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受俄罗斯天然气“卡喉咙”的乌克兰,在能源领域与中国合作颇多。除了传统化石燃料外,中乌是在风能方面的合作尤其突出。在所有乌克兰投资能源领域的中国公司中,当属中国电建的投资额度最大。2021年4月,中国电建与乌克兰风场有限公司(Wind Farm LLC)签署了乌克兰尼克尔斯克和曼古斯区800MW风电项目合同,合同金额为9.9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67.16亿元。该项目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州马里乌波尔市,主要内容为建设总装机800MW的风电场、330KV升压站及外送线路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等工作。项目总工期32个月,质保期24个月。不过由于乌克兰当地局势持续动荡,该项目一直还未实施,在此前《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中国电建方曾回应:“之前这一合同中,我们是作为ETC总承包商,目前这个合同在乌克兰还没有开始实施,而且我们也还没有任何注资的行为,所以对我们的影响非常非常小,基本没有影响。”对于上述项目的后续计划,中国电建方面表示,“考虑到那边(乌克兰)的形势,所以合同可能后面会牵涉一个再签的问题,会考虑进一步的情况。”此外,在乌克兰积极布局风电领域的公司还有金风科技和龙源电力。2019年,金风科技正式进入乌克兰市场,被其视为顺应全球市场发展潮流,促进对外新能源合作的成功实践。2021年9月,金风科技成功签约乌克兰佐菲亚(Zophia)337.5MW风电项目和乌克兰奥恰科夫(Ochakov)288MW风电项目项目计划于2022年底完工。项目建成后,金风科技在乌克兰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然而,在俄乌局势之下,金风科技也不得不作近一步打算。2月24日,金风科技回应表示,公司在乌克兰市场有部分机组订单,目前交付基本按照计划进行,公司正持续关注当地局势,相关情况有待进一步评估。龙源电力,则是经原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批准,由原能源部直接管理,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登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据悉,龙源电力在乌克兰有在运风电项目,即乌克兰尤日内风电项目,该项目位于乌克兰西南部敖德萨州,靠近黑海,2022年1月份发电量已经达到28777兆瓦时。该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欧洲投资的第一个项目,被视为具有里程碑式意义。2021年6月底,龙源电力乌克兰南方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据悉,这将是龙源电力海外最大单体风电项目。南方风电项目位于乌克兰西南部尼古拉耶夫州,靠近黑海,与龙源电力尤日内风电项目直线距离仅60公里,项目拟安装60台4.8兆瓦风机,总容量为28.8万千瓦,预计2022年底投产。目前,龙源电力回应称乌克兰风电场目前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另外,我国最早专业生产风机塔架的公司之一的泰胜风能在乌克兰也有商业项目,其发往客户Vestas在乌克兰和澳洲项目的陆上风电产品共11271.81万元尚在运输途中,占发出商品期末账面金额比重93.03%,为公司2021年9月末发出商品主要项目。公告显示,客户Vestas自2018年起始终为泰胜风能前五大客户,2018-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泰胜风能向该客户的销售金额分别为3.45亿元,4.21亿元,3.51亿元、1.7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3.43%,18.98%,9.75%,7.65%。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谈及乌克兰项目的实施情况,泰胜风能回应称,在乌克兰的项目绝大部分已经在去年交付完毕,只剩下一点点尚未交付。“大概4台产品的样子,我们的交付方式是,只要把产品运到货运港口即可。”对于乌克兰项目在公司主营业务中的占比,上述人员表示,“还没有统计出来,因为2021年的财报还没出来。”在互动易上,泰胜风能也曾回复投资人问讯,公司销往乌克兰的订单适用FCA、FAS在国内码头交货,基本按计划履行,目前已接近尾声,总体来看,乌克兰局势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没有重大影响。另外,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开采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等的贝肯能源,也在2021年半年报中将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海外乌克兰列为“四大市场”基本战略布局之一。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贝肯能源在乌克兰地区实现收入2.23亿元、1.55亿元,分别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3.79%、35.81%。同时,贝肯能源在乌克兰地区业务的毛利率也偏高,2021年上半年达到了28.52%,而同期其在中国北疆、西南地区的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93%和21.36%。贝肯能源最早于2017年进入乌克兰市场,当年7月在Kharkiv(哈尔科夫)、Poltava (波尔塔瓦)等地区陆续中标,中标金额按当时汇率换算接近4亿元人民币,占其2016年营业收入的四成。2018年4月,贝肯能源在乌克兰天然气钻采项目投标中中标希伯林卡(Shebelinka)气田五个区块的钻井工程服务合同,合同执行期为三年(2018年-2020年),金额为1.15亿美元。2018年8月在乌克兰希伯林卡同一地区,贝肯能源又增加一个中标项目,金额为2259万美元。2019年8月,贝肯能源在乌克兰的全资孙公司——贝肯能源乌克兰公司与乌克兰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 Ukraine LLC)签署《BACK TO BACK SUBCONTRACT AGREEMENT》(侧钻项目背靠背合同),提供3部850HP修井机用于侧钻服务,合同期约1年,合同金额1980万美元。自俄乌危机以来,陆续有投资者向贝肯能源提问:“请问公司营收是否会被俄乌局势影响?”“贵公司在乌克兰的钻井项目是否有影响?乌克兰工人停工了吗?”对此,贝肯能源回复称:公司在乌克兰的部分作业项目由于客户现场人员撤离出现短暂停工情况。公司人员和固定资产所处状态目前相对安全。公司正密切关注局势变化,并对后续业务影响进行评估。农业领域资源丰富、国企为主,民营企业在乌业务有限乌克兰农业资源丰富,据《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乌克兰2020版)》,乌克兰黑土面积占世界黑土总量的27%,农用地面积427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5%,2019年第一产业产值约占GDP的9%,是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国、葵粕出口国,第三大谷物出口国、第三大菜籽、核桃出口国,第四大大麦和玉米出口国,第六大大豆出口国,素有“欧洲粮仓”之称。此外乌克兰农业市场开放程度高,国际大型机构投资活跃。其中与中国的合作项目大多以中国大型国企牵头,但据凤凰网《风暴眼》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研究,大多有关农业的项目或“暂缓”、或“搁浅”、或“违约被起诉”。双方整体在农业方面还是以商品买卖为目的纯商业贸易为主,合资项目有限。2008年,北京同鑫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王世渝就曾与乌克兰国家农业部部长在乌克兰中国大使馆签署框架协议,计划分三期收购乌克兰国家农业公司约60%的股份,项目资产包括100多万公顷的土地面积,用王世渝的话说就是“等于增加国土面积3‰的耕地”。并且乌克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中国则是地少人多,农业的耕种水平和机械化程度都比较高,天然地与乌克兰存在互补性。但项目因为“找了中国所有涉农机构单位谈,中粮、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全国供销社、北大荒、山东、重庆粮食集团,甚至中投,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拒绝了”,最终不得不作罢。不过从2011年开始国和乌克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型国企还是来到了乌克兰,开始瞄准乌克兰的大型基建和农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