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一伙人?

作者:额尔瑾

本文转载自:一本正经说历史(ID:ybzjlishi)

这场战争里,被提到最多的就是北约,这个把乌克兰彻底坑苦了的组织,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伙人纠集起来的呢?
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头,我还不到十岁。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轰炸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导致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朱颖当场牺牲。记得那段时间,新闻里每天重复播放,让我第一次记住了“北约”这个组织。
北约,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一伙人?
图为位于比利时的北约总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冷战就开始了,国际政治局势出现了新一轮大分化,分别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1947年3月4日,英、法为防止德国军国主义的复活,在敦刻尔克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这是西欧联合的第一步。
    
随着冷战的开始,美、苏两国在欧洲激烈争夺,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用以遏制苏联和控制西欧,并且成为美国对外扩张和抑制苏联的政策基础。杜鲁门主义是美国以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的威胁为理由,表示美国要代表“西方自由社会”抗击“苏联极权”,要在世界范围内承担反共义务。
    
1946年至1949年希腊内战中,美国向希腊政府提供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镇压了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民主军,激化了战后欧洲的矛盾。“马歇尔计划”旨在从经济上复兴和稳定西欧国家,达到既控制西欧和为美国商品扩大出口市场,又联合西欧压制苏联的双重目的。英、法、意等西欧国家也担心难以独自对抗苏联,也愿意利用美国力量压制苏联。遏制苏联成为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共同政策,这样就为建立北约集团在政治上铺平了道路。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发生政治危机,亲西方势力失败并退出政府,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掌握政权,美国和西欧国家极为不满和大为惊恐,乘机加速西欧国家联合军事力量的努力。同年3月17日,在美国的鼓励下,英、法、荷、比、卢等西欧五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组建了欧洲第一个集体防卫体系。随后,又于3月22日至4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了由美、英、加三国参加的会议,通过了《五角大楼文件》,提出扩大布鲁塞尔条约组织;另外缔结了北大西洋区域集体防务协定。
此后不久,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进一步推动北约组织的形成。二战后,美、英、法、苏共同占领德国和处于苏占区内的柏林。不久,美、英、法三国合并其占领区,并且在其占领区内发行单独的货币“B”记马克,同时准备成立单独的政府,开始分裂德国。
    
1948年6月,苏联封锁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水陆通道形成了紧张的军事对抗局面,即“柏林危机”。双方都调集大量军队,美国甚至将其用于投掷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派往欧洲。一时间,纷纷传言第三次世界大战将要爆发。西方国家迅速行动,筹备成立军事集团。
    
苏联决定针锋相对,在苏占区发行“D”记马克和筹备成立政府。1949年5月,西方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苏占区接着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从此完全分裂。在此分裂过程中,双方对抗激烈。
    
7月,美国、加拿大和布鲁塞尔条约五国在华盛顿开始谈判成立北约,随后有丹麦、挪威、意大利、葡萄牙和冰岛参加。历经大半年的讨价还价后,12国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规定实行“集体防御”,当缔约国受到军事攻击时,其他缔约国将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必要措施”。北约组织正式成立。其最高权力机构为部长理事会,并设立军事委员会和防务委员会等。此后,北约继续扩大。1952年,希腊和土耳其加入;1955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加入北约,并且引发与苏联集团的重大冲突。
北约,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一伙人?
1949年4月4日,12国在华盛顿成立了北约,坐在中间的是美国总统杜鲁门
北大西洋公约包括14个条款和一个序言。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四、五条。第三条规定集体武装防卫。第四条规定协商行动。第五条规定协助受攻击缔约国的义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因此,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条约并没有明确规定期限,第十三条规定,在本条约生效20年之后,任何缔约国在通知美国政府废止本条约的一年后,得停止为本条约之缔约国。
北约的组织机构是在北约签字后两年内陆续建立的。北约的最高权力机关——北约理事会,由各缔约国外长组成,每半年开会一次。常设委员会由各成员国驻布鲁塞尔大使组成,在北约理事会休会期间,处理日常事务。防务委员会由缔约国国防部长组成,制定统一的防务计划。防务委员会又下设由各成员国参谋长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负责处理军事问题。1949年11月18日,又成立了防务、财政和经济委员会。
北约各成员国的武装部队,划归3个司令部,即欧洲盟军司令部、大西洋盟军司令部和海峡司令部。3个司令部都直属于军事委员会,其中又以欧洲盟军司令部最为重要,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卡斯托。欧洲盟军司令部下辖中欧、北欧和南欧3个地区司令部。
此后,美国为了达到遏制苏联的战略,不断地扩大北约成员国范围,把一些对美国全球战略有影响但并不在北大西洋地区的国家也极力拉入北约。
自成立以来,北约共经历了八次扩大,从最初的12个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30个成员国。因为冷战结束之后北约的这种扩大进程吸纳的主要是中东欧国家,所以北约的扩大进程也常被称为北约东扩。
就其外在而言,北约扩大也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范围在地理空间上的扩展。但究其实质而言,北约东扩就是通过把中东欧国家整合进欧洲——大西洋安全共同体来确保欧洲大陆的和平与稳定。甚至可以讲,北约东扩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北约历史中一项最重大的战略决策与实践,这既是北约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冷战格局下的一种政策反映,也是北约在冷战思维主导下积极寻求对外扩张的一种结果。
    
加入北约也存在一系列的标准。1995年9月出台的“北约扩大研究”报告( Study on NATO Enlargement)就明确指出了北约扩大的原则。其一,政治标准,又包括内政和对外关系两个方面。在内政方面,要建立一个尊重个人权利和法治原则的民主政治体制,并实行文官控制军队的原则,建立民主化的军事机构,并依据欧安组织(前身为欧安会)的原则尊重少数民族权利;在对外关系中,要按照联合国和欧安组织的原则,和平解决相互间的领土等方面的争端。其二,经济标准,要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其三,能力标准,具备为联盟做出军事贡献的能力,可以与其他盟国军队协调行动,并愿意为联盟的防御和外部行动做出军事贡献。当然,这些原则也不过是表面文章。
一旦申请国通过参与成员国行动计划,具备了承担北约成员国承诺和责任的能力,北约在内部一致同意的基础上,可以向申请国发出的入盟邀请,申请国才正式进入入盟谈判及准入阶段。这一阶段又分为若干个步骤,依次为:候选国代表与北约专家小组在北约总部的准入谈判、准入协议的签署并被北约国家批准、北约秘书长邀请潜在新成员加入《北大西洋公约》、被邀请国依其国内程序批准北大西洋公约、这一系列关于新成员准入的法律文本送存美国国务院。在完成了这一系列程序后,被邀请入盟的国家才正式成为北约新成员。
    
北约自成立至今,共经历了八次扩大。1949年8月24日北大西洋公约开始生效,创始会员国共包括美国、加拿大以及西北欧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12国。
土耳其和希腊1952年2月18日加入,德国1955年5月9日加入,西班牙1982年5月30日加入。冷战结束后,1999年3月,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三国成为首批入盟的中东欧国家;2004年3月,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7国向美国国务院送存了各自国家加入北约的法律文本,从而正式成为这一组织的新成员。这是北约自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充。2009年,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正式入盟;2017年,黑山也成功加入北约;随着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约,北约成员国达到30个。
北约,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一伙人?
隶属北约的英国军舰在巡航
北约既然是冲着苏联来的,那苏方也不能怂,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来加强与东欧各国的联系,适应新的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
1947年9月,欧洲9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在波兰成立。在成立大会上,苏联代表号召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团结起来,坚决迎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挑战。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巩固社会主义阵地,1955年5月11—14日,苏联和东欧7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开会,签订8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军事政治集团,莫斯科是华沙条约组织的总部所在地。
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正式形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和两大军事集团对抗的态势。参加华约组织的成员国有: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苏联等8国。其中阿尔巴尼亚于1968年9月13日宣布正式退出华约。1976年以后,蒙古、越南,老挝也向华约派驻了观察员。
在华沙签订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将致力于国际和平与安全,并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当缔约国之一遇到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的武装进攻时,每一缔约国可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给予援助;缔约国不参加与华约相反的任何联盟或同盟,不缔结与华约相反的任何协定;华约联合武装部队将根据联合防御的需要和这些国家的协议在缔约国领土上驻扎。华沙条约规定有效期为20年,如缔约国各方在期满前一年未提出宣布无效的声明,条约将自动延长10年。1975年,条约自动延长10年,从1985年起,条约再延长20年。
华约的各种组织机构主要有:政治协商委员会、外交部长委员会、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和国防部长委员会。政治协商委员会是华约最高决策机构,最初两次会议由缔约国政府首脑参加的,1960年以后改由缔约国党的第一书记或总书记参加。华约成员国的一切重大政治、军事、外交问题都要在此磋商或解决。外交部长委员会和国防部长委员会是政治协商委员会两个重要的辅助机构。前者的职能是协调各缔约国的对外政策,后者负责加强各成员国军事力量问题和协调各成员国之间的军事行动。

 

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是华约的军事指挥机关,统帅根据缔约国各方协议拨归其指挥的各国武装部队。按规定,武装部队总司令可从缔约国任何一国军事首长中挑选。联合武装部队司令部还下设军事委员会、参谋部、技术委员会3个机构。
在华约的组织机构中,主要部门的主要领导职务皆由苏联人担任。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一直由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任,联合武装部队第一副总司令由苏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兼任,华约国防部长委员会主席始终由苏联国防部长兼任,苏联还在华约成员国中派驻大量军队。到1968年苏军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之后,苏联驻东欧的军队共达31个师,约65万人左右。苏军还和波、匈、捷、保、民主德国的一部分军队组成“一体化部队”,由苏联统一指挥,实际上是从军事上加紧了对华约各国的控制。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总书记之后,不断调整对东欧的政策,改变了过去对东欧的严密控制。在此情况下,东欧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从1989年初开始,一场严重的社会政治动荡席卷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与此相适应,华约组织也发生了根本性转折。
北约,究竟是怎么组织起来的一伙人?
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合影
华约各国纷纷对30多年的苏东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越来越强烈地反对在苏东关系中苏联表现出来的大国主义和强权政治,强调相互之间的平等地位。1989年12月4日,苏保、匈、波和民主德国5国领导人在莫斯科宣布:1968年他们的国家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对捷内政的干涉,应当受到谴责,从而为这次行动定了入侵的性质,华约威望在东欧各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东欧新上台的当权派对这个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组织兴趣不大,他们表示其军队限于保卫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范围内,华约的基础即东欧国家的共同军事战略已为各国所摒弃。
1990年6月初举行的华约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各国代表指出,由于“意识形态敌人的形象经过双方的彼此努力而消除”,需要“重新研究华约的性质、职能和活动”。1990年10月3日,两个德国的统一,使华约联合武装部队失去了一支重要的力量。东欧各国政权易手后,捷、匈、波纷纷要求苏联从这些国家撤出全部军队,并收回对本国军队的指挥权,不再参加华约的联合军事演习。华约已名存实亡,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1991年2月25日,华约政治协商委员会特别会议在布达佩斯召开。会上做出从1991年4月1日起解散华约军事机构的决定。7月1日,在布拉格召开的华沙条约国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上,正式签署了宣告华约解散的议定书。
此消彼长间,北约的势力越来越大,其目的也愈发明确,就是把俄罗斯挤出传统势力范围,防止俄罗斯扩大。而北约在美国的庇佑下,有恃无恐,到处耀武扬威,其战略的变化完全根据美国战略而来。严格意义上来说,北约组织的本质,就是美国控制西欧、遏制俄国,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种工具而已。
参考资料:  《北约与华约势力的消长——东西两大阵营的对抗》司徒博文;《合众存异 美国人的历史 第7版》(美)约翰·马克·法拉格;《欧盟与北约 一种组织间关系的分析视角》 孔凡伟;《世界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 殷涵,尹红卿,李瀚之;《北约欧盟双东扩:机遇、挑战和前景》高华。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5074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2月26日 下午2:40
下一篇 2022年2月26日 下午2:5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