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1、前传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是1898年在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成立的一个组织。
由于沙俄政府的强势清剿,早年间社会民主工党基本处于流亡海外的状态,与同一时期的孙中山类似。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英国伦敦召开。
会上,列宁与另一位主要领导人马尔托夫出现意见分歧。
马尔托夫支持政党成员独立自由的表达想法,而列宁推崇民主集中制。
马尔托夫反对一些太过激烈的革命手段,列宁主张“掀桌子”。
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大多数人支持了列宁暴力革命的观点。
他们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
相对应的,马尔托夫的支持者被称为孟什维克,意为“少数派”。
1912年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把孟什维克派驱逐出党,成为新的社会民主党(布)。
社会民主党(布)后来变成俄共(布)、联共(布),直到1952年才正式改称苏联共产党。
列宁是律师出身,本姓乌里扬诺夫,1891年以校外生资格通过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考试。
青年时代列宁曾赴西欧各国考察,与一些马克思主义团体建立起联系。
因立场倾向革命,使得他的大名很早就被沙俄政府挂上了号,只能常年流亡海外。
列宁博学多才,能说俄、法、德、英等多国语言,爬山、骑行、游泳样样精通。
与思想中充满暴力成分不同,现实生活里列宁是一个彬彬有礼、富有情趣的人。
那为什么一个彬彬有礼的知识分子会萌生出十分激烈的想法呢?
这便来了电影《鹿鼎记》中陈近南的名言——
“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数已经在清廷里面当官了。
所以如果我们要对抗清廷,就要用一些……”
打住。
其实类似的出发点孙中山也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回忆当初寻找革命力量时曾说:
“士大夫方醉心功名利禄,唯所称下流社会,反有三合会的组织,寓反清复明之思想于其中。”
与列宁何其相似。
既然你的革命力量是三合会这种组织,那暴力几乎就是绕不开的选择。
位于红场的列宁墓
2、初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一直希望东线的对手沙皇俄国能内乱掉。
所以从战前开始,德国就不断出钱支持俄国革命。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份报纸《火星报》,是列宁与孟什维克派首领马尔托夫一起在德国慕尼黑创办的。
流亡西欧期间,列宁等人不断写文章发到报纸上,传播革命思想。
“列宁”便是这一时期他用的笔名。
当时有支持俄国革命想法的不止是德国,还有日本。
由于跟俄国在中国东北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日本早在日俄战争前便已经往俄国境内派遣了大批间谍。
与甲午战争前渗透中国如出一辙。
1904~1905年的战争期间,日本著名间谍明石元二郎跑到欧洲去找列宁,出巨资帮助其闹革命。
这一时期德国和日本不止风投了列宁一家。
只要是能让俄国乱起来,管你搞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无产阶级革命,通通给钱。
最初,德国方面开花结果的风险投资对象并不是列宁,而是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年初,俄国爆发二月革命。
历时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灭亡,沙皇尼古拉二世成了亡国之君。
二月革命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事后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并存的混乱局面。
当时德方非常兴奋,立即向俄国临时政府提出媾和的建议。
可临时政府里没有谁敢拍板这种大事,对于柏林方面的提议一直模棱两可。
此时人在瑞士苏黎世的列宁说:“我敢!”
德国人非常高兴。
他们赶紧派人秘密护送列宁回国,并支付了大量资金帮助布尔什维克夺权。
一个不行,再来一个。
由于正处战争期间,大部分国家都封闭了进出通道,因此德国人费了好大劲才将列宁等俄国革命者送回国。
先是搭乘列车穿越德占区,然后坐船走海路送往瑞典,最后再乘火车抵达彼得格勒(圣彼得堡)。
布尔什维克们不负众望,十月革命一举成功。
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的历程有很大的不同。
除了攻占冬宫那“临门一脚”,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大城市里的地下斗争。
和孙中山同盟会以及三十年代上海特科做的事情很像。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苏俄的一切都是崭新的。
新政权创立之初,苏俄高层形成了以列宁、托洛斯基和捷尔任斯基为“三驾马车”的领导团队。
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托洛斯基任军事委员会主席,即苏联红军总司令。
捷尔任斯基任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主席。
这个名字很长的委员会俗称“契卡”,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克格勃。
1918年3月,俄共(布)七大在彼得格勒(圣彼得堡)的塔夫利宫召开——这是布尔什维克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次召开代表大会。
会上,列宁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原来就在会议开幕几天前,苏俄政府刚刚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宣布退出一战。
条约中,苏俄割让了包括波兰东部、立陶宛等在内的近一百万平方公里土地。
这个付出巨大代价的停战条约是列宁在斯大林等人的支持下力主通过的。
托洛斯基、布哈林等大咖都持保留意见。
之所以列宁要签订这个“卖国条约”,目的自然是减轻苏俄新政权的外部压力。
新诞生的苏俄风雨飘摇,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个前面提到过的重要原因——这是列宁早就和德国人谈好的条件。
有“事前协议”,由不得你不答应。
苏德《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现场
3、反抗
1878年12月18日,斯大林出生在格鲁吉亚一个古老的城镇——哥里。
这个出生日期是苏联历史学博士斯比宁费了不少力气考证的。
为此斯比宁专门跑了一趟格鲁吉亚第比里斯省哥里市的教堂,仔细查阅了1878年的出生登记簿。
斯大林的真名叫约瑟夫,姓氏是朱加什维利,“斯大林”同样是一个笔名。
根据历史学家斯比宁的考究,斯大林出身农奴世家,祖辈曾世代在当地一个公爵家里为奴。
因不堪压迫,曾祖父这一代历经千辛万苦成功逃亡了出来,获得自由身。
苏联历代领导人中,列宁的出身最好,属于小资产阶级。
其身后的历任苏共一把手,基本都是贫下中农的孩子。
斯大林的父亲是农民出身的皮鞋匠,娶了一个同样出身为农奴的女儿。
性情暴躁的父亲经常酗酒无度,殴打妻儿,斯大林对他的印象极差。
青年时代斯大林把本姓“朱加什维利”改为“斯大林”,彻底抛弃了父姓。
此后几十年间,斯大林在公开场合只提到过父亲一次。
大概是说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鞋匠,不是一个真正的无产者,仍有小资产阶级思想。”
童年的经历对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这种出身寒微、常常遭受家庭虐待的经历,让斯大林的性格中存在暴力加自卑的成分。
暴力就不用解释了,成名后的斯大林推崇肉体消灭,杀人如麻。
自卑其实也是斯大林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很多朋友看历史照片会误认为斯大林人高马大,其实他只有一米六多点。
斯大林对身高问题非常在意,除极个别会见外宾的场合外,不允许任何人站在他身边。
苏共高级官员们必须在斯大林身后半步开外——官场熟悉的“半月形走位”。
在红场阅兵等重大场合,斯大林会身着特长军大衣,登上C位特制的木块以显示高大英挺。
斯大林现存最早的照片,摄于1894年(16岁)。那时斯大林的目光中带着一丝丝迷茫与忧郁,与后来坚毅无情的神态有很大差别
1899年,无法支付学费的斯大林被学校开除,从此全身心走上革命道路。
离开学校前,他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作为小镇贫农出身的孩子,于公于私都使得斯大林坚定支持列宁一派的思想——暴力革命。
怀揣着一腔怒火,青年斯大林掀起桌子来非常的猛。
组织罢工、发放传单、抢银行、绑票勒索……样样精通。
其中“斯大林抢劫运钞车”的故事经过很多西方史学家渲染,流传最广。
俄国革命年代的“抢银行”在革命者中间被称为“没收行动”,即没收阶级敌人的财产作为革命经费。
1907年6月26日,斯大林组织人在第比利斯市内的一处广场伏击了银行护送队。
宛如美国好莱坞大片。
经过一番激烈的枪战和自制炸弹袭击,布尔什维克们成功劫取了二十几万卢布的现金。
当时斯大林的妻子身患重病,家里穷的叮当响。
然而即使这样,斯大林仍将抢来的巨款分文不留,全数上交给组织。
最终妻子因得不到医治于当年年底离世,只留下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名叫雅可夫。
二战期间,雅可夫曾在苏联红军西方面军中任炮兵连上尉连长,1941年斯摩棱斯克战役中被德军俘虏。
德军提出用雅可夫交换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的德军元帅保卢斯,被断然拒绝。
斯大林留下一句名言:
“我不会用一名将军交换一名士兵”。
按照官方公布的正式履历,斯大林一生有过两次婚姻,育有三个孩子。
第一任妻子便是1907因斑疹伤寒去世的叶卡捷琳娜。
留下的孩子雅可夫1943年在德国战俘营中自杀(一说被德军枪杀)。
第二任妻子娜杰日达因与斯大林政见不合于1932年自杀身亡(一说被误杀)。
娜杰日达留下的儿子瓦西里在斯大林去世后因军事事故被判八年监禁,出狱后酗酒而亡,年仅四十岁。
娜杰日达留下的女儿后来叛逃美国,被包装成“投奔西方的红色公主”,经常写书批判父亲。
纵观斯大林一生,可谓是亲情黯淡。
唯一陪伴了他终身的是那爱不释手的烟斗。
斯大林在召开高级干部会议时习惯口含着烟斗在会议室里踱步,一边说话一边吸烟。
一众苏共高级干部低头认真记录,场面极具威严。
后来这一动作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模仿,具有复杂深刻的政治含义。
直到今天,民主集中制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大家一起围坐着桌子开会。
如果出现像斯大林这般叼着烟斗踱步在会议室中的画面,则象征着领袖与其他人之间巨大的权力鸿沟。
不再是平等的“同志关系”。
沙俄警察局拘捕斯大林的档案照片,很有道上大哥的风范
4、遇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时候,列宁47岁,斯大林39岁。
二人只相差八岁而已。
满打满算,列宁执政了四年多一点的时间,而斯大林却掌控苏联整整三十年。
这其中就不得不提苏联历史上扑朔迷离的“列宁遇刺事件”。
1918年8月30日,列宁赴莫斯科郊外的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发表演讲。
演讲完准备登上汽车离开,一位名叫芬妮·卡普兰的女杀手朝列宁连开三枪,其中两颗击中列宁。
一颗子弹击中左肩,另一颗击中左胸并穿颈而过。
事件发生三天后,嫌疑犯卡普兰在未经任何公开审判的情况下被契卡(克格勃)执行枪决。
给后人带来诸多遐想。
根据克格勃的口供,卡普兰承认自己刺杀了列宁,并表示无人指使,完全是个人所为。
列宁遇刺的故事在1939年版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年》中有过生动演绎,一度广为流传。
暗杀事件给列宁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安全取走子弹从,使得从1922年初开始列宁便频繁中风,从此远离工作一线。
历史有时候真的如“蝴蝶效应”一般,两颗子弹彻底改变了苏共高层的权力格局。
新诞生的苏俄政权面临着一场权力大洗牌。
纵观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列宁似乎是“列宁式政党”领导人中唯一一个被暗杀成功的。
其他大家很难找出一个列宁式政党领袖和平年代遭遇不测的情况。
古巴的卡斯特罗据说挫败了634次暗杀,人毫发未伤。
电影《列宁在1918年》剧照
列宁遇刺后的第二年(1919年),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召开。
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俄共政治局:
列宁 49岁
托洛茨基 40岁
斯大林 41岁
加米涅夫 36岁
克列斯京斯基 36岁
俄共(布)早期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含权量”都相当高,整个俄共(布)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只有19人。
做个大致换算的话,当时的俄共政治局类似常委,中央委员类似今天的政治局。
除列宁外,政治局剩下四位同志是“2:2”的局面。
加米涅夫是斯大林早期的铁杆盟友,有拥立大功;克列斯京斯基则是正宗的“托派”。
除五人外,中央委员之上还有三名政治局候补成员,分别是季诺维也夫、加里宁和布哈林。
二三十年代在苏联玩政治是一项极其危险的工作。
上面八个人中,勉强善终的只有列宁、斯大林和加里宁三人而已。
因此大家看今天市面上流传的苏共早期领导人照片,通常就是下面这一张。
斯大林、列宁和加里宁, 1919年
5、返京
作为二十年代初苏共的两大巨头,列宁和托洛斯基一方面是战友,另一方面在理念上存在明显分歧。
早期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列宁、斯大林等人是布尔什维克派。
而出身犹太地主家庭的托洛斯基在1904年之前属于孟什维克派,后来才改投布尔什维克。
托洛斯基在十月革命中立下大功。
被认为是“起义的钢铁灵魂”,人称“红军之父”,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
不过这位同志很多事情上比较执拗。
加之早期立场倾向孟什维克,使得1919~1921年间他与列宁的关系十分紧张。
为了制衡托洛斯基,列宁把自己在政治局里的盟友、时任苏联红军南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斯大林调回莫斯科。
一马进京。
风云变幻的莫斯科,给斯大林登上权力巅峰创造了一个绝佳机会。
1922年4月,影响深远的苏共十一大召开。
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早期苏联的党务机构和国家政府机构并没有完全融合为一体,也没有一个严格的尊卑排序。
列宁是苏共的“非正式领袖”,依靠巨大的威望来施加影响力,是自然权而不是职权。
面对列宁身体状态每况日下的局面,会上,大家决定设置一个名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岗位。
这个岗位最初并不具备苏共第一把手的地位。
作为党的常务办事机构负责人,其职权主要涵盖组织、宣传和统战。
相当于大家通常认知的书记处第一书记,可以被类比为地方上的副书记兼秘书长。
在列宁默许、加米涅夫等人的力挺之下,斯大林成功出任这一职位。
此后几十年间,斯大林把一个最初并不是一把手的岗位,干成了一把手岗位。
《权力的演化》就是这般神奇。
6、夺权
1922年4月后的短短一年间,斯大林羽翼迅速丰满。
当年年底,列宁再次中风,之后只能通过向妻子克鲁普斯卡娅递交口信的方式施加政治影响力。
其中最重要的一封口信是这样的:
“斯大林同志掌握了无限权力,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
“因此,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一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位置”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史学界一般认为,列宁口信中提到的“另一个人”就是托洛斯基。
根据托洛斯基本人在回忆录中的记载,1922年底列宁已与他完成和解,想共同换掉斯大林。
面对列宁杀伤力极大的口信,斯大林一面低头认错,一面加紧收揽人心、巩固班底,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
“口信事件”让斯大林对于接班产生了明显的紧迫感。
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政治风险,他开始亲自监督执行列宁的医护制度。
到后期,连妻子克鲁普斯卡娅想见列宁一面都难。
正因如此,二十年代的苏联政治斗争中,克鲁普斯卡娅始终站在斯大林的对立面。
后来有苏联笑话称,斯大林曾怒斥克鲁普斯卡娅:
“你再胡说,我就宣布你不是列宁的妻子!”
1923年间,列宁因身体状况已完全中止政治生活。
少数派出身的托洛斯基虽然资历深厚,但毕竟不敌斯大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组成的“三驾马车”。
翻盘的机会日渐渺茫。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
克鲁普斯卡娅把列宁的遗嘱交给了苏共中央政治局。
在这份遗嘱中,列宁再次提到了更换斯大林的职位。
不过列宁的遗嘱没有被公布于众,仅仅是在高级领导人小范围内进行了传达和讨论。
面对遗嘱,斯大林含蓄的表达要辞去职务,被大家强势挽留。
谁都知道,列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坊间戏言道,斯大林同志是这样告慰列宁的:
“伟大的导师,你不用担心,不听我话的人已经安排他们直接去找你讨教了。”
列宁逝世后,托洛斯基首当其冲面临斯大林的打压。
被孤立的他很快败下阵来,被解除了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击败最大的敌人后,斯大林开始对曾经的盟友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下手。
他不要什么“三驾马车”,要的是“南面独坐”。
1925年的苏共十四大上,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联合已经失势的托洛斯基,在列宁遗孀克鲁普斯卡娅的帮助下形成反对派联盟。
然而结局并没有什么不同。
苏联的政治斗争非常残酷,从来没有东山再起这一说。
托洛斯基从1929年开始流亡海外,二战期间被暗杀于墨西哥。
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1936年被公开处决,直到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才平反。
到二战前夕,列宁时代的“老布尔什维克”只剩下斯大林,加里宁和莫洛托夫三人。
陈独秀晚年非常倾向托洛斯基的立场,一度担任托派在中国的联络人
7、尾声
随着扫荡六合、唯我独尊历史进程的完成,斯大林急需将争议历史和被打倒的政敌们盖棺定论。
从三十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政府就开始组织史学家们编一部关于联共(布)的历史教材。
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斯大林没有老学究们那些条条框框。
他亲自动笔,直接拟定好了编写大纲交由下面的人去填充,付印之前一字一句地校读了全稿。
规格之高,空前绝后。
这本凝聚了斯大林无数心血的力作,便是大名鼎鼎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1938年9月,主体史学的开山之作正式出版。
与此同时,苏联全国范围内所有关于联共历史的书全部下架。
此后十五年里,这本书再版了301次,总印数达4000余万册,成为苏联图书出版史上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
建国初期,它还曾是中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必修政治课目。
回顾斯大林的一生,最辉煌的时刻当属第二次世界大战。
更准确一点说,是1941年11月7日这天。
作为一个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狠人,他在德军兵临城下之际力主按期进行红场阅兵。
从而让“斯大林已经撤离莫斯科”的谣言不攻自破。
前一天夜里,天公作美——鹅毛大雪纷纷扬扬飘了起来,一直飘到11月7日清晨。
这给德国空军的侦查和轰炸都带来极大困难。
早晨八点,多年来已经习惯了指令型动员的苏联军队和莫斯科市民们一起出现在红场。
激昂的乌拉声伴随着斯大林与往常一般平静沉稳的语气,回响在红场上空。
西伯利亚秘密调来的新锐部队齐装满员的出现在大家面前,T-34坦克铁流滚滚,从阅兵场直接开赴几十公里外的前线。
苏联军民一时间精神大振。
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
二战对苏联来说是一个“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
战前的苏联原本是个地球村里踽踽独行的另类国家,对外输出意识形态一败再败,举目无亲。
而一场大战打完,红色旗帜插遍整个亚欧大陆。
伟大导师列宁生前的预言,在斯大林手里变成了现实。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8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