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磊看世界
疫情已经有三个年头了,大家都不容易,在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也祝大家快乐吉祥、生龙活虎。就在这一阵子,国际市场发生了众多变化,尤其是投资市场,波动较为剧烈,中国股市等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大家对市场的关注从心态层面发生了很多变化,从这个问题开始,也想借此假期,跟大家闲聊瞎扯一下市场和周期问题,可能会扯得比较远,需要慢慢看。
一
从目前我看到的市场解析看,这次大的周期性市场波动,被很多人认为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这个确实是一个比较明确的变量,但美联储政策的转向,背后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如今的美国,跟过去的美国有何不同,可能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这个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那就是美国整体世界属性的转变,这个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同时也是理解美联储货币政策等问题的重大背景。
美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我将其称作世界主义的阶段,这一个阶段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威尔逊主义为高潮,作为殖民者,开始高喊反殖民、民族自决、贸易自由化、建立国际联盟等,原因是当时美国正处在追赶欧洲的过程中,想借助世界主义获得更大的全球支持,想跟欧洲真正的平起平坐;
第二个阶段是二战之后的国家主义,这个时候,美国已经不再需要欧洲的认可,欧洲反而需要美国,于是美国主导了几乎全球所有的世界性组织,为美国所用,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和货币等组织,美国获得了全球最重要的各领域主导权,以及人才、财富等资源分配;
第三个阶段是从特朗普上台开始的,滑向狭隘民族主义,原因是美国对全球的主导性已经略显不足,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想通过各类非常规的手段,来维持自己对世界的主导,这是一个较大周期的变化,自特朗普之后开始,无论是哪届政府或政党上台,都很难再摆脱这一趋势。
那说这个跟谈美联储,以及这轮经济周期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很大,美国在各个领域的周期性变化,并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从世界主义,到国家主义,再到狭隘的民族主义,并不是在各个领域都在同步的转变。
美国首先从军事和经济贸易层面,从世界主义过渡到了国家主义,然后迅速的走向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这从开始搞针对性极强的小圈子,以及以荒唐的理由发起各种极限压制等,就能明显的看出来。
而美联储这个机构,跟美国的政治、军事、普通贸易部门等相比,其实是最后一个转变领域,也就是说,美联储作为美国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最后一个从世界主义、国家主义,滑向狭隘民族主义的。
二
此前美联储可以用独立的研究和学术体系,以及储备法案等维持其独立性,其实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政府以及国会商界精英等,并不需要美联储的大力协助,就可以获得不对称优势,还能时不时的利用经济周期搜刮全球财富,完全可以跟全球任何经济体竞争,没必要明目张胆的动用美联储,美联储的独立性就能很好的维持。
问题是如今,尤其是遭遇了此次疫情之后,如果没有美联储参与,美国政府和国会、商界精英的努力显得十分苍白,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美联储疯狂的发钱,靠美国的行政和单纯的商界精英是应对不了疫情的,就像当初纽约实施有限隔离之后出现的问题一样,一旦严格抗疫(封城),美国经济瞬间可以崩溃,就不可能执行。这个时候,美联储就变成了最核心的部分,成为美国实施“美国式”抗疫策略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也就不会再有所谓独立或世界性的一面了。
这就是这次美元和美联储所主导的全球经济大周期的更大的一个历史背景。
当然,人家美联储可不是一般的机构,我这个水平是没有什么资格做评论的,也就是闲聊一下,比如在货币研究这个领域的学术界,美联储是神一样的存在,雇佣了超过300个经济学博士,什么高盛、花旗,差得远呢,唯一能跟其比较的是近年来在平台经济领域崛起的亚马逊,目前雇佣了超过150个经济学博士,是仅次于美联储的,所以亚马逊这个机构,是值得重视的,我相信人家研究的不仅仅是杀熟和下一步投啥那么简单。
同时,美联储还拥有极其专业的任职和决策系统,比如美联储主席的推选,以及跨越总统任期的任职周期等,还有决策委员会的组成、任命,每年固定次数的议息会议、公开操作、年会等等,仅仅一个美联储的治理和运行结构,就足以让一个学经济学的学生学上好一阵子了,更不要说人家是如何通过专业能力来分析经济和制定货币政策的,从而人家所管理的美元,就容不得质疑了,因为你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都找不到超越美联储的货币管理理论。
但我觉得当一个事情无比复杂的时候,我们就要回归常识,因为越是要搞得复杂,越不能让普通人接触和了解的东西,其一旦犯错,那也将是巨大的。美联储目前释放出来的“专业性”,目的就是要给其行为寻找一个“理性、科学”的理由,然后慢慢的,无论做什么,大家也就习惯了、忽略了。
就像当年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原因是,普通人根本看不懂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但就是爆发危机了,就是大家都失业了,你从华尔街的角度,从美联储的角度,都看不出来什么,因为每一个操作都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从美联储到投行,再到评级机构和监管机构,都好像没有啥普通人能看明白的错误,每个机构的每一份报告都是数百页的,都是专业人士经过夜以继日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的,你还怎么质疑?就只剩下游行了。
三
那这一次我们有幸可以从常识来看美联储,因为疫情给了我们稍微能看懂的“机会”。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2020年二季度,美国疫情全面爆发,刚开始的时候,美国尝试了很多手段,比如行政的手段,发现根本执行不下去,后来是商界精英出来用科技等手段,也仅仅是促成了一下远程办公等,连口罩、呼吸机供应等都搞不出来,那最后美国采取了什么特殊办法呢,想来想去,就是用钱来解决,不能让经济停止运转。
于是在2020年四月中旬开始,对年收入7.5万美元以下的,所有有记录纳税的个人账户(超过7000万人),第一次打1200美元,给有孩子的每个孩子再加500美元,如果是像纽约这样比较富裕的地区,还额外再加600美元。大家可以算算,这一次下去,基本就是1000亿美元,而这样的操作,持续了数周。总共投入了多少呢,加上给一些企业的,超过了3万亿美元。
不过大家不要过于羡慕,因为这个钱不是凭空产生的,平时,也就是过去几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基本差不多都在1.5万亿美元以内,就算是爆发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拯救美国经济大搞量化宽松的2009年,美国的财政赤字也没有超过1.5万亿美元,而2020年美国赤字超过了3万亿美元,去年也是接近2.8万亿美元,两年的时间搞出来了整整6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请注意,这次为了拯救经济发出去的这个钱,逻辑是完全不同的,比如1200美元那个,是白给的钱,不是说给你的信用卡提升了额度,不是借给你的,也就是这个钱,表面上看不会成为民众的负债,而是变成了国家的债务,那这个钱到底是哪里来的呢,说到底就是美联储大笔一挥,“借”给美国政府6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再发给民众。
这一招确实“管用”,美国去年的GDP名义增长10%,实际增长5.7%,创下38年来新高,达到了 23.04万亿美元,就连拜登都说,二十年来,美国经济增长首次超过了中国。
另一个是美国科技企业市值疯狂增长,各种巨额并购接踵而至,什么游戏元宇宙(微软以近700亿美元收购暴雪,历史罕见)、芯片(AMD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ARM)等等,为下一轮冲击全球市场做好了所有准备,我看了一下,在新能源汽车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特斯拉已经在诸多车型全面使用AMD的芯片。
问题是,没有人再关心美国近百万人因新冠死亡,黑人等少数裔人口失业率再创新高(最近美国黑人跟白人之间的警民矛盾再次爆发,你会发现,每当经济周期来临,种族矛盾就爆发了,不知道这次会不会以打钱来平息),全球大宗商品等价格暴涨,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停滞、货币崩溃,更搞笑的是美国又开始指导中国如何应对疫情了。
当然,如果没有比对,就不知道这里面,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美国的策略看上去使得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幅减弱,甚至变成了统计数据层面的利好,但问题是,对于全球大多数人来说,你很大概率不是华尔街旱涝保收的高薪金融从业者,或拥有高科技公司的高管,或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何避免成为那因新冠而死亡的近一百万人才是现实的。
中国为什么要走“共同富裕”之路,其实这里面,不仅仅是收入等问题,而是面对各种极端环境的时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在美国精英内心看来,新冠死亡的人,其实是一种自然选择,类似于当大家都“没有办法”的时候,那就社会达尔文主义,当大家都选择群体免疫的时候,你扛不过去,那就不怪大家,大家也都心安理得,最多手放胸前念一句阿门。
其实没有普通人的生命安全,首先就失去了“共同”二字,“富裕”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共同富裕,是责任和代价,以及更大的一种全局性的战略指导,会体现在方方面面,中国的抗疫逻辑,同样体现的是追求共同富裕的逻辑,更何况,我们在最大可能保障民众生命安全的背景下,同样通过疫苗,可以达到群体免疫,跟美国死亡100万人的代价相比,高下立判。
四
从经济层面我再跟大家举个例子,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按照目前的学术界的定义和解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东南亚国家自作自受。
那大家想想,这次美联储通过释放紧缩,以及美国在政治层面制造各种纷争,就在前两天,美国航母舰载机还坠毁在了中国南海,给东南亚制造不稳定的印太战略更是搞得不亦乐乎,那为什么东南亚国家的货币没有崩溃,反而出问题的是土耳其(土耳其货币暴跌)、阿根廷(阿根廷刚刚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了数百亿美元的协议,避免了国家违约)等国家呢?
原因很简单,目前的东南亚,加入的是中国的经济循环,比如去年,中国依然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总额按人民币算,达到了5.5万亿的水平,另一个数字是,去年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办理跨境人民币收付合计接近4万亿人民币,增速超过了50%。
这才是东盟面对美联储、美元,以及美国航母外交制造地缘政治冲击,可以避免资本流出和各类经济冲击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东南亚国家有了新的稳定的经济循环,类似1997年那种,一场危机回到解放前的情况再很难出现了。
你再去看看美国正在搞事情的,跟中国经济关联性较低的东欧和一些中亚国家,最近就连乌克兰总统自己都受不了,说由于美国各种渲染,乌克兰资本流出严重。旁边的土耳其其实早就扛不住了,最近土耳其总统好像把统计局局长都给解雇了,我觉得下一步土耳其可能要在经济数据上造假,来糊弄民众,解决国内面临的通货膨胀等问题。
我此前写过土耳其的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土耳其货币的崩溃和亚欧大陆文明秩序的重建),如果土耳其等,找不到新的历史性经济大循环,就像1997年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一样,土耳其几十年来的世俗化和经济成就,将至少倒退二十年,如果找不到新的经济大循环体系,就很难再找到重新繁荣的机会。
说实在的,此前的阿根廷,其实比土耳其更具有雄心壮志,但就算是美国的后院,当真正遇到极端情况的时候,美国依然毫不犹豫的站在英国一边,马岛一战就很明显。再跟大家补充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此次冬奥会期间,阿根廷总统来华,专门叮嘱要去瞻仰毛主席纪念堂。
五
哎呀,又有点扯远了,接下来说一下关于此次美元周期的细节问题。
在这里,我还是要用比较常识性和非常通俗的逻辑跟大家说一下,有错误的地方大家可以指出,一起讨论。
美元绝对数量的越来越多,这个是大趋势,在这个趋势下,会有小的紧缩周期,也就是美元变得值钱的周期,具体表现就是美元价格的升高,在终端价格层面,表现为利率的升高,也就是你存美元的时候,利息高了,另一个是其他非美货币汇率的下跌,相对美元的贬值。
那这种短周期的选择,是基于什么逻辑呢,如果你从专业的角度,我已经说了,一两句是说不明白的,因为这就是经济学最复杂的部分,叫做货币理论。但另一个逻辑大家很容易理解。
比如这次完整的美元短周期,起始于疫情带来的危机,美国突然间要发出很多货币,就是刺激大家消费、投资(特指金融房产等),以及维持基本的经济运转,请注意,这意味着数万亿美元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次性分配下去,在这个过程中,美元的价格不能太高,也就是利率不能太高,否则产生的成本就很大,你发给民众钱,但你说有很高的利息,那大家拿到钱就不愿意消费了,就存起来了,就失去了意义,所以第一次分配,就是刺激大家消费和投资,所以必须是低利率。
等到这个周期完了之后,也就是大家的消费和投资,把经济问题和市场信心问题解决了,经济正常的循环开始了,这个时候,美国也一样,就要搞点实际的东西,具体说就是也想回归一下实体经济。
什么意思呢,大家去看,为什么美国市场近期以来并购那么火热,原因就是要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完成,这样成本更低,等这些都做完了,美元价格上升,大家拿着的钱就值钱了,这个时候钱不再需要变成更大的直接消费和金融投资性刺激,更多的钱会变成大家的薪水,也就是企业会在研发等领域更大的投入,这个时候雇佣成本降低,因为当紧缩来临的时候,现金更值钱,也就是现有工资反而开始增值。
同时,最近拜登跑到宾夕法尼亚一个垮塌的桥边,说美国基建实在太落后,这确实有点小题大做,要不是为了强推基建投资,这种事是用不着总统亲自去视察和下定义的。下一步各种实体经济的投资也就来了,加息同时可以降低一下原材料的成本。
所以,通胀问题只是美联储加息的借口和幌子,否则美联储早就加了,对于完全可以转嫁的通胀,美联储是不着急的,真正的美元周期,是美国已经完成了需要低息支持的数万亿美元的初次分配,在接下来需要二次分配的时候,对美元的要求就变了,二次分配必须得让钱更值钱,否则谁愿意用劳动去获得呢,科学家的薪水总贬值那也不行,就没有人愿意做长期规划和研发投资了。
因此,接下来要研究的,恰恰不是美元的周期,而是其带来的实体经济的周期,美元搅动的金融市场周期会同步显现,当大家注视金融市场的时候,下一波其实将是实体经济的竞争。
我们再从另一个侧面去看,比如欧盟即将出台《芯片法案》(Chip Act),目的就是吸引“大型芯片项目”投资,要把欧盟的芯片产能占有率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30年之后的20%。欧美双双进入了新一轮的实体经济大比拼阶段。
六
我再举个例子,比如去年最后一天,埃隆马斯克就发了条社交媒体,说金融危机很快就要来了,最早于2022年春季或夏季,最迟会在2023年。并声称,没有多少人可以安然度过这一次的经济衰退。
那紧接着,也就是前两天的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马斯克却表示,今年要加速产能扩张,正在为下一座特斯拉超级工厂选址,其选址结果有望于今年年底宣布。
你看看,一边说今年有金融危机,而且还说没有人会幸免,然后又着急的扩大生产和投资建厂。难道马斯克不知道,美国1929年大危机期间,在不到半年内,美国汽车产量就从50万辆降到了10万辆以下,差一点就全面停产了。离我们最近的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工业的象征通用汽车公司大批工人失业,工厂减产,而后申请破产重组。
基于诸多的公开信息,大家可以自己搜集和分析研究,但更多的需要稍微独立一点的思考,尤其是对于美元这种主权性质特别强,而影响力又巨大的经济工具,以及引发的经济波动,需要更警惕的去关注。
从美元的管理者美联储,美元的一级使用者美国财政部,再到初次分配的受益者华尔街和美国各大科技公司,随着这些机构或群体,对美元使用的功能性变化,就会对美元形成真正的需求主导性周期,这就好比说,同样的交通运输工具,有时候人们的需求是迅速的到达目的地,有时候要的是安全和平稳,这取决于人们对它的需求,美国各阶层面对美元也是同样的工具逻辑,而市场还在跟着美联储吆喝,说加息是为了遏制通胀。
基于美元的阶段性周期,会逐步形成一个节点,那就是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间,会发生溢价的转换,此前使用者是占据溢价的,未来持有者会占有一定的溢价。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全球性金融风险,这里主要是指,跟美国经济周期较为同步的市场,而中国其实是逆美元周期的。
这个怎么理解呢,就在最近两年以美元计价的各类资产飙升的时候,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格保持了一定的稳定,这一点很多人肯定会非常不爽,难道股市等资产价格没有大涨,是好事?大家亏了钱是好事?我其实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单纯的投资资产价格的上涨,最大的受益者是持有资产的人,持有越多,收益就越大,这是没有问题的,1997年之前的东南亚大家就是沉浸在欢乐的上涨气氛当中,但问题是,大涨过后,能留下什么。
如果大家不拼实体经济,普通人要去拼资本周期,那你能知道人家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抛售吗?如果是比谁更能靠炒股赚的多,那大家可以想想,我们暂不说什么美元周期,此前国内的宝能、安邦等,几下子就可以成为招商银行等大股东,等你挣了钱再想买点蓝筹股的时候,你很大的可能也是接盘侠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收割你多次,等占有金融机构资源之后,就开始销售基于自己的理财产品了。
当然,没有人能保证股市等里面,一定能赚到钱,我说这个意思是,普通人参与实体经济的博弈,其胜率远远要高于参与金融市场,当中国经济内外循环层面依然发展较好,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稳定的时候,资产价格和房价等的停滞,甚至是下跌,真的并不是什么坏事,除非你已经是拥有诸多金融资产的富裕阶级、你准备靠炒楼炒股来作为职业,如果你的收入来源依然主要是工资、创业等收益,你的钱主要还是当作储蓄放在银行,这对你是有利的,你反而拥有时间和空间优势。
而这本身也是中国能够决心维持实体经济,遏制资本扩张的另一个市场效应,只是对于诸多市场参与者来说,很多时候就不太能接受,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看整体性利益,如果实体经济不行,然后资本市场也哑火了,那就很麻烦,目前我还没看到华为等公司说要裁员,研发投入等都还在明显的增长,新兴的中国的新能源工业产业链等也都还在扩张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走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大的腾挪空间。
可能很多人也会说,作者这是太乐观了,其实我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对各类问题,尤其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比较痴迷,当你对问题痴迷的时候,你就会变得悲观,因为你会据此来看到所导致的一个结果。
那为什么对中国诸多的经济问题,又需要乐观呢,因为关注得多了,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普遍的现像,那就是中国的发展,由于规模巨大,人口众多,面临的环境极为复杂,本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就是一门读不完的哲学,也就是说,当你发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同时它又是另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就像我们现在正在矫正的教育公平问题,对很多机构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压力,但它同时是未来教育公平性问题的很重要的一个解决办法,而这个问题,牵扯到内循环问题,阶级固化的问题,减小收入差距的问题,南北东西差距平衡的问题等等,这是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内部矛盾,而如果避免了更大的矛盾,又会给中国提供更广阔的解决其他问题的空间。
七
另外一个乐观的原因是,中国在各个层面的延续性,这个我就不往大了说了,就拿和平的发展环境这一条来说,就非常重要,这让我们的科技、教育和各类建设,都在延续。
比如离我们很近的中东很多地区,为什么再强大的科技和资本,都很难改变现状,原因是这些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断档,像很多地区的年轻人,从一生下来就是战争模式,接受稳定的教育那就更奢侈了,所以在他们眼里,其生存和职业就是研究如何打仗,如何搞军阀,如何组织抵抗和发起进攻等等,要改变起来就很难了。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秩序问题,而是发展现代社会最基础的社会系统无法建立的问题。
对比来看,当你奉劝中东一些国家的年轻人放下枪,应该走向学校的时候,中国新疆等地的年轻人,在玩滑板,在开着自己的车去现代化工厂里上班。
可能你会说,如果基于这种延续性来谈乐观,那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其实问题的关键点依然不在这里,发达国家在搞延续性方面,其原始的,本质性的利用工具跟中国是不同的。
时至今日,如果你去欧洲,还会被欧洲那些富丽堂皇的教堂、城堡等震撼,这其实是一个标志,这些东西背后,是欧洲从全球各个地方搜刮来的财富建设的,大部分都形成于殖民,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掠夺时期。如今是同样的逻辑,只不过欧美等,比之前要聪明很多了,把垄断性和金融性,以及霸权性的收益,没有投入到更大的硬件,投入到了教育和科技等领域,就没有那么拉仇恨了。
而中国的发展模式,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就是向内求的,当我们有足够强大国防实力的时候,面对一些国家的挑衅,也都是打完了立马撤,也就是并不图啥,是惹翻了的还击。对于发展工业和社会的普遍性建设,从那个时候,就有了很强的延续性,你现在所看到的航空航天,以及国防等领域,以及各类基建,城市的高楼大厦,甚至中西部和更多偏偏于地区的工业底子,都是具有一开始就全国一盘棋的不间断实施,所以中国的这种延续性,不是以掠夺和打击对手为代价,这是跟欧美有很大不同的,所以中国未来的延续性会更强,因为不存在对外的伤害性,别人没有理由阻止,也阻止不了,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的打压不奏效的原因之一。
我再说一句,大家不要嘲笑朝鲜这样的国家,假设像英国、美国、日本等,自己发展不起来的时候,大家想想,会像朝鲜一样老老实实的自给自足吗?我敢肯定的说,那是不会的,历史已经反复的证明,这些国家一定是向外求的,说得不好听一点,一旦自己竞争不过了,像美国、英国、日本等,立马变成海盗。所以我个人觉得航母和潜艇还是要多造一些,同时要想尽办法把亚欧大陆陆路贸易整合起来,让摇摆的欧洲大陆国家有新的贸易依赖体系,至少不会在某一个时段毫不犹豫的跟着美国迅速变成海盗。
八
更现实的层面看,中国确实面临诸多层面的商业性挑战,这一点还是要研究欧美的商业竞争历史,比如欧洲航空业,为了跟美国波音竞争,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把自己最优势的部分拿出来,组合成了空客。再比如面对美元的冲击,硬是把欧元给推出来了。
我说这个的意思是,对于我们的市场来说,底层是大多数,需要的是活力,是流动性和持续的反垄断,以免过度的固化,而往上走,要针对全球竞争来做顶级的重构,尤其是资本,再不能以占有国内底层市场资源为目标,而是要以国际竞争为目标,把自己最有优势的部分拿出来,然后大家一起组合成新的国际系统,推向全球,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尤其是在经过了这一轮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疯狂的给美国科技企业送钱之后,现在美国的科技企业,要人才有人才,要钱有钱,但并没有互相厮杀,而是都在各自的领域基于国际竞争来做并购和研发投入。
就连美国诸多金融企业,也在更大的向全球布局,前一阵我看摩根大通又收购了希腊的一家支付公司(这个公司在欧洲23个国家开展业务),同时美国发起了跟希腊的诸多合作,包括天然气供给,以及直接撬走了希腊跟法国的军事合作,美国跟希腊在军事层面也有了诸多捆绑等,美国似乎完全放弃了土耳其。
要知道上一轮美国高盛公司给希腊做假账,给后来的欧债危机埋下伏笔,这次美国各界对希腊的“投资”,我感觉下一步美国直接可能把希腊从欧盟撬走,这样欧盟不仅失去了希腊这个欧洲文明的来源之地,而且地中海这个贸易通道将被美国进一步控制,欧盟再想喊独立性恐怕底气就更不足了。
最最最后再说一点,我的乐观还基于,我们就是有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接近1100万,相当于两个新加坡的人口,同时还有130万研究生毕业,这一点来说,人所带来的正向效应,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的,就算存在一定的就业等挑战,但这种挑战本身就是应对全球竞争的机会,谁能创造出新兴的大规模的就业岗位,谁就自然而然的拥有了全球竞争优势。
基于此,新的一年,在美元周期导致的全球市场波动之际,国内市场我不敢说会一枝独秀,但其对美元周期的免疫能力将是最强的,同时将是最先走出美元周期的经济体,上一个虎年2010年的时候,全球爆发了欧债危机,但也是这一年,中国超越日本,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以上内容纯属闲聊。
文/肖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50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