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枢密院十号
俄军18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高超音速武器投入实战”所引发的全球冲击波尚没有消散,俄国防部20日又宣称,当天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口径”巡航导弹摧毁了乌军在尼古拉耶夫州的一个大型军事燃料基地。
俄军两次动用高超音速导弹这种“大杀器”,打击的目标却不是弹药库,就是燃料库这样的“小目标”,难免让人产生“牛刀杀鸡”的感觉。
这当然只是错觉。
俄军无人机拍摄的“匕首”导弹命中目标瞬间
昨天老司机就说了,观察俄军最近打击目标的动态可以发现,目前已经从早期的清除战场战术目标或固定指挥中心,向乌军纵深的后勤保障和维修中心转移,其目的在于持续性甚至长期破坏乌军的国防能力。
对于缺乏自主国防工业、主要后勤越来越依托外援的乌克兰军队而言,在主要弹药库、燃料库和后勤维修中心接连被破坏,就意味着持续性的“失血”,即便西方能提供部分军事援助,也无法扭转这种趋势。
因此俄军远程打击位于乌克兰西部和南部的后勤保障基地,就非常合理了。例如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伊戈尔·科纳申科夫就宣称,20日被“匕首”导弹摧毁的燃料库是乌克兰南部军事行动地区的乌克兰装甲部队的主要燃料来源。
那么为什么非得动用“匕首”导弹呢?
老司机认为,首先,利用巡航导弹和空射弹道导弹打击位于战场后方的这些燃料库和弹药库,可以避免俄军战机进入相对危险的乌军控制区。毕竟在过去的20多天内,俄军战机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遭受了相当大的损失。
挂载“匕首”导弹的米格-31K战斗机
而“匕首”导弹自身的射程就超过1000公里,再加上米格-31K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可以非常方便灵活地选择最适合的打击方向,并与贴地飞行的巡航导弹相互配合,起到出其不意的攻击效果。
其次,18日遭到“匕首”导弹攻击的地下弹药库据称原先是苏联时代用于存放核武器的地下设施,拥有非常坚固的防护,具备抵御重型钻地炸弹甚至核弹头近距离爆炸的能力。因此巡航导弹和普通炸弹根本无法对其实施有效打击。而“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凭借极高的速度和沉重的弹头,对钢筋混凝土等坚固工事的侵彻效果非常突出。俄军很可能也意图通过这次发射,检验高超音速武器对于地下目标的打击效果。
毕竟实战才是检验新武器性能的最好试验场。
此外,虽然“匕首”导弹早在2019年就已经装备俄军,但西方长期对其作战效能持怀疑态度。例如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就宣称,虽然俄军宣称最大飞行速度达10马赫的“匕首”导弹能通过不规则机动躲避反导系统的拦截,俄总统普京将其称为“不可战胜”的导弹,但“西方军事专家认为,俄罗斯夸大了这种空对地武器的能力”。
部署在波兰的“爱国者-3”反导系统
近来西方持续向乌克兰运送各类防空导弹,甚至准备提供S-300远程防空系统,美国还在波兰部署了“爱国者-3”反导系统,意图限制和削弱俄军的战场主导权。因此“匕首”导弹的“战场首秀”选在靠近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乌克兰西部,公开展示这种“无法防御”的先进武器,很明显就是要震慑北约。
相信凭借北约当前密布在乌克兰周边的雷达站、侦察机和预警机,应该能够正确读出俄罗斯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背后的这条“秘密信息”:
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我的导弹到底管不管用!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63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