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江宁知府(ID:jiangningzhifu2020)
如果将二战欧洲战场做一个最简单的梗概,大致剧情如下:
第一阶段(1939~1940)
德国与苏联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两家依据条约秘密协议平分了中东欧地区;英法同盟坐视不管,《西线无战事》。
第二阶段(1940~1941.6)
苏联保持中立,德国单挑击败英法同盟,拿下除英国以外的整个西欧。
第三阶段(1941.6~1942)
德国突袭苏联,闪电战失败,陷入苦战。
第四阶段(1942~1945)
美英一边全力支持苏联,一边策划实施诺曼底登陆,德国两线作战迅速走向失败。
二战期间,德国的巅峰期是1940年6月(攻克巴黎)至1941年6月(闪击苏联)。
即上面的第二阶段后半段。
当时大半个欧洲臣服在希特勒的脚下,英国蜗居孤岛瑟瑟发抖。
天下大势似乎已定。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日本国内对于“站队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想待价而沽。
一派以米内光政(海军大臣、1940年1月~7月任首相)为首。
主张在侵华的同时改善与美英关系,不可直接挑战美英在东南亚的利益。
另一派以近卫文磨(战时三次出任首相)为首。
认为局势已经倒向德国,力主与希特勒结盟,跟美英决裂。
1940年夏天,德国惊天一战秒杀法国的军事行动为日本国内久拖不决的争执画上句号。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正式成立轴心国军事集团。
《二战 缘起》一篇的开始介绍过,三十年代末,地球上一共有这样几股实力相当的力量:
- 英法同盟
- 纳粹德国
- 红色苏联
- 世外美国
这四股力量中美国是最强的。
但由于身处孤立的美洲大陆以及众所周知的“体制原因”,美国的实力更多体现在战争潜力上。
想跨过大西洋/太平洋到亚欧大陆来争霸,并不容易。
剩下的三股力量都位于欧洲,自西向东依次是“英法-德国-苏联”,三者互相不对付。
作为地理位置最不利、身处两强中间的德国,希特勒最初的战略规划十分明智——
不惜一切代价拉拢苏联,击败英法。
从上面四个阶段战局的演化大家不难发现,德军在前两个阶段可谓是大杀四方,表现惊为天人。
而由盛转衰的节点正是1941年6月突袭苏联。
一旦与苏联掀了桌子,德国相当于同时面对苏美英三国的绞杀。
除非短时间内用闪电战斩首莫斯科的方式灭亡苏联,否则几乎没有胜算——战术上的成功于事无补。
转换一下立场。
美英两国能迅速抛弃意识形态冲突全力援助苏联,无疑是十分正确的选择。
一旦苏联倒下,二战其实就已经结束了。
希特勒把几百万苏德战场上的精锐掉头到大西洋沿线,谁登陆谁还不一定呢。
通过以上复盘分析不难发现,德国与其说败在军事上,不如说败在外交与战略规划上。
德国在二战中的发挥有目共睹,可战术上的成功并不能掩盖战略上的失误。
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与今天普京的“特别军事行动”一样,属于明显的托大。
将战争综合实力的竞争,寄希望在个别战术战役上。
如果大家穿越回1940年秋天,忘记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当时的世界格局大致是这样的——
德-苏-日三国把控了整个亚欧大陆,三国间关系正在友好修复中。
美国作为世外桃源充满危机感,英国瑟瑟发抖,欧洲战争有收尾的感觉。
亚洲最激烈的战火发生在中国和日本之间,中国孤立无援,举目无亲。
1939~1940年间,苏德两国关系属于井水不犯河水,严格划界。
直到1940年底,苏德两国外长级别的访问仍十分频繁。
在英美眼中,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开始,希特勒和斯大林算是准同盟关系。
不过这个同盟十分脆弱。
问题主要发生在苏联和德国、日本都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比如涉及分割巴尔干半岛和远东的势力范围等。
原本大家是想内部谈判解决的,类似1939年那会儿的模式。
当时德国有求于苏联,希特勒被迫放低姿态,把中东欧分了一大块给苏联。
可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德军大战刚赢,十分强势;而苏军打个芬兰都费了老劲,表现极差。
这让希特勒萌生了直接干趴苏联的想法——我全都要。
至1941年初,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发往柏林的电报已经被“已读不回”。
意识到情况危险的斯大林迅速对日妥协,于1941年4月与日本签订《日苏中立条约》。
换句话说,轴心国一派与其说是败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不如说是败在1941年6月希特勒对苏联的妄想上。
这场二战中最激烈最残酷的战事有一点“A象限国家”内讧的意味。
对德国来说是因小失大,拱手将决定各方命运的“胜负手”苏联让人。
设想一种场景:
如果二战期间德国在与日本、意大利结盟的同时,顺道拉上了苏联。
或者说希特勒干脆就绑定斯大林这一个盟友,按照1939年的谈判方式——你漫天开价,我照单全收。
那么二战的结局将非常难以预料。
回顾战史大家都清楚,德国在欧洲战场是没有帮手的。
日本远在万里之外,意大利又是个战五渣。
假如希特勒不是一个文艺青年,肯抛弃纳粹版“民族社会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之间的固有偏见,力争和苏联结盟。
则战局将发生颠倒性的变化。
一旦苏德联合瓜分了整个亚欧大陆,美国再强也难有翻盘之希望。
人类历史的发展将进入完全不同的轨迹。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于柏林欢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到来,1940年11月
与日本将国运在1940年9月匆匆押注的做法不同,蜗居山城的蒋介石国民政府于最困难的时候,仍决定“坚守待变”。
面对法国亡国、日德联盟、日苏签约、苏联中断对华援助等一系列重大变故,很多国民党高层主张走“联德和日路线”。
毕竟自三十年代开始中国和德国的关系就很不错,抗战初期中央军还有好几个德械师。
如今希特勒风头正盛,让德国出面调停一下中日战争,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蒋介石有自己的苦衷——与日媾和的棋已经被汪精卫先下了。
我等皆可降曹,唯主公不能降。
除了“坚守待变”,老蒋别无选择。
然而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蒋介石这一选择直接决定了中国日后战胜国的地位。
他对中国现代历史进程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抗战中站对了队。
1941年6月,苏德开战;1941年12月,美日开战。
胜利的天平刹那间倾斜。
纵观人类历史上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与结果,大家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
外交层面结盟站队的重要性,要超过战场上的发挥。
看到这,很多朋友会联想到之前《从俄乌之战看中国》一篇中的分析。
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地缘力量与当年类似——“美英-欧盟-中国-俄罗斯”。
今天的美国像当初一样,希望维持亚欧大陆上的几股主要力量彼此竞争。
在华盛顿战略家们的设计中,中-欧-俄三股重要势力最好是互相仇视。
一旦其中任意两方有走近的趋势,必须立即联合另一方给予其压力。
而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只是时过境迁,如今各方势力的角力不再是单一的军事实力比拼,而是更加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
做一下总结。
万变不离其宗,纵横捭阖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就两件——
1、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2、在“1”的基础上,准确研判敌人有几分实力,朋友有几分实力。
大道至简,切莫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剑走偏锋上。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8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