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关键时刻拜登竟然残忍地捅了乌克兰一刀

作者:风留痕

本文转载自:动态大参考(ID:dongtaidacankao)

目前,顿巴斯战役正处于最后的决战阶段。尽管对乌军来说“非常非常的艰难”,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抵抗力。而就在最关键的时刻,拜登突然拒绝了此前说好的支援火箭弹的请求。这恐怕会彻底摧毁乌军的抵抗意志。拜登此时这样宣布,等于是在背后残忍捅了乌克兰一刀。

第一阶段战役结束之后,俄军撤出了围攻基辅的军队,并在乌东地区重新进行了攻击部署。显然前一阶段攻击有些不利。这让乌克兰很兴奋。竟然认为俄军打不下去了。更是狂妄地宣布取得了基辅战役的胜利。并开始对俄军进行反攻。扬言要与俄军在顿巴斯决战。 

也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拜登也加大了军援乌军的力度。不仅数量上几何级增长,杀伤性性能上同样是如此。同时拜登还狂言,要极大地削弱俄罗斯,甚至于要颠覆普京政权。正可谓是坚定地站乌克兰一边。 

美国如此强力的支持,自然就极大提振了泽连斯基和乌军的信心和战斗力。甚至于狂言在得到充足的美制装备之后可以在7月进行战略大反攻了。 

顿巴斯战役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展开的。然而,或许是盲目自信或乐观,也或许是中了普京的拖刀之计,更或许是被受了拜登蛊惑和忽悠,大量集结兵力在顿巴斯一线,反而给了俄军聚歼创造了好机会。 

马里乌波尔最终还是没能血战到底就不得不投降了。而此时才发现,顿巴斯乌军的冒进,已经被俄军包了饺子。外边的武器和部队进不来,里边的乌军又逃不出去。 

此时的泽连斯基不得不寄希望于拜登能够给自己提供更具杀伤性武器。也就是M-270多管火箭炮打击系统。有了这个大杀器,即使逆转不了战场态势,也足以令俄军忌惮而减弱攻势。至少可以容出乌克兰动员武装百万大军的时间。 

重要的是,这是突破普京底线之举。也表明了拜登坚定站在乌克兰一边。这很可能引爆俄美的直接军事冲突。泽连从一开始就幻想着美欧能够主动直接进入战场之上,或者幻想着能够把美欧拖进战争之中。乌克兰就有救了。全力配合拜登打持久战消耗战略的目的可能主要就在于此。 

为了稳住东部乌军,为了提供乌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更怕乌军顶不住而投降,白宫就放风要为乌军提供M-270。继续为乌克兰制裁幻想。 

先是宣布,美国没有给乌克兰使用西方援助武器的打击目标设定“地理限制”,不愿“束缚乌克兰的手脚”,尽管美方就乌方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可能导致事态升级存在顾虑。而后又通过所谓的知情者透露出下周将做出为乌提供M-270的决定。 

这有两个作用。一是让乌军看到希望。这表明了美国支持力度的提升,甚至于有可能引爆俄美直接冲突。这样顿巴斯乌军的战斗意志就会增强。就不会出现投降潮。另一个作用可能是想给欧洲做个榜样,也就是意在动员欧洲国家为乌提供大杀器。丹麦就为乌提供了突破俄底线的反舰导弹。 

然而,或许能对乌军和泽连斯基多少起到点作用,对于欧洲国家特别是法德来说,可就轻易不会上这个当了。激怒俄罗斯的后果太严重,这个底线是轻易不会突破的。拜登欲坑杀欧洲之心是非常明显的。 

正因为如此,顿巴斯周边的乌军还企图冒进支援。顿巴斯的乌军也做好固守待援的准备。然而,也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拜登却突然提前宣布不会批准为乌提供M-270了。 

前面强调美国没有给乌克兰使用西方援助武器的打击目标设定“地理限制”,也透露出最早下周就可能批准提供M-270。可下周还没到拜登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不会提供。这简直是戏耍泽连斯基,甚至可以说是在乌军背后捅刀子。哪怕是拖到下周再宣布也好。

给了泽连斯基以极大的希望和幻想,紧接着就又亲手捅破,这一行为对泽连和乌军来说真的是太“残忍”。 

泽连斯基近一段时间以来主要就是在为7月大反攻调兵遣将的集结重兵。据俄方面透露出来的消息是已经动员了70万兵力。在做好了大反攻准备的关键时刻,拜登反而往回使劲了。尽管不知道拜登到底为何要这么做,但这却是典型的是坑杀乌军计划。 

乌克兰一半主力军队都在乌东战区,从目前的态势来看,马上也就全部被俄军包了饺子。顿巴斯战役一结束,俄军就会迅速清剿周边的乌军。乌克兰一半主力军就这样被拜登给坑杀了。不知道拜登到底是在帮谁? 

总之,在顿巴斯战役的最后阶段,拜登突然宣布甚至是提前宣布不会为乌军提供可以极大提高乌军战斗力的M-270打击系统。这肯定会重创乌军的战斗意志。而先是透露要提供后又突然放弃。这等于是先制造一个强烈的幻想,随后就又亲手捅破这个幻想。泽连和乌军恐怕也就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了。这一刀捅的可以说真的太残忍。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95446.html

Like (3)
Previous 2022年6月2日 上午11:01
Next 2022年6月2日 上午11:0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