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作者:碧落清遥

本文转载自:环球情报员(ID:huanqiuqby)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精罗的遗憾

2022年6月伊始,联合国正式批准土耳其将其外文国名由Turkey更改为Türkiye,土耳其希望借此将自己的国名和英语中的“火鸡”(turkey)脱钩。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你好,“Turkiye”

除了国名,土耳其的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名字也充满争议。伊斯坦布尔是东南欧第一大都会,地跨欧亚,控扼黑海与地中海,是连接巴尔干和西亚的咽喉要道。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的位置

 

作为沟通东西方的锁钥之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在此激烈碰撞,让伊斯坦布尔成为一座极具争议性的城市。

4至15世纪,这里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更是希腊、东正教的文明中心。彼时她的名字叫做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帝国建立在希腊文化基础上

15世纪后,该城被奥斯曼帝国征服,成为伊斯兰文明的中心之一。奥斯曼帝国借此宣称继承了罗马正统,时至今日“精罗”都在为此感伤。

此后数百年,两大文明围绕着这座城市展开了全方位的角力,其中就包含着对城市名称的争议。

奥斯曼帝国的征服没有打断地名的传承,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的书籍、文件中仍能看到君士坦丁堡的痕迹。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扼守欧洲、亚洲的伊斯坦布尔

 

这个带有基督文化特征的地名在土耳其人看来终究有些“刺眼”。20世纪20年代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至1930年,君士坦丁堡之名被“伊斯坦布尔”强制取代。

在千年岁月中,这座城市名称的变化伴随着哪些历史时刻?土耳其共和国建立后,为何要舍弃传承千年的君士坦丁堡,将其改称伊斯坦布尔呢?


一、君士坦丁堡——帝国的荣耀

*第一部分,为方便读者阅读,伊斯坦布尔仅作为地名代指,不代表当时出现的实际地名

伊斯坦布尔,沐浴在希腊文明之下长达3000年。

公元前33世纪,希腊地区诞生了欧洲的第一缕文明曙光。此后希腊文明在地中海东岸遍地开花,随着人口的繁衍和城邦国家的出现,地狭民稠的希腊本土难以承载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希腊人扬帆出海,在爱琴海和黑海沿岸开辟殖民地。伊斯坦布尔就在这段历史中应运而生。

伊斯坦布尔发端于欧洲一侧金角湾一带。这里控制着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唯一通道。公元前13世纪,迁徙到此地的希腊人色雷斯部族将这里命名为莱戈斯(lúgos,希腊文指当地生长的贞洁树)。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希腊人的殖民迁徙

据记载,公元前657年,希腊的墨伽拉王国的王子拜扎斯获得阿波罗的神谕,在黑海与地中海交汇处修筑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城市,即拜占庭。拜扎斯的外号“金角”就成为城市所在岬角的名称。

拜占庭建城的同时,罗马人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建立了罗马王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取代了王政。

 

除了贵族把持的元老院和执政官职位,罗马公民也通过人民大会分享到一部分权力,这加强了罗马的凝聚力,实力增强的罗马逐步建立起对地中海的霸权。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位于希腊文明外围

趁着希腊人的内斗,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了希腊。但偏远的拜占庭没有得到罗马人的关注,直到公元1世纪末,已建立帝制的罗马才把包括拜占庭在内的东色雷斯地区征服。

罗马人积极从希腊汲取精神养分。在希腊文明哺育下,罗马发展出更为健全的政治文化体制,成为世界性帝国。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罗马帝国

公元235年,罗马皇帝亚历山大·塞鲁维遇刺身亡。由于政治动荡、异族入侵、自然灾害频繁,罗马帝国陷入3世纪危机。

4世纪初,来自帝国西部的君士坦丁一世恢复了帝国的统一。他颁布《米兰敕令》,为基督教发展成欧洲主流宗教提供了官方背书,君士坦丁一世也是第一位皈依基督的罗马皇帝。

衰败的罗马城已难以有效辐射广袤的疆土,君士坦丁决定在交通便利且地势易守难攻的拜占庭营建新都。

从公元324年起,拜占庭城内大兴土木,君士坦丁以自己的名字Constantine加上希腊语表示城市的polis作为拜占庭的新名字,即君士坦丁堡”。为了表示对旧都罗马的继承,君士坦丁堡也被叫做“新罗马”或“第二罗马”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大帝雕像

君士坦丁堡南北东三面环海,西部则修建有高大的城墙。城市坐落在七座小山丘上(对应罗马的七丘传说),占地60万平米的皇宫位于城市最东端,自此向西,一条宽敞的大道连接起6个大型广场,以广场为中心,街道呈放射状分布。商业区、竞技场、教堂分布其中。


短短几十年,君士坦丁堡人口已接近50万。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大帝去世后,帝国再度陷入动荡。公元395年,狄奥多西皇帝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很快就被蛮族大军淹没,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这个帝国更以首都旧名而闻名于世,即拜占庭帝国。


二、康斯坦丁尼耶——苏丹的野心

拜占庭帝国根植于希腊文明的土壤中,希腊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

拜占庭在公元6-7世纪达到鼎盛,一度收复了故都罗马。君士坦丁堡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金角湾的港口旁停靠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除了罗马人,阿拉伯人、亚美尼亚人,数万少数族裔也居住在城中。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帝国

当地居民直接用希腊语的“城”(polis)称呼这里,因为此时的君士坦丁堡被看做希腊文化“第一城”。

9世纪后,“伊斯坦布尔”(Istanbul)成为君士坦丁堡的俗称。该词源于希腊语的“进城去”(eis tin polin)。也有现代学者认为,伊斯坦布尔是对君士坦丁堡发音的讹传,并非希腊语的“进城去”。

君士坦丁堡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大的文化辐射作用,凭借着东正教核心的影响力,截至10世纪,包括基辅罗斯在内的斯拉夫政权纷纷皈依东正教。他们将君士坦丁堡视为自己的“精神首都”。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东、南两支斯拉夫人大都皈依了东正教

由于内部争斗以及与周边国家的战争,拜占庭在10世纪后衰落下去,领土不断萎缩。公元1299年,土耳其人在的小亚细亚半岛建立奥斯曼政权。

 

经过几代苏丹的努力,到14世纪奥斯曼帝国已控制大半个小亚细亚,并跨过爱琴海入侵巴尔干半岛。

由于君士坦丁堡在基督教世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西欧基督教国家的支持下,拜占庭帝国暂时保住了首都。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衰落的拜占庭与崛起的奥斯曼

西欧国家的援助名义上是出于宗教大义,实际上是建立在政治和商业利益上。例如热那亚人就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北侧的加拉塔,将其作为商业殖民地。

公元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穆德二世统帅17万大军再度围攻君士坦丁堡。城中仅有的7000名守军利用坚固的城墙进行防御,金角湾中,守军用粗大的铁索封锁海面。

奥斯曼军队动用巨炮对城墙发动了数星期的炮轰。所击之处,整个塔楼与胸墙会被击得粉碎。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奥斯曼军队(绿色)猛攻城墙

奥斯曼大军如潮水般涌入被巨炮轰开的城墙缺口。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在城墙下,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奥斯曼军队紧接着在巴尔干半岛攻城略地,吞并了包括希腊在内的众多地区。

君士坦丁堡的沦陷使地中海东岸自此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国家在此间不断厮杀,二者的文化冲突一直延续至今。奥斯曼帝国借此控制了传统商路,一定程度上促使新航路的开辟。

战后的君士坦丁堡只剩下5万居民。为了恢复城市活力,帝国苏丹鼓励此前逃离城市的居民返回,君士坦丁堡周围地区的大量穆斯林、犹太、基督教家庭被强制迁入城中。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进击的奥斯曼帝国

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热那亚等地的商人仍被允许享受贸易特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逐步恢复。

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重要,强大的辐射能力能够帮助苏丹建立更为强大的帝国。1457年,奥斯曼帝国正式将首都从阿德里安堡迁往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人没有采用拉丁语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而是选用早就在中东地区流传,被阿拉伯、波斯等伊斯兰国家所采用的“康斯坦丁尼耶”(Constantinyye)。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罗马风格的君士坦丁堡

这不过是对同一地名的不同音译,奥斯曼帝国基本上继承了君士坦丁堡的地名。甚至在与欧洲各国的外交信函中,自行将本国首都翻译为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也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的非正式名称。

一些不愿意臣服苏丹的拜占庭“遗老”流亡到欧洲各地,推动了东正教的传播和拜占庭文化的延续。

1472年,一位流亡的拜占庭公主与莫斯科大公联姻,莫斯科借此宣称自己是继拜占庭后的“第三罗马”。莫斯科公国变身成为沙俄后,俄国更是希望将该城变为自己的沙皇格勒。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古地图

征服君士坦丁堡后,奥斯曼帝国兵锋直指中欧,基督教世界为之震颤。直到1683年基督教军队在维也纳城下击败奥斯曼帝国,才止住了土耳其人的扩张。双方进入对峙阶段,西方还是无力收复君士坦丁堡。

16世纪后,整座城市愈发体现出伊斯兰色彩。不同于罗马帝国时期将广场、竞技场等公共空间看做城市中心,作为政教合一的国度,奥斯曼帝国注重发挥宗教在城市中的支点作用。

 

除了将城内的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征服后的20年间,城中新建了近200座清真寺。

城中的道路网络也在逐渐“伊斯兰化”。拜占庭时期,要求普通道路宽度不得低于3.65米,整座城市道路齐整,格局清晰。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道路宽阔

但根据伊斯兰法律,私人财产权高于公共财产权。于是城中的道路不断遭到侵蚀,平均宽度不断降低,城中的街道变得愈发拥挤和无规则。

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巴扎”(大集市)成为城市经济中心。1476年的一份资料显示,城中规模最大的巴扎及周边商店、仓库、商队旅馆达3000余间,雇工达2万人。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大巴扎航拍

将不同宗教、民族的居民划分到不同社区是古代伊斯兰城市的特点,康斯坦丁尼耶亦被分为13个区,除了占据主体的穆斯林社区,还有众多的希腊、犹太、亚美尼亚社区。

苏丹政府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康斯坦丁尼耶是帝国多元社会的缩影。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不同种族和信仰的人群生活在帝国境内。异教徒商人能够安心的为苏丹打理帝国贸易。被征服民族中的精英在皈依伊斯兰后,也有机会进入帝国权力中枢。

拜占庭时期形成的首都“卫星城”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金角湾北岸的加拉塔,西欧等国的使馆大都设置在此。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加拉塔位于老城北岸

16世纪后,伊斯坦布尔专指首都老城区,康斯坦丁尼耶则包含了伊斯坦布尔及加拉塔等新城区。

土耳其人在Stamboul加入元音I,变成Islambul。除了语音流变等语言学因素外,地名发音中融进了“伊斯兰”(Islam),强调自身的宗教属性。

平民们更习惯用伊斯坦布尔来称呼自己的城市,康斯坦丁尼耶则获得帝国的官方认可。18世纪前,康斯坦丁尼耶之名一直和苏丹的塑像一起,被铸刻在帝国的货币上。

康斯坦丁尼耶,见证了奥斯曼帝国最辉煌的时刻,但随着帝国的衰落,一扇黑暗的大门徐徐打开。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成为穆斯林的城市


三、伊斯坦布尔——现代土耳其的曙光

到19世纪中叶,由于列强的入侵及内部叛乱,奥斯曼帝国进一步衰落下去。1821年,希腊人发起独立战争,在英俄等国支持下,希腊在1832年获得独立。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盛极而衰

作为东正教文化的坚定捍卫者,希腊人将君士坦丁堡看做东正教的核心,不断积蓄力量试图夺取该城。俄国也希望占领君士坦丁堡,打通黑海与地中海通道。

自16世纪起,俄国多次发动对土战争,掠夺了大量奥斯曼领土。俄国和奥地利甚至计划瓜分奥斯曼帝国,支持希腊重建拜占庭帝国。但由于列强间的矛盾,君士坦丁堡仍被奥斯曼帝国掌控。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希腊计划假想图

 

为了救亡图存,奥斯曼帝国于1839年开始了西方化改革。

 

帝国在1876年颁布了首部《宪法》。为了不让自己的国家沦为西方的精神附庸,在改革中还要强调本国的文化元素。例如宪法中写道“帝国的首都是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之名首次得到官方认证。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锐意改革的苏丹们

在苏丹看来,伊斯坦布尔显然比西方味十足的君士坦丁堡更适合自己。首都的最高军政和民政长官的头衔中冠以“伊斯坦布尔”,叫做伊斯坦布尔阿迦(Istanbul ağası)和伊斯坦布尔埃夫迪(Istanbul efendisi)。奥斯曼驻外使馆和法院使用的公文也改用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19世纪末的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康斯坦丁尼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体现出城名摈弃官方表述,转而采用民间说法。其背后是帝国希望弱化宗教影响,将神权国家转变为现代民族国家的追求。

电力、电话、供水系统走入首都市民生活,伊斯坦布尔也被接入到欧洲铁路网络中。但除了大城市,奥斯曼广大山区和农村地带仍十分贫穷落后。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落后的山区

伊斯坦布尔没有被强制推广,心有不甘的西方人仍称这里为君士坦丁堡。他们认为这座城市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

而奥斯曼帝国自己则康斯坦丁尼耶伊斯坦布尔混用。

改革没能阻止帝国的衰落,自希腊独立后,巴尔干半岛各民族纷纷独立。帝国的北非属地也被英法等国占领。到20世纪初,帝国领土仅剩中东一隅。为了避免亡国,奥斯曼帝国以国运相赌,与德国、奥匈帝国结盟卷入了一战。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一战

结果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一战中战败,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国被迫签订了《穆兹罗斯停战协定》。英法等国军队进驻伊斯坦布尔,这是1453年后,首次有基督教国家的军队占领该城。

随后,战胜国在1919年迫使奥斯曼帝国签订了正式的停战协定——《色佛尔条约》。除了巨额赔款,奥斯曼帝国还丧失了大量的国土,希腊更是在英法支持下悍然入侵了奥斯曼帝国。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国家危亡

希军向君士坦丁堡和土耳其西部发起猛烈进攻,意图重新将这些地区纳入到东正教文化圈,以实现希腊领土扩张的“伟大理想”。希军高歌猛进,拿下君士坦丁堡似乎指日可待。

以凯末尔为首的奥斯曼改革派军人在锡瓦斯城召开爱国军政人士大会,大会推选凯末尔作为他们的领导者,凯末尔趁机掌控了该地的帝国军队并号召人民保卫国家领土不受侵犯。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希腊“伟大理想”覆盖的领土范围

经过2年多年的战斗,凯末尔率军击退了外国侵略军。1922年11月土耳其国民议会废黜了苏丹,延续600余年的奥斯曼帝国寿终正寝,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土耳其保住了君士坦丁堡及部分欧洲领土主权。

无力再战的希腊只得同土耳其划定了边界,边境以东240公里的君士坦丁堡,成为希腊可望而不可及的梦。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凯末尔(持稿者)

1923年,土耳其将首都迁往安卡拉,从政治上看,君士坦丁堡盘踞着旧势力,不利于土耳其向西方学习、进行世俗化改革。而安卡拉作为凯末尔领导的国民运动大本营,能够与奥斯曼帝国为代表的泛伊斯兰传统“划清界限”。

由于君士坦丁堡在西方世界的巨大精神影响力,继续在此定都会引起列强的关注。而迁都安卡拉可以缓解这种压力,还能带动落后的内陆发展。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安卡拉成为首都

军事方面,君士坦丁堡临近海洋,在现代海军的攻击面前非常脆弱。一战后土耳其丢失了大部分巴尔干领土,君士坦丁堡距离国境线太近,邻近的希腊、保加利亚等国与新生的土耳其长期敌视,定都于此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列强不想让土耳其通过伊斯坦布尔掌握黑海海峡,1936年,美英法苏等国与土耳其签署了《蒙特勒条约》,规定和平时期海峡向商船自由开放,但对非黑海地区的军舰通行作了严格限制。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海峡全境归属于土耳其

 

共和国建立后,“国父”凯末尔领导了影响深远的世俗化改革运动。为进一步塑造现代土耳其民族,建立统一的土耳其国家,出于民族主义的考虑,“君士坦丁堡”一词被彻底取消。

自1930年起,该城名字正式改为伊斯坦布尔。随着世俗化改革的推进,阿拉伯式的书写系统被拉丁字母取代。土耳其修改了邮政电信业务,各国不能再发送信件给“君士坦丁堡”。Istanbul最终取代Constantinople被全世界所采纳。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街景

虽然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优越的地理区位仍赋予了伊斯坦布尔无可替代的经济地位。截至2021年,伊斯坦布尔生活着超过1500万人。该城贡献了土耳其35%的工业产值、40%的税收和55%的贸易额。

城市面积也在不断扩张。除了老城区,金角湾北岸的加拉塔、亚洲一侧的于斯屈达尔都形成了面积巨大的建成区,多座大桥将城市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连接欧亚的大桥

从见证基督文明的君士坦丁堡,到夹杂东西混合基因的康斯坦丁尼耶,再到刻入伊斯兰色彩和土耳其民族文化的伊斯坦布尔。这里作为曾经世界宗教与文明冲突的最前线,也见证了两大文明的兴衰起落,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君士坦丁堡,为什么改名“伊斯坦布尔”?

▲古今辉映的城市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196240.html

Like (1)
Previous 2022年6月4日 下午1:20
Next 2022年6月4日 下午2:0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