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米宅海外(ID:mizhaihaiwai)
这两天,京东大裁员,强哥终于对自己的“兄弟”下手了。
据内部人吐槽,这次裁员涉及的面太广了,连最重点的零售都裁。

离职员工的工牌装了整整一箱,近半层办公室空了出来,摆满了用过的显示器。
其实,你我被裁都是早晚的事。
只是这些大厂,提前做了而已。
我扒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近期的一篇报告。
随着科技的进步,2030年,全球超过1/5的劳动力——8亿工人,可能会因为自动化而失业。
在不远2025年,将会有5%的中国工人将会被取代。

1
人工智能,对我们冲击有多大?
大约 60% 的职业中,至少三分之一的组成活动可以实现自动化,这意味着所有工人的工作场所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和变化。
至2030年全球将有7500万至3.75亿人口重新就业并学习新的技能。
从数量上看,中国将面临最大规模的就业变迁,预计将有1200万至1.02亿中国人需重新就业。
如果迅速采用自动化,将达到1亿人,达到2030年劳动力的12%。
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可能需要学习新技能和寻找新职业的劳动力比例要高得多:
美国和德国将在2030年占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而日本则接近一半。
美国和德国也可能面临自动化导致劳动力大量流失,但它们预计的未来增长以及因此创造的新就业机会更高。
美国拥有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在升级的情况下,随着创新导致新的职业和工作类型,它大致处于平衡状态。
到2030年,德国的劳动力将减少300万人。
然而,到2030年,印度的劳动力预计将增加1.38亿人,增幅约为30%。
2030年,中国预计有1.112亿人的工作被自动化所取代。
越是发达国家,人工成本高,越有动力率先采用机器人,因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的程度会更快更高。
到2030年,全球平均被机器人取代的劳动力比率是15%。
作为不发达国家的代表,印度这一比率仅有9%;
中国基本与世界平均水平持平,为16%;
而发达国家的代表,美国、德国,这一比率高达23%和24%。

中国哪个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机械师和厨师。
到2030年,以这两个岗位为代表的基础工作会减少360万。
考虑到中餐的流水化生产趋势,厨师的需求会大大减少。

未来的职业,凡是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的,迟早得被替代,只是时间问题。
谁也阻挡不了科学家研发机器人的步骤和速度,谁也阻挡不了企业家用机器人降低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积极性。
所以,我劝你还是踏入那些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的行业。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几年:
卡车司机变少了,快递小哥的人数变多了; 杀猪匠变少了,教师变多了; 打井人变少了,打车人变多了。
未来30年,会有更多的人被取代。
不被社会所需要,不被政治和经济所需要。
士兵,会被无人机、导弹替代,作战,只需要少数特种部队。
机器人没有伤亡,也不会受到恐惧、饥饿和疲劳的影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未来,将不复存在。
未来,我们不需要士兵了。
在经济领域,银行柜台早已被逐步替代,未来的投资顾问,很可能被风起云涌的智能投顾所逐步取代。
现在国际、国内收益最好的基金,很多都是全凭算法的量化对冲基金。
未来,我们不需要金融专家了。
在医学领域中,人工智能可以正确诊断90%的肺癌病例,但人类医生的正确率只有50%。
未来我们不用再去医院排队,就在家里可以找到最好的机器人医生为我们服务。
未来,我们连医生也不需要了。
时代在变,机器加速了时代的发展,人类在这艘大船上,久久不能平息。
机器留给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
哪些职业,不容易被取代?
BBC做了个预测,得出两个基本的结论:

面对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我们能做什么?
要么积累财富,有资本。
要么积累名气,有人脉。
要么积累知识,掌握更多技能。
财富、人脉、技能,至少有一个你才不会被淘汰。
现在,筑起你的财富堤坝、人脉堤坝、技能堤坝吧。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6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