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油价高了?未来仍有大幅上涨的可能

本文转载自:科工力量(ID:guanchacaijing)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高新伟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最近油价上涨破百让很多人都没想到,其实我们在4个月以前给期刊投稿时已经说过了,油价必定破百,但是价格管理人员不愿意相信。其实不愿意不等于就不发生,只有正视现实并采取可行对策才是务实之举。现在油价已经破百了,很多人又在寻找原因,但是找到的其实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无外乎库存降低、乌克兰军事事件、货币宽松及缩表、疫情后需求恢复过快而增产不及预期4个方面,但是普遍对着四个因素的认识存在严重谬误,在此谈谈我的拙见:
第一个是各地包括库欣库存处于低位,他们认为现在库存比较低了,因此油价要上涨。其实这种库存对油价的影响只有在没其他外部重大的影响因素,即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才起作用,目前各地的低库存是由于贸易商看到价格比较高而抛售造成的,是结果而不是原因。这种大幅抛售都没有把价格降下来的情况,证明目前这种需求比较旺盛,供应是可以计算且可控,需求相对的难以预测和控制,因此未来的油价在需求刺激下还会大幅上涨。
第二个就是政治军事因素,其实这也是结果而不是起因,最近50年的油价历史上,与石油有关的较大规模的战争共有12次,对油价起决定性作用的只有2次,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那也是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产油国为应对战争胜利,联合起来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发的油价暴涨。
油价暴涨和战争间接有关而不是直接因素,战争能引发石油供应中断或暂时减少,但不改变石油市场的基本供需水平和底层逻辑,但是下次石油价格暴涨却是石油供应的基本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那就是在低碳呼声下,石油生产大国和公司不再持续大面积进行勘探投入,这将是未来石油价格可能暴涨最核心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滞胀与缩表,在目前疫情背景下,各国已经进入一个货币超发的竞赛阶段,谁先打破平衡,谁将是受害者,因此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力度一定不及预期,缩表相对于疫情后的需求恢复,都没有抑制油价,那以后靠货币政策抑制油价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现在很多媒体把一些油价短期波动现象放到油价上涨要素里面,这实际上是个错误的概念,油价的趋势是由中长期因素来决定的,短期要素只能影响它的波动幅度并不能影响油价基本走势,它产生的结果只能让它短期内上涨的价格随事件的平息而应声回落。例如战争消除或者库存增加、货币性政策紧缩停止,油价上涨的理由就不存在了,油价就会恢复到上涨之前的水平。
减少库存后要增加库存就又需要采购,库存是存储,本身不产生石油。以往几次历史证明,经济过热滞胀过程中缩表应该带来油价下跌,但当时的油价是上涨趋势,相比于经济和需求因素,货币政策显得太弱小,因此体现不出来油价下跌,反而油价在上涨,如果没有缩表或者加息,那么油价会上涨的更加厉害,短期内油价在这些因素的抑制下也没有下跌反而一直上涨,表明这个上涨的需求因素很强。
第四个供应才是核心原因,但对石油供应的认识却不到位。2021年1月,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特朗普正式卸任,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以及石油天然气以美元交易的锚定国,其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政策支持已经结束;美国现任总统、民主党人拜登,上台后重返《巴黎协定》,并表示美国政府不会继续鼓励扩大化石能源开采,美国政府的能源安全目标从能源独立向清洁能源独立转变,并大力支持传统能源企业积极向新能源方向转型发展。
而面对世界范围内来势汹涌的“新能源革命”,OPEC国家和世界其他主要产油国在“限产不增产”问题上保持了高度一致。OPEC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是一个松散组织,无论是减产还是增产从来都没有达到100%,各国利益出发和基本情况都不同,能够达到80%执行率已是极限,这次增产降价更不可能。主要原因在于:此次世界各国的新能源发展浪潮极大动摇了石油在世界经济、工业以及能源体系中的地位,触及主要产油国核心利益。
主要产油国之前会通过低油价抑制新能源产业发展,从而保证石油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但现在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历史浪潮已经来临且不可逆转,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催化作用,既然增产限价也无法实现可持续获利,还不如趁机捞取眼前实实在在的高油价利益,也许以后都捞不到了,既然各个成员国没有了长期追求的目标,何不只顾眼前利益,因此越来越高的“碳中和”呼声促使OPEC集团为石油市场的可持续性来平衡油价的动力减弱,不再大规模建设新的石油生产线,这才是石油市场最致命的决定因素。
由于石油勘探是一个持续性的长期投入,从勘探找油到商业性探井,一般需要5-10年的持续投入,在现在碳减排背景下,石油勘探的投入减少了,那么未来发现的可开采石油资源就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甚至中断,由于没有任何库存井,短期需要增加产量就成为无源之水。这时候会带来石油供应断崖式下跌的厄运,如果增长的新能源供应量不能完全弥补降低的石油供应量,那么未来油价还存在爆炸性上涨的可能。
新能源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还依赖于空间,空间的限制是固定的,而技术的发展是突发的,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来讲,新能源能否弥补所有的供应短缺,极具不确定性,因此未来石油是否暴涨也具有不确定性。
把结果当成原因才是大多数人成为韭菜的主要原因,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是因为他们只是想让你看到这个结果,然后为这个结果找到的理由,所有的机构或者商家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们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导出的理由只是为了让你相信他愿意看到的结果。从心理学上看,商家或投行报道给你看的信息只是他们愿意让你看见的,不愿意让你看见的因素是不会告诉你,但并不代表不存在和不起作用。
无论从心理学角度还是投资收益角度来讲,每一家都会站在自己角度来说出对自己有利的话,对自己不利的话,在潜意识当中或者少说或者不说,这是必须正视现实,因为石油市场是一个期货价格引导的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市场,本身不直接产生价值,不可能让所有人获利。
例如,21年年底有个朋友梁先生想进口油料,他身边的很多人担心价格到了80美元/桶,已经比较高了,劝他等一等,我说你务必要做,期货市场博弈和大多数人相反,绝对不会和上次完全一样,因为石油价格从来没有出现过完全相同的涨跌理由和价格情景,不加区别和深入辨析的总结上次的经历,一定会让你一败涂地。
当前油价上涨主要是人为控制的供需差造成的,疫情后快速增长的需求强劲,而世界主要产油国的供应远远没有跟上,重新启动库存井需要三到四个月的时间,OPEC是有意延迟增产,美国是低碳战略方向转移,俄罗斯石油出口作为财政支柱,一直有意于高油价,因此产量无法短期恢复到疫情前。油价涨了一定会跌,这毋庸置疑,重点是什么时间下跌。贝克休斯公布的钻井数是判断现货市场油价拐点的主要依据,而期货价格拐点最终将由原油期货市场多空博弈力量决定,如果出现价格创新高而持仓量下降到最低,同时成交量忽然由高到低出现拐点,那么油价的拐点也就到了。
低碳化带来化石能源的减少这是相对全球来说的,它一定会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对中国来说情况完全不一样,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回落但依然高达72%,那么中国9亿吨加工能力、7亿吨的实际加工量当中,即使电动车完全取代了3亿吨油料,自产石油2亿吨,就算碳中和,依然有2亿吨仍然无法满足化工原料的缺口,因此中国无论如何要加大石油勘探投资,坚定遵守总书记“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指示,不能跟随这些国际的主要生产大国的行为决策,如果和他们走一样的道路,那必然是大错特错。
未来这么高的油价,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石油第一进口大国怎么办?第一要快速加大石油市场做空力度。第二务必加大石油勘探力度,继续加大石油开发利用和节能方面的技术投入。第三,重点走二氧化碳和氢能合成烯烃的化工品之路,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弥补石油短缺而不是出力不讨好的碳铺集和填埋,给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合成烯烃的专项化工企业以技术和环保型财政激励,为全球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输出技术和管理范本。
来源|科工力量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9035.html

(1)
上一篇 2022年2月23日 下午12:21
下一篇 2022年2月23日 下午12: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