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作者:王战新

本文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

俄乌一战,硝烟至今未散,地球人都在担忧:会不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可以这么说,以政府为主体的军事大战是打不起来的,但以企业为主体的“资源争夺战”却越演越烈。    

最近,西方资本巨鳄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发动了对中国企业“青山控股集团”的精准阻击战,想要抢夺青山手上的镍矿控制权。幸得有关部门大力援助,青山才保住了“世界镍王”的宝座。

你有没有想过,在镍储量只占全球3%的国度,为什么会产生拥有最多镍资源的企业呢?

格局小了!自己家里没有,还不能去别人家里买吗?

其实,中国向海外输出的不仅有中建、中铁、中车等“基建狂魔”,还有一大帮“屯矿狂魔”:

“世界铜王”正威集团,已经拥有全球总储量5%—10%的铜矿产能,旗下铜矿遍布非洲、南美、北美等20多个国家。

“世界锂王”赣锋锂业,先后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爱尔兰和马里等国抢下8座锂矿,目前金属锂产能全球第一。

“铜钴大王”洛阳钼业,于2016年前后斥资270亿,买下巴西铌、磷资产项目和刚果(金)铜、钴资产项目。

……

请给这帮为国屯矿的企业点个赞。

因为它们手中的矿产,是中国打赢新一轮经济大战的秘密武器。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钢铁集团就有七个来自中国。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钢铁行业的一年的净利润才1889.94亿元,还比不上澳大利亚卖铁矿石赚的钱。

中国400多万钢铁工人就是在打工。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每年需要约15亿吨的铁矿石,但我们是“贫铁国”,本土最多只能开采4亿吨。巨大的缺口只能靠外国来填充,尤其是澳大利亚。

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拥有1500亿吨高品位的铁矿,占全球总储量的18%。哎,这就叫老天爷赏饭吃。

所以,澳大利亚掌握了铁矿石定价权,把中国钢铁公司当成提款机,一言不合就涨价。

为了破除这一窘境,中国政府和企业想了很多办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澳大利亚第二大铁矿公司——力拓集团陷入了财务危机,负债高达387亿美元。

中国铝业集团闻风而动,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那里借来了210亿美元,准备一举拿下力拓集团。

当中铝集团认为胜券在握时,西方政客杀了出来,鼓吹“中国威胁论”。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澳大利亚政府就将审批期限推迟至90天。

得到喘息机会的力拓集团开始在资本市场上运作,把股价从60美元拉到了200美元,还得到了另一家澳大利亚巨头必和必拓的援助。

满血复活的力拓集团单方面毁约,中铝集团铩羽而归。

经此一役,我们发现澳大利亚很难搞,就转而寻找“备胎”。

等了十年,机会终于来了。2019年7月,几内亚(非洲国家)政府对西芒杜铁矿北段启动了国际公开招标。据悉,西芒杜铁矿是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尚未开发的铁矿,分为南段和北段。

当年11月,中国宏桥集团、烟台港集团、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和几内亚联合矿业供应集团四家企业组建了一个“赢联盟”,以14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拿下了采矿权。

西芒杜铁矿的南段也出现了中国企业的影子,中铝集团拥有西芒杜铁矿南段40%的股权。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正当中国宏桥集团、烟台港集团、中铝集团等中国公司盖厂房、搞基建、修铁路的时候,几内亚突然发生了政变。

2021年9月,一名下级军官玛马迪·杜姆布亚带领特种部队活捉并控制了总统,宣布建立军政府。

新成立的军政府,叫停了铁矿建设项目,逼迫中国企业签订新协议。

我们寄以厚望的西芒杜铁矿,不知道啥时候能实现量产。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除了澳大利亚外,中国企业还与美国巨头“撕”过,战场是非洲另外一个国家刚果金。

早在二战时期,美国人就进入了刚果(金),在这个国家寻找铀资源,用来做原子弹。后来,美国又派了一批军人来守卫这些矿产,防止被苏联抢走。

苏联解体后,美国政府逐渐削减了对刚果(金)的援助。2001年,刚果(金)总统洛朗·德西雷·卡比拉遇刺身亡,他的儿子约瑟夫·卡比拉·卡邦格接任。

2005年,小卡比拉跑到北京,希望中国企业加大对刚果(金)的投资力度。恰好,中国正在搞大基建运动,急需从海外进口矿产,一拍即合。

于是,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来到刚果(金)买矿、开矿、运矿。

战果最辉煌的是洛阳钼业,在刚果(金)收购了两座顶级铜钴矿,一举奠定“全球第二大钴生产商”的地位。

2016年,当中国企业在全世界寻找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资源锂、钴、镍的时候,特朗普却一门心思扑在重振美国石油产业上。当洛阳钼业宣布要从美国自由港集团手里买矿的时候,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反应。

唯一提出反对意见的是,一家叫伦丁矿业的加拿大公司。这家公司是美国自由港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享有优先买矿的权力。

洛阳钼业就走“曲线救国”路线,让一家私募股权公司“渤海华美(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BHR)先去收购伦丁矿业,洛阳钼业再从渤海华美买下股份。

这个BHR背景非常强大,经查证,其中一名董事是大名鼎鼎的拜登之子亨特・拜登。

这下把美国人气吐血了,两位美国总统居然帮一家中国企业收购美国的核心资产。

2020年,洛阳钼业又从另一家美国公司手上收购了Kisanfu铜钴矿。

过了好几个月,美国官员才反应过来,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全球钴矿的定价权。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刚果(金)19座钴矿中有15座由中国企业拥有或提供资金。

2021年5月,美国新总统拜登在参观福特公司时大发感慨: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而其中的关键是电池,目前这些电池80%的产能都在中国……这使得他们几乎垄断这些电池的供应和原材料市场…..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拜登说对了,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世界一流的锂电池产业链。

据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就有6家来自中国,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远景动力和蜂巢能源,它们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占全球总量的48.6%。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我们的锂电池不但卖的好,技术水平还非常先进。截至2021年8月,全球有40.7%的锂电池行业技术来自中国。管你什么美国、日本、德国、韩国,通通都是我们的手下败将。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除了下游的电池生产商,中国在电池原材料生产方面也有巨大的优势。

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生产商是贝特瑞,总部在中国广东。

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生产商是恩捷股份,总部在中国云南。

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电解液生产商是天赐材料,总部在中国广东。

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设备公司是先导智能,总部在中国江苏。

全球最大的三元前驱体生产商是中伟股份,总部在中国贵州。

……

再往上推导,就要比锂、钴、镍、等金属元素了。如果没有掌握上游资源的开采权和定价权,我们在产业链中下游积累的优势也会荡然无存。

钴的故事前面已经说了,我要跟大家重点讲讲镍矿和锂矿的抢夺赛。

青山控股是“世界镍王”,掌握了全球18%的镍市场份额。它手上的镍矿,主要产自印度尼西亚。

那是在2009年左右,当西方矿企都陷入财务困境时,中国企业纷纷出海抢矿。而当时大部分中国老板还盯着煤矿、石油、天然气、铁矿、铜矿和金矿等传统能源或资源,只有青山控股认准了印尼的红土镍矿,以较低的价格拿下。

到了2013年,青山控股又兴建了占地超过2000公顷中国印度尼西亚综合产业园区青山园区。这个项目被国家商务部和财政部联合确认为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可见青山控股的背景相当深厚,怪不得能打赢“妖镍大战”。

而在青山控股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在印尼投资办厂,其中就包括盛新锂能、亿纬锂能和宁德时代等锂电类公司。

说到锂,就得讲一讲此起彼伏、高潮不断的锂矿争夺战。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在燃油车时代,石油是汽车的灵魂。为了抢夺石油,世界各国不惜发动战争。

而今进入电动车时代,“白色石油”锂站到了C位,股市里有一句话“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中国企业踏遍了澳洲、美洲、非洲和欧洲的千山万水,终于拿下了全球大多数锂矿资源的开采权。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在诸多出海抢锂的企业中,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天齐锂业。它与西方矿企的battle实在太精彩了,甚至可以拍成商战片。

早在00年代,天齐锂业就进入了锂电池加工领域。它自己手上没有锂资源,必须向澳洲的泰利森(Talison)采购。

当时的泰利森拥有世界上储量最大、品质最好的锂辉石矿——格林布什矿,是全球五大锂矿企业之一,不太瞧得起“中国小个子”天齐锂业。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2012年,比泰利森更强大的洛克伍德,试图收购泰利森。一旦收购完成,锂资源进一步向头部集中,天齐锂业将彻底丧失话语权。

为了阻止这场收购,天齐锂业的老总蒋卫平制定了“四步走”计划:

第一,在澳大利亚成立了一家子公司——艾菲尔德;

第二,文菲尔德在二级市场悄悄收购了泰利森9.99%股权;

第三,文菲尔德通过场外交易又获得了泰利森10%股权,从而合计持有了19.99%的表决权;

第四,对于泰利森剩余的80.01%股权,天齐锂业报出了比洛克伍德高15%的价格进行收购,折合人民币约54亿。

老蒋的计划看似完美,但有一个致命漏洞:天齐集团当时的资产30.6亿元,净利润0.55亿元,就算把公司卖了也拿不出54亿元。

千钧一发之际,“国家队”中投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伸出了宝贵的援手。

2013年2月,中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立德投资出资2.73亿加元入股文菲尔德,持有35%股权。

在引入中投集团约3亿加元资金之后,为解决剩下的约3.8亿加元收购资金,天齐集团采取了天齐集团香港进行债权融资,再向文菲尔德注资的方式予以解决。

天齐集团香港分别与瑞士信贷集团、中国工商银行、Twenty Two DragonsLtd签署了金额分别为2亿美元、1.2亿美元和5000万美元,合计3.7亿美元的贷款协议。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在拿下格林布什矿的控制权后,天齐锂业又将文菲尔德49%的股权转让给了洛克伍德。

经此一役,天齐锂业就成了全球锂行业的“新贵”,在资本市场上的存在感也越来越强。

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企业去海外收购战略资源时,都有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

不管是中铝集团等中央企业,还是洛阳钼业等地方国企,甚至是天齐锂业等民营企业,都有机会在市场经济的原则下,得到中资银行和其他机构的合理帮助。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其实,“中企出海”也不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三百多年前,孔子后裔孔尚任写下一句名言: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有“出海五虎将”之称的万达、安邦、海航、复星、浙江罗森内里,对此一定深有感触。

2010年以后,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另一件是富起来的中国企业开始组团去海外“买买买”。

2015年1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高于中国利用外资2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

史上最激烈的“为国屯矿”大战,打起来了!

中企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

2016年,中企海外收购交易达到了创纪录的2500亿美元,“贡献值”最高的就是万达、安邦、海航和复星。

万达集团大肆买买买,光是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的5处地产项目,其并购金额就达到2,500亿元人民币。

截至2016年底,安邦集团旗下安邦人寿持有的海外保险资产达到9000多亿。

仅仅2015、2016两年,海航宣布的海外直接投资(ODI)总额就高达520亿美元。

复星国际至少将47项海外项目收入囊中,而且很多都是溢价购买,总计投入超300亿美元 。      

……

正当王健林、吴小晖等人吃着火锅、唱着歌、准备冲击世界首富的时候,政策风向突然收紧。

2017年6月,中国银监会约谈万达、安邦、复星、海航,并要求各家银行排查这几家海外投资活跃民企的授信及风险。

随后,国家发改委表态关注对外投资风险,还特别点名“出海五虎将”钟爱的海外并购标的: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

一个月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中企出海要“谋定而后动”》,提到一些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风险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估值不当带来高溢价风险,二是前期考察不足带来政府审查风险,三是水土不服造成的企业融合风险。”

于是,各部委迅速办了两件大事,一是对海外并购标的画了硬杠杠,二是收紧银行贷款。

经历了几轮雷霆暴击后,“出海五虎将”节节败退。

从2017年到2020年,万达花四年时间清空了海外资产。

王健林的身家,从2016年的2150亿元缩水到了1050亿。

2018年2到4月,海航狂卖近450亿资产。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申请破产重组。

……

“出海五虎将”的败局和“海外抢矿团”的胜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禁让我想起了商务部副部长发表的讲话:

中国政府鼓励有实力、有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这个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今后,将继续推动对外投资便利化,提高服务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引导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

钱克明表示,对企业“走出去”,对于符合国内法律法规、国际通行规则,还有市场原则,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都是鼓励的。特别是对“一带一路”,对国际产能合作,对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东中西产业梯度发展的对外投资,都是鼓励的。

同时,也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对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工作,确保对外投资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特别是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的对外投资,建议相关企业还是要审慎决策,防范风险。

像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洛阳钼业这些为国屯矿的公司,“活该”被奖励!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7140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0日 下午12:14
下一篇 2022年4月10日 下午1: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