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热爱生娃了?

作者:虚声

本文转载自:虚声(ID:lxlong20)

01 一组数据
生育率下降这种事,之前热过,现在正被暂时性遗忘。
毕竟生育率大幅下降虽然事关国家民族前途,但终究还是遥远的;大伙都要为眼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忙碌或焦虑,更关心国家是否放水救房地产(比如多城降低首付比例)。
对我这种“历史过客型”的人来说,永远会关心人口结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因素是文字搬运工的使命,就是要关注家国事;另一个因素是立体史观大周期律中,人口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物力。
一个众所周知的规律,就是大凡经历过工业化之后的国家或民族,生育率都会大幅下跌。东亚华夏文明圈的中日韩,下跌得尤其狠。究其原因,好几火车皮,今天这篇文章不分析东亚,而是讲讲德国。
为啥讲德国?是因为我昨天看到这样一个数据:
2021年,德国总人口约8300万,日本总人口1.26亿;即德国人总人口约等于日本的66%。
2021年,德国生娃约74万,创过去30年新高;日本大约80万,创二战后新低。德国新生娃的数量约等于日本的92%,基本持平。
简单来说,德国人口总和生育率(该国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大幅领先日本;这个数据非常值得分析。
德国和日本有诸多类似之处:
1、德国和日本都是二战的战败国,都被炸成废墟,且被美国驻军。
2、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都在战后腾飞,如今都是高度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
3、德国和日本总和生育率都很低,老龄化严重;但是现在德国回升到了1.54,到了欧洲中游水平,以前德国的生育率在欧洲垫底。
德国热爱生娃了?
为什么德国生育率可以提升?答案有3个层面: 
02答案一,常规福利和补贴 
早在1976年,中国尚未改革开放之时,联邦德国法律就规定不准许解雇孕妇,并给予孕妇6个月的职位保留。
到了1989年,中国在加强一胎化政策时;联邦德国已经开始鼓励生育:一个家庭的第一个孩子每月可领50马克儿童金,第二个孩子每月100马克,第三个孩子每月220马克,接下来的每个孩子每月240马克。随后德国的补贴标准持续提升。
育娃母亲第一年工资全额发放,第二三年如果不去上班,保险由政府支付。
育娃爸爸可以在家照顾一年,工资由政府支付。
孩子从出生到25岁政府每月给钱:
出生前18个月,每月300欧奶粉钱;随后每月200欧。
生育孩子越多,补贴越多。
生育三个孩子的家庭,夫妻一个可以申请长期在家带孩子,工资由政府支付,相当于原来工资的65%。
德国的这种生育激励政策在2011年后开始取得明显效果,德国出现新生婴儿数量上升的状况,过去十年每年新出生人口都在70万以上。
话说回来,生育激励政策并不新鲜,现在所有发达国家都在搞福利和生育补贴。即便是刚刚结束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也开始搞生育补贴了。
那为什么同样是补贴,德国人口生育率回升,而日本却依然往下跌? 
03答案二,移民和难民 
东亚中日韩,都是非移民国家;而欧洲不是。
冷战结束之后,美欧一直高举全球化大旗,吸收全世界移民。
德国作为欧洲扛把子,一直也在吸收移民。不仅如此,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几场战争,导致大量难民跑到欧洲核心地区。
由于难民来自第三世界,跑到福利好的欧洲之后,就会安心生孩子。某种意义上来说,移民和难民推高了德国生育率。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东亚中日韩人口密度本来就很大,不可能大量接收移民和难民;相反还非常警惕(如历史上五胡乱华的教训)。
尤其是号称欧洲最自由的法国,白人比例正迅速降低。也许再过一两代人,法国就会变成第二个南非。
如果大家觉得这话是危言耸听,看下法国男足国家队照片,感受下。
德国热爱生娃了?
实际上法国现在就走在南非化的路上。当然现在还是量变阶段,未到质变。
当年的南非既不是联合国五常,也不拥核。
未来某个时间点,法国真正意义上南非化了,基本上就是未来版的五胡乱华。别的不说,核问题如何控制,就会让世界头疼。
相比法国,德国更为严谨保守一些,但也吸收了不少移民和难民。
因为移民和难民的影响,现在的欧洲右派也在快速崛起。法国右派政客勒庞,一直在推销她的保守主义思潮。
所以不论历史层面还是现实层面,东亚中日韩都不可能借助移民和难民提高生育率。
但要说德国人口生育率的回升,全靠移民和难民,也不尽然。即便抛开所谓的移民与难民,德国白人的生育率仍然高于东亚中日韩。
2017年德国一份针对非移民的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妇女、特别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愿意生孩子了。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人口专家佩茨施表示,十多年来,德国政治家们付出了巨大努力。如今儿童金、父母津贴、幼儿园等福利,已经被德国的年轻知识女性“欣然利用”。
为什么会如此?这才是今天要讨论的重点,涉及到产业战略布局层面。 
04 答案三,战略布局 
虽然同样是发达国家,但德国和日本的产业布局完全不同。
日本是搞大都市圈。比方说东京圈就占据了日本很大比例的人口和GDP,然后再加上大阪、横滨几个大城市,就是日本的精华所在。
相比之下,德国没有都市圈,而是搞均衡布局。
德国有很多小而强的一流城市,法兰克福、慕尼黑、汉堡、科隆、斯图加特,包括首都柏林,城市体量都不大;但都有鲜明的特色与强大的功能
德国热爱生娃了?
以法兰克福为例,人口不足百万,和中国的小县城差不多;但却是欧洲央行所在地,是欧洲仅次于伦敦的第二大金融中心、第二大航空枢纽,也是全球著名的会展城市。德国其他小城也有自己的特色。
那么德国这种模式和日本大都市圈模式,在促进人口生育率方面有啥区别?
很多去过德国的人都说,德国看起来像大农村。
按照大都市圈的视角看,德国均衡布局的方式,确实像大农村。但是在工业文明阶段,越大的城市越内卷,生育率越低。
大家看下中国人口生育率:
德国热爱生娃了?
1、中国范围内一线城市的人口生育率,如北京和上海,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2、亚洲范围内,东京人口生育率低于日本平均值,首尔生育率低于韩国平均值。
3、世界范围内,伦敦人口生育率低于英国平均值,纽约生育率低于美国平均值。
从这个层面就可以解释:搞都市圈的日本和韩国,同样出台了很多生育鼓励政策,生育率却难以回升;而搞均衡布局的德国人口生育率反而有机会回暖。因为都市圈的人口内卷,远胜“大农村”。
为什么都市圈更容易造成人口生育率下滑?逻辑很简单:大都市必然推高房价,从而造成城乡两极分化,女性往大城市挤,部分沦为剩女;部分男性被禁锢在农村,成为剩男;从而造成庞大的单身群体。
相比之下,均衡布局的城市,城乡二者差距相对小一点,内卷就小一点。
逻辑搞明白之后,回头看中国的生育率。
现阶段中国产业布局的思路和日韩一致,除了长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这种和东京差不多的经济圈之外,每个省还有自己的经济圈。
现阶段中国很多省都是穷尽一省之力供养一两个城市。如四川之成都、湖北之武汉、陕西之西安、安徽之合肥等等,都是按照经济圈的思路在布局。
所以现阶段的中国,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剩女群体之外,各大省会城市的剩女群体也在日益壮大。与此同时,那些难以在大城市立足(买房)的乡镇男青年,正在形成越来越庞大的剩男群体。
可以预期的未来,在大都市圈思维的主导下,人口结构问题将更为严峻。
写了这么多之后,个人认为从国家宏观层面上,应该仔细反思都市圈思维(即把大部分资源投入大城市)的利弊;应该多考虑借鉴一点均衡发展的模式。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7581.html

(2)
上一篇 2022年2月21日 上午11:33
下一篇 2022年2月21日 上午11: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