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圆方你怎么看啊
本文转载自:圆方你怎么看啊(ID:yflooklook)
1938年12月18日上午8时,戒备森严的珊瑚坝机场,一辆吉普车快速驶入机场,距离飞机起飞仅有5分钟,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又疾驶进机场。汽车上的人是汪精卫、陈璧君等七人……
这是他们秘密逃离重庆的关键一步,19日下午,汪精卫、陈璧君、周拂海等,乘包租的一架欧亚航空公司的飞机,仓皇逃往河内……
到河内后,日本政府按照之前和汪精卫的协议,发表了一篇声明,称日本愿意和“中国的同感忧虑及有卓识之士”合作,根据“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提携”的原则,“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并公开对汪精卫招降。
29日,汪精卫为响应日本号召,在越南的河内发表了《艳电》,公开投降。
自去岁7月卢沟桥事变突发,中国认为此种希望不能实现,始迫而出于抗战。顷读倭国政府本月22日关于调整中日邦交根本方针的阐明:
并郑重声明倭国对于中国无领土之要求,无赔偿军费之要求,倭国不但尊重中国之主权……则吾人依于和平方法,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战以来沦陷各地亦可收复……
前此数年,倭国政府屡曾提议,吾人顾虑以此之故,干涉及吾国之军事及内政……防共目的在防止共产国际之扰乱与阴谋,对苏邦交不生影响……
此亦数年以来,倭国政府屡曾提议者,吾人以政治纠纷尚未解决,则经济提携无从说起……惟欲按照中日平等之原则,以谋经济提携之实现,则对此主张应在原则上予以赞同……
以上三点,兆铭经熟虑之后,以为国民政府应即以此为根据,与倭国政府交换诚意,以期恢复和平……中日两国壤地相接,善邻友好有其自然与必要,历年以来,所以背道而驰,不可不深求其故,而各自明了其责任……
因为是29号发布的,故名“艳电”。简单总结的话,汪精卫“艳电”的意思大概是这样:
中国人谁都不想打这一仗,都想要“和平”,只因为“日本侵略者”太过凶残,中国不得不打,不过现在“日本侵略者”变了,所以策略也要变。
一、“日本侵略者”没那么凶残了,逐渐变得温和了,只要我们和日本“共存”,就能回到之前的和平正常的日子了。
二、“发达国家”都达成联盟了,中国抵抗没有意义,德意日这些“发达国家”结成轴心,打也打不过,“共存”最好。
三、只要选择“共存”,中国经济就能获得大的发展,而且像日本以及其他发达国家会向中国开放,助力经济发展。
所以,中国应该和“日本侵略者”“共存”,这两年和日本对抗,损失太大了(抗战年余,创巨痛深),而只要“共存”了,一切就好了。
战争也没了,经济也发展了,人民也幸福了,国家也成功了(中国始能努力于战后之休养,努力于现代国家之建设)。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想“共存”错了么?
事实上,汪精卫选择和“日本侵略者”共存的想法不是一天半天了,同时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从抗战之初,这样的舆论就不绝于耳。
1932年“一·二八”抗战之后,周佛海在南京西流湾8号建造了一幢花园洋房,特在花坊下造了一个大地下室。1937年全面抗战后,许多人常来此躲避空袭。他们常常讨论时局,都对中日战争前景持“战必大败”的悲观情绪。
这个非正式的组织起了个名字“低调俱乐部”,以表示其成员们对当时盛行的“歇斯底里的风气”(指当时国民党主战派及民众的抗战热情)的不满。
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汪精卫才能说出来诸如:
以前人们批评政府不抵抗而丢失了领土,现在我们进行了抵抗,结果却丢失了更多的领土……
主战有主战的道理,不过,主战的目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国家能够独立生存下去。如果能达此目的,和日本言和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一味主张焦土抗战的、唱高调的应该再坦诚一点。
要说老实话,依我看来,日军占领区日益扩大,重要海港和交通路线大多丧失,财政又日益匮乏,在战祸中喘息着的四万万国民,沉沦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为尽早结束战争,我曾多次向蒋委员长进言,要打开谈判的大门。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知,汪精卫才会做出后面的选择。其实,如果只是抱怨几句,那也不过是一些可以参考的“不同意见”罢了。而选择叛逃,并且投靠“日本侵略者”成立汪伪政府,在整合全国力量进行抗战关键时刻,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那,无论是汪精卫,还是其他的“共存派”,这些人想要“共存”,希望“共存”错了么?抛开历史最终的结局,单单从当时逻辑上来看,至少有三点是错误的。
1、认为造成人民“水深火热的苦难”的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抵抗,而不是“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为本身。
他们认为只要不抵抗侵略,去投降,就可以“共存”,似乎一切就会一如既往,也不会死人了,经济也就发展了。但其实,这就好比不去解决问题,只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一样可笑。
2、认为“日本侵略者”没有原来那样“贪婪和凶狠”,现在变得“和平”且“友好”,所以可以妥协,可以“共存”。
实际上,“日本侵略者”变得“看似友好”,是因为“凶狠”灭亡不了中国,而自身实力也用到了极限,不得不改变战术。 而今天的“友好”,明天占领后,殊不知又会变得“凶残可怕”。
3、认为“日德意”签订了协议,最终会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所以中国要站在所谓“国际秩序”的一面。
虽然在当时“轴心国”越走越近,而且在局部战场中取得了一定优势,但没有看到反法西斯联盟蕴含的力量更强大,人民的力量其实更强大,科学文明以人为本的力量更强大。
当然,“汪伪政府”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只想通过这件事情,说一些观点。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当面对“外敌入侵”或者“巨大挑战”的时候,往往内部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正常的。
很多高喊“共存”、希望“和平”的人,除了极少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以外,确实是发自内心希望“和平”的到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的“珍惜和平”。
我也相信,“和平”最终是一定会到来的,只是在任何时候,当我们渴望“和平”的时候不要忘了:
1、和平是需要靠自身努力斗争,舍生忘死的牺牲争取到的,而不是“敌人”施舍来的。
2、“敌人”今天表现的温和无害,并不意味着明天也是这样,不能把命运交到“敌人”手里。
3、要相信人民的努力,要坚持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不断变化”的敌人,我们到底应当如何应对呢?
由于当前的抗战还存在着严重的弱点,所以在今后的抗战过程中,可能发生许多挫败、退却,内部的分化、叛变,暂时和局部的妥协等不利的情况。因此,应该看到这一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但我们相信,已经发动的抗战,必将因为我党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冲破一切障碍物而继续地前进和发展。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6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