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作者:崔家炜

本文转载自:一界oneworld(ID:yijie_20200518)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5月24日,美、日、澳、印四国举行“四边机制”新一轮的峰会。就在一天前,王毅国委兼外长表示,要“旗帜鲜明地拒绝任何将军事集团和阵营对抗引入亚太的图谋”。

2022年2月12日,白宫公布了拜登任内首份印太战略文件。文件中提到:“美国将鼓励盟友、伙伴加强彼此间联系,特别是日本、韩国。同时,美国支持、赋能盟友、伙伴发挥区域领导作用,以灵活组合方式工作,发挥集体力量,特别是借力四边机制(QUAD)应对当前诸多关键挑战”,“美国加强四边机制,促其成为首要区域集团,并确保其在印太域内关键问题上能够发挥应有作用”。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四国所组织的QUAD(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又称“四边机制”、“四方安全合作”。QUAD起源于2004年,形成于2007年,重启于2017年。近些年来,其影响力和作用越来越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QUAD是怎么来的?会对中国以及周边地区产生什么影响?QUAD存在什么问题?我们又应如何应对?本文试图结合QUAD的发展历程给出解答。

01

“四边机制”的发展历程

QUAD源于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当时四国建立了“海啸核心小组”,展开联合救援行动。此次行动为“四边机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此后,日本一直在积极推动“四边机制”的形成。2006年,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要建立美日印澳“民主国家的集合”,四国要在印太地区发挥自由主义价值观。2007年,安倍晋三提出,要建立美日印澳“民主菱形”,建立印太的“自由繁荣之弧”。

2007年5月,在东盟地区论坛(ARF)期间,四国首次举行安全对话。这次安全对话标志着“四边机制”的正式形成。同年9月,四国联合新加坡在孟加拉湾共同举行“马拉巴尔”军演。

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后,“四边机制”便遭遇了重大挫折。一方面,金融危机爆发。另一方面,日澳政局发生变化。2007年7月,安倍晋三在大选中败给麻生太郎。同年12月,陆克文成为澳大利亚新总理。2008年,陆克文表示,考虑到“四边机制”对中澳关系的影响,澳大利亚决定退出“四边机制”,印度在不久后也宣布退出。自此,“四边机制”按下了暂停键。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在这一阶段,“四边机制”的合作范围比较小,主要聚焦于海上安全问题。而且各国担忧四边机制会恶化对华关系,所以“四边机制”在2008年按下了暂停键。虽然“四边机制”停止了,但是四国之间的双边、三边安全合作仍然在推进,这为“四边机制”后来的重启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局势发生了变化。2012年,奥巴马提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的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与此同时,安倍晋三再次当选日本首相,重拾其“民主菱形”构想。澳大利亚、印度也萌发了再次合作的想法。

2015年,日印澳举行三边战略对话。2016年,安倍晋三在第六次非洲开发会议(TICAD)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2017年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将中国视为美国最大的威胁,提出了“印太战略”,决定加强与日印澳的关系,共同遏制中国。

2017年11月,四国于东亚峰会期间举行安全对话,并提出外交国防“2+2倡议”。此次对话,是四国外交官十年来的首次会晤。这次会晤,标志着“四边机制”的重启。此后,四国举行了一系列会议。

2018年,四国展开两次高官会,讨论“印太共同利益”。2019和2020年,四国在纽约和东京举行了两次外长会。会晤等级从司局级上升到了部长级,并决定将外长会议机制化。2020年,四国还举行了“马拉巴尔”军演,标志着四国安全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2021年1月,拜登上台。拜登继承了特朗普时期的印太战略,将“四边机制”作为印太战略的核心,积极修复在特朗普时期被破坏的盟友伙伴关系。3月3日,美国《临时国家安全战略方针》出台,称中国是美国“唯一的竞争者”,美国要“重振和更新美国在世界各地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四国于3月12日召开四国首脑首次线上虚拟峰会,标志着“四边机制”从部长级会议上升到领导人会议。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此后,“四边机制”进一步深化。2021年9月,四国首脑在白宫召开首次线下会议。2022年2月11日,四国在澳大利亚召开外长会,讨论印太问题。3月3日,四国领导人举行线上虚拟峰会,探讨印太和俄乌冲突问题。

可以说,在2017年重启之后,“四边机制”的级别不断提升,从最初的司局级一直到了领导人会议。而且议题变得越来越广,从2007年最初的海上安全问题,扩展到了核不扩散、反恐、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议题。且四边机制更加常设化、制度化。

02

“四边机制”重启的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四国越来越担心中国的“威胁”,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影响到自己的区域主导权。同时,国内对华强硬的声音越来越大。再加上近些年来新冠疫情爆发,各国抗疫不力,经济发展缓慢,社会矛盾激化,各国领导人需要转移国内矛盾。于是,“四边机制”得到重启,并不断深化。

对于美国而言,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关系发生剧变。美国将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国家”,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所以美国希望通过“印太战略”来围堵中国,遏制中国的发展。拜登上台后,继承了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战略。同时考虑到美国相对实力下降,国内矛盾重重,所以更重视盟友伙伴的力量。对美国而言,“四边机制”一方面可以联合盟友共同遏制中国。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对三国的控制。

对于日本而言,中日关系在2012年的所谓“购岛”闹剧中出现了重大转折。虽然中日两国关系后来逐渐回暖,但双方在侵华战争等历史问题、钓鱼岛等主权问题上仍然分歧不断,两国民间好感度也在不断下滑。近些年来,日本逐渐右倾化,许多人主张对华强硬,所以日本在“四边机制”中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对于印度而言,近些年来,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巴基斯坦等国的合作越来越深,引起了印度的忧虑。而且两国在领土问题一直没能达成共识,2017年6月的洞朗事件中,两国军队剑拔弩张,局势一度非常紧张。2020年6月中旬,加勒万河谷事件使中印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华强硬派在印度占据了上风。6月下旬,印度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了微信、微博等59款APP。印度国内反华情绪高涨,群众开始抵制中国产品。2020年10月,印度允许澳大利亚参加“马拉巴尔”军演,使得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澳大利亚而言,2015年特恩布尔任总理后,中澳关系开始逐渐恶化。澳大利亚在2016年介入“南海仲裁案”,公然挑战中国的领土主权。2018年,澳大利亚禁止华为、中兴的5G网络入境。同年,莫里森继任总理,延续对华强硬态度。2020年中澳两国关系由于疫情溯源问题、插画事件进一步恶化。

总而言之,近些年来中国崛起引起了四国的担忧,四国国内对华强硬派抬头,四国需要转移国内矛盾。所以四国重启“四边机制”,加强四方合作,共同遏制中国发展。

03

“四边机制”的影响

从安全角度来说,美国企图把“四边机制”打造成“印太小北约,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都对中国构成了挑战。

从传统安全的角度来讲,四国加强了情报、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打造“2+2机制”,签订多个安全协议。比如《通讯兼容与安全协议》、《日印防卫装备与技术转移协定》等。四国还共同组织军事演习,比如2020年“马拉巴尔”军演,2021年四国和法国一起的“拉彼鲁斯”军演,通过演习来威慑中国。

同时,四国也在非传统安全上加强了合作。在生物安全领域上,四国加强疫苗合作。2021年,为了应对所谓的中国“疫苗外交”,四国在首脑峰会上达成共识,决定在2022年底前向亚洲和太平洋岛国提供10亿支疫苗。在网络安全领域,四国成立“网络安全工作组”,签订网络安全协议。企图加大四国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力,夺取网络标准的制定权,应对中国的“网络攻击”。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从经济角度来说,四国企图在经济上打压中国,打造“去中国化”的供应链,对冲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2020年8月,四国发起了“供应链倡议”(SCI),决定打造排华的“可靠供应链”,引导企业移出中国。四国还十分重视东盟的作用,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美国与东盟建立了“印太新经济框架”,四国加大了对东盟的经济开发援助,推动企业把产业链移到东盟国家。

同时,为了对冲“一带一路”倡议,四国还加强了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2018年11月,美日澳签订《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合作备忘录》,支持私人投资部门加大对“印太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2019年11月,美日澳三国发起“蓝点网络”计划,为四国基础设施开发提供了平台。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时,四国还抹黑“一带一路”,炒作“债务陷阱”、环境污染等,恶化我国国际形象。

除此之外,四国还在5G、量子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打压中国,遏制中国公司发展,对中国科技发展,“中国智造”带来不利影响。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从周边地区的角度来说,“四边机制”还会恶化我国周边地区的环境。

首先,四国会在主权问题上挑战中国。四国企图将我国台湾地区作为反华“桥头堡”,不断加强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在南海问题上,四国以“自由航行”为名在南海搞联合巡航。激化中国与南海相关方的矛盾。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四边机制”还可能挑动印度在边境问题上冒险,侵犯我国领土和主权,加大军事对峙的风险。此外,在新疆和香港问题上,四国还会炒作所谓的“人权”,粗暴干涉我国内政。

其次,“四边机制”也可能导致地区分裂。四国以所谓的“自由”、“民主”等价值观为基础,构建“价值观联盟”,并以西方标准来划分阵营。西方把中国视为“修正主义国家”,在地区制造“民主”与“专制”的对立,使得周边地区陷入两大阵营对峙的“新冷战”局面。四国介入朝鲜半岛,炒作朝核危机。特别是亲美派的尹锡悦成为韩国总统后,半岛局势将更为复杂。同时,东盟作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力量,是东亚合作、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推手。四国如果强行要求东盟国家“选边站”,企图拉拢越南等国加入“QUAD+”,可能会导致东盟内部分裂,对地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04

“四边机制”的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四边机制”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其内部也存在问题。首先,在经济方面。四国抗疫不力,经济发展缓慢,债台高筑,国内矛盾重重。俄乌冲突的爆发,使得四国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像“蓝点网络”、“重建美好世界”等耗时长、投资大的倡议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再加上投资标准高,附加政治条件,这些倡议的推广可能会遭受重重阻力。而且四国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深,贸易交往频繁,与中国强行对抗并不符合国家利益。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美日的侧重点在东海和南海,印澳的侧重点则在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美国积极推动“四边机制”,是为了联合盟友遏制中国,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日印澳则更多是利用“四边机制”维持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利用美国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由于其“不结盟”、“战略自主”的传统,使得印度对待“四边机制”一直都比较谨慎。同时,由于印度同时与俄罗斯保持良好的关系,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会导致其他三国与印度产生分歧。所以印度被视为“四边机制”中“薄弱的一环”。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此外,许多国家对“四边机制”心存疑虑。“四边机制”会冲击现有的地区多边合作机制,比如APEC、RCEP等。地区的小国不愿意“选边站”,而是希望与双方都保持友好关系,务实的发展经济。再加上近些年美国国内矛盾重重,特朗普时期的种种行为以及阿富汗撤军事件,使得许多国家怀疑美国的领导力。这也会对“四边机制”的推进造成负面影响。

至于中国的对策。首先,我们要坚持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吸引外商投资设厂,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其次,坚持科技强国,鼓励自主创新,避免被外国“卡脖子”。同时,还要加强与各国的人员交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加强我国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其次,要灵活处理外交关系。“四边机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国。处理好中美关系,做好危机管控。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气候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加强合作。同时,要分化瓦解四国阵营。管控中印在边境问题上的分歧,与日印澳深化经济合作。加强与周边中小国家的合作,尊重中小国家的意愿。妥善处理南海问题,推动朝鲜半岛局势稳定。推动各国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在RCEP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强中日韩之间的联系,推动地区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同时,促进军事发展,坚持“海洋强国”战略。积极参与地区安全议题,推动各国合作。坚持总体安全观,推动《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等法案的实施,警惕西方势力渗透,防止颜色革命、颠覆政权,防止情报泄露。

“亚太小北约”,又有新动静?

总而言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在涉及领土主权等原则问题上划清底线,在争议问题上妥善处理。做好危机管控,积极化解“四边机制”带来的挑战。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 | 崔家炜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93351.html

Like (0)
Previous 2022年5月28日 下午12:42
Next 2022年5月28日 下午12: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