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飞
本文转载自: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
2001年,一部由徐峥、陈好、唐国强领衔主演的古装喜剧《李卫当官》播出,掀起了收视热潮,至今成为很多观众心中的经典之作。在剧中,李卫是个出身卑微的穷小子,甚至沦落到在扬州城里要饭,后来,他靠着阴错阳差的各种机缘当上了大官,成为雍正皇帝的心腹。而在真实历史中,李卫虽然的确是雍正皇帝的心腹,却并非出身穷苦人家,反而是个出身富贵人家的阔少爷。那么,这个阔少爷是如何成为雍正皇帝心腹的呢?
《李卫当官》海报
真实的李卫,是江南铜山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丰县。李卫的家境比较富裕,但是父母貌似对他的教育比较宽松,没有从小就要求他努力读书,以后参加科举考试。李卫本人也不喜欢读书学习,而是嗜好习武。十岁那年,李卫父母双亡,他成了孤儿。虽然十岁而孤,但他继承的家财依然丰厚,足够他吃喝玩乐一辈子。就这样,李卫一直游手好闲,“混”到了快三十岁,除了有钱,一无所成。
三十岁那年,李卫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捐资入仕,做了兵部员外郎。虽然说捐官一般都是些闲散小官或者空头虚职,但李卫这个职位却有一定的含金量。清代六部的职官设置依次是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六部尚书是从一品,侍郎是正二品,中间不设置三品、四品官,郎中是正五品,员外郎是从五品,郎中和员外郎又被称为“司官”。别看员外郎只是个从五品,要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中,一直有一种品级虽小却权力极大的设定,员外郎的实际权力并不小。
而且,李卫是立即走马上任,不需要排队等候。要知道,清朝的政府官员都有固定编制,一个职员去世或退休了才能新进一个人,很多科举出身的人都要等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上任。李卫一手交钱,清政府就立即给了他一个实缺,而不需要他“候补”。由此可见,李卫应该是花了巨资。
在清朝,中央各重要部门实行的是满汉双轨制,一般一个部门中分设满、汉郎中各一人,满、汉员外郎各一人。由于清王朝的民族政策,满郎中负责掌印,汉郎中负责实际办事。由于员外郎属于侍郎的属下,因此也是负责实际办事的人员。
可能是工作表现不错,李卫两年后被调到户部任侍郎。李卫在户部侍郎的任上干了不到四年,康熙皇帝就去世了。雍正一登基,就任命李卫担任直隶驿传道,负责直隶一省驿站的公务。李卫还在上任的路上,雍正又改任其为云南盐驿道。自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以来,盐就是朝廷最重要的财源之一。清朝也不例外,朝廷一直致力于完全垄断盐业。作为产盐大省,云南的私盐生意非常盛行,高价的官盐根本卖不出去。所以,雍正将李卫派去云南担任盐驿道,盐驿道多属于兼管盐务的非专职盐务官,一般为正四品。虽然这个职位并非什么大官,但李卫从正五品升到正四品,足见雍正对他的欣赏。
为何雍正会欣赏他?李卫在当户部侍郎时,有某位亲王的属下对于收缴的白银,每千两都要额外加收10两作为库平银。李卫无畏无惧,将银柜抬到廊下,写上这是某某亲王的“赢余”。亲王为防止事情闹大,便停止多收库平银。李卫的工作方式得到了雍正赏识。雍正将其派到云南去整顿盐务,也是因为私盐贩售在当地已经形成庞大的利益链,官商勾结,盘根错节,而李卫这种不畏强权的性格恰好适合解决这种复杂问题。
李卫上任后,马上揭发了属下十多名官吏和数名武官的不轨行为,在整顿盐务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年后便升任云南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并仍兼管盐务工作。雍正五年,李卫又升任浙江巡抚,并兼任两浙盐政使,正式进入到由各行省官僚组成的精英小圈子。孔飞力在《叫魂》中说:“进入这个圈子意味着得到皇帝的特别宠信并能与其直接对话。督抚官僚与在北京六部官员一样,可以被要求同皇帝直接并秘密地联络。”
雍正七年(1729),李卫被加封为兵部尚书。此后,他又被任命署理刑部尚书,出任直隶总督等职。无一不是位高权重的显赫之位,成为雍正朝炙手可热的大红人。
李卫从一个捐官买到的户部员外郎,到成为浙江巡抚,只用了不到十年时间,这种升迁速度可谓清朝历史上罕见的案例。
李卫飞黄腾达的第一个原因,恰恰是他那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的出身——捐官。按照常理,我们会认为只有科举出身的官员才会得到赏识,捐官并非正道。然而,雍正从一开始就对科举出身的官员抱有高度警惕心理。雍正认为,科举出身的人,考官与考生中的及第者成为老师与弟子,同一期考试及第者们成为同年级同学,即“同年”,以此建立了密切联系,以图相互方便,久而久之,这些人很容易结成牢固的“朋党”。“朋党”往往会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将朝政搅得乌烟瘴气。东汉有“党锢之祸”,唐朝有“牛李党争”,北宋有“新旧党争”,明朝有“朋党之争”,这些历史惨痛的教训,历历在目。康熙晚年,“九子夺嫡”,朝廷中很多官员纷纷与诸皇子结党,不但危及了皇权,同时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雍正本人一登基,就撰写了一篇《朋党论》,痛斥朋党的危害。
李卫作为非科举出身的官员,雍正不用担心他与其他科举出身的官员结成朋党。毕竟花钱买官,一向被科举出身的人视为旁门左道中最低贱的一种,李卫即使想参与“朋党”,恐怕也没有人愿意搭理他。雍正将其派往云南整顿盐务,一是因为李卫的作风,二是因为他的背景比较干净,在官场上没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皇帝不用忧虑他会被利益关系所左右。
李卫本人也很清楚,作为捐官,他的权力来源于皇帝一个人,他只能完全忠于皇帝,才能安身立命、前程似锦。李卫担任云南盐驿道时,与康熙十三子走得稍近,他在李卫出发前说了一番话,并且给了他200两白银作为赏赐,而李卫转身就把十三皇子说的话告诉了雍正。他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绝对不会和皇子结党营私。
事实上,不止是李卫,雍正朝完全受到皇帝信任且恩宠不衰的三个人——田文镜、李卫和鄂尔泰,都不是科举出身。这绝不是巧合,而是雍正的用人偏好使然。
李卫飞黄腾达的第二个原因,是他有较强的实际政务处理能力,有利于雍正加强中央集权。很多科举出身的官员,若不是天纵奇才,都要将一生中最旺盛的精力消耗在四书五经上,他们虽然饱读诗书,但对法律、钱粮等实务,对地方势力格局却茫然无知。这种问题,历朝历代都存在。这也是为什么从北宋以来,很多科举出身被任命到地方的官员,都要高度依赖胥吏的原因。所谓“胥吏”,就是为官府办事,但没有正式编制的人员。胥吏具备专业素养,熟悉办事程序,又与地方势力关系深厚,没有他们,整个帝国的基层组织就无法正常运转。然而,胥吏往往会成为地方政务的实际操控者,架空了地方官,晚清思想家冯桂芬谈胥吏之权势时说:“州县曰可,吏曰不可,斯不可矣,犹其小者也。卿贰督抚曰可,吏曰不可,斯不可矣,犹其小者也。天子曰可,吏曰不可,其不可者亦半焉,于是乎其权遂出于宰相大臣之上,其贵也又如此。”总之,地方官的迂阔无能,胥吏的势力扩张,令帝国的独裁者——雍正皇帝非常不安。
李卫则不同,他大字不识几个,但头脑非常聪明,实际办事能力很强,不用受制于地方上的胥吏。雍正将他派往云南整顿盐务,就是对他的一次政治考察。云南地方官员与私盐贩子勾结,其实质是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争夺财源,这令雍正难以忍受。李卫果断抓住这次机会,表现非常优异,得到了雍正皇帝的信任,为他以后平步青云、顺风顺水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他在成为行省级官僚后,办事也屡屡让雍正感到满意和赞许。
李卫出任浙江巡抚,而那几年浙江省自然灾害不断,农业收成不好,人民面有菜色,雍正需要有个能办事的人去解决这个问题。李卫也不负皇帝的期望,赴任后立即让商人在长江上游地区收购大量稻米运到浙江,解除了浙江的民生危机。而在李卫赴任后,浙江省连年丰收,雍正帝对他十分满意。
李卫在浙江巡抚任上,还再一次整顿盐务,满足了雍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求。浙江省的沿海地区出产食盐,然而,政府的食盐专卖价格却至少是原价的三十倍,令百姓难以承担。因此,浙江省私盐泛滥也就在情理之中。朝廷曾动用军队来取缔私盐,但收效甚微。李卫为打击私盐,与江苏官员密切配合,抓捕到走私商的一大头目——沈氏。沈氏是位女中豪杰,其走私集团有几百人,横行在苏州平原的河流地带,多次击败江浙两省的政府军,让官员们颜面扫地。沈氏被逮捕并处死后,当地的私盐受到重大打击。
李卫抓捕大盐枭沈氏,是趁着沈氏解散部下、自己躲在藏身之处时才突然出现将其拿下。由此可见,李卫是个有勇有谋之人,他从小习武、武艺精湛、作风彪悍、敢于硬碰硬。但他又不会逞匹夫之勇,而是善用计谋。
雍正七年,李卫侦知江宁存在一个以张云如为首的反清复明组织,该组织即将准备作乱。张云如的组织有不少江湖豪侠,其中有一个叫甘凤池的大侠最厉害,被人推为“兵马大元帅”。但甘凤池可能并不知道张云如真实的算盘是要造反,以为这只是一个江湖豪侠在一起喝酒吃肉的小团体。李卫派线人跟甘凤池取得联系,说要请甘大侠来当自己儿子的武术老师。甘凤池以为自己得到了浙江巡抚大人的青睐,以后就要飞黄腾达,便不假思索、毫无防备地来到李卫府中。结果,他被几个武艺高强的捕快合力拿下。之后,李卫通过他的口中,获得了张云如组织的关键情报。张云如等人被李卫一网打尽。
李卫巧妙地将一个反清团体彻底消灭,清史学者胡忠良指出,李卫所办此案,构成“对江南前明遗民情结的雪上加霜的一击”,同时也重创了在江南经营已久的江湖势力。
同年,李卫被雍正提拔为兵部尚书,足见雍正对他的赏识。
影视剧中的雍正与李卫。来源/电视剧《李卫当官》截图
李卫凭借着自己不结交“朋党”的原则,以及雷厉风行的办事能力,得到雍正的高度信任,成为其心腹。乾隆三年,李卫因病逝世,乾隆特命朝廷以总督规格赐予祭葬,追谥号“敏达”。而像李卫这样的能够寿终正寝的重臣,在雍正一朝并不多见。
[2](日)宫崎市定《雍正帝:中国的独裁君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3]张淑霞 《直隶总督传略》,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星火智库立场,仅供大家学习参考;
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ghuozhiku.com/205738.html