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整建制投降后,乌军士气遭重创,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2022年5月24日 上午10:53 • 欧陆风华 作者:熊熊之火 本文转载自:熊熊点兵(ID:XXdianmbing) 俄乌之战即将打满三个月,在经历了最初双方迷幻般的操作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其实是在4月下旬打响的。到现在为止,基本上是一个月的时间。 在这一个月的决战中,战线的变化是非常清晰的,双方的作战目的也非常清楚。而传统式火力战带来的巨大杀伤,也越来越展现了出来。 从俄军的作战目标来说,首要就是吃掉顿巴斯的乌军主力,同时拿下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乌控区。因此俄军在顿巴斯主战场处于攻势地位,而乌军在此则处于明显守势。 除了顿巴斯主战场之外,乌克兰如今的战局还有哈尔科夫战场、扎波罗热战场、赫尔松战场、敖德萨战场。 在这些战场上,俄军处于守势地位,乌军则频频发起反击,一方面意在收复部分领土,另一方面则是牵制俄军的力量,减轻乌军主力部队在顿巴斯战场上的压力。 不过从俄军的反应来看,对分战场的作战依然没有投入更大的力量,而在主战场的攻势则依然不减。 对于俄军如今的战法,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进行过分析,简单概括下就是炮兵火力战,在无人机+大炮的模式下毁伤乌军的壁垒区,在充分杀伤乌军重装备及有生力量的基础上,再以机械化步兵去实现占领。 这样的战术在时间上不会快,但是能在最大程度减轻己方伤亡的情况下,取得实质性的战果。 所以,顿巴斯乌军的伤亡非常大,目前已经将大量中西部地区的领土防卫旅投入战线。为了弥补炮火上的总体劣势,刚刚接装没多久的M777榴弹炮也被拉到了前线。 但是因为动员兵的训练和作战水平远不如正规军老兵,因此乌军动员兵在前线的存活状况非常差,已经出现了多次公开拒绝执行命令的情况。 就现在的整个战场形势而言,乌军在敖德萨蛇岛方向的反攻被击败,在扎波罗热的反攻被击败,在赫尔松暂时处于对峙火力战,在哈尔科夫有较远距离的推进,但最近又被“拖刀计”的俄军反打了一波,也难以起到牵制俄军,切断后者补给线的任务,反倒是己方几个旅被黏在了这里。 在顿巴斯主战场,伊久姆方向南下的俄军(北路)和顿涅茨克正面的俄军(南路),在保持火力战的同时,仍在缓慢推进,而更重要的战场则是在北顿涅茨克方向(东路)。 所谓的北顿涅茨克,其实并不在顿涅茨克州,而是属于卢甘斯克州,因为该城与北边的鲁比日内和西边的利西昌斯克可谓咫尺之遥,因此通常称这里为北顿涅茨克城市群。 在俄乌开战之后,卢甘斯克武装即发起了反攻,在攻势的头一个月进展极大,拿下了全州93%的区域,而剩下的这7%则是以北顿涅茨克城市群为核心的区域。 实际上在卢甘斯克方向的乌军最初采取了明显收缩的战法,其主力就盘踞在北顿涅茨克城市群。因此后续当卢甘斯克武装攻至这里的时候,遭到了极大的阻碍和伤亡。 经过了漫长的作战以及在俄军、车臣、瓦格纳部队的支援下,才终于吃掉了鲁比日内,另外向西拿下了北顿涅茨克河对岸的克里米纳、亚姆比尔等要点(北线)。 在南线,俄方联军最重要的突破是在波帕斯纳亚,这个重镇被拿下后,俄联军向周围进行拓展,目前已经取得很大战果,很可能将是北顿战局决定性意义的突破。 俄军现在的战略意图显然是想吃掉北顿涅茨克城市群的这一坨乌军,据估计其兵力可能有15000人。 前一段时间俄联军渡河遭重创的战例就发生在这一战场的北线,当时据说有俄军已渡过河去,但现在来看北线的俄军显然是没有更大进展。 在东线,俄联军在压缩乌军防御圈,逐步攻至城市外围,并展开了部分攻城作战。 在南线,由于波帕斯纳亚的突破,北上的这一部分俄联军已经封闭了西侧大约三分之一的口子,已对乌军主补给线构成严重火力威胁。 因此现在北顿涅茨克城市群乌军的存亡就成了现在乌克兰战局最值得关注的要点。 在乌军中,有一种意见是应该尽早撤出,否则一旦被合围的话,这样大的一坨有生力量将可能全部被吃掉。 但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乌军要撤的话必然会在途中遭到很大的杀伤,不如就地坚守待援。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乌军总部是有意让北顿涅茨克城市群的乌军继续坚守下去的。所以,这里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马里乌波尔。 但在北顿涅茨克城市群乌军情况危急的同时,一向被视为乌军作战象征的马里乌波尔却出现了整建制投降的情况,这对于乌军的士气是极大的打击。 所以我们在最初看到亚速钢铁厂乌军投降的时候,西方媒体都是极力避免使用“投降”字眼的。 于是投降成了撤离,失守成了移交,失败成了转进,着实是将词汇运用到了精妙的地步。 其实看看乌军伤员及俘虏被转运的地点就知道了,都在顿涅茨克的实控区内,这算是哪门子撤离?从己方阵地被解除武装,然后“撤离”到了对方的控制区?这不就是投降嘛! 至于说双方有没有达成条件之类的,我相信是有的。比如对伤病员进行收治,保障俘虏的基本待遇,同时后续也确实会有换俘的情况。 但现在的问题是,乌军手中掌握的俄军战俘可能就几百人,而且存活状况不详。 而俄军仅在马里乌波尔就控制有大约4000名战俘,加上其他方向的话,可能有不下7000人的战俘,这个比例显然是严重不均衡的。 所以就算换俘的话,谁先谁后不好说。而且亚速营这帮人比较“知名”,恐怕换俘的优先级是不太高的(注:即便是亚速钢铁厂内,也不止亚速营一支部队)。 当然,这个情况现在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亚速钢铁厂的2439名乌军放下了武器,俄方联军全部控制了马里乌波尔。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乌军守军的集体投降,还是挺出人意料的。 最初传出的消息是乌军伤员先出来,因此笔者猜测可能是双方达成了协议,包括伤员在内的一部分乌军放下武器,俄军则承诺进行收治。 至于剩下的乌军,尤其是亚速营所属部队,应该还是会抵抗一下的。因为这支部队实在是太过臭名昭著,要是真的放下武器,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的待遇。既然是这样的话,那还不如搏一把,起码有始有终,也好弄个死战到底的名声。 结果乌军最初的投降就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最开始一共出来265人,其中51名伤员。 为啥是这个比例呢?因为最初出来的乌军是按照四个人抬一名伤员的比例出来的,这本身就挺有意思的。 亚速营正副指挥官及第36旅代理指挥官 之后几天时间中,乌军分批出来投降,到5月20日时最后一批531人投降,其中包括亚速营指挥官普罗科彭科。同时亚速营副指挥官帕拉马尔和第36海军陆战旅代理指挥官沃伦斯基,也向俄军投降,包括这几位指挥官在内,在亚速钢铁厂放下武器的乌军一共有2439人。 而在此前第36海军陆战旅崩溃投降的事件中,第36旅原旅长巴拉纽克、政治主官洛姆捷夫、参谋长科尔米扬科夫等也都被俘。 所以马里乌波尔这仗打到最后,乌军最主要的两部主力——第36旅和亚速团的主要指挥官都没有战死,都要在战俘营中碰头了。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拨人还互相不对付,均在指责对方作战不力,但他们都选择了放下武器。 尤其是亚速营正副指挥官及36旅代理指挥官,在亚速钢铁厂内天天拍小视频、发小作文,都宣称要战斗到最后。但事实是,他们谁都没有战斗到最后。 老实说,关于这个情况,笔者之前也没想到。 之前我们得到的信息是亚速钢铁厂内的乌军其实是由多支残部组成的,因为亚速营实力最为完整,所以它算是主力。 当后续乌军开始投降后,起码说这两千多人中会有那么一部分死硬分子不投降,死战到最后。但我们也看到了,即便是之前吹得震天响的亚速营,也没有多硬气。 而且从乌军投降的情况来看,其健全兵员占到了绝大部分,尽管已经被封锁了很长时间,可绝对没有说到了山穷水尽,不堪一战的地步。 第36旅旅长、参谋长和政治主官 所以,外界其实是高估了亚速营的抵抗意志。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亚速营对老百姓那是手段真硬,但具体的作战显然不如正规乌军。之前被俘的第36旅旅长和参谋长就认为是亚速营的错误指挥,导致该部处于绝地。 而现在乌军大量被俘后,据称向俄军透露情报最多的也是亚速营的人,乌军正规军则相对口风较严。 所以,不夸张地说,外界其实是被亚速营“凶残”的宣传给忽悠了,它们真碰到硬茬时,可就没那么死硬了。 据说连叙利亚的武装分子现在都很瞧不上亚速营,毕竟在之前叙利亚内战中,有像亚速营这种条件的,都不至于现在就整建制投降。 马里乌波尔的战事,肯定是随着亚速钢铁厂乌军的投降而告终了,但这样的大规模、整建制投降,却对顿巴斯主战场仍在坚守的乌军造成很大的冲击。 因为马里乌波尔是乌控顿巴斯最大的一个城市,人口量级为50万。其余的斯拉维扬斯克、北顿涅茨克等重镇均只有10多万人,甚至说以两城为代表的城市群的体量都比不上马里乌波尔。 那么现在最大的城、号称最死硬的部队都能投降,其余的乌军如果被包围的话会不会步其后尘? 尤其是北顿涅茨克城市群的乌军,如果己方不撤后路又被切断,还处于四面围攻之时,马里乌波尔的情况是会起到激励战斗作用呢?还是会起到鼓励投降的作用呢? 我们现在看俄军在高调宣传俘虏待遇,同时不断打宣传弹,其实也有促使乌军投降的意味。而马城乌军的投降事件,无疑就是威力最大的宣传弹。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91586.html 赞 (2) 0 0 生成海报 微信扫码分享 军事 | 俄罗斯会加入北约吗? 上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上午10:35 泽连斯基的苏联梦 下一篇 2022年5月24日 上午11:08 相关推荐 惊悚:马里乌波尔噩梦般的新发现 2022年6月1日 美俄都说:“这不会是最后一次” 2023年5月26日 这一幕,真就跟间谍电影一样! 2021年9月20日 欧盟认为,欧盟应该绕开欧盟的制裁 2022年4月10日 独家|向印太增兵要求中国“守规则” 法国迷之自信从哪来? 2021年6月16日 为什么有人称马耳他是欧洲的襄阳? 2022年9月25日 中国企业索赔45亿美元!收购乌克兰“马达西奇”失败,中国军迷的“梦想”破灭了? 2021年12月2日 西伯利亚的大碗牢饭,好吃么? 2021年10月31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