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征服快感,Tik Tok主播倾力代言,初心不改,经典重现。
圣殿骑士团财宝,点击就送。
乌尔班大炮,只需6元首充。
单挑东罗马帝国,怒刷马穆鲁克。
是兄弟,就来帮我建设阿拉伯帝国!
谁能想到,在中国处在鄙视链最低端的国产氪金手游页游,换了个皮的中东特供,居然让当地土豪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虽然不能一刀999,但开局攻破敌军城楼,美女秘书贴心指导主公,萨拉丁喊话让你一统山河,哪个伊斯兰男儿听了不热血上涌?
他们的过去时在与西方世界的碰撞中诞生,今日份的爽爆却来自于神秘的东方来客。
2015年,中国游戏公司龙腾简合成功让数百万中东男儿梦回往日荣光。
如今,中东不能失去《苏丹的复仇》,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这一回,欧美游戏3A大作折戟沉沙,春风得意的是中国厂家。
而且一切似乎轻描淡写,充满了难以理解的玄学色彩:
即使只是把国内那一套老掉牙的页游体系照搬过来,一样能打动宗教乐土兼流行文化沙漠上的广大玩家。
首先,《苏丹的复仇》中氪金模式与国内广受诟病的无脑页游如出一辙。
部队招募速成、城镇一秒建设,处处贴近石油暴发户们的心声:在这个世界,钱是万能的。
对比一下,你甚至会发现它的氪金程度甚至高出国内页游一头。
比如上面的国王经验包,原价7385.74(阿联酋)迪拉姆(约合人民币13507元),限时折后价仅需369.99(约合人民币676元)。
土豪玩家直接买经验蹭蹭升级,立马让肝帝玩家失去脾气:
想花时间、凭运气以小博大?没门!迪拜的爷就是爷,告儿你,别不服!
如此夸张的氪金系统,明目张胆地让你花钱,怎么就打造出了当地行业第一的江湖地位?
因为,相比傲慢惯了的西方出海游戏,《苏丹的复仇》们,做到了最起码的中东“本土化”。
伊斯兰热血叙事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环。
龙腾简合的代表产品
举例来说,游戏内的视觉效果都贴心地按照从右向左的阿拉伯语阅读习惯呈现。
猪、酒、十字架等穆斯林禁忌绝不会在画面中赫然出现。
而且,游戏内的优惠活动是根据伊斯兰教历的节日来定期举办。
斋月特惠宣传视频
最绝的是,在伊斯兰国家的皮肤裸露禁忌下,画师仍然勾勒出了女性角色别开生面的魅力。
任你三令五申,抵不住她红唇迷人
《苏丹的复仇》直勾勾地瞄准它的目标群体,专一到甚至没有中文版本。
让出海游戏具备对当地基本的人文关怀,听起来并没有那么难。
可为什么在全球游戏市场一向领跑的西方公司,偏偏在这儿不灵了?
标注的都是中国手游
过去二十年里,穆斯林总是西方电子游戏中的主要反派之一。
911事件无疑是造成阿拉伯世界在西方刻板印象的源泉。
从那之后,无论是“爱国主义”,还是“自由民主”,都为反恐战争赋予绝对正义,欧美高举时代主旋律,将恐怖分子形象与穆斯林融合到底。
小布什在911当晚向全国发布电视讲话
在风靡全球的《使命召唤》系列里,充斥着穆斯林反派。
玩家举起枪,一遍遍地射杀手持AK47、身穿长袍的络腮胡男人们。
有关“反派”的游戏场景也经常被指出毛病:厕所马桶上挂先知穆罕默德字画、巴基斯坦街头惊现阿拉伯语。
以巴基斯坦为原型的地区,通用语言本应是乌尔都语才对
中国“小作坊”游戏怎么在中东干赢欧美大作,说白了就是从故事、语言、美工、习俗等方面对阿拉伯世界玩家充分尊重。
浸淫国际市场多年的西方游戏厂商需要后发的中国人来告诉他们这一点?
根本不用。“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或许他们就想一边骂着你,还把你的钱给挣了。
看看隔壁俄罗斯,要论在游戏中被意识形态对立抹黑得多严重,它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一代青春回忆《红色警戒2:尤里的复仇》,按苏军与盟军划分两大阵营。
苏俄、伊拉克、利比亚、古巴被划入盟军的对立阵营,满足西方“社会主义即恐怖主义”的叙事。
尤里与斯大林的合照
苏军阵营的独有武器包括但不限于精神控制、自爆卡车、灭绝核弹、克隆中心。
游戏的最终BOSS是窃居高位的苏维埃最高领导人尤里,与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伊利奇别无二致。
结果,由于作为反派的苏军阵营过于强大,反而让玩家在自定义对战中更倾向于选择这一方痛打西方阵营。
《使命召唤》系列整活就更狠了,它几乎将黑俄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使命。
光是《使命召唤:现代战争》的预告片就整了个开幕雷击。
当战机从硝烟弥漫的城市上空呼啸而过,白头盔,被常年鞭尸的“老朋友”,正在奋力救助伤员。
世界欠他们一座奥斯卡
更搞笑的是,这一段唯独在中文版本里戴的是绿头盔,显然是为了通过审查。
中文特供绿头盔
《现代战争》主要讲的是俄罗斯政府军与美军在乌兹克斯坦(虚构国家、原型是车臣地区)的代理人战争。
在单人剧情模式里,玩家沿途可见俄政府军公然侵略、烧杀抢掠、滥用私刑。
不管玩家情不情愿,都得扮演平民经历一波俄军的暴行。
与此同时,美军及其代理人个个都是自由战士,为了民主、解放而斗争。
死亡公路,我愿称之为年度绝活设定。
根据游戏故事,俄军在侵略乌兹克斯坦之时,肆无忌惮地在此截杀沿路逃亡的难民,那叫一个尸横遍野。
然而,这正是现实里80号公路的遭遇,不过造成人间惨剧的是在伊拉克作战的美国空军。
当时集束炸弹、燃烧弹在逃亡军民的头顶上纷纷落下,有飞行员直接将行动描述为“像在桶里杀鱼”。
被焚毁、炸碎的载具、坦克散落80号公路,人体与车辆残骸在阳光下触目惊心。
被烧焦的伊拉克士兵
把《现代战争》中的俄军与美军身份互换,味儿才对。
《使命召唤》系列标榜的世界市场几乎从来不包含东方,它所做的是让西方意识一次次集体高潮。
如果说《红色警戒》、《使命召唤》至少还能给意识形态攻击抹上一层温和的戏剧性,那《英雄连2》就是纯纯地亵渎人家八辈祖宗了。
在游戏中,苏军政委没在前线领导冲锋,而是龟缩后方专精督战。
碰到己方逃兵,他们命令机枪队进行疯狂扫射;面对德军优势火力,他们指挥两手空空的红军新兵充当炮灰。
谢尔盖·加尔扬金,一位乌克兰游戏博主,风趣地评价道:
“《英雄连2》设法使用了几乎每个与俄罗斯有关的比喻。没有武装的红军部队、背后打黑枪的政委。到第三次任务时,我真的期待看到熊骑兵。”
steam上中国网友的评论
电子游戏夹带意识形态私货,西方这经一念就是几十年。
且不说本来被污名化的一方就不愿意听;
念得久了,连它们的“核心受众”,都越来越对作品与现实激烈的反差感到厌烦,毕竟真实发生的,是众多自家士兵客死他乡,军队陷入“反恐战争”泥淖。
乌鸦之前讲过美国当代“反战片”的逻辑,二战后常年不义且不胜的战争,让他们实在没法挺直腰杆讲出壮怀激烈的故事,只能靠“反战”把作为侵略者的自己和受侵略的一方拉到同一水平线。
仔细瞧瞧他们的战争题材的游戏与影视作品,一旦涉及到二战题材,那立意绝对伟光正到无可非议。
《血战钢锯岭》
一进入到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后霸权主义时期的艺术作品多多少少带点伤痕文学气质。
小布什政府无心重建阿富汗,战事寥寥收场后转战伊拉克。当世界警察疲惫啊,真的疲惫。
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隐喻伊拉克战争的失败上发挥到了极致。
比利·林恩,伊拉克战场上惊恐的二等兵,刚在枪林弹雨中失去了队友。
因勇救班长成为国民英雄后,却发现无法适应归国后的生活。
当政府安排他与队友们在感恩节的全国橄榄球大赛中场时举行授勋仪式时,烟火盛放,灯光璀璨。
全世界为他欢呼,林恩的精神创伤却在这时到达了顶峰。
他站在舞台上,脑海中浮现的灰色战地记忆与绚烂的现实景观重叠,迷乱不堪。
记者向他提问,我们在伊拉克战场有作用吗?
画面变为黑白色,班长回答说:当然有,我们代表美国,每天为伊拉克制造出几十个愤怒的自杀袭击者。
记者又问道,你们闲下来时做什么消遣?
画面再度变黑白色,所有人回答:当然是想女人了。
黑白色的本能想法并没有在庆典上说出口,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爱国主义宣传、班长坚定的谎言。
同样反映海湾战争的电影《锅盖头》更是独特。
锅盖头原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统一发型,代表着从军报国的至高荣誉与自豪。
出征前,国民英雄们个个意气风发;结果滞留中东沙漠待命两个月,无所事事、手淫度日。
徒然消磨的时间、琐碎凌乱的痛苦,侵蚀掉建功立业的壮志。
好不容易开启任务,跋涉、索敌带来的恐惧与思归又反复折磨内耗严重的雄心。
放眼整个影片,最精彩的画面莫过于战士们在油井被焚毁的沙漠中行军,黑烟四起,天空下起石油雨。
不远处的熊熊火光中,正燃烧着战争的原始动机.
一枪未发的惆怅情绪留在影片末尾,每个士兵都深感碌碌无为。
艺术作品势必与社会情绪相互影响。应当说,在美国人的心里,自由灯塔的光芒,虚空讲讲大道理尚可,一落到实事上,底气就比从前弱了不少。
霸权主义战争题材的西方影视发生重大转折的同时,游戏圈作品的转变却相对收敛。
2006年,美国游戏工作室Atomic Games正在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开发训练工具。
这个过程中,由于听取了大量从海湾战争中归来的老兵经历,制作组开始琢磨搞一个伊拉克战争题材的游戏。
耗时三年的《费卢杰六日》因此诞生。2009年,游戏的详细开发情况被公布,立马引爆了美国舆论。
原因在于《费卢杰六日》将高度还原历史真实,不回避平民伤亡问题。
费卢杰,伊拉克战争反美武装的大本营,驻伊美军的噩梦之地。
2004年,英美及伊拉克政府军组建的联军与当地反美武装展开激烈巷战。
虽然双方都伤亡惨重,但总体而言,依旧是美军对当地军民一面倒的屠杀。
伊拉克人陈尸美军前
后来美国军方承认,在战役中使用了白磷弹。
据估计至少6000名伊拉克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
平民大量死亡的消息被占据城市的美军迅速封锁,但当地人总有渠道让全世界记得。
你《费卢杰六日》想重现历史,不就是等于展示美国的暴行吗?
福克斯新闻等主流媒体疯狂造势,指责该游戏过于血腥暴力、且屠杀了大量的阿拉伯人。
它们还利用西方阵亡士兵家属的情绪。
家属们一接受采访,就情绪激动地表示:
《费卢杰六日》是“容易使穆斯林产生强烈的复仇欲望、应该立马封存于世的游戏”。
为了抵制这款游戏,CNN甚至站在伊拉克女孩的立场上煽情。
看到这里,乌鸦直接满脸问号。
它们早干嘛去了?
《使命召唤》挖空心思用刻板印象抹黑苏联、侮辱穆斯林的时候,怎么不见它们出来嚼舌?
同样都是对穆斯林一阵突突突,《使命召唤》系列跟它唯一的区别,就是前者没说游戏是基于真实历史呈现。
况且人家伊拉克小女孩为什么从小目睹战乱,西方媒体心里没点b数?穆斯林对你的仇恨,是因为一款游戏的“煽动”?不是因为你现实的侵略、屠杀罪行吗……
《费卢杰六日》的游戏开发者们更无辜,他们本来是以敬业、创新的态度去打磨这个作品。
它的游戏性十分优秀,起初引得众多大型发行商垂青。
原本日本大厂科乐美已经与工作室达成协议,将全权负责游戏的发行事务。
结果舆论攻势一出,注定《费卢杰六日》如同异端一样,被烧死在大庭广众之下。
科乐美怂了,宁可违约赔款也不愿顶着压力发行《费卢杰六日》。
自此以后,西方厂商对求上门来的《费卢杰六日》员工集体沉默。
濒临绝境的Atomic Games工作室于2011年破产,总负责人撂下一句话:我还会回来的。
十年之后,《费卢杰六日》真的再现江湖,它如今已经上架了steam平台,一副亟待发售的样子。
它真的起死回生了吗?
项目看起来好像没变,但一位参与游戏重制的美军军官接受采访时透露了玄机:
“无论是通过哪种媒介,美国媒体都非常不愿意将美军描绘成对立者或坏人,即便那种情况下我们就是。”
事实上,在这颠沛流离的十年间,《费卢杰六日》迫于压力已经弱化与真实战争的相关性,对美军的进行美化处理在所难免。
结果去年二月,开发者宣布将游戏发售将推迟到 2022 年,《费卢杰六日》的命运依然摇摆不定。
所以,如果再有西方人自诩他们创作自由,那一定因为政治敏感作品已被调教得服服帖帖。
更糟糕的是,西方电子游戏还没从意识形态对立中解脱出来,又陷入到新时代政治正确中去。
“女权”主义者们一声吼,高喊《最终幻想》《古墓丽影》等游戏中的女性角色太过漂亮,是在物化女性。
这种思潮让今年年初发售的《消逝的光芒2:人与仁之战》青史留名。
当然,彪炳史册的绝不是它的游戏性,而是女主角拉万的逆天美颜。
二代让玩家足足等了8年啊,就等来这么个玩意儿
男儿冲冠一怒为红颜。目前,高玩们已经开发出将拉万替换为夜魔(游戏初期新手玩家的噩梦)的mod。
至少在他们眼里,纯鬼比原来人不人鬼不鬼的女主模样好多了。
2020年,游戏圈政治正确划时代地突破玩家下限的一年。
这一年,游戏界的奥斯卡,TGA年度最佳游戏大奖颁给了《最后生还者2》。
说句公道话,抛开剧情与设计,它的游戏性仍是业内顶尖水平。
可要是聊剧情与设计,那它是真不配啊。
《最后生还者2》把政治正确的玩法拉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剧情上,主角Ellie为报复Abby杀父之仇,手刃无数敌人后走到凶手面前,却在最后一刻惊现不要为了仇恨而杀戮的政治正确脑波,选择放她一马立地成佛。
设定上,游戏包含的LGBT要素过多。查查制作团队的底细,果然就存在不少LGBT员工。这还算能够接受。
结果游戏里到处充斥着对亚裔的恶意,主要人物间的对话更是直言不讳地流露出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充分让玩家感受到,这游戏里,犹太人是高等人,亚洲人不是人,想自虐你就来。
主角Ellie直言不喜欢Jessie是因为对方是亚裔
总监Neil还大放双标言论:如果玩家不能接受同性恋、黑人元素,那就别买。
那丑化亚裔是怎么回事儿?哦,对了,歧视亚裔也是暗线的“政治正确”来着。
被同样价值观挟持的游戏媒体们,罔顾设计硬伤,纷纷给出夸张高分。
各路媒体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西方游戏在价值观输出上为所欲为,话语权弱势的国家、群体似乎无法突围。
爱沙尼亚,社会主义曾在此光顾,2019年诞生了现象级游戏《极乐迪斯科》。
“来自苏联的一封信”,在文化帝国主义的围城下,制作组ZA/UM毫不避讳地这样形容它。
它有多特殊?
《极乐迪斯科》描绘的是一个曾见证社会主义理想高举之地的破败。
革命政权瓦解后,颓丧的现实气息下,总有种盼着重回美梦的光怪陆离感。
宏大到精神错乱的世界观,会一次次将玩家引入漫无边际的哲学思考。
康米主义的确像个幽灵,它时刻出现在NPC的言论中,贯穿这第九艺术的头尾。
由始至终,游戏角色、故事背景、人物行为全是对康米、资本、守中的行为隐喻。
比如你将扮演受精神创伤后失忆的警探,在破案沿途中不断听闻康米主义如何重塑这个世界、如何落魄而去。
主角复原革命失败之景
直到剧情最后,电光火石间你逐渐回想起来自己职业生涯曾有过短暂辉煌。
结合你如今酗酒颓丧的面貌,你突然意识到,以失忆为划分节点,你的前半生就是苏联,后半生则没有具体的答案:
是即使遭遇挫折后仍继续相信星星之火,还是转头奔向那条看起来更容易的大道?
一切交给玩家去思考。
《极乐迪斯科》这部作品,也让人想起中国玩家们在《冰汽时代》的表现。
游戏的背景设定是人类面临极寒末日的空前浩劫,玩家需要扮演难民领袖搭建高温中心,守护最后的人类。
寒冬愈演愈烈,玩家往往面临两条治理线的抉择:
要么委身神明,以宗教充当全民精神支柱;要么依靠牢固的秩序与法令教化人民。
唯物主义观念浓厚的中国玩家,大都会选择走秩序路线。
而选择这条路线,意味着对大部分玩家来说,他们将在游玩过程中处处面临艰难抉择,而且越到后段越容易面对生命与人道的博弈。
为了应对这种矛盾,中国玩家开辟出了反常规的玩法:
趁游戏初期资源相对丰富,先签署各种“不人道”的法律,故意让人民“怨声载道”。
不被理解的 “暴政行为”,实际建立在绝不放弃一个人的终极目标之上。
事先抛弃安逸生活、要求全民苦干,为的是在初期就做好末日规划、囤积大量资源。
这样一来,等到极寒骤降,提前建成的保温住房、攒下的巨额家底能保障所有人都健康活下。
以前寒冬必须让工人连夜上班以保证供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steam评论区,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过关心得:
“寒冬最冷的那几天,保障食物充足,实现了全民搬进保温住房、冻伤冻残有福利院看养。最后一周,我让所有人放假回家,大家闲来无事,围在热烘烘的房子里,吃着火锅高唱国际歌。”
中国玩家为《冰汽时代》带来了独树一帜的革命乐观主义与浪漫主义。
这样的玩法让人几乎不会意识到:
《冰汽时代》实际上是一个政治正确意识很浓厚的游戏。
游戏的制作团队来自波兰。
他们从设计之初,实际上就并没有给玩家“选择”,对游戏结局的评价是“标准答案”——他们笃定末日的秩序与权力高压化是一种制度化罪恶。
因此,让无数中国玩家感到不适的经典场面出现了:
在游戏末尾,即使你不丢下一人地将市民们从末日中拯救,依然会收到游戏对你签署反人道法令的批评式总结。
寒冬慢慢远去,人类迎来了新生。
你欣慰地见证市民们战胜苦难,感到无比自豪与满足。
末了,游戏却要幽幽问你一句,一个在西方舆论场常见的句式:
(人民)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一切都值得吗?
而如果你全程什么都没“做错”,“只是”让人死光了,你也不会收获“值得吗”的质问。
简单的嘴臭,极致的享受
玩家们愤怒、无奈,或是一笑了之。孤独感无可避免地涌上心头:
我们已经学会了给别人讲他们爱听的故事;
也听够了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故事;
到现在,我们甚至学会了在别人的故事里打造我们的故事。
可一想到《极乐迪斯科》耐人寻味的辉煌,暗地里总是羡慕的。
《极乐迪斯科》制作组在2019TGA上的获奖感言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中国制造手游《苏丹的复仇》:畅销中东,采用阿里云技术
差评:中国厂商在阿拉伯月赚两千万,全靠国内玩剩下的页游
答案4nswer:被FBI警告的《COD11》到底整了什么狠活?
马丽蓉:西方霸权语境中的阿拉伯—伊斯兰研究
RUSSIA BEYOND:《英雄连2》战争游戏冒犯了俄罗斯人
FINANCIAL TIMES:游戏需要结束其对阿拉伯世界的刻板印象
NEWSWEEK:视频游戏中的穆斯林代表如何延续恐怖主义的刻板印象
VARIETY:《费卢杰的六天》:一场血腥的伊拉克战争和一款几乎让人失望的电子游戏
网易新闻:《使命召唤》冒犯穆斯林先知 地图被迫下架
游戏动力VGN:被称为“北美CF”的《使命召唤》近年为什么一直在挨喷?
游研社:《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让俄罗斯背上“飞来横锅”,玩家不乐意了
18183游戏网:被媒体吹上天的最后生还者2 为什么遭到了玩家们的口诛笔伐?
云游姬:《最后生还者2》获IGN满分评价,被政治正确裹挟的西方游戏市场
电玩巴士:官方表示《费卢杰六日》将延期至2022年第四季度
3dm:《极乐迪斯科》3DM评测9.7分:超越思想的痛与反思
游戏陀螺:苏丹的复仇月营收600万美元,中国开发商最先嗅到阿拉伯市场商机
新浪游戏:《费卢杰六日》遭到阵亡士兵父亲抵制
游研社:预告片里的一个接吻,为何会让《最后生还者2》陷入争议?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90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