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
作者:小凯
在刚刚过去的几天内,我国南方广大地区经历了一轮来势汹汹的寒潮和降雪天气,南方的小伙伴们刚刚从瑟瑟发抖的低温中缓过劲来。这轮降雪天气开始于2月19日,范围遍布西藏东部、川西高原、云南、贵州和湖南大部、广东北部等地,都出现了雨夹雪、雨转雪或雪,其中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大到暴雪。
其中,四川攀枝花国家气象站经历了建站以来(1988年)第一次降雪天气;福建建瓯寿宁积雪深度达到1公分,是十年来的最大的一场雪;广东的清远和韶关在与雪阔别6年之后再次喜迎瑞雪;湖南邵阳降雪量达到了特大暴雪量级,积雪厚度达到26厘米,打破了当地历史纪录。
虽然被大降温冻得瑟瑟发抖
但一直对雪心心念的南方人仍然开心难捺
(福建南平市 图:热心读者)▼
那么,为什么在立春以后,南方还会经历这么剧烈的降温、降雪天气呢?
南方降雪的气象条件
这次降雪的温度背景是南方地区的剧烈降温。从19日开始,上述这些地区出现大幅度降温,降温幅度基本在4~12℃之间。
以广州市为例,有三天连最高温度都跌破10了…▼
其中云南中部地区20日单日降温达到18℃,南方地区日平均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5-7℃,中央气象台连续两日发布了西南华南等地低温预警。广东清远山区清晨气温跌破0℃而形成美丽的“冰桂”,引得游客纷纷观赏拍照。
小时候冬天洗完头发不吹干就跑出去
在外面一会儿就会冻得梆硬…不过是在北方
(好冷好冷 图:微博)▼
而造成本次降温的最大原因,是北极极涡造成的寒潮天气。但是不同的是,本次寒潮远距离侵袭南方的天气现象,是较少发生在2月底的。在低空的温度场上,我们很容易找到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空气形成的锋面。
锋面就是图中颜色变化较大的区域
也就是温度变化较大的区域
冷热交替,说抖就抖 (2月22日早8时850hpa)▼
欧洲预报中心的资料显示,2月17日之前,冷空气就开始不断向南入侵。在2月22日凌晨,强冷空气甚至翻越乌蒙山和南岭-武夷山,延伸到云贵高原、两广和福建绝大部分地区。
原本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山是阻隔北方冷空气入侵的绝好屏障,通常由于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空气在此地对峙而形成准静止锋面。之所以称之为准静止,是因为这个地处昆明的锋面系统往往在冬春季出现三个月,并且位置少有变化。
昆明准静止锋位置示意▼
但是,在此次强冷空气的“大兵压境”下,云贵高原首先低了头,冷空气大举入侵,锋面在两天内从滇东地区移到了滇西地区。同一时间,我国青藏高原仍然将冷空气牢牢地阻挡在了北方。于是在同一时间,我国西南地区气温竟和同一纬度邻近的缅甸地区温度相差近20℃。
同一纬度,有人短袖短裤人字拖
有人却翻出了棉服秋裤棉手套
(2月21日早8时850hpa)▼
造成南方大范围降雪的另一原因,是南支槽和副热带高压形成了有利的水汽输送条件。我局之前的文章《最近大寒潮的原因,找到了》中,曾经介绍过影响我国寒潮爆发的重要天气系统——东亚大槽。这里简单回顾一下,用来和南支槽的形成机制进行对比。
受到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西风带在中高纬度地区形成。在北半球的冬季,受到乌拉尔山脉、落基山脉和大西洋的影响,本来西行的气流产生波动,进而形成了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东亚大槽、北美大槽和欧洲浅槽。其中对我国天气影响最大的就是位于西风带上游距离最近的东亚大槽。
东亚大槽西侧的阻塞高压是阻挡冷空气的利器▼
一旦低压槽受到西风的影响东移南下
冷空气也会顺势沿着槽南下,给南方地区造成降温▼
南支槽也称为副热带西风槽,它的形成机制区别于东亚大槽,造成它的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对于西风带的动力阻挡作用。受到阻挡的西风,分成南北两支,一支在北,相对比较平直,另一支在南,成槽型(倒Ω型),即南支槽。
南支槽大致位置(2月21日早8时500hpa)▼
在这次的南方降雪过程中,南支槽在我国南方形成西南风,因此从东南亚乃至印度洋上带来了温暖的空气,携带着大量的水汽,在南方与冷空气相遇后形成了降水,在加上相对较低的地面气温,就造成了大范围的降雪。
广东、海南的雪
广东位于北纬25度以南,并且被北回归线穿过,同时地处南岭以南,冷空气难以南下造成降温,因此广东几乎很少下雪。
北回归线从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清远市之间穿过
其南,全年体感温度更偏热带,也难见雪景▼
然而,由于本次冷空气之强,水汽条件之好,大家纷纷期盼着广东的降雪,准备在家门口观赏难得一见的广东雪景,气象台也预报多地可能将会出现降雪。但实际上在经过几轮的降水过程之后,只有广东北部的清远和韶关有明显的降雪,更多地区则是降雨或者雨夹雪。
以广州举例,一个世纪以来,位于北纬23度的广州有过多次降雪天气。2016年在东亚寒流的影响下,广州在1月23日有过短时的降雪天气,但是并未形成积雪。更有《南海县志》记载:
“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30日上午,仍降雪点,午后更寒,中央公园之梅花、红菊,铺满雪菲,均为艳白。31日晨,雪仍不已,寒度尤烈。”
2016年1月广州市石门国家公园的积雪 (图:wiki)▼
16至19世纪,大约在明代嘉靖至清代道光年间,北半球经历了较为寒冷的一段时期,在中国被称为“明清小冰期”。据《广东通志》记载,在此期间,广东多次出现大雪天气。
如明万历四十六年(1619年)十二月初六至初八,广东“冬十二月,亘阴,寒甚,雪昼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六日至八日,乃已……父老俱言从来未有也”。“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广州冬,广州府各属得雪二三寸不等”。
在这段特殊的时期中,位于北纬20度以南的海南岛,记载中的就有8次降雪记录。明正德丙寅年(1506年),文人王世亨留居海南万州(今万宁市)老家,见证了罕见的雪景,并留下诗篇,“越中自古元无雪,万州更在天南绝。岩花开发四时春,葛衫穿过三冬月。昨夜家家人蓑衣,槟榔落尽山头枝。小儿向火围炉坐,百年此事真稀奇。”
现在的海南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已经成为非常受欢迎的避寒胜地(图:图虫创意)▼
低纬度降雪的条件
在前文对于本次南方降雪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造成降雪有两大条件——足够低的温度和足够多的水汽,换而言之,只要达到这两个条件,就算纬度再低也能够形成降雪。
只要满足降雪的条件,赤道地区也能下大雪
(卢旺达 图:Team Rwanda Cycling)▼
低纬度地区由于地面温度较热,地面蒸发较强,较高的气温也可以容纳更多的水蒸气,因此“足够的水汽”往往不成问题;同样因为纬度低,接收太阳辐射更多,因此要达到足够低的温度,必须有特殊而强烈的天气过程输送强冷空气,否则只能在高海拔地区满足。
关于前者的例子屡见不鲜。去年的北半球夏天,当美国的死亡谷还处在地表温度超过80摄氏度的异常高温时,位于南半球的巴西遭遇异常低温,多地迎来了60年一遇的大范围降雪天气,南部圣卡塔琳娜州某些地区积雪深度达到1.3米。
虽然巴西的形象一贯是南美经典的热情似火
但因其南部的高海拔地区几乎每年都下雪
羽绒服,防滑链在这还是有市场的
(圣卡塔琳娜州 图:壹图网)▼
位于高海拔山地地区的降雪区域往往被当地作为旅游资源所开发。靠近我国云南省芒市,缅甸最北端的克钦邦密支那县每年冬天都会下雪,河水也会结冰,下雪的天气会从每年十月开始,到次年五月才结束,也因此成为缅甸的“雪乡”,多有游客参观游玩。
对于常年和高温艳阳相伴的人来说
有一个能够感受另类景色的经历还是很珍贵的
(图:Twitter)▼
位于北纬22度的越南沙巴海拔在1500米以上,每年冬季也会有大量游客顶着寒冷去观赏雪景,沙坝镇狭窄的道路也会因此造成拥堵。
番西邦峰是中南半岛第一高峰
最高峰海拔达三千米以上,是观赏美景的胜地
(图:shutterstock)▼
尽管是在赤道附近,超过5000米高山地区的降雪在一定海拔以上还会形成终年积雪进而形成冰川。赤道附近的冰川只存在于三处:安第斯山脉、东非山地和新几内亚岛。其中东非山地中就包括乞力马扎罗山,因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而被大家熟知。
虽然乞力马扎罗这冰川也是很小一点
(图:wikipedia)▼
今年年初南方的雪始料未及,不是突如其来的灾难,却是意想之外的惊喜。过了年,也看了冬奥,希望这场瑞雪为新的一年带来祥瑞。
参考文献:
1.http://www.nmc.cn/publish/observations/china/dm/weatherchart-h000.htm
2.http://data.tpdc.ac.cn/zh-hans/data/14986ec5-7799-43d3-bf5b-2ca80ddbf9d7/
3.https://new.qq.com/omn/20210428/20210428A00CPB00.html
4.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B%A3%E5%B7%9E%E9%99%8D%E9%9B%AA%E8%A8%98%E9%8C%84
5.https://weibo.com/tybbs
6.https://weibo.com/weathernews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shutterstock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5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