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日本,坐不住了
据日本朝日新闻2月舆论调查,岸田内阁由于疫情应对不力,支持率下降4个百分点。但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朝日新闻3月的舆论调查却显示政府支持率上升了5个百分点,这甚至比岸田开始执政的时候还要高。此外在其他新闻机构的舆论调查中,内阁支持率相比2月几乎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那么疫情肆虐的背景下,曾一度下降的内阁支持率反而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二月末爆发的俄乌冲突。俄乌危机引起日本本国民众的担忧与焦虑。立宪民主党政调会长小川淳也表示“危机总是容易与支持政权联系到一起”。此外,日本政府在俄乌危机过程中的一系列举动迎合了国民的情绪,揭示了岸田组阁以来的执政逻辑。
岸田政权的执政逻辑之一是将日本的立场全然划归到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阵营之中,紧紧追随美国,坚决维护日美同盟。这一方面是为了争取欧美国家的信任和好感,另一方面是害怕引起欧美国家的不满,从而对推进自身的外交安保战略产生影响。
俄乌冲突一爆发,日本政府便跟随美国,对俄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如冻结普京等俄高官的个人资产;禁止半导体等重要物品的出口;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的资产,驱逐俄在日外交官等。4月8日,岸田文雄甚至宣布将最终禁止进口俄罗斯生产的煤炭。而日本13%的发电所用煤炭都来自俄罗斯。
日本的所作所为就像是美国的一个无比坚定的追随者,但是这样一个“坚定的姿态”其实暗含私心。在日本政府宣布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的前些天,岸田表示了不会退出日本持有权益的俄罗斯石油和液化天然气(LNG)资源开发项目。
俄罗斯NIS经济研究所所长服部伦卓认为,对于日本来说,俄罗斯产能源的优先度是LNG>石油>煤炭,岸田内阁削减俄罗斯煤炭进口的方针,或许是为了保护库页岛1、2号项目的权益,避免国内外对日本政府的批评。可见,美国的追随者日本由于对俄能源的依赖,是不可能实施真正完全的制裁的。而岸田一方面要迎合美国和G7的政策,另一方面又无法完全与俄罗斯割裂,两方的兼顾不可不谓之“辛苦”。
岸田政权的执政逻辑之二是加强自身权力,暗自进行派系斗争,削弱安倍晋三在自民党内和政府中的影响力。在安倍执政期间,日本对于俄罗斯一直持比较友好的态度。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期间,原首相安倍晋三即使在美国的压力下,也并没有对俄采取实质性的制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影响当时日俄和平条约的谈判。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是岸田文雄却一改之前对俄的“怀柔”政策,对俄罗斯采取了一个又一个实质性的制裁。这是对于十多年来“安倍外交路线”的重要转变,开始带有“岸田外交”的色彩。
对于日本的强硬态度,俄罗斯进行了反制。2月21日,普京宣布停止日俄和平条约的谈判。岸田内阁的做法使得安倍十多年努力维系的日俄关系付之一炬,日俄关系“一刀两断”,日俄之间领土问题的解决也变得遥遥无期。此外,岸田文雄在4月10日,与前首相安倍晋三,官房长官松野博一,经济产业相萩生田光一进行了会餐,讨论了俄乌局势等问题。除岸田外,参加会餐的三人都属于安倍派的人,这或许也是对于首相的一种施压。
岸田政权的执政逻辑之三是提高日本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在国际社会上推行日本的外交安保战略。在俄乌危机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一系列举动都是为不断提高存在感,并趁机执行本国的外交安保战略构想。
首先,日本再次借机提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改革。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以来便开始追求本国的大国地位,一直积极谋求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俄乌冲突的爆发被日本视为一个绝好的机会。3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自民党大会上表示:应该扩大联合国安理会,让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并说道:岸田政权将全力实现这一想法。4月5日,自民党的外交部会上讨论了将联合法国推动安理会否决权改革写入提案,同时强调了日本应与德国,印度,巴西等进行合作。4月6日,岸田文雄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谈话时,也提及了联合国安理会应该进行改革。
如果说寻求安理会改革是日本谋求大国地位的一个长远的目标和构想,那么岸田文雄访问印度和柬埔寨,呼吁对俄采取强硬立场这一做法便是提升本国存在感的具体的实践。俄乌危机中,印度同Quad(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中其他三国的对俄立场不同。3月19日和3月2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印度与柬埔寨,与印度总理莫迪和柬埔寨首相洪森会谈。此行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印度与美日澳一样采取对俄强硬的态度,寻求柬埔寨对俄谴责制裁的立场。
但是安理会改革意味着战后秩序的重大改变,此外日本曾经是“联合国家”的敌人,因此日本谋求的扩大安理会组成,成为常任理事国是不可能的。同时,日本谋求的安理会改革根本没有得到其盟友美国和其他G7国家的支持。在呼吁其他国家同样对俄采取制裁的方面,岸田内阁也并没有成功。根据东京新闻,岸田和莫迪以及岸田和洪森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并没有指名俄罗斯三个字。莫迪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根本没有提及乌克兰局势。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岸田的印柬之旅显得有些“尴尬”。
岸田内阁的执政逻辑之四是遏制中国,推行自身的“印太”外交安保战略。岸田上任后所标榜的“现实主义外交”,就是日本为应对中国壮大、弥补美国相对衰落,维持军事均衡的一种做法。
俄乌危机中,日本趁机将俄乌局势同与此毫不相关的中国台湾问题联系起来,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2月25日,岸田文雄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绝对不允许以武力改变现状,需要考虑亚洲在内的国际社会秩序,同时还称,这对于日本安全来说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同日,日本外相林芳正表示,日本将加强与美国的合作,努力强化本国的防卫力量。很明显,这是在暗指中国,并希望以此给发展本国的军事力量提供借口。
在外交方面,无论是在G7国家,美日澳印框架等的会议上,还是在双边的外交行为中,日本政府官员都将俄乌冲突与中国联系到一起,暗暗渲染中国威胁,以此来推行自身的外交战略。
岸田文雄在3月4日的四方会谈后说到:“四方国家一致认为在‘印太’地区不能允许单方面以武力改变现状,因此要努力推进实现‘自由开放的印太’。”(“自由开放的印太”是现任日本政府极其重要的外交战略)。4月9日,在日本和菲律宾举办外交防务2+2会议上,日本再次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并提出要讨论与菲律宾缔结自卫队和菲军关于物资提供和共同训练的协定。
在国内,一些政客更是大肆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来制造紧张焦虑的情绪,推动舆论支持日本政府接下来修改国家安保战略。3月13日,岸田文雄表示希望将自卫队加入宪法。此外,岸田还表示将考虑让日本具备攻击对方导弹发射基地的“敌基地攻击能力”。11日,在自民党内部的会议上,无人反对拥有“敌基地攻击能力”。
从日本政府在此次俄乌危机中的举动,足以看出其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和自身的外交军事野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岸田政权的执政逻辑之五就是在俄乌冲突中,采取迎合民众情绪的做法,提高内阁的支持率,为7月的参议院选举做准备。岸田的对俄制裁的选择和渲染威胁的做法都有迎合民意的意图。
4月4日,岸田文雄迎来了执政半年的日子。民意支持率因俄乌冲突有所提高。但是难以控制的疫情,对首相决断力的批评,没有具体内容的“新资本主义”招牌经济政策,没有出彩的外交成果,以及制裁俄罗斯后出现的物价提高等民生问题在之后都会是内阁支持率的绊脚石。俄乌危机中民众的情绪化终将平息,因国外战争引起的支持率上升并没有坚实的根基,未来日本政府的支持率如何并不明朗。岸田内阁的执政逻辑好似并没有像预期一般取得出彩的成果,而其之后能否在参议院选举胜出,拥有“长期稳定的政权”,不得而知。
参考文献:
[1] 杨伯江. 俄乌冲突催生日本新一轮战略躁动[EB/OL] . 中国日报网,2022-3-24.
[2] 刘江永.岸田文雄的“新时代现实主义外交”[J].世界知识,2022(04):13-16.
作者 | 郭一丹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7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