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民生文化(ID:travel-my)氢弹的意义

是否拥有氢弹,意味着一个大国的威慑力,因为技术要求更多、研制难度更大。那么,要想造出一枚成熟的且能够投入作战的氢弹,需要熬过哪些技术难关呢?

【第一关:构型】

各国制造的氢弹,其实本质原理差不多。氢弹包括初级和次级,依靠初级裂变能量爆发出的X射线,引发次级的聚变反应。通俗讲,就是“点火”。那么,达到“点火”条件就是氢弹构型的核心要求。
听上去容易,但是实现起来着实困难。如果简单地把次级放在初级的边上,那么初级一炸,次级就“吹”散了,核聚变就难以形成了。
有专家说,当今世界,仅有两种氢弹构型。

【第二关:多学科协同】

说到核武器,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学科肯定是核物理研究。但是,要想掌握成熟的氢弹技术,仅靠核物理是远远不够的。
简单来说,研制氢弹需要力学、光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下多个子学科的协同配合,相关知识设计十余个大类上百个小类的学科体系。
由此可以看出,要想造出氢弹,需要的是巨大人才储备。

氢弹的意义

【第三关:试验】

综上所述,氢弹研究涉及的知识庞杂,构型困难,那么怎么才能确定构型是不是适合呢?只能依靠试验,去模拟氢弹爆炸所需要的极端条件。
有媒体报道,无论哪个国家,想要完成氢弹研究,必须要走过“核爆炸装置-武器化原子弹-氢弹”这一条必由之路。氢弹次级成功“点火”的必要条件就是初级必须当量大、分量小。
也就是说,即便掌握了原子弹技术,如果不能更进一步,也无法成功完成“点火”。因此,需要不断通过试验与验证当量、聚变时间和点火温度。

【第四关:核材料储备】

通俗讲,氢弹其实是“双黄蛋”,又包括原子弹,又涉及氢弹。
原子弹需要铀、钚等,氢弹则需要氘、氚、锂等,这些材料都需要依赖反应堆生产,要想掌握原子弹和氢弹技术,必须经过足够多的试验,也就是说,需要消耗大量的核材料。核材料不够,氢弹就不可能完成。

【第五关:工业和经济能力】

生产核材料需要建立同位素工厂,核试验需要进行大规模工程建设,还要有大量复杂、精密的核测设备。因此,制造核武器,尤其是制造氢弹,都是对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检验。
有专家表示,没有足够的国力支持,难以掌握成熟的氢弹技术。

氢弹的意义

【第六关:武器化】

造出氢弹是一回事,能把氢弹投入作战又是另一回事儿。
首先,需要解决核弹小型化的问题。弹道导弹的运载能力有限,如果核弹不能小型化,缺乏可靠性(比如要经受发射震动和大气层外的考验),那就无法用于弹道导弹。
其次,需要突破再入段难关。核弹头再入段是指核弹头从大气层外重返大气层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弹体外部的复合材料需要承受极高温度的考验。
第三,还要解决运载工具的难题。本身而言,研发弹道导弹或许不难,但是,如果要研发出精度和稳定性足以配备核武器、尤其是氢弹的弹道导弹对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水平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氢弹的意义

在冷战期间及以后美苏双方的核武器数量对比

氢弹的意义

 

他的名字曾是绝密,隐姓埋名几十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
他的一生,只有两次公开亮相,一次是1999年,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氢弹的意义

1999年9月18日,于敏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发言。新华社发 

另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他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氢弹的意义

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奖励证书

他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

“氢弹之父”于敏

氢弹的意义

于敏跟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等,为国“铸核盾”的功勋科学家不同,他没在西方名校留过学,没喝过一滴“洋墨水”。

这位“国产土专家1号”,在共和国最艰难的岁月,硬是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人用世界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神话!

于敏的青少年时代,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两个历史时期,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生活在沦陷区天津、北平的他,目睹日本侵略军的烧淫掳掠,痛感民族屈辱之悲愤,立志要学好科学,报效祖国。他自幼爱读古典文学作品,仰慕诸葛亮、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历史人物,诵杜甫、苏东坡、辛弃疾等沉郁豪放的诗句朗朗上口。
这样培养起来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襟怀,成了他日后把一生奉献给祖国国防科研事业的坚实思想基础。他曾说过:“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的一个普通百姓家庭。7岁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门门功课第一的成绩闻名全校。
1946年,于敏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时期,于敏成绩超群,品学兼优,老师和同学无不刮目相看。
氢弹的意义

1952年北大物理系部分教职员工合影

后排左二为于敏

有一次全年级考近世代数(他的选修课程),就连数学系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也只得60分,惟独于敏得了100分。

在学习讨论中,他常常见地独到,语惊四座。老师公认他是“北大多年未见过的好学生”。

在物理学中,于敏尤爱量子场论,并以此作为他攻读研究生的专业方向。

1949年,于敏考取研究生,先后师从张宗燧、胡宁和彭桓武先生,并同时兼任助教。

北大物理系这一时期教师和学生都不多,但不乏佼佼者。

教授中有不少已达到很高学术水平甚至蜚声国外,如饶毓泰、马大猷、张宗燧、胡宁、黄昆等,于50年代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年轻教师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有邓稼先、徐叙瑢,中科院、工程院双院士有朱光

毕业生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有于敏、刘光鼎、邓锡铭,成为工程院院士的有赵伊君。

其中邓稼先、于敏、朱光亚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黄昆获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和他的“生死之交”邓稼先也结缘于未名湖畔。

在北大读书期间,物理系学生于敏与大他两岁的助教邓稼先在校园里邂逅,没想到意气相投,竟然彻夜长谈、惺惺相惜,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于敏本科毕业那年曾大病一场,险些丧命。这时邓稼先在美国留学,焦急万分。

将于敏送医院抢救的北大物理系代主任郑华炽,就是邓稼先的姐夫。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大工学院机电系。1946年,出于对理论研究的热爱,于敏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5岁的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

氢弹的意义

于敏和夫人孙玉芹

于敏的学术成就

突破氢弹原理,解决热核武器物理中的基础问题,成功建立氢弹模型。

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

世界上有五个国家拥有氢弹—美俄英中法,却只有两种氢弹—美国氢弹和中国氢弹。核武器核心是构型,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也称于敏-邓稼先构型)。于敏构型比美国的T-U构型更加巧妙,因此中国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的要小。

放弃兴趣隐姓埋名

在同学父亲的资下他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条件是毕业后到资助者公司就职。大二时,凭着对物理的一腔热爱,于敏辞谢资助,转至理学院物理系,靠吃窝头就咸菜完成学业。新中国成立,于敏考取本系研究生,1951年毕业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后来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氢弹的意义

于敏(后排左一)和同学们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我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时,有关部门部署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1960年底,钱三强找于敏谈话,请他参加氢弹原理研究,于敏服从了安排。客观地说,这次学术转向对他的个人损失很大:向来喜欢基础研究,当时已很有成绩。相比之下,核武器研究任务重,集体性强,一旦投入意味着放弃一片光明的学术前途,开始另外一种隐姓埋名的人生。
多年后,他曾对记者说: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留下惨痛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氢弹的意义

依靠勤奋取得突破

涉足深奥的核理论研究之初,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是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和于敏等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彭桓武院士曾评价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则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几乎是从一张白纸开始,于敏如饥似渴掌握和了解国外的相关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情况下,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探索理论。从原子弹到氢弹,各国突破原理试验用时多年,主要原因是计算繁复,我国当时仅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95%的时间分配给原子弹计算。于敏领导的工作组人手一把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几年间,一个又一个未知的领域被攻克,一篇又一篇的论文交了出来,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深刻认识。

氢弹的意义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二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9月,38岁的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他总结经验,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

于敏非常非常高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
他当即给北京的邓稼先,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电话。
保密第一,于敏使用的是只有他们才能听懂的隐语,来暗指氢弹理论研究有了突破。
“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一听就明白:“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餐野味?”
“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作标本。……但我们有新奇的发现,它身体结构特别,需要做进一步的解剖研究,可是……我们人手不够。”
“好,我立即赶到你那里去。”

氢弹的意义

邓稼先•于敏结构

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从原理到构型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并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研究过程用时之短,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后来,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氢弹的意义

中国第一颗氢弹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
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
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
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
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
而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中国抢在法国前面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中国的氢弹从无到有
完全是自主化产物
是最地道的中国制造!

氢弹的意义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被授奖章名字浮出水面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排在专家名单第一位的于敏,并不像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那样家喻户晓,却在中国核武器发展里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他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我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展。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我国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我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我国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我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我们当初是为了打破核垄断才研制核武器的。如果丧失了威慑能力,我们就退回到了上世纪50年代,就要受到核讹诈。但我们不能搞核竞赛,不能被一些经济强国拖垮。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以保持我们的威慑力。”于敏说。

直到1988年,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下来,他的名字才不再是绝密。名字解禁后,于敏才有机会第一次出国,走走转转。

氢弹的意义

 

爱好文学与京剧

长期从事氢弹研究,艰苦的工作条件再加上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于敏的身体一度很虚弱,走路都困难。一次热试验前,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岗上看火球时,头冒冷汗,脸色发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恢复过来。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1969年1月,他和同事一起踏上了去往西南的专列。因为临时增加的车次,所以车速很慢,有站就停有车就让。有时在深山峡谷中一停就是好几个小时。挤在没有厕所的大闷罐车厢内,休息不好,加上胃病发作,整整四天四夜,差点把他折磨死;1973年,一次返回北京的列车上他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了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在核威慑上氢弹的意义远远大于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我国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试爆成功,而且我国的第一颗氢弹,是可以真正作为武器使用的氢弹,而不是一个为了做实验而用的装置。
试爆时使用的是重1吨的空投氢弹,其威力(当量)达到330万吨TNT。氢弹试爆成功的消息传出,震惊全世界!
呕心沥血为科研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他的胃病日益加重。
于敏参加了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在那次空爆热试验中,他身体虚弱,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气喘吁吁。大家见他这样,赶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水。过了很长时间,在同事们的看护下,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即使这样,他也硬是坚持到试验圆满结束才休息。
1970年.于敏所在的单位搬迁至四川,患有胃病的于敏在走走停停的路上十分难受。工作基地的条件非常差,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直到1971年10月,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如果那晚孙玉芹不在身边,也许他后来的一切就都不复存在了。出院后,于敏顾不上恢复身体就又奔赴西北了。
由于连年处在极度的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不是“土”,而是自力更生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其实,在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
氢弹的意义
73岁那年于敏写就的《抒怀》
忆昔峥嵘岁月稠,朋辈同心方案求。
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身为一叶无轻重,众志成城镇贼酋。
喜看中华振兴日,百家争鸣竞风流。
镇贼酋,这三个字意味深远!
朋辈同心、众志突出讲集体主义
百家争鸣与竞自然是希望创新大爆发
由于学习和工作的繁忙,至少有三十多年,于敏每天休息不足6小时,枕着古诗词入眠,是独门的催眠秘笈。“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直到如今,曾经夜夜陪伴的诗词,仍是信口拈来。
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是这位大物理学家最大的爱好。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如今一天至少要拿出3个小时读读喜爱的书:《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读书不在多,而要抓住精髓,不被书所累。我虽然从事的是物理研究,喜欢的却是传统文化和历史书。”隔三岔五,老先生还会去看上一次打小就爱看的京剧。

氢弹的意义

氢弹的意义

在2018年召开的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

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

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氢弹的意义

经历近半个世纪与“核”共舞

于敏有自己的看法:

“我打心眼里赞成核武器最好完全禁止

可是,我们不能没有核武器

 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

 但也绝不能受旁人欺负!”

氢弹的意义

这就是于敏

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

未改一颗鞠躬尽瘁赤子心!

“愿将一生献宏谋!”

他用一生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

 

氢弹的意义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

我国核科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资深院士朱光亚曾表示,于敏在突破氢弹技术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被一起参与研究的同事们直接评价为氢弹的“首功”。
与于敏深交并共事三十余年的邓稼先曾说:“于敏是很有骨气的人。他坚持真理,从不说假话。”
 

氢弹的意义

1984年邓稼先(左)和于敏在核试验基地

他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他是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在技术上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

他为我国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新一代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他的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美学家,曾赴日、美留学,归国后在清华任教,与宗白华并称“南宗北邓”,父亲给邓稼先提供了中西合璧的知识启蒙。清华园的时光无忧无虑,他的儿时玩伴是杨振宁。

氢弹的意义

杨振宁(左)邓稼先(中)杨振平(右)

卢沟桥事件爆发,愤怒的邓稼先把日军旗帜撕烂,华北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带着父亲“学科学对国家有用”的嘱托,邓稼先心中埋下科学救国的种子,前往昆明西南联大物理系求学,师从王竹溪、郑华炽等。

1947年,邓稼先回国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他结识了在物理系读大二的于敏,二人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1948年,怀着一颗报国心,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不到两年便获得博士学位,被称为“娃娃博士”。在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他便冲破重重险阻,登上“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国。

1950年10月,邓稼先分配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彭桓武、王淦昌指导下从事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随后的八年间,他与于敏等人合作,相继发表了《β衰变的角关联》、《辐射损失对加速器中自由振动的影响》、《轻原子核的变形》等论文,为我国原子核理论研究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1954年,邓稼先兼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副学术秘书,协助学术秘书钱三强和副院长吴有训工作。1958年秋,他接到“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的征询,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不能跟家人说工作内容,他的名字也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

1958年8月,邓稼先担任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理论部主任,挑起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专家撤走,研究工作困难重重,邓稼先明白一切都要靠自己干!他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其中,当时既缺乏资料,又缺乏试验条件,他带着20多个学生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科研设备简陋,他们用电子管计算机、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甚至算盘来计算,演算的稿纸堆到屋顶。他带领大家学习理论知识,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研。很多外文书只有一份,他组织大家边译边学,连夜印刷。
邓稼先领导起草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他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关心人才、从善如流,培养出一支具有敢于攻关、作风严谨、团结协作的科技后备力量。杨振宁在回忆文中写道:“‘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第一颗原子弹也是邓稼先确定的设计方案,1964年10月16日爆炸成功,一声巨响震惊世界。

在基本完成原子弹理论研究后,邓稼先又与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于敏和邓稼先率团队先后到上海,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演算。按照“邓—于方案”,原子弹爆炸的两年零八个月后,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也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氢弹研制速度。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总结了上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一部关于核武器理论设计的开创性著作,不仅指导着后来理论设计的发展方向,也是培养科研人员的入门教科书。冋时,邓稼先还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撰写了有关等离子体物理、电动力学、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多种讲义。

1964-1984年间,我国一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无一不凝聚着邓稼先的智慧和心血,其中他亲自主持的15次试验都取得成功。他和放射性物质打了几十年交道,最严重的一次是70年代末,他只身深入事故地区寻找核弹碎片,遭受了严重的放射性钚239辐射,对身体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指挥的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他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20周年庆祝大会写下一首“七言诗”:

红云冲天照九霄,

千钧核力动地摇。

二十年来勇攀后,

二代轻舟已过桥。
1985年,邓稼先因直肠癌住院,连续接受了多次手术,他意识到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在病床上坚持完成了一份建议书,1986年初与于敏联合署名上交中央。主旨就是要争取时机加快发展,为中国核武器试验订出了十年目标计划,同时在实现途径和措施上作了非常详细的安排。
氢弹的意义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他一直叮嘱:“要好好发展,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1996年7月29日,是邓稼先逝世10周年的日子,中国进行了最后一次核试验,并向世界发出暂停核试验的声明。邓稼先为我国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之前开展有关研究和试验赢得了10年的宝贵时间。氢弹的意义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7月17日,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中,62岁的邓稼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这也是“七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的第一个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邓稼先激动地说,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

氢弹的意义1986年7月17日,邓稼先在解放军总医院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和证书

邓稼先: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只能作为一个代表而已。
然而,仅仅12天之后,邓稼先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直到此时,他隐藏了28年的身份才得以公之于众。

氢弹的意义邓稼先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投入到中国核物理的理论研究工作。1958年,中央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原子弹,邓稼先被委以重任。得到通知的那天晚上,辗转难眠的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了。

氢弹的意义许鹿希与邓稼先

许鹿希:我问他调哪儿去?他说不能说。我说去干什么?不能说。我说你到了那个地方把信箱的号码给我,我给你写信,他说不能通信。他说这个家以后就靠你了,他说我的生命要献给将来要做的这个工作。他这句话说得非常坚决,他说如果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辈子就活得很值得,就是为它死,也值得。
“为了它,死也值得。”邓稼先从此挑起了中国原子弹理论研究的重任,并开始了隐姓埋名的生活。此后几年间,他带领科学家们和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迎来中国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决战阶段。
现场:5、4、3、2、1,起爆……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振奋了全中国。然而此时,身在北京的许鹿希还不知道,这个震惊世界的消息和自己的丈夫邓稼先有关。

氢弹的意义邓稼先一九五八年的全家福

邓稼先默默无闻奋斗几十年,甘当无名英雄,却常常在关键时刻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1979年,在一次试验中,邓稼先不顾大家的阻拦,冲进现场去找核弹碎片,这让他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辐射伤害。
中国物理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张彩华:老邓就站在我旁边,他没有声音,大家都没有声音,鸦雀无声,我就思考了一会儿,大概也没有多少时间,马上转过去要问老邓,不见了,这时候我心里咯噔一下,我说老邓可别冲进去啊。
1984年,邓稼先在大漠深处带病指挥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核试验。第二年,已是癌症晚期的他回到北京。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363天里,邓稼先忍着剧痛,和同事于敏一起写出了《中国核武器发展规划建议书》。
许鹿希:很大一包,我抱着这一包走出病房时候,他就说:希希,这个比你的命还重要。我说我懂。

氢弹的意义

1984年,邓稼先在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后挥笔写下一首诗:“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199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十周年这一天,中国在罗布泊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当天,中国政府郑重宣布: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这标志着中国终于和其他核大国一样,跨过了原子弹、氢弹、第二代核武器、核禁试等四个阶段,进入了可实验室模拟水平。

氢弹的意义

所谓宁静对于科学家就是:
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格的科学精神。

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2814.html

(2)
上一篇 2022年6月18日 下午1:59
下一篇 2022年6月19日 上午11: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