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宁南山(ID:ningnanshan2017)
这几天把2010年和202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均GDP排名对比了下,如下:
注意,全国所有的省份人均GDP相比2010年都是增长的,这个排名的变化反应的是各省市快慢的问题。
其实在全国各大省份中,跟大约十年前相比,在全国人均GDP排名中下滑最大的有两个地区,其中一个是东北,尤其是黑吉两省,这个媒体的报道较多,所以都知道东北经济增速下滑了。但我国有一个人口大省,2010年其人均GDP还排在全国第12位,到2021年大幅下滑到了全国第27位,被15个省份超越,从一个人均GDP全国中上游水平的省份成为了全国倒数第五名。这个省就是河北省,但是却几乎没有媒体报道河北经济排名大幅下滑这个问题,
现在回顾的话,其实原因和东北类似的,就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问题,河北是重工业省份,钢铁是河北第一大工业,钢铁产能占全国四分之一,在中国以外可以排到世界第一,
根据平安证券研究所的数据,2018年即使在压减产能的情况下,河北钢铁工业增加值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9.99%,而钢铁工业还会消耗大量的电力,铁矿,煤炭,生产装备和基建等等,因此实际上钢铁工业相关的增加值是大大超过河北省工业增加值的五分之一的。
看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就知道了,2018年河北钢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602亿元,占河北工业的30.66%,实现利润908亿元,占河北工业的41.05%。
简单的说,即使在压缩产能的情况下,河北省钢铁工业在2018年仍然贡献了河北工业增加值的20%,以及超过30%的营业收入和超过40%的利润,另外河北省的铁矿,煤炭产量,发电量,装备制造等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了钢铁工业,因此钢铁工业对河北来说非常重要,过去的十年间中国钢铁工业压缩产能,以及环保等,都对河北省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就是半导体,电动汽车,智能终端,互联网等新产业崛起,但河北省在其中占比很少,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得新的新兴先进产业发展起来。
除了东北和河北以外,人均GDP下滑5名以上的省份其实还有一个,那就是山西,只不过这个表格比较的是2010年和2021年,而2021年山西受益于全国煤价大涨,经济增长竟然达到了9.1%,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所以基数较低的湖北省,以及在政策加持下发展快速的海南省。
这使得2021年山西的全国人均GDP排名一下子比上年上升了9名,从第26名上升到了第17名,比2010年的全国第18名还前进了一名。不过如果是2010和2020年比较的话,那山西的全国人均GDP排名就是从第18名下降到第26名,下降了9名。
山西下滑也是类似的原因,那就是产业结构偏向重工业,尤其是煤炭相关。
从2014年东北经济失速媒体开始大面积的报道以来,新闻报道高度的聚焦在东北地区,但其实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是东北+河北+山西三个地区成为全国人均GDP排名下滑最大的,尤其是河北和东北。
我觉得新闻报道是具备误导性的,只是把目光高度的聚焦在东北,让人潜意识里以为经济增速下滑似乎只是东北的问题,或者说只有东北最严重,这会在寻找原因时出现误导,还出现“投资不过山海关”之类的段子,要知道山海关的一边就是河北省和山西省,在吸引外资方面其实都比不上另一边的辽宁省。
其实这三个地区下滑的原因其实非常类似,就是产业结构原因。
寻找背后的共性问题,那就是我国的北方地区在重化工业方面占据着优势,
支撑近代工业革命的煤–钢–油体系,主要首先在我国北方进行建设,总体非常完善,
像2021年的产量,
河北是我国第一粗钢生产大省,辽宁全国第四,山西全国第五;
煤炭方面山西是我国第一煤炭大省;
东三省的石油产量都在全国前十位,合计占了全国石油产量的22%左右,尤其是黑龙江非常依赖石油相关产业,另外钢铁,化工,机械等重工业在东北也有不小的比例,
重工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占比偏少,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速。
我们可以对比下吉林省和广东省的主要工业产品:
下图是吉林省2020年的主要工业产品,
有原油,纸,布和服装,饲料,硫酸,乙烯,合成氨,化肥,橡胶,化学药和中成药,化纤,水泥,钢铁,有色金属,汽车,高铁和轨道车辆。
这里面属于新兴产业的只有制药,汽车,高铁和轨道车辆。
可以和下图广东省2020年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对比下,可以看到有什么工业产品是吉林省的“主要工业产品”里面没有的,
这些产品包括超过1亿台彩电(液晶+智能电视),超过2000万台冰箱,接近7000万台空调,接近600万线程控交换机,超过6亿部手机,接近50万部传真机,超过4500万台的微型计算机,超过350亿块集成电路,接近5000亿只LED管,以及400多万架无人机,七万台工业机器人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布的产量广东为19.5亿平方米,吉林为2461.1万平方米。
相比之下,汽车制造和高铁轨道车辆可以说是吉林省的优势产业了,人口不到广东五分之一,但是汽车产量200多万辆,不比广东的300多万辆少多少,高铁和轨道车辆产量更是超过广东省。
吉林省的人均钢铁产量也超过广东省。
所以其实问题并不复杂,最大的问题就是家电和消费电子为核心的新产业主要是聚集在了南方地区,另外从布的产量,广东是吉林的79倍也可以看出,广东的产业升级其实是先从纺织服装工业起步的,然后扩展到家用电器,然后是消费电子和通信产品。
2017年林毅夫团队搞出过一个吉林报告,
其中建议吉林省发展的五大产业集群中就包括轻纺产业,我觉得也是参考了类似国内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同时在吉林本身也存在一定规模的轻纺产业,像2020年吉林省就生产了2000多万平米的布和六千万件服装,被列为主要工业产品。尤其是吉林省辽源市,从2005年成立“东北袜业园”,到今天已经发展为全国最大的棉袜生产基地,而就袜子的总产量来说,形成了北有吉林辽源和南有浙江诸暨的局面。
不过当时林毅夫报告里面的把轻纺列为五大集群来发展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主要是认为轻纺产业在广东,浙江等省份优势已经非常明显,而且轻纺也不算中高端产业,还有没有列为五大集群重点发展的必要。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后进者其实不是一定要复制广东从纺织服装工业起步的道路,2010-2021年全国人均GDP进步名数最多的安徽省,就是直接先从家电这样的产业下手,然后扩展到电子信息产业的。
就说家电产业吧,2018年,安徽省家电“四大件”产量连续第2年突破亿台(10256万台),占全国18.3%,居全国第二位。
其中,电冰箱(2631万台)、洗衣机(2126万台)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空调器产量(3210万台)、彩电产量(2289万台)均居全国第二位。
安徽聚集了十几家家龙头家电企业的工厂:海尔、美的、格力、长虹美菱、TCL、惠而浦、荣事达、康佳、奥克斯、创维等等。
近些年快速发展的四川和重庆,其实重点也不在纺织工业,而是重心放在汽车,电子,半导体,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上面,你看前重庆市长黄奇帆在各个演讲中,讲的都是如何引进笔记本电脑代工使得重庆笔记本电脑产量飙升,以及如何解决引进京东方造显示面板需要的大量资金问题,以及引进蚂蚁金服之类的故事。
总之呢,从我的认识来说,当初林毅夫报告把纺织产业列上去也可以,反正本来吉林也有一些基础,但是即使列进去了,也肯定是排在重要性的末位的。
要想赶超,一定要去大力引进中高端产业才是正道,才是王道。
看看中国全国的情况就知道了,我们人均才几千美元的时候,
就已经开始大搞汽车工业,半导体工业,显示面板产业,先进船舶制造,光学器件,航空航天等等中高端产业了,光是为了把京东方扶起来,前后就投了上千亿人民币进去,不甘心于做夕阳产业,低端产业,而是重心去搞中高端产业,这是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觉得这不仅对于一个国家,对于一个省份,一个区域其实也是类似的,要勇于和敢于去争抢中高端产业。
我们回到本文,
东北,河北,山西三个地区增速较慢,其实主要还是全国的产业结构变化所致,新的产业聚集在了北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而同时本地的产业结构却没有变化。
所以促进新兴和先进产业在国内扩散和转移,而不是跑到东南亚和印度,是我们需要采取措施促进的。
举一个例子,根据辽宁省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
辽宁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是哪些行业拖累了增速呢?其中石化、冶金、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3%、0.6%和3.2%。
可以看到石化和钢铁冶金行业的增速几乎就是零增长,而这两个产业在辽宁工业中的占比并不小,这就形成了拖累。
而与此同时工业新产品的产量:新能源汽车增长120%,服务器产量增长94.5%,集成电路产量增长42.8%,光缆产量增长18.5%,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6.1%。
我之前也在文章里面提过吉林长春的长光卫星,这个公司的待遇就非常不错,2021届应届硕士生一年能拿到28万甚至以上。
我国对于欠发达和发展滞后地区的扶持,搞基建是一个利器,但是基建只能起到稳增长的作用,因为基建全国各地都会搞。我们到全国的欠发达或者增速较慢的省份,基建水平都不差,5G,高铁,高速公路,自来水,电力,燃气,购物中心等国内发达地区有的基建都有。
但是要实现增速和发达国家同步甚至赶超,还得需要先进产业的发展。
在2022年的今天,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在迈向发达国家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之间出现了发展差距其实是正常的现象,
一下先进产业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肯定是会从某个点,某个区域开始然后逐渐发展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在全国平均的分布。
而不断的拿下全球的中高端产业,是做大蛋糕,这个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中美贸易战和科技战其实就是在这个领域发生的事情。
而同时在国内实现产业转移和更为均衡的分布,其实就是共同富裕。
或者简单粗暴的说,共同富裕就是先进产业转移或者说扩散。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8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