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 微信号 北洋之家 微信ID:bypm2016
2月20日晚,
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闭幕式
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一个个难忘瞬间,
处处透着绝妙的巧思,
再次展现了“中国式浪漫”。
焰火表演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在致辞中所说,
这是一届
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在这17天里,
我们在北京冬奥会的冰雪赛场上
见证了太多奇迹。
可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北京冬奥会上惊艳世界的
“雪如意”“雪游龙”等
世界级高标准场馆里的雪
并不是普通的雪,
而是密度比天然雪
高3到5倍的人造“冰状雪”。
而在2016年以前,
冬奥会已经申办成功的中国,
甚至连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
都做不出来!
最后,是一位其貌不扬、
普普通通的中国老头,
带领团队用了5年时间
造出了“冰状雪”,
才实现了今天
北京冬奥会的用雪自由!
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
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带头人——
NO.1
一个教数学的老师,
踏上了南极之旅
秦大河是谁?
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
1947年出生,6岁读书,成绩平平,
小学都是来来回回换了三所。
高中勉强考上了重点,
大学考入兰州大学地理系。
大学毕业后,
他被分配到甘肃省一所县中学教书,
不管做什么事都认真严谨的他,
成为了全校最严厉的老师,
带着三个班的数学,
150个学生的作业,
全部亲自批改无一遗漏。
照着这样的路走下去,
秦大河可能会是教师队伍
中的“超级老黄牛”。
可他干了三件大事,
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向,
也影响了中国的冰雪事业!
出发前夕的秦大河 来源:中科院之声
秦大河在医院检查牙齿 来源:中科院之声
抢救掉入冰裂隙中的狗 来源:中科院之声
秦大河整理雪样 来源:中科院之声
暴风雪后秦大河的眼镜和胡子都结了冰 来源:中科院之声
1989年12月12日考察队抵达南极点后全体队员合影留念 来源:中科院之声
横跨南极之后,
秦大河成为享誉中外的冰川学家,
回国后,对他来说最要紧的事,
就是分析研究从
南极带回来的800多个雪样。
为此,他筹建了
中国第一个冰芯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名誉主任、
当时已经70岁的秦大河身上!
2017年,在他的带领下,
中国正式组建了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
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
造雪机造出的人造雪
当时,造雪机造出来的雪密度通常
在每立方厘米0.1克至0.4克,
而冰状雪密度需要达到
每立方厘米0.65克,
若大于这个密度雪就会变成冰。
冰状雪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
铺雪、注水就行,
但铺多少厚度的雪,
隔多长时间注水等都没有具体参数。
距离冬奥会只有短短的五年,
秦大河带领团队
每一天都要争分夺秒。
好不容易有了突破,
请来西方专家考核,
人家踩一踩捏一捏就说不合格,
至于为什么合格,
这个核心技术他们不说。
这可愁坏了秦大河!
2019年至2021年,
在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协调下,
“雪务攻关团队”
在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
云顶滑雪公园
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场地
进行冰状雪制作试验。
2022年1月19日,工作人员在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防风墙旁平整雪道。(新华社 武殿森摄)
试验区气温一度达到
零下20多摄氏度,寒气摄人,
他们几乎住进了试验区,
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
在成百上千次的现场试验中,
团队获得了一组组宝贵数据,
最终确定了最适合当地的
冰状雪赛道制作方案,
并首次成功制作出冰状雪赛道。
这意味着,
中国人不仅掌握了
开展不同气候条件下属地化的
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
而且还研发了冰状雪赛道
专业监测设备以及高效储雪技术。
而储雪方案的成功,
意味着中国人真正实现了用雪自由,
也标志着冬奥会的
“提前演练”顺利完成。
项目组自主研发了监测雪颗粒的仪器
我们更要记住,
来源:北洋之家(ID:bypm2016),中国最有人文情怀的文化微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49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