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本文转载自:智谷趋势(ID:zgtrend)

◎智谷趋势(ID:zgtrend) |  震谷子 黄汉城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5月17日,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题协商会。

高层强调,辩证看待和统筹把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使之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参会并发表了如下意见:

“支持平台经济、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持数字企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有意思的是,就在此前一日,摩根大通分析师Alex Yao团队,直接逆转此前观点,开始全面看多中概股,上调多家股票评级:

将阿里巴巴ADR评级上调至超配;

将腾讯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470港元;

将网易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185港元;

将美团评级上调至超配;目标价220港元。

在国内外形势超预期变化,以及美国证监会小动作频频的节骨眼上,中国出现了巨大的积极信号,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钱是最敏感的。

刚刚,消息一出来,中概股盘前瞬间拉升,京东涨超9%,拼多多涨超8%,阿里巴巴涨超7%。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升破6.73,日内升超660点,空头大败。

而早在5月17日早上,港股就开盘大涨,最终收20602.52,上涨3.27%,恒生科技指数则收涨5.78%!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一见财经观察到,5月12日—5月16日,《经济日报》在报纸头版连续刊发有关资本的评论员文章,分别是:

《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

《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经济日报》由国务院举办,是党中央、国务院指导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在报纸头版重要位置连续刊发4篇重磅评论,具有特殊意义。

放在当下来看,这是个很耐人寻味的动作。

此次会议大约有100人参加,据称包括奇虎360的周鸿祎和百度的李彦宏等中国科技公司创始人,还有一些互联网公司的代表。

会议罕见地指出,要“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前提出要掌控在自己手中的领域,还是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这一类超级重要的战略。

会议指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设备赋智、为企业赋值、为产业赋能”。这意味着,中国数实融合将要进入更深层次的历史发展阶段。

会议指出,“要厘清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运营权、收益权等权利,在保障国家网络和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个产业想要发展,厘清并保护产权,是最基本的要求,现在的重视前所未有。

上个月的政治局会议,我们曾经写过分析文章,指出会议标志着对数字互联网企业的严厉监管告一段落。

那么,今天的政协会议,可以算是数字互联网企业迎接全新春天的历史性时刻。

在不惜代价稳经济的关键时刻,光彩与落寞,皆为过往。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句老话,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猫就是好猫。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政策发生巨大拐点,或许是因为最近的经济,频频传来复杂的信号。

这几天,一张网传的东部城市财政收入暴跌的图片刷屏。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霎时间,网络上的评论此起彼伏。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你震谷子本着小心求证的态度,在网上搜了一大圈,最后发现:

截至5月17日,官方对外公布了4月份财政收入数据的城市没几个,至少杭州、宁波、南京我是没找到。不知道这些数据都是从哪里来的。

不过,已公布的深圳、苏州和温州确实是在下跌的。

根据官方数据,2022年4月份:

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3亿元,同比下降44.2%;

苏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9.6亿元,同比下降49.6%,其中税收收入125.3亿元,降幅达51.3%;

温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分别下降74.5%和84.2%。

最新的消息,就在17日上午,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1—4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5%,增幅比1—3月的8.6%明显回落。

而从地方看,1—4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4%。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地区增长,有8个地区下降。

多地财政收入下降是事实。但真相并没有大家认为的那么简单。

多地散发疫情,进而影响了地方财政收入是没有错,但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大规模的留抵退税。

今年,中国最强的经济手段之一,就是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新增增值税留抵退税1.5万亿元。

而4月份,恰好就是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的第一个月。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4月1日到4月30日,全国已经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纳税人的手里,占到计划退税总额1.5万亿的53%。

一个月时间,任务就完成过半,速度太惊人了!

所谓的留抵退税,就是把那些到了期末但还没有抵扣完的增值税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增值税的扣除是用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有剩余的就是留抵税额。

比如说,当我这家公司集中采购了一大批原材料,准备大干一场,结果才刚开始就碰上疫情,居家隔离,既没有把货全部卖完,这笔投资的回报也无法产生,这个时候我就会产生一大笔留抵税,而且现金流吃紧。

如果这笔留抵税能一次性还回来,就能一定程度缓解我的现金流压力。

因此,这个政策的本质,就是给企业提供更多的现金流支持,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财新有报道指出,仅就4月份的深圳、苏州、温州这几座城市而言,留抵退税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可能要大于疫情。

比如温州,增值税占到平常税收的4成以上。今年3月增值税收入为17.94亿元,同比增长7.7%。到了4月,则出现-17.52亿元,同比下降182%。

按常理说,如果仅受到疫情影响,那也应该只是赚不到钱,税收收入极低,趋近于零才对吧,怎么会是个负值呢?

财新的文章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负值,是因为在财政收支数据中,留抵退税直接减少收入,并非计入财政支出。

又比如苏州,明明在2月份爆发过本土疫情,但其2月份和3月份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和0.5%,到了4月份就突然暴跌49.6%。

这显然是一个用疫情根本无法完全解释的现象。

还比如深圳,根据华创证券张瑜的估算,4月份,深圳市留抵退税约150亿元,同时安排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约25亿元,再加上各类新增减税降费措施,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导致减收约200亿元。

而同期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减收为202亿元,跟政策导致的减收数额几乎一致,恰好显示出政策而非疫情,才是深圳财政收入大降的主因。

总而言之,4月份一些大城市的财政收入大跌是正常的,不要太过于惊讶。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当然,解释了半天,我并不说大家就可以放松了。

可以预见,即便这一轮疫情过去了,未来几个月还可能会有其他一二线城市的税收面临下行压力。

我可不是空穴来风,有两大原因。

第一个,上周五公布了4月份社融数据。4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9102亿元,同比少增9468亿元,环比3月的4.65万亿元也减少逾80%。

这个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期。

本来按照历史规律,3月份既然有天量社融,次月就是大跌的,因此没几个人对4月份数据抱有期待。但等到数据一出来,还是惊掉了不少人的下巴。

金融从业人士@大卫翁对此有非常精彩的分析。我引述部分内容给大家看看

社会融资数据,分为表内贷款、表外融资、直接融资和其他融资四部分。而其中最核心的一个分项,也就是新增人民币贷款,之前的一致预期,大概分布在1.49万亿到1.53万亿之间,而最终的结果,是6454亿。

这是很值得注意的数据。

因为社融数据是为数不多的、能够高频观测的、且相对客观的基础数据。一般而言,该数据是一个略微领先于经济增长的指标,比如2008年就比GDP领先小半年触底,而2010年又比GDP领先两个月见顶。因此很多人,特别是机构投资者,会把这几个金融数据看做是观察中国经济接下来走向的领先指标。

因此我们可以预见,接下来的经济全面复苏并不是你想象中那么容易,多地税收可能还会受到影响。

就像我在昨天文章中分析的那样,即便上海可能会在6月中旬恢复正常,但是有些消失的需求不会再回来,扭转预期需要更强力的刺激。

另一个原因,则是关于留抵退税本身的安排。

根据安排,今年大规模的增值税留抵退税,在操作上优先支持小微企业,4月最先退还微型企业存量留抵税款,5月开始退还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中型企业在6月30日前集中退还,下半年再开始安排大型企业。

按照这个路线图,很明显可以看到,即使4月份已经大举发力,进程过半,5、6月的留抵退税节奏仍然会很猛,未来还要退还7000多亿元。

今年除了留抵退税,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政策方向,那就是央行把过去几年结存的1万亿利润上缴财政,然后由财政部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地方落实留抵退税政策。

也就是说,中央在通过转移支付支援地方,缓解退税压力。

但根据财新文章,对中小微企业留抵退税,中央财政承担较大比例,甚至超出地方预期,但对大型企业留抵退税,更多由地方承担。

所以,接下来大企业集中的城市,其财政收入可能会持续受到留抵退税的影响,比如像济南、上海这样的城市。

因此,我们不排除未来一些大企业集中的城市,可能会在地产上有所动作。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为了稳经济,数字经济需要发展,退税支持中小微企业也是必然,但我们期待着更多有力、高效、直接的措施落地。

事实上,决策层的关注重点,已经从防控疫情转向疫情和经济两手抓。

上周三,国常会主题变为“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

随后,央行的表态变得更积极了,“下一阶段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再到上周六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只有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认为,在非常时期,结构性货币政策独挑大梁。其他许多学者一致认可,央行总量放水,在当前环境下的作为更大。

社科院世政经所的张斌,甚至大声呼吁要普降甘霖,降息,降房贷,降低居民和企业负债负担,再用财政资金救助特定行业和企业。

种种迹象背后,隐约透露出一个重磅信号:当前货币政策方向,已经存在调整的可能性。从结构性政策走向总量政策存在空间。

上周末,央行意外降低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0个基点,是不是就是第一枪呢?值得我们重点观察。

按照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全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由4.6%调整至4.4%。

如果本周五公布的LPR报价利率出现下调就算是一个信号,可能说明总量政策要开始干活了。接下来或有进一步的直接降息。

更值得关注的,是最近部委反复提到的,“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最快可能在下周就会出炉。

它到底,会是什么呢?

2020年的“抗疫特别国债”,会重出江湖吗?

这个增量政策工具,会跟数字经济相关吗?

今天,一定是中国数字经济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一天。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严厉监管之后,在稳增长的战役面前,数字企业承担起了新的重任。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挑战中成长的。”相信充满韧性的中国经济,一定会快速复苏。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刚刚,“数字经济”重磅会议召开,风向彻底变了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89132.html

(2)
上一篇 2022年5月18日 下午12:48
下一篇 2022年5月19日 上午11:3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