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原上搞重装突击?乌军的“大反攻”,真是给白白送人头 2022年5月21日 下午12:48 • 欧陆风华 作者:熊熊之火 本文转载自:熊熊点兵(ID:XXdianmbing) 自俄乌之战开始后,俄军虽然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一直在进攻。而乌军在最初的作战中,则是选择依托城市及壁垒地带固守。 只要乌军不自己崩溃的话,那么以俄军的劣势兵力打围攻战是吃不消的。 所以在俄军调整了作战策略之后,选择了从基辅等北线战场撤军,作战重心完全转入到顿巴斯战区中来。目前在顿巴斯战区的主战场中,俄军依然处于攻势地位。 如果我们要是转头再看乌军方面消息的话便会发现,现在的乌军似乎对“反攻”非常执着。再加上网上舆论对乌军反攻的信息放大,就使得我们产生一种乌军时刻在反攻的感觉。 比如在赫尔松方向,乌军似乎从3月到现在,一直都在反攻。之后还有哈尔科夫大反攻和蛇岛大反攻,要是考虑到俄军自北线撤军时,还有所谓的基辅大反攻。 现在,乌克兰在官方层面又号称要扩军到100万,并在7月发动大反攻,8月将成战争的转折点,如此云云。 那么,乌克兰方面宣称的反攻到底有没有效果呢? 当初叫得震天响的基辅大反攻,据说还包围了俄军某个集团军,结果是俄军撤军之后,乌军才尾随而至。除了炮击俄军后卫部队外,根本没有打什么像样的仗,更别说歼灭俄军的建制部队了。 俄军在基辅方向的作战,来也迅速,去也迅速,乌军既没有拖住俄军的撤离,也没有在俄军撤离中对其造成重大打击。俄军在此方向的损失,多是来自轻兵冒进、后勤不畅和基辅外围的炮战。 在赫尔松方向,这里的反攻叫得比基辅方向还要早,而且在网上屡屡传出大捷。 但除了赫尔松机场遭到乌军远程炮击之外,俄军在此也并没有遭到什么重大损失,甚至直到现在赫尔松方向的战线也没有大的变化。 在蛇岛方向,乌克兰用仅存的海空精锐力量在5月初发动了反攻,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不仅登陆失败,还搭上了海军航空兵副司令等一众精英官兵及大批宝贵的技术装备。 与此同时,敖德萨方向的基地也遭到远程导弹的打击,损失不小。而所谓的战果不过是炸了俄军几艘小艇以及岛上设施罢了,有限的宣传意义也因随后的大败而丧失效用。 与上述方向的所谓“反攻”相比,唯有哈尔科夫方向的反攻值得一提。 近段时间以来,哈尔科夫乌军扩大了城外的缓冲区,向俄乌边界挺进了不少,收复了不少区域。 俄军明显在沿河布防,同时乌军前锋过于前出,容易遭到打击 但是据美国方面的情报显示,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只有5个BTG,以俄军的实际兵力来看,它更像是在收缩防线,依河固守,以机动防御来牵制乌军。 而且由于哈尔科夫方向的乌军推进速度较快,同时又没有歼灭俄军的建制部队,反而还造成了己方战线被拉长,其前锋有中“拖刀计”的风险。 我们总的评估下乌军的反攻就会发现,它无法歼灭俄军建制部队或给俄军造成重大杀伤。俄军想守的地方,如赫尔松和蛇岛,乌军拿不下;乌军能轻易拿下的区域,大都出自俄军的主动撤退和收缩。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之前也进行了分析,认为乌军不适合使用大部队搞规模性的反攻,这样容易招致重火力的集中打击。乌军利用自己兵力数量优势,而且双方交战线过长的特点,对俄军不断发起“小群多路”形式的反击反倒会有些效果。 这样会减轻俄军的炮火杀伤,同时会迫使兵力不足的俄军进行收缩,从而被迫增加前线兵力。 如果执着于规模性的反攻,在己方实力没那么强的情况下,就要吃大亏。 比如在5月中旬,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的扎波罗热战线,就出现了乌军重装部队营团级规模的“反攻”。 结果这样的反攻在俄军无人机的全程监控下,同时遭到重火力的远程杀伤,损失惨重。 按照俄罗斯国防部的通报,乌军的此次反攻动用了大约2个机械化营的兵力,被摧毁坦克26辆、步战车12辆,人员约100人,另有消息称乌军伤亡为300人左右。 战时的战果宣称仅供参考,不过在随后俄方放出的视频中,我们得以看到乌军坦克、装甲车的实际战损,确实也不在少数。 那么扎波罗热方向的乌军,在现在这个时机发起营团级规模的重装突击意在何为? 由于扎波罗热方向在俄乌之战后,一直相对低调,我们就此也简单分析下。 现在的俄乌战线从哈尔科夫向南分别是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尼古拉耶夫、敖德萨,地面战线为哈尔科夫到赫尔松。 其中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顿巴斯主战场,哈尔科夫和赫尔松为辅助战场,另外蛇岛属于敖德萨州。 除了在顿巴斯主战场处于攻势外,其余方向俄军为守势,由于乌军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方向有兵力优势,因此一直在搞反攻。 而在扎波罗热战线,在俄军最初战略突袭中拿下了该州的大部分之后,战线即处于长期的对峙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乌军在此战线只有第110领土防卫旅,后来才调来了第59摩步旅,力量实在不强,不足以搞什么反攻。 俄方联军在这一方向同样兵力不足,也不足以进攻,所以双方处于相对静止的对峙状态。 在4月下旬马里乌波尔大局已定后,俄军解放出来的部队增援到了顿涅茨克到扎波罗热一线。就战场态势上来说,俄军若向扎波罗热所属胡里艾伯勒及邻近的顿涅茨克州所属大诺沃希尔卡进攻的话,将会对顿巴斯乌军南线补给线造成威胁。 事实上俄军在这一方向的确发起了攻击,但并不坚决,主要原因还是兵力不足。 从马城抽出的俄军精锐一大部分是增援到了顿涅茨克正面战场,由顿州西部延伸到扎波罗热的俄军按照美国方面的估计大约是13个BTG,其对面的乌军是3个旅,俄军仍然不具备实施重大突破的实力。 随着顿巴斯战局的恶化,乌军在不断将预备役部队、领土防卫部队投入到战场,在扎波罗热方向便出现了乌军第63预备役机步旅的番号。 这些预备役部队是乌军利用有限的库存老装备及接收北约援助的苏系重装备组建起来的,此前一直在训练,现在也逐渐投入到了战场。 由于马里乌波尔的亚速营部队已经快撑不住了,注定将要投降,而乌军显然需要一场胜利来抵消投降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它选择了在胡里艾伯勒方向投入重装,试图打出点好看的战果来。 因为在这一方向俄军的兵力相对不足,而乌军则增援了重装生力军,那么集结重装突击这么一下,取得些战果的话好歹能抵充下即将发生的马里乌波尔投降。 但是乌军没有预判好的是,俄军在这里虽然没有兵力优势,但有侦察和重火力优势。 乌军的重装坦克部队脱离城区工事后,在大平原上是完全暴露于俄军侦察无人机之下的。随后俄军使用远程火力对乌军重装进行点名,地面部队基本都没有接触,乌军这两个营的装备就报销了一大半。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编制推算,26辆坦克及12辆步战车的配置人员是远大于100人的,这说明乌军在遭到攻击后,有相当人员弃车而逃。俄军在仅用远程火力杀伤的情况下,显然还没到了用炮弹去炸人的地步,而是重点打击重装备,故而就有这样的战报数据。 通过对现场重装备残骸的分析,有观点认为这批乌军使用了波兰军援的T72M坦克,这倒是符合其预备役部队接受重装后再被拉到前线消耗的特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俄方通报的打击乌军M777榴弹炮的地点,也在扎波罗热战线。 经过这么一轮操作,乌军好不容易凑出来的增援重装部队损失不小,这对于其后续的防御会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 要知道,乌军的坦克、步战车虽然开出来打野战是活靶子,但是依托城区阵地打防守战,对守军来说还是非常有用的,也会给进攻方造成更大麻烦。 但是这一波送掉了,而且几乎未给对方造成多大的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尤其现在乌军极度缺乏重装备,都把民用车辆搞来当载具了,这么白白送人头属实不划算。 当然了,在基辅方面屡屡打“政治仗”的背景下,有如此操作倒也不惊奇,只不过是犯了跟俄军战争初期同样的错误罢了。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90350.html 赞 (3)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美国对乌克兰,留了不只一手 上一篇 2022年5月21日 下午12:10 多国现罕见病例,“存在人传人可能,暂无治疗方法” 下一篇 2022年5月21日 下午1:15 相关推荐 俄罗斯版蒋介石与张学良 2023年6月29日 残酷的现实——为什么俄军抓获的俘虏里面没有非乌克兰人? 2023年2月18日 战场在中国,美国与俄罗斯又干起来了 2022年7月22日 大革命边缘?长文剖解法国问题! 2023年3月26日 俄乌冲突:历史十字路口,未来何去何从? 2022年10月15日 三国总理坐火车去见泽连斯基 2022年3月17日 梅德韦杰夫亮剑 2022年6月11日 全球能源安全的“断裂”与“缝合” 2023年3月24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