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最大军事冲突恐将到来!

本文转载自:中国经营报(ID:chinabusinessjournal)报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等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综合外媒10日消息,乌克兰和俄罗斯近期均向乌克兰东部地区投入了增援部队,双方可能引发最大军事冲突。

报道指出,最近几天,俄军的坦克和大炮,以及从基辅周围地区撤出的部队陆续抵达乌克兰城市伊久姆北部。乌军也开始从乌北部向顿巴斯地区移动。

《华尔街日报》指出,顿巴斯和附近地区双方接触线上的小规模冲突每天都在继续,俄罗斯军队试图向伊久姆以南推进。西方和乌克兰官员表示,大规模行动的时机取决于莫斯科,俄罗斯可能会立即发动现有部队,也可能等待几周,对在乌克兰北部遭受损失的部队进行重新组合。

据路透社报道,空袭警报在乌克兰东部几个城市响起,俄军撤离基辅周边后,乌东部地区已成为俄罗斯军事行动的重点,乌克兰官员呼吁民众逃离乌东。

据此前报道,当地时间8日,顿涅茨克地区城市克拉马托尔斯克的一个火车站遭到导弹袭击,造成50多人死亡。乌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阿列斯托维奇表示,落在火车站附近的导弹碎片显示是俄制武器。对此,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8日发布公告,该袭击由乌克兰武装力量发动,其目的是扰乱该市居民的大规模撤离。

乌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认为,泽连斯基和普京要到“乌克兰在乌东部地区击败俄罗斯后”才会会面,这将支持乌克兰的谈判地位。

当地时间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布视频讲话,呼吁在新的冲突之前为乌克兰提供紧急援助。泽连斯基还表示,乌克兰已经准备好与在该国东部集结的俄罗斯军队进行一场“艰苦的战斗”。

​俄乌最大军事冲突恐将到来!

北约持续协助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

斯洛伐克已向乌克兰提供S-300防空导弹系统,作为回报,美国将向斯洛伐克提供“爱国者”导弹系统。

《纽约时报》指出,这标志着俄乌冲突进入新阶段。鉴于冲突重点转向乌东地区,北约如今倾向于向乌克兰提供更重型的长程武器。

西方国家至今给乌克兰送去的主要是易于使用的短程防御性武器,但随着俄罗斯将军事重点转移至顿巴斯,乌克兰现在需要射程更远与更好的防空系统和武器。

美国退役军官温德曼指出,乌军与俄军的一个“关键差距”,是乌军缺乏更深入打击敌方目标的能力。他说:“俄罗斯在空中力量方面占优势……为了拉近双方实力,我们必须转移更多(长程武器)”。

​俄乌最大军事冲突恐将到来!

北约宣扬欧洲安全“新常态”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约军事指挥官正在制定在北约东部的边境地区永久驻军的计划。

斯托尔滕贝格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时称,北约“正处于一个非常根本性的变革之中”,“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新的现实,一个欧洲安全的新常态。因此,我们现在要求北约的军事指挥官为我们所谓的重置提供选择,这是北约的长期适应”。

他还称,若实现永久驻军,北约东翼将成为全面的威慑力量。报道指出,北约领导人预计在6月举行的峰会上就此事作出决定。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利早前也表示,他可以预见北约在波兰、罗马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等成员国设立永久基地,通过轮换部队的方式建立永久军事驻扎。

美国防长奥斯汀则指出,美国和北约对于是要建立永久基地或额外轮换部队,或是两者并行尚无决定。

​俄乌最大军事冲突恐将到来!

俄方:美俄或走向直接军事对抗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约翰·柯比发表声明称,国防部长奥斯汀当日与即将从美国返回乌克兰的乌军队进行视频通话,奥斯汀承诺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提供额外安全援助。

声明指出,当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军事行动时,该乌克兰军队在隶属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安全合作学校“NAVSCIATTS”进行军事培训和教育,包括巡逻艇操作、通信和维护方面的训练。自3月初的课程结束后,美国军方为该小组提供了额外的高级战术培训,包括关于无人机的培训。该军队将于当日从美国返回乌克兰。

3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曾向媒体表示,美军正在波兰境内为乌克兰军队提供训练。但美国国防部29日发表声明否认了这种说法。

英国首相约翰逊9日抵达基辅,宣称将向乌克兰提供装甲车、反舰导弹系统、防空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等。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9日表示,北约在对乌克兰进行“军事开发”,乌克兰被塞满了西方武器。这种做法危险且具有挑衅性,会让美国和俄罗斯走上直接军事对抗的道路。   

来源:中国经营报综合中国新闻网、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72636.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年4月13日 上午11:17
Next 2022年4月13日 上午11: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