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全球化时代,中俄印同属于“第二世界”

作者:亚历山大·杜金

本文转载自:底线思维(ID:dixiansiwei)

在全球化浪潮接近尾声,国际格局进入变革时期的背景下,俄罗斯政治学者杜金试图借鉴冷战时期的“三个世界”理论,探讨未来的多极世界理论。本文为第一部分。

【文/亚历山大·杜金 译/观察者网 宁栎】

从单极化到多极化的阶段性转变和三个概念

为了理解当前世界秩序的根本转变,其中首要的是从单极(全球主义)模式向多极模式的过渡,这可以使用不同的概念和方法。这些概念和方法应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或多或少内洽的多极世界理论。我在《多极世界的理论》和《多极世界的地缘政治学》两本书中提供了这一理论的第一个版本。但这些只是对这样一个严肃话题的初步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聚焦三个概念,来帮助我们理解国际关系体系中出现的全球转型的基本内容。这就是解释我们这个时代的主要趋势、冲突和问题的原因,包括从乌克兰冲突到台湾问题以及其他许多地方性问题。

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今天基本被遗忘的“三个世界”理论,它在冷战时期很流行。这个理论是“第三世界”概念的基础,“第三世界”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和更广泛的政治语言中的公认和稳定的概念。与此同时,“第一世界”一词没有得到类似的发展,而 “第二世界”的概念几乎没有被使用过。然而,“第二世界”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与多极秩序最为一致,最能说明多极化的各个主体。

把世界分为“三个世界”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世界的理论是基于对技术进步水平、经济效率及其增长率、工业化和后工业化,以及各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的综合评估。

第一世界在冷战时期被认为是西方、美国及其主要盟国,包括日本。这里的“西方”不是从地理上看,而是从文明上看。第一世界的范畴包括拥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民主政权、城市和工业中心占绝对优势(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但最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率高,具有优于其他“世界”的科技潜力,在金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最新型的武器,在战略领域具有优势,医药发达,等等。第一世界被认为是人类社会的终极模式,是进步的先锋,是人类命运的最终形式。其他两个世界被视为注定要追赶第一世界,逐渐接近它。

(译者注:法国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三个世界”理论:第一世界指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第二世界指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第三世界指中间地带。60年代以后,毛泽东同志发展了“三个世界”理论:第一世界指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指美苏之外的发达国家,第三世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我国读者最熟悉的是毛泽东同志的“三个世界”理论。杜金在本文中使用的更早的理论,对此需注意。)

由于第一世界被视为普遍模式,其他“两个世界”总是被看成对照。

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完全相反。它是一个严重落后于西方的地区,经济停滞不前,发展缓慢(或根本没有发展),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最低,货币不稳定,民主的初始阶段与古老的政治机构相混合,军队软弱无能,工业化程度低,腐败普遍存在,医疗落后,文盲泛滥,农村人口占主导。第三世界完全依赖第一世界,甚至是第二世界,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仅仅是一种名义,没有实际内容。第一世界认为它有责任对第三世界负责,因此出现了“依赖性发展”的理论,巨大的不能偿还的贷款,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建立直接监护制度,是第一世界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但冷战时期第二世界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特征。它被看成社会主义政权,这些国家尽管拒绝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在意识形态上与第一世界直接对立,但还是达到了与第一世界相当的发展水平。但就总体指标而言(这些指标是由第一世界制定的,这就含有某种偏见和意识形态因素),第二世界仍然不如第一世界。然而,这种落后并不像第三世界的情况那样明显。

第二世界主要被理解为苏联,以及东方集团的国家,特别是东欧。

“第二世界”的概念很重要,它为第一世界提供了一个先例,使其发现即使遵循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方案,也有可能取得与西方相媲美的累积成果。这就是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区别所在。第二世界有可能有效地反对第一世界,挑战其模式的普遍性。而这种有效性在经济增长率、核武器数量、科学潜力水平、教育、社会保障、城市化、工业化等方面都有非常具体的体现。

第一世界对应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第二世界对应东方集团和社会主义国家。

这两个“世界”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之所以不稳定,是因为第一世界坚持自己的优势,而第二世界只需要反对它,尽管部分地从第一世界的经济、技术等方面学习某些要素。

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将其影响投射到第三世界,引发大量冲突。

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被划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尽管还有一个 “不结盟运动”,其成员试图证明他们自己的发展战略,去探索各有特色的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道路。但这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妥协和组合的系统,取决于具体情况。同样,第一世界(资本主义)的标准或它们在第二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意识形态中的理论重新解释,都是一种模式。

因此,冷战时期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是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的对峙,这反映为两极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正如约翰·霍布森所指出的,这种社会类型的分类与19世纪种族主义人类学的经典三段论(摩尔根、泰勒等)相吻合,分为三类:文明、蒙昧、野蛮。

白人对应“文明”,黄种人对应 “蒙昧”,而黑人对应 “野蛮”。这种模式在西方人类学中只是在二战后才被明确放弃,但为了评估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又被保留下来。

因此:第一世界等同于“文明”(吉柏林所谓的“白人”和“白人的负担”)。第二世界等同于“蒙昧”(种族主义谚语“剥开一个俄罗斯人,看到一个鞑靼人”)。第三世界等同于“野蛮”,涉及“非洲和大洋洲的人”(泛指“黑人”)。

在后全球化时代,中俄印同属于“第二世界”

1911年英国颁布的新西兰自治领纹章

第二世界:一个扩展的定义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在冷战时期通常被忽视的东西。十八至二十世纪的俄罗斯帝国也是这样一个相对于西方的第二世界。西欧正在迅速实现工业化,而俄罗斯帝国仍然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家。西欧建立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而俄罗斯帝国则保持着君主制。自发的科学机构在西欧蓬勃发展,而俄罗斯帝国则孜孜不倦地抄袭欧洲科学和教育成果。但尽管如此,俄罗斯帝国还是很有能力抵制西方,捍卫自己的主权和生活方式,并赢得战争。

这一观察大大改变了“第二世界”概念的内容。如果它适用于苏联及其影响下的国家,也适用于占据大约相同领土的俄罗斯帝国,那么它应该被理解为比苏联更普遍的东西。

广义上的 “第二世界”是指替代全球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模式,与西方(第一世界)的主导地位和霸权竞争。

在这个意义上,苏联的解体虽然对第二世界来说是一场灾难(就像之前俄罗斯帝国的解体一样),但这并不是第二世界的终点。1991年后,第二世界的新轮廓开始形成。一些在冷战期间被认为是第三世界的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快速发展,在三十年内达到了与第一世界相当的发展水平。当然,他们主要是利用了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但他们成功地调整了这些工具,以保持主权,使资本主义对国家有利。这和东欧和俄罗斯90年代的自由主义改革,是恰好相反的。

自21世纪初,普京领导俄罗斯后,俄罗斯作为前一阶段第二世界的继承者,开始逐渐恢复其地缘政治主权。但这一次,一个多极而非两极模式开始形成。第一世界的对手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几个国家。而这种对抗的意识形态主要不是社会主义(中国除外),却在第二世界的每一极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激进主义和意识形态明晰化,是模糊的反全球主义和对西方(主要是北美)霸权纯粹现实主义的拒绝。

第二世界国家并没有形成一个坚实意识形态集团。他们是多个政权,主张自己的道路,与第一世界的全球主义有本质不同。

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注意到这一现象,将后两极时代第二世界国家囊括进来,以传统的方式构建金砖四国体系(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在南非加入后,形成金砖国家体系(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

但金砖国家的政府在某个时候意识到了这个文明分类的客观背景,并开始在这个范式下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第二世界的新模式开始谨慎地逐步发展。这一次是多极化,因为金砖国家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主权国家,独立于该组织的其他成员。

在金砖国家体系中,俄罗斯是无可争议的军事领导者,部分是资源的领导者。

中国是无可争议的经济领导者。

印度是第三个最重要的一极,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工业基础设施,年轻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稳定的社会。

巴西象征性地代表了整个拉丁美洲及其巨大潜力(尚未完全发展)。巴西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国家,拥有强大的军事、贸易和科研实力。

南非作为非洲大陆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象征性地代表了新的后殖民时代的非洲,拥有巨大的、尚未实现的潜力。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142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上午11:54
下一篇 2022年6月16日 下午12: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