上,在惊艳世界的同时,也让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成功“出圈”。
“雪飞天”位于北京石景山区,在首钢老工业园区内的冷却塔旁,首钢滑雪大跳台似一条优美流畅的飞天飘带傍湖畔而起。

 

“雪如意”与“雪飞天”同样名扬天下。在河北张家口崇山峻岭之间,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如一柄巨大的如意,依山峦而卧。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2月10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雪飞天”“雪如意”的总设计师张利,揭秘这两座跳台从创意到建成的历程。
戴一副黑框眼镜,文雅谦和,富有磁性的声音掷地有声,这是张利给人的第一印象。
“当我还是建筑系学生的时候,我自己都没想到,未来有一天会与北京冬奥会结缘。”张利向记者娓娓讲述他与冬奥的“缘”,以及“雪如意”和“雪飞天”背后的设计理念,言语中透露出对时代机遇的感激。
2014年10月,基于建筑师的专业背景和国际交流能力,张利被征召到申请北京冬奥会团队,承担北京冬奥会申办陈述中场馆规划部分的准备工作。此时的他有三重身份:任职北京冬奥申委工程规划部副部长、场馆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负责人、陈述人。
2015年7月31日,作为北京冬奥会申办陈述人,张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标准的伦敦腔、无可挑剔的专业水准、面对外媒的机智应答,充分展现出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
申奥成功以后,张利完成了作为陈述人的任务,但是作为建筑师,他担负的重任才刚刚开始。
2016年,基于对张利建筑专业的认可,北京冬奥组委和河北省政府经过遴选决定,由他牵头负责设计位于首钢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场馆和位于崇礼太子城的竞赛场馆群(包括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上项目场馆。
让他难忘的是,张家口赛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赛后的利用问题,并为此费尽心思。
“除了赛道设施以外,‘雪如意’从顶峰到底部,隐含着一条游人专属的旅游线路,这是我们附加设计上去的。此外,‘雪如意’顶部还有一个大圆环,远远望去像一艘飞碟。这是我们设计的可容纳500人交流活动的顶峰俱乐部。在北京冬奥会结束以后,可用于举办会议和会展、接待旅游观光等。”张利说。
酷炫绝伦的“雪飞天”,在设计中也颇费周折。
张利是地道北京人,上小学时曾去首钢学工(当时小学生的社会实践),一去就是一天。四个冷却塔,加上后面的西山和前面的冷却池所形成的一道天际线,深深地镌刻在了他的记忆中。这道天际线也是首钢人以及那个时期北京人永久的回忆。
当时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未来能以建筑设计师的身份参与到北京冬奥场馆的设计中,并且在设计首钢园区内的滑雪大跳台时,要重点保留首钢天际线。
“跳台的放置,肯定会改变天际线,因为在冷却塔边上多了一个新的构筑物。我们的设计首先是让人接受这个改变,其次是让天际线得到延续。这里面动了很多脑筋。”张利说。
为达到最佳设计效果,他将“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用于滑雪大跳台的设计中,即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从最朝东南的角度开始,每五度设置一个测试场景,根据这些测试数据确定跳台的最终方位。
最终,跳台结束区往湖面以下沉了五米,目的是为了让跳台整体看起来不会比冷却塔高,而是从冷却塔的高度顺延下来的一条曲线。
“就是电视转播上巴赫跟谷爱凌碰拳庆祝的那个地方,比外面的地面低下去5米。这些都是为了让天际线得到很好的延续。”张利说。
从本科一直到博士毕业,多年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浸润,让他身上散发出对于建筑艺术的完美追求。无论是“雪如意”还是“雪飞天”,张利在设计中均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在他看来,通过北京冬奥场馆设计传递中国文化信息,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种责任。
“任何一个好的设计,都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最好的体育场馆是要把人的普通生活纳入到设计中去。基于这次北京冬奥会所强调的可持续理念,我们不仅仅考虑做一次盛会,还要同时考虑这些冬奥场馆在赛后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张利如是说。
他很期待这些冬奥场馆在赛后能被证实可以跟生活结合得更好。
让张利颇感欣慰的是,由他担任总设计师的首钢大跳台,于去年10月获得了2021世界未来城市计划奖IUPA一等奖。每年的IUPA,是从全球征集的80个候选项目中选出,旨在表彰那些对公共空间和生活,乃至对人类有益的杰出城市与建筑作品。
对张利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夜幕中的雪飞天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雪如意”和“雪飞天”均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经济周刊》: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张利: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的赛道曲线是“S”型,当我们拿到赛道的s型曲线以后,就去寻找和“S”型曲线比较契合的所有可能的中国文化元素,想出来不下一百种各式各样的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像,从圈椅扶手、博古架图案、祥云图案到剑鞘等。在这上百种最可能出现的形象里,大家对“如意”的认可度最高。
形象确定了,但是对于“雪如意”的造型最终能否付诸实践,我们并不确定。因为跳台顶部圆台的直径需要达到80米,这在此前还从未有过。我当时询问了国际雪联前跳台滑雪竞赛主任瓦尔特·霍费尔的意见,他沉吟了半晌说:“你要是真的能把这个场馆做赛后利用而且能够用得很好,我觉得没什么不行”。他也发现其实世界上所有的跳台都很吸引游客,但是因为顶部空间普遍较小,上去以后没事干,所以没有办法成为完整的文旅项目。而“如意”造型和与运动场馆赛后利用的完美契合,应该对跳台场馆成为文旅项目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的创意来自哪里?
张利:最开始我们是从大跳台的英文Big Air联想到的,“飞天”就是尽量地向空中腾飞。于是,我们就去找敦煌石窟的仕女飞天壁画,看到了仕女身上的飘带,觉得用衣物来表达运动的痕迹,和这项运动很吻合。现在大家看到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三条“飞天”彩色飘带的形象,就来自于敦煌飞天壁画。关于那几条飘带,从色彩到几何形状,大概经过了三、四十种不同的设计才确定下来,其中包括材料的实现、色彩的确立,以及用什么样的工法加工等等,这些都是一个特别让人担心的过程,因为一旦做坏了就改不了了。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雪如意近景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雪如意”和“雪飞天”两个跳台设计难度不一样
《中国经济周刊》:“雪如意”和“雪飞天”相比您此前设计的其它建筑,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张利:最大的难点是我们对冬季运动项目不熟悉,算是一个从零学起的过程。从申奥开始,我们就去学习了解冬季比赛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只是在电视上看过。“雪如意”和“雪飞天”这两个跳台的设计,就更为特殊。不过也还好,最后都找到了设计的“命门”。其实,用于竞赛的建筑设计的核心就是赛道的曲线,这两个跳台的设计就是计算出了运动员滑行飞过的曲线,建筑其实就是为了承载这个曲线。
《中国经济周刊》:如何评价“雪如意”和“雪飞天”这两个跳台的设计难度?
张利:这两个跳台设计的难度都很高,但具体的难点是不一样的。“雪如意”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以往冬奥会的跳台在赛后利用方面不是太充分。而跳台滑雪在我国还不是很普及,运动员的实力也不是最强的,所以赛后场馆怎么利用是我们考虑的重点;与此同时,这些运动场馆大多在山体内,每一届冬奥会跳台滑雪又是最高的人工设施,因此,在设计时,我们给自己定下了除了完成比赛以外的两个特殊目标:一是要有中国文化识别性。此前索契、温哥华、都灵的跳台滑雪场馆建筑,看上去都差不多,我们这次要有区别。二是坚决把赛后利用直接做到赛时的建筑中,不能像有的冬奥会那样,为了赛后利用,比赛结束以后又在闲置的跳台旁边山体上再开发一个儿童乐园。所以,在我们的设计中就有了“雪如意”上面有一个顶峰的空间,下面有一个体育场的空间。
《中国经济周刊》:“雪飞天”作为第一座将工业遗产再利用的竞赛场馆,设计的难点在哪里?
张利:“雪飞天”的设计难度,跟我们此前在城市中做建筑设计遇到的挑战,特别是做工业遗产类的建筑挑战是一致的,就是怎么延续工业记忆,怎么能够更顺畅地把工业遗产的空间还给城市,变成城市人民能够享受的公共活动的空间。“雪飞天”的赛后利用倒不用担心,因为我们开始设计的时候,首钢园区的口碑已经很好了。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雪如意顶峰室内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将“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用到场馆设计中
《中国经济周刊》:在设计“雪如意”和“雪飞天”过程中,您将“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用于冬奥场馆的设计中,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利:“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是一项新技术,即用虚拟现实的办法去模拟,其实就跟我们玩很逼真的游戏一样。因为现在有了虚拟现实技术(即利用计算机生成一个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我们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甚至可以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以前建筑最大的风险在于,房子盖起来前,大家都是看着图纸和模型想象,等房子真正盖起来以后,很多人包括建筑界的专业人士会觉得跟自己想象得不一样,现在用“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以后,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次我们将“人因分析与设计干预方法”用于冬奥场馆中,当你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后,我们可以追踪眼球瞳孔关注的地方是哪个点,同时去测量体表皮肤的电流曲线,基本上就能知道哪些是他认为好的方面,哪些是他认为欠缺的。我们再根据人体对建筑的这些反馈,去调整和优化,这样就不会让建筑完成后跟预期差得太远,极大提升了设计决策上的安全系数。简单来说,就是在一所房子盖起来之前,我们能让人们体会到好像这座房子已经盖起来了。
《中国经济周刊》:首钢滑雪大跳台号称世界上第一个永久单板大跳台,如何理解“永久”的内涵?从技术角度,如何做到“永久”性?
张利:“永久”意味着首钢滑雪大跳台以后就不会拆了。此次冬奥会之前的滑雪大跳台,只是临时的跳台。作为一项相对极限的运动,滑雪大跳台的粉丝群基本上是城市人,在欧洲和北美一般都集中在城市广场,有时候兼做商业比赛,一直没有永久性的跳台。其坏处在于因为是临时搭建的,跳台的稳固程度会下降,会晃动,运动员在比赛时的感受就不太好;另外,跳台的落差高度、坡度和赛道宽度都不可能做得很大。所以,国际冬奥组委一直想做一个永久性的滑雪大跳台,直到北京冬奥会,就做成功了。
既然是一个永久结构,就要用到类似桥梁的技术,要让它接地的支撑点尽量地少,越少就越轻盈;同时,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跳台给运动员的反馈就越具弹性,这让运动员的感受有极大的提升。              
对话总设计师张利:冬奥会之后,“雪飞天”“雪如意”还能怎么赚钱?
可持续利用是未来建筑的设计趋势
《中国经济周刊》:跟世界上举办冬奥会的其它场馆相比,“雪如意”和“雪飞天”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张利:首先,从竞赛规则的角度,“雪如意”和“雪飞天”肯定体现了最新的技术水平。相比夏季项目,冬季项目整个的竞赛工艺和技术是不断提升的,竞赛曲线也在不停地更新。作为新一届冬奥会,采用的竞赛曲线,即运动员滑降的坡度,从加速到腾空的弧线设计,以及经过轨迹的预期拐点位置等都是最新的。
其次,助滑道技术是最新的。比如“雪如意”的助滑道,是以前冬奥会从没有用过的。以前只是陶瓷颗粒,这次是冰助滑道,运动员会更喜欢。再比如“雪飞天”单板大跳台,本身是作为永久性的结构来建的,不仅要考虑到对运动员的支撑力,还要考虑运动员在上面滑降时的感受,坡度包括曲率变换处的衔接曲线等,就需要做得更精准。这种结构与以前用脚手架搭建的跳台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从比赛的角度,不用回避这样一个结论:因为技术进步,我们的场馆是目前最新的、最好的。
《中国经济周刊》:可持续利用是不是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张利:不光是运动场馆,所有的建筑都存在利用问题。现在回过头看过去50年建筑发展的过程就很清楚。大概在20世纪前半叶(1900–1950年这段时期),大家觉得建筑只需要完成一种功能,应该专用,比如教室就应该完成专门教室的功能,完成得越专越好;后来发现这并不可取,因为技术变革太快了,这个建筑是按照当时最喜欢的模式建设的,但是用不了多久就过时了。时代在进步,现在我们常说的柔性功能建筑设计(也叫韧性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在灵活性上要具有包容变化的能力。
《中国经济周刊》:作为“雪如意”和“雪飞天”这两个跳台的总设计师,重担之下您的压力大吗?
张利:参与任何重要项目,特别是要担负一定责任时,没有压力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要保证最后能够向公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其实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这些重大项目,往往不是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孤军奋战,在我国治理体系下,是整个行业甚至跨学科优秀人才一起合作攻关。因此,我理解压力肯定有,但压力是正向的,压力的更大意义在于,能够带给我们学习、了解和提升的机会。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7383.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0日 下午12:50
下一篇 2022年2月20日 下午1:0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