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发生了一起针对孔子学院的自杀式恐怖袭击。袭击共造成包括袭击者Shari在内的四人死亡,另外三人皆为中国学者。而在袭击发生半小时后,臭名昭著的“俾路支解放军”(BLA)立即宣称为此次袭击事件负责,并表示“如果中国不停止在巴基斯坦的投资项目,会进行更多的袭击。”
与西亚地区最初的西亚式恐怖袭击一样,这次的袭击者拥有“完美且具有煽动性的人设模板”:上流社会背景、硕士学位、富裕的家庭环境,这样的“人弹”角色选择显然是有意为之。BLA想要以这位袭击者的“高贵牺牲”作为旗帜,煽动“其他懦夫”进行效仿。
如果我们仔细翻阅历史资料也不难发现,“俾路支解放军”并非新生事物,其针对中国人发动袭击也并非第一次:2018年11月的中国使馆袭击案、2019年的瓜达尔港酒店袭击案、2021年8月的瓜达尔港中国工人大巴袭击案。近五年在巴基斯坦对中国人发起的所有恐怖袭击,几乎都是这一组织的手笔,每一位在巴遇害中国公民的累累血债,几乎都可以归结在其头上。
那么,是什么让这一恐怖组织将中国人作为目标,如此持之以恒地策划并实施袭击呢?下文将梳理“俾路支解放军”的历史及现状。
俾路支省示意图
俾路支的历史
俾路支地区和俾路支省并非一个概念。俾路支地区又名俾路支斯坦,地处西南亚的伊朗高原和南亚的部分区域,以俾路支人作为主体民族而得名。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无论是由波斯、阿富汗和中国方向前来的军团南下征服印度,还是印度北方的国王向北远征,都会经过俾路支地区,使得该地区的统治者更迭极为频繁。尽管当地也曾诞生过一些独立的政权,但都没有延续太久,而这一地理名词也终究未能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政权,在相当长时间内,此处都可以说是一个归属模糊的地带。
随着英帝国主义进入并开始对南亚地区进行殖民,俾路支斯坦东部地区便被其征服;西部与北部地区则分别向波斯帝国和阿富汗王国寻求保护,并在此之后成为了现在伊朗和阿富汗的领土,而东俾路支地区被英国吞并的部分则成为后来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再后来印巴分治,东俾路支地区又与北印度地区一起独立出来,最终凭借34.7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成为巴基斯坦一个最大的省。
尽管“俾路支解放军”经常标榜过去的东俾路支对英国殖民者和巴基斯坦政权的反抗,但事实上这两个时期的俾路支抵抗者和现在的他们没什么关系。因为俾路支省缺水、多山多沙漠、地广人稀等原因,绝大多数的俾路支人都迁到其他更加富庶的国家和地区去了,其中自然也包括最初的反抗者群体的后人。
目前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比例早就连43%都不到,这其中还包括不少上世纪80年代因为阿富汗战争和两伊战争而迁徙过来的原阿富汗和伊朗俾路支人。
“俾路支解放军”的由来
“俾路支解放军”的出现契机非常特殊。1978年,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就任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为了解决独立后一直以来非常突出的民族矛盾,他对许多民族的活动家进行了大赦,并对包括俾路支人在内的少数民族实施了一定补助,这让许多俾路支人得以接受教育。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大量从阿富汗涌入巴基斯坦的难民被安置在俾路支省北部地区,原生的俾路支人欢迎来自阿富汗的俾路支人,却极其厌恶其他民族的阿富汗难民,认为这些人挤占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与补助待遇。
随着苏军越来越多地进入阿富汗,并开始彰显出入主印度洋的决心,巴基斯坦正式成为西方与中国遏制苏联影响力扩张的最前线,俾路支省北部也由此成为阿富汗反苏势力的域外大本营。来自中国和美国的武器装备、教官和军火不断抵达当地,并对阿富汗人进行武装化和培训。
起初只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这些阿富汗武装人员的营地位置、行动路线和动向,苏联方面派出克格勃人员进入俾路支省,并在当地设立情报站。但很快,苏联人意识到俾路支人的民族主义排外情绪非常高,于是决心加以利用。
1981年,他们围绕俾路支省首府奎达的大学和中学建立了“俾路支学生组织”(BSO)。这一组织的工作手段非常诡异:一方面是利用当地民族本位主义,散布独立思潮笼络俾路支人;另一方面又依靠宣传马列主义,试图将其打造成一支左翼学生军。而这一缝合思想的最终发展结果,正是“俾路支解放军”。
在整个苏联侵阿战争期间,该组织在俾路支省的活动都很活跃。他们为苏军传递一些情报,对反苏训练中心和军事物资训练路线实施了一定的破坏活动,并利用当地各个族群间的矛盾做大了自己的支持者基本盘。
但这些行动的作用极为有限,如果用戏剧来比喻这场战争中俾路支人的意义的话,那就是连配角都算不上,至多只是一个有句台词的龙套;其武装力量的存在的最大作用是遏制伊斯兰极端思想在部分地区的传播,却也因为武力滥用而造成数量可观的当地阿富汗难民与其他巴基斯坦民族的人员伤亡。
所以,巴基斯坦政府一度也认为俾路支人的武装力量并非什么有分裂目的左翼武装力量,而是一个单纯醉心于对俾路支省其他民族实施袭击和报复的青年武装组织。
“俾路支解放军”是意识形态大杂烩之下的产物
崩溃、重组与镇压
随着阿富汗战争的结束和自身经济困难的加剧,苏联逐渐减少了对“俾路支解放军”的投入。而大量阿富汗难民和武装力量的归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原住民与难民间的矛盾。这让“俾路支解放军”的发展遭受了不小的阻力。
“祸不单行”的是,随着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红旗落地,“俾路支解放军”的信仰崩塌了。大量核心人员选择“润走”和成为“日子人”,其军事力量和政治力量的发展亦遭遇重挫。最终,其基层组织基本崩溃,而高层则选择蛰伏,依托少量尚能控制的高校发展上层路线,并设法重建与俄罗斯军队的联系。
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与巴基斯坦不对付的印度取代苏联,成为“俾路支解放军”的新后台,他们的资金注入让这一行将就木的分离主义武装恢复了一点元气。
但由于苏联和共产主义信念的瓦解,过去的宣传口径和站位已经无法维持下去了。于是,“俾路支解放军”开始以极端化的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招兵买马,并与地方上的本民族豪绅进行利益捆绑。他们逐渐针对俾路支省内的其他民族聚集区和产业实施破坏,企图赶走其他民族群体,终结“旁遮普人的剥削”,以此作为自身独立的基础。
与过去针对难民的行动不同,这些破坏活动全部发生在巴基斯坦本国人身上。这让巴基斯坦军警不得不出动军事力量进行打击。在整个九十年代,巴基斯坦军队对俾路支省全域实施五六次清剿,摧毁多个“俾路支解放军”的训练中心和武器储藏点,打击了其势力发展和武装程度。至90年代末,“俾路支解放军”仅在该省的少数城市和村庄内拥有一定的地下组织,且大部分遭到压制。
不过,在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就是巴基斯坦长期作为沙特盟友,且对本国的什叶派民族态度恶劣,这让伊朗感到了不满和威胁。作为反制手段,伊朗军队在边境线上为“俾路支解放军”提供庇护和帮助,而这一行为显然降低了巴基斯坦的围剿效应,从而为“俾路支解放军”死灰复燃保留了火种。
9·11后的死灰复燃
2001年,9·11事件爆发,美国发起对阿富汗的入侵战争。由于巴基斯坦人对阿富汗塔利班及阿富汗人的同情乃至支援态度,让美军怀疑巴基斯坦是否真的是一个“可靠的盟友”。而巴基斯坦政府基层自治所造成的中央控制力不足,也使其难以监控和阻止本国与阿富汗之间的人力、武器流通。更何况,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本身就与阿富汗塔利班的早期团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时,为了改善和美国政府的关系,俄罗斯国防部向美国同行提供了“俾路支解放军”方面的联系渠道,美国方面自然是欣然接受。CIA迅速接手此前克格勃设立的情报站,并对“俾路支解放军”进行再武装,“俾路支解放军”也由此成为美国的新政策工具。
不过,美国人给“俾路支解放军”的待遇,比苏联人要“无微不至”多了。他们改造了这些武装人员的思想,将新自由主义和民粹主义加入其斗争纲领,并逐步诱导其摒弃原本的学院上层精英发展路线,转而以扩张军事力量作为主要发展方式,将本民族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作为新的主要兵力来源,使之成为比过去更为纯粹的“武装反对派系”。
在此基础上,“俾路支解放军”还与盘踞在阿富汗东部和巴基斯坦西部、来自其他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统一战线,而这一行动也在无形中奠定了它们后来的反华趋势。
当然,“俾路支解放军”的换边也不是全无代价,因为向美国摇尾乞怜以及与伊朗颠覆主义者的勾勾搭搭,使之彻底失去了伊朗的帮助和庇护;而该组织原本的左翼斗争先进性也全然丧失,彻底沦为一支外国势力支持下的极端分裂武装力量,主要人员组成也从过去的知识分子学生军转变为Marri(马里)、Bugti(布格提)和Mangal(孟格尔)三个大型部落为主的俾路支部落民。
在阿富汗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时期,“俾路支解放军”都在美国情报系统的保护伞下从事搜集情报和“刺杀进入巴基斯坦的阿富汗情报人员”等工作,发挥的作用比苏联侵阿期间略大一点,但也没有多大区别。
然而在美国的庇护、武器供应和印度的资金援助下,其实力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活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分情报搜集、一分破坏活动、三分保存实力、三分悄悄发展”;对塔利班的情报工作不见进展,对平民和商户的袭击劫掠活动倒是呈几何式上升,由此彻底变成了一个恐怖组织。
2006年,忍无可忍的巴基斯坦政府再次发起了一轮清剿行动,击毙和俘虏了上百名武装人员,并宣布取缔这一组织。但在美国情报机构的庇护下,这种清剿基本上就是网漏吞舟之鱼。“俾路支解放军”依旧可以时不时地对巴基斯坦的边检站和军事基地发起袭击,给巴方造成一定损失。
新丝绸之路上的新匪帮
2014年之后,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上日趋力不从心,因此对于“俾路支解放军”存在意义的定位也发生了转变。
此时,中国刚提出“一带一路”概念,而在这个重建亚洲陆路贸易路线的倡议中,巴基斯坦将是重中之重。来自中国的工人和企业,将在对华友好的巴基斯坦建立吞吐量巨大的码头、工厂群、货运铁路枢纽和大型物流设施,并以此为基础向西挺进,将贸易和繁荣带向中亚和西亚。但一个对中国有利的繁荣市场与稳定的中亚环境,却是美国和印度都不愿看到的。
在这条迈向繁荣的道路上,有一条绕不过去的小径——那就是俾路支。工业化需要电力,电力需要能源保障,而俾路支省拥有巴基斯坦最大的天然气田,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工程师必须在当地建立气井、工厂乃至发电厂,以此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想要海陆贸易兼顾就必须依赖港口,而作为巴基斯坦的最大港口、位于信德省的卡拉奇港,距离俾路支省不过十几公里,那里的河流上亦遍布着进行勘探和修建水电设施的中国工程师。
缺乏武装保护的外国人自古以来都是恐怖分子最佳的目标,对他们实施绑架往往可以获取巨大的本土影响力以及数量可观的赎金。而美国人和印度人十分清楚,打击这些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将有效降低中国人的投资意愿、破坏中巴友谊,并以此为基础掣肘甚至破坏中国的整个“一带一路”倡议。
“俾路支解放军”最初的行动可能是单纯地执行“主人的任务”,谋财害命。但很快,这群极端分子发现了问题所在,中国人会用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摧毁它们赖以维系的基础,而这种“武器”的名字,正是繁荣。
中国人在信德省建造的基础设施和工厂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俾路支青年们开始人心浮动,许多人前往邻近省份寻找脱贫机会,以此告别贫穷、甚至安身立命的人不在少数,而这自然割断了他们与俾路支省独立运动的利益关系。
俾路支省的俾路支人比例从21世纪初的60%迅速降低至第二个十年的接近40%,常住人口比例则更低。在一个贫瘠的省份,以这么低的人口比例打造一个所谓的单一民族独立国家,那是不可想象的。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每一项投资,中巴每一个合作项目的签署,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摧毁着“俾路支解放军”的生存土壤,正因如此,“俾路支解放军”才会将中国人与中国企业作为主要的袭击目标。
相关袭击从2015年就开始了,只不过由于长期以来泥沙俱下的发展,“俾路支解放军”武装力量的人员素质非常低,且手段粗糙,绝大多数袭击不是被扼杀在摇篮里,就是未能达成目标。
讽刺的是,此时的“俾路支解放军”开始将同属美国仆从的叙利亚和伊拉克库尔德独立武装奉为榜样,但两者领导层和武装力量所存在的问题也是无比接近的,所追求的东西亦是同样虚无缥缈的。
2018年,随着美军加速从阿富汗撤出,“俾路支解放军”即将失去庇护。意识到势头不对的他们也在这一年变得异常活跃,陆续策划了卡拉奇港和卡拉奇中国总领馆的袭击事件,只是这两次袭击都未能造成中国人伤亡而已。
作为回应,巴基斯坦于次年组织了三军联合大清剿,对俾路支省的极端分子来了个犁庭扫穴,几乎摧毁了他们所有的大型训练设施,逮捕了大量关键人员,比如策划了针对中国领事馆袭击的高级领导人拉希德·巴洛克(Rashid Baloch),而“俾路支解放军”也在当年5月以袭击珍珠洲际酒店作为报复。
不安稳的现状与安稳的未来
到了2020与2021年,随着训练中心被逐步摧毁,“俾路支解放军”在美国帮助下所建立起来的基层作战部队基本死走逃亡,外部资金渠道也只剩下印度情报系统一条。
他们不得不再次缩进城市和学校的象牙塔里,本次在卡拉奇大学发动袭击的袭击者就是从中学时代就被发展和征召的。而这一支存在于学校的“小蛋糕俱乐部”长期以来也只通过本地人员的私人武装霸凌外来者,或以重金雇佣少量亡命徒实施有针对性的破坏活动,而这些活动的动静自然也都不大。
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巴基斯坦政府也同样不愿意顶着“打压学术”的罪名对学校内的坏分子进行清洗,更难以对他们斩草除根。一般认为该组织的总人力已不足五千人,其中能参与和执行袭击的人手则不足千人。
2021年秋季,美国在阿富汗扶植的傀儡政府垮台,大量美式武器弹药也随着溃散的政府军和军阀私兵流入巴基斯坦,而这些装备的到来也算是给“俾路支解放军”打了一针强心剂。但从长期来看,其实力的下滑,已经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了。
2022年4月初,巴基斯坦政局动荡,夏巴兹·谢里夫这位来自“旁遮普帮”的领导人上台。这一政治事件在“俾路支解放军”及其后方金主看来,几乎是该组织最后的翻身机会了。于是,他们才选择将Shari这样拥有高学历、原本可以在学校内更有效散布极端主义思想的人士拉出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地作为一个信仰符号性质的人弹,对无辜的中国交流学者发起自杀式袭击。
但这样的恐怖主义行径,恐怕也未必能起到他们所预想的效果。这次行动给了巴基斯坦政府介入地方活动家和校园内事务一个口实。一个以极端民族主义为核心思想、却无法创造繁荣的独立武装力量,在缺乏外界大宗资金输入的情况下,也无法长期维持,越来越多的恐怖袭击活动只会让他们失去外部的同情和支持。
而巴方所要做的,是提升地方上的安全等级和警备程度,对学术机构和基础设施实行严格的保卫工作。只要手段到位,遏制袭击行动、并逐步将发动袭击的成本提高到一个让对手难以承担的程度,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中巴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的继续发展,当地的民族迟早会共享到发展所带来的成果。国际社会继续推动伊朗和巴基斯坦关系好转,支持阿富汗逐步从美军撤离和政权更迭后的混乱中恢复起来,一个和平、稳定和繁荣的环境,会让“俾路支解放军”的支持者逐渐脱离,并最终使该极端组织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8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